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视角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
2022-11-14赵嘉璇
赵嘉璇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行,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引言
根据最新数据,2021年国内GDP比2020年增长8.1%,经济总量114.4万亿元,全年的经济总量规模和人均水平都持续提高,而且在国家强调“房住不炒”的影响下,人民群众的理财意愿明显增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资管新规统一监管规则,所有银行都必须按照资管新规切实整改理财业务,银行需要抓住机遇,寻找特色发展之路,研发特色理财产品,提升竞争实力,进入同类银行前列。
二、资管新规的实施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一)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刚性兑付局势
银行理财业务最明显的特征是刚性兑付,而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要求,促使银行理财产品退出理财市场,即银行面向公众发售的理财产品不继续提供本金和收益保证。银行的理财业务在整体业务中占比较高,银行必须尽快调整理财业务,及时适应资管新规下的全新监管要求。
(二)提升了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难度
银行推出的净值类理财产品,产品市场风险承担角色转换为投资客户,而之前已经适应预期收益类型理财产品的客户,难以接受需要由自己承担风险的理财产品。但是资管新规平稳过渡之后,预期收益理财产品全部退出市场,净值类理财产品上线,若投资客户对产品认可度和接受度较低,则银行对外募集资金的难度就会提升,客户流失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加剧。
(三)促进理财业务朝净值化管理方向转型
银行应对资管新规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的主要做法是推出净值型理财产品,加快保本理财产品退出速度,相关的理财产品到期后不再继续发行,针对部分期限较长的保本类理财产品也开始压降,促进理财业务向净值化类型转型。
(四)引入差异化管理思维
在资管新规影响下,银行可应用差异化管理思维,遵循分级杠杆结构化设计原则创新理财业务。银行分类管理理财业务,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推出合适的理财产品,如针对高净值客户推出结构化衍生产品,针对主流客户推出风险较低的净值类理财产品等。
三、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现有理财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差异化要求
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中,产品体系单一、服务差异化程度低是普遍现象。一般情况下,银行理财业务受众群体广泛,理财投资规模可观,保本理财产品的风险低,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较,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远不如证券基金公司。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单一,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理财业务服务难以满足差异化要求,如部分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研发能力弱,对产品风险把控不到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复制其他银行的产品结构,未能突出银行自身特色,产品竞争优势薄弱,不足以满足投资客户的多元化理财需求。
(二)投资者接受能力不强,投资思想较为固化
在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从发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逐步转向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与资产实际收益和风险呈正相关,产品净值变化与资产市值变化同步,客户购买净值型理财产品需要自主承担相应的风险,而大多数保守型客户对净值产品接受度低,持观望态度。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构成较为复杂,不具备保本、保收益的特点,投资者对其接受程度较低。
(三)管理人才团队能力有待提升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管理要求较多,需要对产品销售、银行系统建设、风险管理、新产品研发等环节加大管理力度,同时配备专业人才负责理财业务管理,并持续加大人才资源储备力度和快速完善激励机制,进而夯实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基础。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仍需要培养和吸收具有权益类投资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四)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银行的发展实力毋庸置疑,但是在理财业务转型期间,风险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点,而且在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低,容易造成理财产品频繁违约,导致投资客户的本金无法按期收回,银行陷入与投资客户的理财纠纷中,进而对银行失去信任,对银行的信誉和名誉造成双重打击,有损银行理财业务规模。银行长期经营传统的理财产品,看重理财业务中的流动性风险,并且习惯于集中控制风险,但是资管新规针对净值化产品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银行必须使用公允价值法评估产品价值,及时向投资者公布价值变化和披露产品风险、收益,此时需要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的支撑,风险管理需要发挥计量、监测、预警、反馈职能作用。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未能结合资管新规要求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机制,如内部信用评级专业人员少,风险预警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理财产品研发各个环节的独立性弱,研发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存在决策误差。
(五)信息披露不完善,监管难以全过程展开
现阶段部分银行依靠理财产品说明书披露产品信息,但是此种披露方式与监管要求不一致,理财业务全流程监管工作难以顺利展开。比如以产品说明书方式披露信息存在披露不全面问题,具体的投资范围公布不清晰;披露信息只说明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并未给出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集中在产品发售时期披露信息,产品运作期间未能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告知投资客户;披露信息内容主要是投资期限和规模,缺少风险运作、风险预测等信息。
四、资管新规视角下银行推动理财业务良好发展的策略
(一)革新管理理念,合理布局理财子公司
银行应当革新管理理念,加快速度适应资管新规,如与同行交流,借鉴学习优秀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成功经验,如建立私人银行、设置理财子公司等方面的经验。同时银行还应继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围绕自身特色和优势打造个性化的理财业务体系,快速成立理财子公司。银行在理财业务转型期间可与国有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交流,学习其产品结构,从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理财产品。
资管新规鼓励各大银行增设理财子公司,银行应当准确定位市场,并且利用母行的优质资源合理布局理财子公司,拓展投资客户,尽可能满足投资客户的多元化理财需求。不同时期的理财子公司定位应有所差异,如初期定位,银行需要明确划分母行与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尤其是理财产品,将银行内部优势理财产品划分给更专业的理财子公司管理,由子公司负责产品研发。
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互联互通,可获得母行的资源支持,而且其获取现金支持的优势突出,现金类型产品运作流动性强,因此理财子公司在发展初期可先运作现金类型产品。中长期定位,同类型的理财子公司发展战略不同,如理财业务进度缓慢的子公司可将发展重心置于提升底层资产筛选水平方面,理财业务发展势头平稳的子公司可将重心放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客户需求分析能力方面,理财业务发展迅猛的子公司可侧重品牌差异化。
总体来看,理财子公司发展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客户群体,借用母行资源、优势,将客户拓展目标放在风险偏好投资群体中,将发展重点短暂放置在推进固收类型、现金类型的理财产品方面。
(二)优化产品供给体系,丰富理财产品种类
优化产品供给体系,丰富理财产品种类是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的重要任务。
首先,银行需要设计优质理财产品取代保本理财产品,弥补银行损失。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商业银行不继续发售保本理财产品,相关产品须退出市场,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必须与净值型要求一致。在此环境下,银行势必面临客户流失和暂时的利润空间缩减。现阶段,银行的低风险客户群体数量多,为避免客户大量流失,银行可选择大额存单和结构化存款稳定低风险客户群体。银行需要提前规划结构性产品,准确判断市场变化,设计合适的取代产品,同时快速完善衍生品研发投资团队,提升理财产品研发能力。
其次,加大力度研发净值型理财产品。银行须快速完成系统改造,合理布局净值类产品,积极参与理财业务转型。为切实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多元化投资需求,银行仍须丰富理财产品种类,并且注意产品差异化,减少同质产品。银行可结合投资期限、投资方向、风险类型打造全新且具有特色的净值化产品体系,保证产品竞争优势。
(三)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新型理财产品
银行在理财业务转型期间须注意加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投资客户正确认识新的理财产品,从而减少后续的违约风险和理财纠纷。银行可借助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线下推广等方式向投资客户宣传净值型理财产品,向其普及产品收益和风险,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增强其投资风险意识和提升对新型产品的认识度。并且银行销售人员在营销理财产品时,必须及时向其告知产品风险,便于投资者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减少产品到期兑付过程中的矛盾和投诉。
(四)拓宽销售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
银行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必须拓宽销售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推广净值型理财产品,做好客户拓展,提升银行口碑,吸引投资客户选择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在混合经营态势下,银行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银行与同业合作销售、使用交叉销售方式成为决胜关键,如银行与非银行机构合作,借鉴国内外券商代销业务经验销售理财产品。银行的理财业务营销管理须转型,具体如下。
第一,智能化营销。应用互联网金融优势,借助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深度挖掘潜在客户群体,规划资产,配置业务,逐步细化客户群体,设计个性化的营销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投资需求。第二,平台化营销。银行可搭建开放式平台,既可以供应理财产品,又可为客户提供营销咨询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五)培养专业管理和研发团队,提升人员综合管理能力
理财业务设计研发、管理以及推广销售等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持,银行应当结合资管新规的监管要求以及内部人才素质现状,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定向培训,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内部人才自我提升。在理财业务专业人才培训过程中,银行必须保证差异化,即针对销售人才加强业务和合规性培训,规范其销售行为;针对研发人员则加强技术培训和理念提升,确保其能够创新理财产品。
此外,银行也可吸收拥有营销经验的销售团队以及具备风险管理经验、较强估值能力、研发能力的优质团队。
(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系统
银行理财产品运作过程中,任何不规范行为都会引发严重风险,为保证理财产品的竞争优势,银行有必要采取严厉手段控制风险,以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信息披露系统防范各类风险。随着理财业务的转型升级,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不断产生新的理财产品体系,产品结构愈加复杂,银行需要招揽更多的信用评级人才,对各个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内部理财资金安全,减少与投资客户的理财纠纷。
银行应当针对不同的理财产品运作环节细化风险管理机制,如信用风险,银行可完善业务审批程序,设计多级审批制度体系,控制决策误差,减少投资失误;流动性风险,银行可提高对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在资管新规基础上继续加严,安排专人跟踪资金变化,预警流动性风险。
理财产品销售期间也须执行风险预警机制,理财业务负责人必须重视操作合规性,产品推广营销环节应及时披露产品收益、风险相关信息,提醒客户合理投资,而且产品运作阶段也要及时向投资客户公布产品信息变化情况,保证投资客户与银行信息对称,减少理财业务争议,降低违约风险。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后,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持续扩大,信息披露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依托科学技术,建设信息披露系统,在理财产品运作各个环节准确披露信息。
五、结语
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商业银行应当明确自身在金融市场上的定位,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理财产品多元化、拓展营销渠道、建设专业人才团队等内容,并且结合资管新规中的净值化管理要求及时优化风险管理机制,解决信息披露不完善问题,快速提升理财产品的竞争实力,扩大理财业务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