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思维模式创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2022-11-14师新颖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师新颖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 050020)

0 前言

如今,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均可以看到大数据思维模式的应用。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应用大数据思维模式,能够实现在校师生所需资源、信息的准确、快速获取,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水平的切实提高,提高学科服务的质量,实现有效创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目标。

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馆员往往需要承担馆内繁杂的工作,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与各个学院的交流与沟通等工作,此种情况下,会导致馆员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难以将协调诸多方面的工作做好,也就难以对学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做出保障。加之每年图书馆都会面临经费有限的问题,馆员受到客观条件的约束,难以全面满足各学科服务需求,在诸多的环节中都会存在协调性以及系统性不足的情况。高校图书馆虽然具备学科服务的职能,但是,受到各方面条件不足的约束,馆员依然只是在馆中扮演“联络员”的身份,并未向科研教学中有充分的融入,这也是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若馆员始终扮演着可有可无的“信息中介”角色,将难以成为教学科研中的主要合作伙伴。由此可见,在学科服务的深度方面,目前我国各高校图书馆还亟待强化。

2 基于大数据思维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2.1 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的主体为学科馆员,是组织、管理、评价学科资源的工作者,其并非学科专家,要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需要以学科用户的需要为依据对图书馆中的信息予以调取,进而为学科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这便要求学科馆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学科服务期间,能够运用专业技术来实现学科知识数据库的完善,有效对接学科知识资源与学科用户。

2.2 学科用户

随着大数据思维模式的运用,在学科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也发生了改变,科研者、学生、教师是主要的服务对象,他们在需求层次上有所差异,需要学科馆员为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学科服务。学生与教师普遍需要获取基础知识相关文献,科研者需要大量深入的学科知识。馆员需要将科研者需求作为依据,采取分类、整合、数据挖掘等方法,为其提供更全面的学术资源。

2.3 学科知识资源

学科服务的基础为学科知识资源,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网络资源有所涵盖,在用户提出需求后,馆员需整理不同类别与渠道的资源,实现学科知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若网络资源、馆藏资源有重叠内容,馆员需要利用大数据来整理各种资源,为用户分辨、提取提供便利。除此以外,学科馆员还需采取快速检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归纳整理网络资源、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学科服务优质资源,并将其储存于学科知识资源库当中,对用户各种需要予以满足,从而切实提高学科服务的水平。

3 基于大数据思维模式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创新

3.2 创新服务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运营发展中受到了市场的巨大冲击,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更加愿意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所以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及时转变服务管理观念,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全面优化与创新,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及时解决图书馆运营中所存在的管理问题。高校图书馆管理优化与创新前,需要以科学的信息服务理念为基础,结合图书馆实际馆藏信息资源,构建云服务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中直接查阅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以此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发挥出信息化服务模式的价值。不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对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构建与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将网络安全作为图书馆云平台重点管理对象,从而确保图书馆云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具备更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高校图书馆快速发展。

3.2 注重移动端服务

高校图书馆通过构建移动端管理平台,实施移动式管理服务,可以进一步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目前,高校学生与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为了查阅资料更加方便,对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且认为图书馆作为高校储存资料以及传播信息的机构,应该积极对服务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实现移动端服务,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的运营方式,构建移动端服务管理模式,查阅书籍的用户可以不需要来到图书馆,在移动端就可以对个人所需资料进行全面查询与浏览。另外,在移动端服务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增加各种专业性学术资料,有效地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简化。此外,移动端服务平台应具备信息推送功能,根据用户个人每日的查询情况,推送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

3.3 拓展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各项资料的储存机构,要想有效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学科服务,必须要对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进行全面优化,增加信息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进程中,可以应用以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对资料收集方式以及信息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改善,开发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对图书馆资料进行全面整合,从而转变传统图书馆管理形式,避免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受到局限,丰富图书馆学术资料,确保各项资料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另外,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日常管理中,还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对信息与资料内容进行全面筛选,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资料。高校图书馆还需要积极与其他相关服务平台合作,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价值,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或渠道,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化服务。

4 大数据思维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策略

4.1 实现开放性服务

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在阅读的方式上依然在对以往的封闭式阅读形式进行延续,在使用信息资源的程度及效率方面较为薄弱,部分信息资源比较紧俏,部分信息资源可能会存在“备而不用”的现象,各个图书馆都自成体系,彼此之间无法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在用户方面往往也缺少更为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些问题均会对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水平与质量造成一定约束。目前已经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思维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馆员必须要对科研、教学中学科服务所处的重要地位及扮演的关键角色有正确的认识,对自身的思维观念积极予以转变,并且高度重视发展内涵,实现以往封闭式服务模式能够朝着开放式的服务模式做出转变,其中,主要包含设施的易用性、开放获取知识资源以及馆员学科服务自主性等,进而实现使用学科知识程度的深化。首先,必须整合图书馆内的知识信息资源,包括纸质资源、网络资源、数据资源,使快速实时“一键式”检索得以实现。其次,需要积极维护知识资源,建设一个线上交流平台,使校内外用户能够通过平台下载所需学科资料等相关内容。另外,整合各高校的学科优质信息资源,实行跨地区、跨学校及跨学科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共享优质资源。在此过程中,馆员主要扮演着收集、整理、发布、管理信息资源以及协调各高校、各学科的角色,成为在校师生、外部用户沟通、交流的媒介。最后,高校图书馆应该分析大数据,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做出有效处理,整理分析各类用户,进而对用户的性质及来源做出准确区分,同时向学科管理团队及时反馈分析结果。这样学科管理组织或者是团队能够对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加以运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学科课程设计,提升课程设计与学科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4.2 开展个性化服务

以往在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中,多数是馆员通过对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后再向用户提供知识,在服务上讲究标准性。但是,此种方式存在的主要劣势在于难以满足每位用户的差异需求,在服务方面趋于一致性。而在大数据思维模式中,可以收集用户半结构性以及非结构性数据,例如,社交信息、生活数据以及浏览记录等,及时展开数据处理,以便对用户个性有所了解与掌握,从而设计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化以及专业化需求。一所高校需要对诸多专业学科予以涵盖,用户在需求、阅读及年龄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造成个性化的学科服务呈现出过于分散的局面。但是,在分散的单位方面有大有小,小至每位用户,大至具备相同需求的一个用户群体。对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大量数据资源加以运用,尽最大的可能满足与适应每位用户的信息需求及阅读习惯,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作为依据展开服务分类,运用知识管理手段,保障智能化管理与分析工作的开展,实现个性化服务决策的有效制定。

第二,对个性化服务手段予以创新。高校图书馆对阅览环境进行优化,并且建设一支具备专业水平的馆员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方式,对用户需求进行自主性挖掘,进而实施推送信息、跟踪定题、检索回溯、传递文献、咨询参考、培训用户、入馆教育等多元化服务,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与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4.3 创新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工作中,对于大数据思维模式的落实,必须要同曾经的服务创新模式有一定的差别。首先,必须要对在校师生所提出的建议积极听取,努力将阅读面扩大,通过多样化阅读形式的设立,确保用户能够对自身所需的信息有更多的获取。其次,必须将用户置于核心地位,利用信息技术,向外部扩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引入更多的外部信息资源,实现实时性信息活动需求的扩大。另外,对用户、网络学习服务平台以及各种图书馆资源等动态信息系统予以建设,在校师生对信息加以利用的同时,也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开发及使用,需要处于整体图书馆建设信息系统的关键地位。图书馆当中的所有系统、服务、设施与功能,都必须要将在校师生的需求作为依据做出合理设定,从而建设一个多渠道、多方位的学科服务平台。同时,还必须要对图书馆的互联网功能持续拓展。可以通过部分互联网工具的应用,进而为用户创设一个可随时随地“光顾”的网络社区,将用户之间的动态服务以及动态管理模式持续建设,并且,在此前提下,提供智能聊天机器人、RSS 订阅以及移动图书馆等个性化定制服务,从而实现阅读有效性、便捷性的提高,对当前知识爆炸背景下的“知识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实现阅读效益的切实提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大数据思维模式的落实与应用属于最为有效的方式,能够在诸多非结构性的数据中对客观规律尽快、准确掌握,将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作为依据,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切实提高学科服务水平与质量。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实施学科服务工作期间,必须要对应用大数据思维模式给予高度重视,充分结合实际需求,提高工作水平,促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