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综述

2022-11-13魏晓波李雪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本法费用物流

赵 凯,魏晓波,李雪阳

(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辽宁 辽阳 111000)

0 引言

1970 年,日本西泽修教授在《流通费用》一书中提出了“第三利润源泉”理论:在第一和第二利润源泉不能在继续发掘利润的时候,第三利润源泉的矛头就转向了物流行业。他认为,降低的那部分物流成本也就成为了企业增加的利润,所以,第三利润源也就成为了物流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

“物流成本冰山”论是对物流成本的抽象描述。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最早提出了这一理论。在对物流成本进行研究时他发现,在企业财务直接支付的费用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运输费、仓储费、包装费等的物流费用,就如同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但除了这些费用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物流费用是混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中的,这一部分物流成本难以计算掌握,就像潜藏于水中的那部分冰山,这些费用如果不能核算清楚,那么物流费用的全貌将很难被看出。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20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00.1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5%。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2020 年,物流业总收入为10.5 万亿元,同比增长2.2%。物流业总收入增速自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以来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恢复至上年水平。另外,由于物流需要大量的资产投入和专业人员的运营,很多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这也大力发展了物流企业。但是,物流企业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物流企业运行的成本普遍偏高,2020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9 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率为14.7%,与去年基本持平。

从结构看,运输费用为7.8 万亿元,增长0.1%;保管费用为5.1 万亿元,增长3.9%;管理费用为1.9 万亿元,增长1.3%。另外,一些制造业对于物流成本费用的分摊不合理,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对物流成本费用归集的方法采用的是一般的成本估计方法,该方法也容易造成物流成本费用的上升。所以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出自己的一套控制物流成本的规范,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

1 物流成本的理念

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唐泽丰第一次定义了物流成本,研究者认为物流成本是为了实现物体流动活动而产生的人力和资源的消耗,其主要体现为货币的消耗,包括3 个方面:①为了使货物发生位移而产生的物料消耗;②为了货物位置移动而产生的信息交流、信息传递等的费用;③为了保证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产生费用。

西泽修教授认为物流服务的定价是需要综合计算物流过程中每个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而定的,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同时也可以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管理,以便进行更好的成本控制。

打开物流成本研究新纪元的是美国的三位学者,他们是斯蒂尔、刘易斯·克林顿和约克马丁,他们在研究航空运输在物资配送中发挥的作用时,意识到成本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刘嵩认为物流活动包括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到经销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的全过程,所以,物流成本就存在于物品流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是,生产制造行业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增加了生产过程所产的费用。2006 年发行的《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 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我国公认的物流成本概念:物流成本是企业物流活动所产生的费用总和。它颠覆了我国对于物流成本研究在世界的影响。重新塑造了我国物流成本在世界的地位。

2 物流成本的内容

丁洁(2019)在研究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把物流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公共成本和联合成本,并对物流成本控制提出对物流全过程的控制、对物流外包的合理利用、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优化、物流信息化的实现。

于鹏(2013)分析了出口产品的物流成本构成,他认为要从物流仓储成本、货物转移成本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等来达到控制物流企业成本的目的。

张川、张涛(2019)对企业物流成本做了重点研究,提出了未来物流成本控制的几点问题。目前物流企业仅仅停留在对运输成本的控制,但是对仓储成本的控制还需要提高,原因在于不能有效的预测原材料的用量以及半成品的用量等,导致造成仓储空间的浪费,仓储成本的提高,或者原材料的损坏,造成隐形的物流成本的上升。所以也要特别注意隐形成本的存在。

学术界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宏观、微观成本两个部分。宏观物流成本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解决空间和时间障碍而发生的商品转移和存储行为所支出的成本总和。我国对宏观物流成本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分为运输成本、存储成本和管理成本。微观的物流成本主要指的是混杂在制造企业中仓储和内部流通的成本。

3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郭晓顺在物流企业成本的研究中运用了作业成本法,指出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材料、人工及间接费用,其中间接费用所占比重较高,甚至有的企业达到总成本的一半,目前众多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对物流成本的归集不明确,核算不准确的问题。对此,学者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企业。

戴云晶(2019)在对物流企业成本进行研究后得出用作业成本法来归集物流成本,以及相关费用更精确,不会造成在供应商制造商等企业的物流成本费用的遗漏。

崔玮(2017)在对电商企业物流成本研究中运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对比分析发现,作业成本法可以加强作业成本核算,有效预算成本,从而达到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设g≡0,c≠0,由于这时可取Φ1(z)=0,故Φ(z)=Χ(z)Φ0(z),而Φ0(z)为D中非齐次H问题(7)的解,由定理2,当K≥0时,相应H问题有一般解

丁红梅(2016)在物流企业成本研究中,采用了与一般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对比的方法,发现作业成本法优于一般方法,具体表现在作业成本法能起到直接对物流成本的预算的功能,从而使管理者更快地做出反应。

4 物流成本控制对策

很多研究者认为成本控制包括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微观方面包括黄炎波等(2004)认为应加强物流成本系统的完善、建立健全从供应商到经销商的管理和促进物流成本控制渠道多样化等的方法来完善物流成本控制。苗娟(2010)提出应强化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采用总成本管理的方法,应用“全程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各环节应相互协作,从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赵芹(2011)在对物流成本的调查计算中指出,物流成本的财务信息是一种随时在变动的信息,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时刻关注着物流成本财务信息,做到及时掌握、及时分析、及时调整的地步,才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翁心刚(2016)认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营水平,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缓慢减少物流成本费用中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宏观方面包括吴爱东(2010)认为目前有关物流的国家政策成为了物流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应该从国家层面入手,彻底改革和创新有关物流的国家政策,从而从侧面帮助物流企业突破当前发展的障碍,才能让物流企业获得重生。蔡进认为不能仅仅依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力量,而是需要物流相关的各个部门来进行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最后达到相关体系中的每个部门都重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达到从企业自身,到整个供应链最后到相关体系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的物流成本控制活动的理念。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要想真正帮助中国的物流企业就应该通过降低相关税率,增加物流行业的退税返税政策、帮助物流企业解决仓库冷库大面积用地的问题、以及物流企业的投资和融资难的问题。从而达到对物流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真正降低物流企业的税务负担,给予最优惠政策的宏观层面。这样才会让物流行业重现生机。

5 物流成本控制下的体系构建

王永桐(2019)提出要建立控制物流成本战略的高度,优化物流程序,完善物流路径、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加强物流成本控制,才能实现控制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

王大勇(2019)提出应在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加快现代化的发展、吸引人才和深化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发展。

马一丹(2019)提出,物流企业应该改变经营方式,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对路线进行合理的规划,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明确加强物流成本和加强库存成本的控制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王丹在(2015)提到,我们只有通过健全物流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培养和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才能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梁丽文(2019)提出要用物流企业转化经营理念,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信息化的建立等方法,实现各部门协作,让信息化更好服务企业的经营。

王红霞(2014)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解物流企业成本的现状,对价值链上各主要作业的成本价值系数进行分解,再通过合理的方法整合和优化作业,达到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

6 结语

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备受关注的问题,能够控制好物流成本,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才能在竞争尤为激烈的今天生存下去,物流成本是真正的第三利润源。本文从物流成本的理念、内容、方法、对策以及控制体系对物流成本控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从现在来看,该问题国内开始研究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用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以及构建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要点。

猜你喜欢

成本法费用物流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