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2-11-13岳文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知识点财务

王 佳,岳文忠

(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对财务分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充分地满足企业对财务分析人才的需求。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财务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翻转课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应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打破简单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要将更多的实务操作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践性人才。

1 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定位存在偏差

很多高校都把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财务分析课程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自然也要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财务分析人才为目标。但是在财务分析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仍然以最终的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教学目的为导向,并没有体现社会和企业对财务分析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提升。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没有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财务分析课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报表分析的实用技能,而实务操作技能的提高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1.2 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利用多媒体和展示教学PPT 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另外,讲台上的教师和学生相对缺乏沟通,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无法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因此,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现在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他们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只有引入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1.3 考核方式过于简单

在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很多高校是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形成学生的最终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由教师根据日常考勤记录和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定,一般占到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根据学生试卷的答题情况进行评定,一般占到总成绩的80%。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下,课上提问的次数相对较少,所以平时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日常上课的出勤情况,只要出勤率较高,不管在课堂上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平时成绩都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这种考核方式下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因此也就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积极性。

考核方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挥棒,为了得到理想的成绩,学生会按照考核的要求来开展学习活动。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必然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该引入更多的考核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特别要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

2.1 学习方式相对自由

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学习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前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这种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而且更受大学生的欢迎。由于基础理论以视频的形式上传至教学平台,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总课时数相对有限,需要在多个课程之间进行有效配置,所以财务分析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般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而没有过多的课时用于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把理论课程的学习放在了课前,而腾出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对典型问题或案例的讨论上,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一生】在我出生那一年你来到我身边。转眼,岁月悠悠十七载,我已亭亭而立,可是你却离开了,离开得那么突然、那么仓促,我都没来得及看你最后一眼……我成长的记忆是你的一生,你也是用一生在陪我长大。在另一个世界你也要陪着我,要时常入梦来看看我呀!(159****0737)

2.2 个性化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通过课前学习教学视频,学生已经掌握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以及自己的同学一起,就典型性的财务问题或案例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看法,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讲解。这种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 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学生先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相关的教学视频,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教师会布置典型的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准备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由于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针对典型性问题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就使得学生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寻相关资料,在拥有了充分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案例给出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很容易就会被调动起来。

3 翻转课堂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3.1 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需要将相关的预习材料发布到教学平台。预习材料主要包括教学PPT、教学视频以及相关的文档资料。课前准备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地在课前对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财务分析课程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时间,可以更好地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

为了方便学生开展预习工作,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清单,要求学生按照清单完成所有的预习工作。教师还可以建立课程群,要求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时发布到课程群里,以便教师明确后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由于财务分析课程实践性较强,所以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是课程的重点。在课前,教师还需要完成学生的分组工作,并向学生提出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或案例展开讨论,并准备在课上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课前预习实现了课程的翻转,由课堂上教师教转变为课前学生自学,课上汇报成果,这样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3.2 课堂教学

由于在课前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工作完成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章节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3.2.1 梳理知识点

财务分析课程是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前后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本的理论知识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预习,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要进一步讲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财务分析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真正掌握财务分析的技能。

财务分析课程的课时一般在36~45 课时之间,课时并不多,在有限的课时里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只能将基础理论知识讲述清楚,没有时间进一步讲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章节与章节的关系,更不可能针对典型案例与学生展开充分讨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就把基本的理论学习转移到了课前,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在课上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个财务分析的逻辑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2.2 对典型问题或案例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综合性、典型性的财务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最终给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综合性、典型性问题的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财务分析理论知识点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在社会形成热点的上市公司的案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自己所学的财务分析理论,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结论和建议。这就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同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上市公司展开有效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能加深学生对财务分析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整个课堂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可以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并及时加以引导和修正。这样的教学过程相较于以前传统的教学过程而言,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教师与学生能够进行更多地沟通,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3.2.3 课后评价与反馈

(1)课后作业。课后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通过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指导。对于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发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程群里进行集中讲解,以提高解惑的效率。

(2)多维度的考核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下,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完成课前预习工作以及课堂讨论工作。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最终成绩的、单一的评定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已经不能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引入多个维度,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增加平时表现成绩所占比重。具体的可以从线上学习成绩、平时表现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维度展开考核。线上学习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程任务点的完成情况、章节测试情况,以及章节的学习次数。课堂表现成绩包括考勤、参与讨论情况、小组互评情况。将平时表现纳入课程最终成绩的考核之中,增加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下调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可以使学生重视平时表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课程活动的主动性,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

(3)教学意见反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要及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课程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可以从学习兴趣、学习体验、知识技能获得、学习习惯养成4 个角度展开。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修正来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组的老师也应该经常召开课程教学情况讨论会,集思广益,探索出最适合本校学生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4 翻转课堂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选取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理论的学习被放在了课前,而在课堂上则主要通过典型性案例的讨论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所以案例的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案例不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相关性,则学生就无法通过案例的讨论来达到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并选择最贴合章节内容的案例。如果没有现实的案例与教学章节相匹配,教师可以假设一个场景,模拟一个案例,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讨论的效果。

4.2 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在课前学生必须要自主地完成教学视频的学习工作,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这一部分工作的开展是翻转课堂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在课前做好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案例的讨论准备工作,那么在课堂上,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系统化教学时,学生才能听得懂、听得进去。如果学生在课前没有主动地做好准备工作,那么在课堂上就会一头雾水,无法跟随教师的进度展开相关的学习工作,当学生理论知识没有搞懂,跟不上教师讲授的进度时,他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也会大幅度下降。

4.3 提高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疑问解答学生的疑惑。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底蕴,能够及时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引导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顺利进行下去,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过硬,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

4.4 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要有正面激励

如果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前需要录制精美的教学短视频、收集相关的时事热点;课中要能够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轨道完成教学任务;课后需要通过教学平台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批改学生作业,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投入得更多,所以在课时量的计算上,传统教学方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要有所区分,应赋予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更多的课时。另外在教学质量考核和职称评定方面也应该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给予一定的倾斜,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起教师开展翻转课堂的积极性。

5 结语

财务分析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对财务分析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在重视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知识点财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