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与应对建议
2022-11-14胡亮
胡亮
(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一)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的战略规划、经营目标,依据固定的程序编制、批准及审查的整体安排,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计划的整体体现,包括资产、资金、费用等方面。
(二)组成
全面预算和预算存在差异,其包括传统意义上预算的有关方面,通常有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经营预算。首先是财务预算,其涉及预计资产负债、预计现金流量、预计利润和现金预算。经营及资本预算可以为财务预算奠定基础,财务预算是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结果的反映。其次是资本预算,其是对企业长期使用的各种资产列出的配置计划和资金需求计划,是全面预算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资产投资较多,在企业资金中的占比较高。资本预算是否准确关系到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如果资本预算太多,就会产生资金浪费的问题;如果资本预算太少,就会无法满足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经营预算,主要涉及销售、费用、成本和生产预算。费用及成本预算是对日常经营需要的管理、人工费用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生产预算是对产品生产数量及产品分布进行的预测,其与销售预算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销售预算是经营预算中最有价值的预测分析,是编制经营预算的基础,同样是编制经营预测的关键点。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企业各项活动中的有关指标及数据实施监控,保证经营及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相统一。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全面预算的目的是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
(二)可以提升经营效率
落实全面预算工作要求所有人员参与进去,因此要对每个部门及岗位进行合理分工,清楚规定职责权限,进而让职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岗位及部门的工作,促进部门间的交流及协作,避免产生相互推诿责任的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第三,能够减少成本费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各个部门及环节的预算指标能够实现事前明确、事中监控、事后分析,并且结合考核结果得到相应的奖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约束成本费用,避免出现超支的情况,有利于优化成本管理的效果。第四,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企业中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促进各项经营活动的高效开展,就要科学配置资源。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要结合不同单位及部门的业务指标,优化配置资源,进而满足经营及生产活动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有限资源的使用价值,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高效利用资源,提升资金周转速度及利用效率,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五,有益于风险防范。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分析企业所在环境,比较完成指标和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并且采取应对措施,进而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减少企业经营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
(一)缺乏正确的认知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减少经营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及经营效率。可见,全面预算对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部分企业的部门和职工对这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知,一些职工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任务,和自己无关。因此在编制预算时,财务人员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预算编制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参考作用,浪费资源和时间。
(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之间的融合不到位
国有企业很多都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控制型的企业总部负责整体规划、投资决策以及监控,其下属企业每年有相应的财务目标,只需实现目标就可以。战略管控型企业集团则是总部制定集团的资产运行、财务、整体战略规划,其下属企业结合总部战略制定自身的业务战略规划,同时提出实现目标需要的资源预算。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总部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具备长远的目光,确保与国家政策相符,立足于整体。下属企业及部门为了达成财务或规划目标,在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时可能会出现只看重眼前利益的行为,短期预算目标的制定并未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深度结合,甚至存在偏离,不同时期预算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消极影响。
(三)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和激励配套措施
一些国有企业关注生产营销,忽视了财务管理,企业内部并未制定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或是没有制定有关的激励机制,导致制度无法有效落实。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采取目标价值的方法,各下属单位及部门分别以自身的预算指标作为辅助指标,缺乏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相关责任中心并未清楚划分责任,预算落实流程模糊,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控制措施,并未对落实结果进行详细评估,使得各部门及员工并未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容易出现支出超过预算或预算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无法优化配置资金。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预算绩效考核方面执行不到位,不能发挥激励的效果,导致职工的参与热情受到影响。
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对建议
(一)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可以为全面预算工作的落实提供依据,展现和量化预算工作内容,进一步分解预算责任,提升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对此,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其主要涉及编制依据、预算执行、预算考核、流程审批、预算调整、报告等方面,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二)合理地编制全面预算
一些国有企业下年度全面预算编制的时间在当年的十月到十一月份,运用“两上两下”的编制方法。因为时间较紧,并未做好沟通工作,没有了解具体的情况,编制中产生的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最终从简,依据高层意见,自下而上地简单分解经营目标,使得实际执行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影响预算编制的效果。
健全、合理的全面预算需要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适应,全面考虑企业当前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应该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与推进,但是很多企业并未设置预算委员会。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但未切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一般是财务部门开展预算有关工作,把其作为主导部门,其他部门配合。全面预算并非财务指标汇总的简单预算,企业高管应该发挥出核心作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由各层级职工结合授权情况落实。但是当前很多职工是结合经验或根据以往的数据开展工作,因为信息不匹配或人员能力不足等原因,最终全面预算不合理。
另外,预算编制的流程应该做到科学合理。特别是运用双向交流的方法,加强不同部门或机构之间的交流,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因为全面预算包含较多的内容,因此在编制预算时要运用合理的方法,进一步细化编制流程,进而及时发现预算落实过程的不足及问题,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减少预算风险,提升执行力。
预算编制工作效果、执行状况、完成情况和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关。对此,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开展预算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其信息化技能、业务流程预算管控、基本常识等,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促进全面预算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提升全面预算的执行力、控制力
现阶段,部分企业注重全面预算的编制,却忽视了落实,管理层一般侧重于业务或是销售工作,忽略了预算,使职工缺乏参与热情,相关预算指标没有得到分解和细化,无法有效跟踪预算的落实情况,存在随意调整预算方案、预算执行力度较弱的问题。为了改变现状,企业需要在每个预算执行期末实施考核和评定工作,组织开展预算总结会或是交流会,归纳预算整体落实情况。对于落实效果较好的部门及机构,应该组织其他部门学习经验,同时加以表扬和奖励。针对预算落实不到位或是限制经营目标实现的部门,需要进行相应的惩罚。基于沟通及考核工作,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提升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了提升执行力,企业内部所有人员都要提升对全面预算的认知水平,进而更好地投入相关工作中,最大限度加大执行力度,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作用。
(四)强化预算执行监控
企业如果缺乏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就会产生信息孤岛的问题。对此,国有企业应该积极优化和健全内部系统,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促进业务和财务数据的结合,打破二者之间的界限,优化和完善预算编制流程,促使财务系统数据和预算指标分解数据相适应,进而全面跟踪预算执行状况,做好反馈、总结工作。相关预算执行部门应该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构建预算信息系统,加强对预算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第一,相关部门要结合批复之后的预算指标,分解预算数据,同时制定预算指标,形成全面的预算信息系统,把预算指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各个岗位及环节中。第二,及时追踪预算执行状况,加大监控力度,实行预算分析报告制度,促进业财对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预算执行跟踪有关表格。第三,对于落实中产生的问题,应该督促机构追踪,针对落实过程中产生的重大风险和出现的差距,需要编制控制报告并上报给有关机构及上层领导,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构建预算信息系统,能够比较、分析财务数据预算指标,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归纳预算落实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控措施,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促使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激励作用
国有企业要制定合理、公正、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构建预算考核指标体系,这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影响。预算管理委员会要落实考核程序,考核相关的预算责任单位及职工,量化重要的业绩指标,提升指标的有效性,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及有效性。预算考核指标体系需要注重几方面的结合,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绝对和相对指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考核期应该和预算期统一,每个月进行评价,每个季度整理总结,当预算年度结束之后,再实施全年的考核评价。还要将预算执行情况和机构、个人的考核相联系,增强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工作的开展。在考核时,应该确保奖惩的合理性,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六)将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
战略规划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导向,全面预算则是战略落实的机制和工具。全面预算管理目标需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依据战略目标逐层分解。企业要选择合理的编制方法,确保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全面性及准确性,不同时期预算的编制要确保衔接性,各单位及部门间要加强交流,清楚各自的计划和需求,保持行动的统一性,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管理效益。在构建预算考核指标体系时,应该制定长远目标,优化及健全综合考评机制,防止经营者为了考核只看重眼前效益。
五、结语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统一调配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相关预算单位或部门短期目标和长期经营目标、单体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进而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上下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依据自身发展及经营情况,全面分析内部和外部环境发展趋势,构建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基于科学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相符,积极分析和应对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优化工作的效果,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能力,促进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