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企业全面预算改善研究

2022-11-14杨定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费用报告财务

杨定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 450046)

0 引言

军工企业推行全面预算以来,其管理理念和实践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和创新,在企业战略规划、行业对标、成本控制、绩效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但随着商业环境、制造模式、定价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行业的高资产专用性、技术密集性、产品垄断性、小批量等特质,军工企业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和夯实全面预算的基础数据,强化研发活动预算和绩效活动预算,完善全面预算支持工具的建设与实施,充分利用New IT,稳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体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全面预算的改善,以促进军工企业更好地聚焦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核心技术和改善客户群体。

1 健全全面预算的基础数据

军工企业在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企业的特质,规范统一全面预算的成本定额、费用标准和物料清单,以保障全面预算执行主体对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编制、执行、评价、激励的可操作性。突出和强化产品售后保障费用的估算,为产品定价和销售预算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1.1 规范统一成本定额

确定成本定额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与之匹配的定额管理制度,对定额的实施范围、组织机构、工作目标、制定原则和方法等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成本定额的科学化、系统化、公开化。深入车间、工段、班组,熟悉和掌握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产品性质、设备能力、资金使用、物资储备、消耗、能耗利用等情况,作为规范成本定额的资料依据。以工艺文件为抓手,结合工艺标准化,采用技术定额测定法,按工艺成熟阶段分类规范产品成本的工时、材料定额体系。通过成本定额保障产品成本预算的说服力,促进全面预算执行主体对产品成本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2 规范统一费用标准

依据通用会计准则和企业具体管理需求,规范统一企业的费用体系,建立企业各项费用开支的标准。明确费用分类体系,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制造费用、技术开发费用等;明晰费用项目体系,如制造费用中的办公费、差旅费、专用工装摊销、修理费、机物料消耗等;描述费用属性体系,如津贴类、福利类、物料类、开支类等;制定费用标准体系,如交通费、招待费、办公费、住宿费的数量或价值量指标和标准值。通过费用标准提升企业费用预算的公信力,促进全面预算执行主体对费用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的规范性和可比性。

1.3 建立健全物料清单

梳理定型产品的物料清单(BOM),清晰地描述产品的总装件、分装件、组件、部件、零件、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所需的技术、质量、数量、时间,建立健全产品的设计BOM、工艺BOM、制造BOM、时间BOM、成本BOM。建立成本定额、费用标准与BOM 的关联集成,夯实企业采购、库存,以及各产品成本的料、工、费的预算。基于信息技术,通过BOM 提升企业产品成本预算的自动化,促进全面预算执行主体对产品成本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的完整性和效率性。

1.4 建立健全售后估算制度

加强对军工产品售后保障费用的估算,有效控制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收集产品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费用数据,跟踪、验证和修正费用估算值,评估保障费用,分析偏离费用指标的原因。不断完善保障制度和机制,监督保障费用在现场的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保障费用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增长,为评估产品的保障性提供费用数据。建立产品的保障费用估算模型和数据库,进行保障费用估算、控制和管理,保证保障费用的适当平衡。通过产品售后保障费用估算,保证成本费用预算的全面性,促进全面预算执行主体对成本费用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的可控性和相关性。

1.5 建立健全产品定价系统

规范产品的费用分摊和成本卷积标准,理顺产品成本与价格的关系;构建全寿命周期、全价值链产品成本体系,建立完善原材料、元器件和刀具等成本价格的共享数据库;强化总装单位“主责”担当,协助其建立起与主承包商地位相适应的价格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建立产品价格的审定和议价的矩阵管控模式,区分不同来源产品,推进激励约束议价、竞争议价和征询议价,健全建立产品价格管理体系。通过产品价格保障销售预算的客观性,促进全面预算执行主体对销售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的可靠性和效益性。

2 完善全面预算的内容框架

军工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营运活动预算,全面推进业务活动预算,实现业务财务融合的预算模式。基于项目管理理念,进一步建构研发活动预算,突出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成本和费用的控制。在研发、业务、投资、财务预算中,建构绩效活动预算,实现全面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绩效管理。

2.1 建构研发活动预算

针对市场、技术、经济及研发项目自身成本、进度、质量的不确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研发项目立项阶段、执行阶段、转化阶段不确定性的内容和范围,基于项目化管理的思路,以项目寿命周期为主线,实现项目管理与全面预算的糅合,以解决投入和产出的不确定性,从而有效地规避研发活动预算的不确定性。从不同关联角度将研发项目细分为颗粒度适宜、易于测度的具体环节,如从工作、组织、资源、账户、产品、费用、风险等角度细分构建工作分解、组织分解、资源分解、账户分解、费用分解、风险分解等结构。全面实施按工作包核算,开展研发项目预算与决算差异性分析,支撑研发活动的精准化预算。

2.2 完善营运活动预算

完善营运活动预算,包括业务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常规预算。在业务活动预算方面,改变重点关注费用控制的预算行为,将预算重点充实到销售业务、生产业务、物料需求、采购业务、产品成本、质量成本等业务预算的编制、控制与评价上。在投资活动预算方面,改变重点关注对内资本性支出的预算行为,将预算重点充实到对外权益性和债务性投资及其投资收益预算的论证、编制与评价上。在财务活动预算方面,改变重点关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预算行为,将预算重点充实到现金流量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估算、编制与控制上。

2.3 建构绩效活动预算

在全面预算中建构绩效活动预算,并融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管和预算结果运用四个环节的全过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成本费用为衡量、以业绩评价为核心,将资源配置与预算绩效提升紧密结合。将绩效活动预算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等产出指标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力和满意度等效益指标并重,为研发、业务、投资、财务的管理活动提供控制尺度和衡量标准,使所有预算执行主体明确行动目标和努力所能达到的结果。在通过绩效活动预算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标准值的同时,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3 优化全面预算的支持工具

军工企业全面预算应以平衡计分卡的环境与社区、员工满意度、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6个维度为主线,串联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全面预算工具,通过预算评价、计划跟踪、战略回顾实现闭环管理。以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支撑战略规划,以OGSM-T、关键成功要素(CSF)支撑经营计划,以作业管理(ABM)、项目管理(MBP)支撑全面预算。

3.1 以BSC+KPI 支撑战略规划

以BSC 支撑战略规划,通过BSC 的6 个维度,设计企业战略地图与BSC、业务单元与BSC、团队或个人BSC,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实现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结果性与动因性、内部与外部、领先与滞后等指标的平衡。以KPI 支撑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明确衡量流程绩效的KPI。从BSC 的6个维度出发,采用层层分解、互为承接和支撑的方法,依据企业KPI 逐步分解到业务单元或部门,进而分解到团队或个人,并用定量的指标确定下来,构建完整的支持企业战略的KPI 体系,实现企业战略衡量。

3.2 以OGSM-T、CSF 支撑经营计划

以OGSM-T 支撑年度经营计划,清晰、明确地指导经营计划,精准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建立企业经营计划的目的(O)、目标(G)、策略(S)、衡量(M)、行动方案(T)的描述框架,上一级(S)(M)对应下一级(O)(G)进行拆分细化,从上向下传递,下一级支持上一级,并达成上一级的目标,以确保企业整体范围步调和重点一致。以CSF 支撑年度经营计划,以CSF引导确定企业主导性KPI,使员工认识到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和优先计划,从而将员工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经营计划联系起来。通过企业CSF、部门或业务单元CSF、团队或个人CSF,建立CSF 与KPI、BSC 的决定、影响、映射关系。

3.3 以ABM+MBP 支撑全面预算

以ABM 支撑全面预算,基于作业或作业链,借助于完善、健全的成本定额和费用标准,有效地支持企业的确定性预算或结构性预算,保障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预算编制与执行。将企业预算细化到作业层面,有效地去除企业不增值作业并合理配置资源,为BSC 提供优质且精确的KPI,从而保障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以MBP 支撑全面预算,在有限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为满足或超越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从项目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从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集成等方面与全面预算对接,有效地支撑企业的非确定性预算或非结构性预算,保障研发活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总之,以BSC 为主线的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全面预算的集成应用,其实质是在企业赋能管理中,结合企业产品制造的特质,不断地类化、量化和固化的过程。类化(描述)即合理界定业务、事项、指标等的层次和粒度,逐步归类和细分,实现预算的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量化(衡量)即识别企业营运管理的CSF,建立科学合理的KPI,实现预算的简单化、标准化、数字化。固化(管理)即通过数据处理技术手段,支撑预算数据的钻取、切片和多维旋转,实现全面预算的制度化、流程化、平台化。

4 建立全面预算报告体系

探索建立军工企业全面预算的标准化报告框架,研究建构具有军工企业特色的异质化全面预算报告体系,选取主业重点单位试点推进全面预算规划、编制、控制、分析、绩效、改进的报告机制,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建立起涵盖重点产品、重大项目的全面预算驾驶舱,更好地服务业务,提升财务决策支持能力与水平。

4.1 建立全面预算规划与编制报告体系

建立全面预算规划报告体系,由管理层做出有关未来经营战略、目标、方针、措施与方法的规划决策报告体系,包括能由全面预算承接的战略管理报告、综合业绩报告、价值创造报告、经营分析报告、风险分析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例外事项报告等。战略管理报告内容包括内外部环境,战略选择与目标,战略结果,战略评价等。综合业绩报告内容包括关键绩效指标等。价值创造报告内容包括价值创造目标、价值驱动因素、资源占用与价值贡献,以及提升企业价值的措施等。经营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影响未来经营状况的内外部环境与主要风险分析、下一期的经营目标及管理措施等。风险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内外部风险因素分析、主要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等。重大事项报告内容包括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资本运作、重大融资、重大担保事项、关联交易等。例外事项报告内容包括管理层变更、股权变更等。

完善全面预算编制报告体系,包括研发活动、业务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绩效活动的目标分解报表和预算报表。整合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建立单位业务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财务预算报告和专项预算报告等,提供内部管理所需的预算数据。

4.2 建立全面预算控制与分析报告体系

建立全面预算控制与分析报告体系,帮助管理层及时发现企业营运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执行的实际结果与控制标准的差异,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建立基于业务驱动财务的全面预算控制与分析报告体系,包括投资分析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融资分析报告、盈利分析报告、资金管理报告、成本管理报告等。投资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投资对象、投资额度、投资结构、投资进度、投资效益、投资风险和投资管理建议等。项目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市场预测、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工艺与组织方案设计、财务评价、项目风险分析,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等。融资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融资需求测算、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分析及选择、资本成本、融资程序、融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和融资管理建议等。盈利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盈利目标及其实现程度、利润的构成及其变动趋势、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情况,以及提高盈利能力的具体措施等。资金管理报告内容包括资金管理目标、主要流动资金项目的管理状况、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成本管理报告内容包括成本预算、实际成本及其差异分析,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等。

4.3 建立全面预算绩效与改进报告体系

建立全面预算绩效报告体系,积极夯实绩效活动预算,持续动态优化绩效评价办法,健全完善考核与激励制度。依据绩效活动预算,报告研发、业务、投资、财务的预算目标、关键绩效指标、实际执行结果、差异分析、考评结果等。充分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商业模式、管理文化等因素,建立奖罚制度与可操作性的奖罚细则,公正、透明地兑现奖罚,真正将全面预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落地。

建立全面预算改进报告体系,在预算差异分析和预算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修正、改进的建议,并制订具体的行动方案、责任部门、时间节点等,包括研发业务改进报告、采购业务改进报告、生产业务改进报告、配送业务改进报告等。研发业务改进报告内容包括主要研发内容、技术方案、研发进度、项目预算等。采购业务改进报告内容包括采购业务执行结果、差异分析及改善建议等,重点揭示采购质量、数量以及时间、价格等方面的内容。生产业务改进报告内容包括生产业务执行结果、差异分析及改善建议等,重点揭示生产成本、生产数量以及产品质量、生产时间等方面的内容。配送业务改进报告内容包括配送业务执行结果、差异分析及改善建议等,重点揭示配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配送损耗等。

5 推进全面预算的平台建设

5.1 推进全面预算一体化建设

推进预算模块一体化,建立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模块,实现研发活动、业务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绩效活动的预算一体化。推进业务预算一体化,持续推动各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一体化;基于业务驱动财务,财务控制业务活动的原则,将预算嵌入业务管理系统,建立业务与预算的信息互通并支撑全价值链管理。推进上下预算一体化,打造企业业务、财务、预算的数据仓库,覆盖二、三级主要单位,实现企业上下预算的规划、编制、控制、分析、绩效、改进的集成信息化管控。

5.2 推进全面预算数字化建设

在全面预算一体化的基础上,以企业业务、财务、预算的数据中台为基础,通过云服务、数据挖掘、可信计算等技术支撑,建立安全可靠、敏捷、可扩展的预算管控数字系统。利用数据中台自动高效地从业务系统、财务系统、预算系统中提取业务、财务、预算等相关数据,支撑全面预算报告的自动生成,建立企业的数字资产。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多维度、多角度对企业进行横向与纵向分析,挖掘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价值。通过全面预算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嵌入企业营运管理全流程,精准开展重点产品、项目、业务的经济性论证与经营分析,高效支撑企业营运。

5.3 推进全面预算智能化建设

基于企业业务、财务、预算的数据中台,进行横向维度和纵向粒度的财务数据治理,通过标签提取、关联分析、分类与预测等方法,为管理层、股东、军方、政府、客户等,提供多维度、可视化、动态的价值链信息图表。依据用户画像、管理驾驶舱理论,将企业的业务、财务、预算数据标签化,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预算标签模型体系,将企业的预算行为属性进行聚类,最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预算标签对象,支持数据的纵向钻取、横向切片和多维旋转,以保证企业管理层获取多维度、全面性、及时性的预算管理信息。通过业务、财务、预算数据的集成处理、展示与应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精准的财务支持。

猜你喜欢

费用报告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水利财务
报告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