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天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探讨

2022-11-14姚瑞娟甄晓阳

天津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心技术高新技术数量

◎文/姚瑞娟 闵 珊 甄晓阳

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是指在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科技型企业。1991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发〔1991〕12号)》,授权原国家科委组织地方科技部门开展国家高新区内高企认定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高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天津高企基本情况

(一)数量不断攀升

高企数量是天津培育新动能重要任务指标之一,截至2020年底,天津有高企7422家,在省级排名第12位,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企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十三五”期间,高企数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长达到22.87%。快速增长的高企为筑牢天津高质量发展“底盘”提供有力支撑。

(二)经济社会贡献突出

高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阵地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十三五”期间,天津高企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20年天津高企总收入1.15万亿元,工业总产值6101.65亿元、净利润513.55亿元、上缴税收334.61亿元,分别为2016年的1.81倍、1.53倍、1.49倍、1.13倍,已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盘”提供强有力支撑。2020年,天津高企提供就业68.38万人,同比增长6.4%。新增从业人员7.71万人,其中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1.71万人。高企成为吸纳人才、缓解就业压力的中坚力量。

(三)创新引领作用明显

高企是天津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2020年,天津高企投入科技活动经费512.75亿元,同比增长13.54%,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56%,高于天津研发投入强度平均水平。天津高企拥有有效专利145276件,占全市有效专利总量的59.17%;高企累计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2850件,占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59.89%。

(四)战略性新兴领域集群式发展趋势明显

领域分布上以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企业为主,占天津高企总量的32.4%。截至2020年底,天津重点发展的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高企总量超过5600家,占比约75%。

二、天津高企发展面临的问题

立足天津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求,天津高企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动能底盘小,发展后劲不足

天津高企整体数量少,后备资源不足。一方面,高企数量在全国占比偏低。“十三五”期间,天津高企年均增速低于全国高企年均增速5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天津高企占全国高企比重为2.67%,数量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天津后备企业资源不足。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是高企的来源和基础,天津市场主体和企业法人绝对数量低于北上广等发达城市。2019年底,天津企业法人占广东、上海、北京的比例分别是11.06%、27.17%、36.51%。

(二)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部分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较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尖端技术成果少。高价值知识产权数量少。天津高企累计拥有知识产权中按Ⅰ类评价的知识产权占比仅为11.35%,其中发明专利占比11.12%,集成电路布图占比0.17%,高价值知识产权比例偏低。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销售收入前100位的高企贡献了59.95%的销售收入,而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占比仅为1.85%,企业创新贡献与企业规模不匹配。

(三)存量流失率高,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率不高

一方面,天津高企流失现象明显。2008年至2020年,天津累计认定高企9351家,截至2020年底认定高企7422家。20%的企业因疫情因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等因素导致经营状况困难、亏损甚至关停,相关指标不能满足高企认定标准。另一方面,企业认定成为高企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随着国家减税降费力度的不断增大,其吸引力度优势不在。2020年已认定的高企中享受小型微利、软件企业等其他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企业的数量为享受高企所得税优惠政策的2倍。

三、天津高企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高企引育力度

通过打造梯度培育体系、完善招商体系等方式,促进高企数量快速增长。推动高企培育库与企业登记信息库、知识产权数据库等多库联动,构建遴选、入库、培育工作机制。依托高企培育库,发挥海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作用,遴选符合标准的科技型企业入库精准培育,做好源头储备培育。加强到期应重新认定企业帮扶力度,提前摸底,精准了解企业需求,一企一策实施帮扶,稳住创新底盘。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充分掌握产业链龙头企业串链、补链需求,精准招引外省市高企,尤其是将北京高企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快形成上中下游产业衔接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提升高企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通过多渠道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吸引和培养掌握核心技术人才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强化核心技术研发,鼓励高企通过“揭榜挂帅”解决重点领域重大技术瓶颈和关键科学问题。重点支持一批研发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链细分领域的高新技术优势企业布局建设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平台。根据高企人才成长阶段和创新领域特点,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

(三)加大高企政策支持力度

通过综合运用奖励资金政策、研发费用后补助、落实所得税优惠政策组合拳,加大对高企的政策支持力度。延续奖励资金政策,对已认定的国家高企,及时兑现财政资金支持。首次通过认定的国家高企,按照企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数额的5%比例给予补助,同时按照研发投入增量给予增量补助。依法依规落实高企所得税优惠政策,引导高企设置研发项目经费支出辅助账,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助力高企最大程度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和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

(四)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提升营商环境

通过完善多层次政策培训体系、优化高企政务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支持等措施,不断提升创新生态环境。加强政策培训,制定高企服务手册,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强化政策发布、宣传与解读,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优化服务体制机制,坚持“放管服”结合,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高企认定服务机制和工作流程,推进政务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制定配套的投融资体系。对接国开行,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用,积极支持高企获得国开行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支持。充分发挥天津融资担保发展基金作用,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高企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高新技术数量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不忘科创板的初衷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头发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