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11-14
从三个“历史决议”看东北抗联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世辉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均提到了东北抗联,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形成了对这支队伍自身特点和贡献的系统性概括和界定,是我们今后认识和评价东北抗联的基本遵循。
一、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1945 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党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这实际上总结了东北抗联的领导权和性质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东北抗联能够坚持14 年抗战的决定性因素。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东北,坚决进行抗日”的正确主张得到了东北各阶层民众的支持与拥护。
在东北大地上,组成了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在支持、领导与协助东北抗日义勇军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着手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先后创建了党领导的十几支抗日游击队。特别是在东北义勇军斗争受挫失利之后,党创建的抗日游击队逐渐成为东北抗日战场的核心力量。
1934 年,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发出的《为粉碎冬季“大讨伐”给全党同志的信》的指示精神,按照反对“大讨伐”和东北各地建立人民革命军的重要方针,1934 年冬至1935年,在东北地区先后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等6 个军,东北游击战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36 年,根据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名义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关于“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的建议,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各军与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及各抗日游击队,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三、四、五、六军,以及抗日联军XX 游击队”,最终形成了东北抗联11 个军,推动了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新高涨。
1936 年1 月中共满洲省委被撤销后,先后建立了中共南满省委、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中共吉东省委等三个省委,领导各游击区的抗日游击战争。
在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困难和挫折的形势下,1940年1 月到3 月举行了吉东、北满党代表会议,确立了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不干涉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原则下,苏联对抗日联军的正式援助关系,对于东北抗联在以后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42 年8 月,在苏联境内成立东北抗联教导旅后,于同年9 月正式成立中共东北党委员会,坚持党对抗联部队领导不动摇。1945 年9 月,中共东北党委员会向中共中央东北局移交组织关系,完成了抗日斗争的历史使命。
二、东北抗联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这是以党的历史决议形式,对东北抗联斗争环境的权威解读。东北抗联十分困难的斗争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敌强我弱,力量对比悬殊
东北抗联面对的敌人是日本关东军,其有日军“陆军之花”称号,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为特征,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最多时达到70 多万,而东北抗联最多时也仅有3 万余人,并且是凭借简陋装备与血肉之躯,在白山黑水间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周旋苦斗。
(二)孤悬敌后,外无援助内缺给养
东北抗联是一支孤悬敌后的军队,没有正规补给渠道。日寇1937 年开始对东北抗日军民采取“总体战术”。
一方面,加紧施行“归屯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严密封锁,一尺布、一斤棉、一粒粮食都不准外运。
另一方面,对东北抗联加紧军事“围剿”。东北抗联不得不转入深山密林,野外露营成为主要生活方式,“吃草根、啃树皮、棉花套子能充饥”成为常态。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在后勤补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到最后胜利。
(三)自然条件恶劣,冰寒挑战极限
对于东北抗联而言,一年四季最煎熬的是冬季。“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成为真实写照。
日军在冬季“大讨伐”中对东北的天寒地冻有这样的描述:“寒风吹得欲裂的皮肤,被大雪埋至膝盖的身体,饥饿也渐渐袭来。”在最困难的时候,东北抗联的战士们经常穿着单衣走在大雪齐腰的老林子里。
所以,在冬季,东北抗联面临着冻伤、冻死的困境,这是全国其他地区的抗战未曾遇到过的困难。
三、东北抗联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 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我党成为“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几方面表现,包括“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
这是从我党领导的抗战武装力量重要组成部分角度,肯定了东北抗联对全国抗战胜利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作为东北抗联前身力量之一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成为最早奋起开展武装抗日斗争的先驱。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
1936 年10 月30 日,《救国时报》登载了《毛泽东先生致章陶邹沈四先生信》,对东北抗联迟滞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程给予高度评价:“敌人的报纸都承认东北义军已使敌人损失‘十万以上的生命和几万万的金钱’,并使日本帝国主义不能很快地侵入中国的内地。虽然他们还未取得彻底的胜利,可是对于国家民族已有了巨大的功劳与帮助。”
(三)牵制了大量日军于东北,有力配合了全国抗战
全国抗战爆发以后,东北抗联的战略任务由全国抗战前的独立作战,变为同时兼有打击与牵制日军入关的战略配合作用。
1938 年5 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
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董丽娇 姚俊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这既是对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高度概括,也凸显了增强绿色发展自觉性主动性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取得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受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之严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的力度前所未有,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前所未有。全党全国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可喜变化。
“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不仅如此,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体现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做出力争到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充分显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二、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自觉性主动性是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应对之策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从根本上遏制破坏自然、破坏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前提。人类社会有了共同的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够解决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绿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
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努力形成新型生态产业体系。
要建立绿色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自觉性主动性是基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满足的落脚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支撑点、良好大国形象展示的发力点,实现富强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高度一致。
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秋
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全国发展“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中谋划推进工作,即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审视黑龙江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量黑龙江的发展定位,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战略中去谋划黑龙江未来的发展蓝图。这不仅明确了龙江振兴发展的使命和担当,也体现了“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坚持胸怀天下既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实践的生动写照,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要求,更是我们奋进新时代的伟大使命和责任担当。
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实践的生动写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民族对大同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对于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而言,胸怀天下不仅是一种文化精神,更是一种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国家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原则。
进入近代,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饱受强权侵辱。在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道路上,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武器。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坚持把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伟大实践同世界各民族的解放和发展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坚持胸怀天下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一理论宗旨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国家发展同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自我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坚持胸怀天下要求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远大理想,由此决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
从中国和世界发展大趋势明确新时代历史方位,凝聚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胸怀天下是新时代奋进的伟大使命和责任担当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要求我们在新时代奋进中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局。
黑龙江有丰富的农业、油田、森林、口岸和产业优势资源,肩负着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黑龙江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大格局,要把龙江振兴发展的重大作用和伟大意义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谋划。
黑龙江省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稳产量、提质量、增效益,为更有底气、更为安全的‘中国粮食’作出应有贡献。”
对于黑龙江这样的边疆大省而言,要立足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继续做好“压舱石”,要继续推进粮食稳产提质增效,发挥好农业大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同时,还要提高站位,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数字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实施工业振兴计划。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的优势特色和基础仍在,这需要我们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善于探索,勇于突破争先,明确新时代龙江发展的伟大使命和责任担当,更好地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推动龙江振兴发展走深走实。
主要矛盾转变体现以人民为中心
中共虎林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孙旭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不同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根据国情与时俱进地提出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并根据主要矛盾明确了发展的主要任务。
70 多年新中国的发展史、三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也稳步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一、与时俱进,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一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在这个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6 年,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二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这个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十个明确”再次强调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望向未来,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措施行之有效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了由经济层面的矛盾向社会整体层面矛盾的转变。
这个变化对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与时俱进地调整国家发展战略、明确目标任务和优化政策体系提供了时代基石。
我省基于省情及党和国家的要求,在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并具体提出促进地区优势互补,形成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突出保基本兜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龙江、发展文体事业、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等一系列具体举措,都是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适应、解决社会主要问题,使我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