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研究

2022-11-13王文圣陆佩钰

对外经贸 2022年8期
关键词:普惠共同富裕金融

王文圣 陆佩钰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一、引言

(一)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21 年8 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召开第十次会议,对共同富裕的特征,内涵以及逻辑脉络做了深刻的阐释。

许多文献都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做了解读。学者们普遍认同“公平”和“效率”是共同富裕的两个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各收入群体的相对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目前,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如何消除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

(二)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发展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改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贫富不均状况,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财富公平。普惠金融具有增加社会包容性、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这与共同富裕致力于处理好财富增长与分配公平的关系相契合。因为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存在很强的内在联系,可以从以往文献构建的普惠金融理论体系中,总结出普惠金融推进共同富裕的路径。

二、普惠金融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一)普惠金融促进农村居民减贫、增收,从而消除绝对贫困

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绝对贫困,金融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金融扶贫效果呈现出地区、时间异质性,但是总体上很好地发挥了金融改善贫困的作用,推动了共同富裕。

1.普惠金融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对低收入、贫困人群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

发展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地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一方面,普惠金融通过提供现代金融支持,在疏通生产要素流通渠道、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减少了生产要素的外流,为乡村经济发展保存了动力。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道路交通体系,加强了城市对乡村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极大地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普惠金融增强乡村居民的创业能力

居民创业能力的提升可以显著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改善居民收入状况。创业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但是由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排斥,低收入人群和乡村贫困人口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资源,抑制了创业活动。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居民的创业能力。首先,普惠金融可以缓解低物质、社会资本人群的金融排斥,以便获得更为正规的基础金融服务,提高他们的金融决策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从而激发低收入人群的创业热情。缺乏资金是乡村居民难以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专门的财政信贷向创业者提供风险和损失可控的低成本贷款,并进行无成本续贷,有效地化解了居民创业的资金约束,提高了居民从事创业活动的能力。

3.普惠金融改善居民收入结构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期,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给予低收入群体接触到金融市场的机会,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居民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报,进而提高乡村居民的资产收入。同时,国家通过征收房产税等再分配手段,可以有效改善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之间分配不均的状况,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我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意味着解决贫困的重心转到了缩小相对贫困上来。

(二)普惠金融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相对贫困

普惠金融缩小贫富差距的前提是社会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都持续上涨。在此基础上,普惠金融通过金融资源向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的偏移,可以缩小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财富的相对平等。

1.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作用

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个抑制作用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均等的,而是受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影响,呈现“U”型。另外,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是可以由发展良好地区向贫困地区扩散的,且在贫困地区会产生更明显的效果。

2.政府支持有助于更好发挥普惠金融的平等效应,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对于当地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政府依靠财政资金加大农村民生支出,使资金更加精准的流向扶贫开发区域,同时引导城市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的投资,形成乡村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推行普惠金融离不开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尤其是有在乡村开展业务经验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着丰富的在乡村开展金融业务的经验,较为了解乡村贫困居民的金融需求。政府可通过财政资金入股乡村信用合作社的形式,发挥合作社在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缓解乡村信贷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为贫困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鼓励乡村居民参与金融活动,可以避免被金融机构边缘化导致的金融资源分配的“二次排斥”和“精英俘获”现象,减少资源的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和乡村金融普惠程度。

3.普惠金融为乡村发展构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

为了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国家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乡村。主管部门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重心下移,丰富农村的信贷产品种类,更好地满足乡村居民多样的金融需求。在推动城市金融机构落户乡村的同时,进行农村信用机构的改革,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经济建设。

除了上述正规金融之外,非正规金融和农村互助资金也是乡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规金融借款是农户贷款资金的主要渠道,互助资金是农户最常用的信贷来源,农村互助资金和非正规金融共同丰富了农村金融体系。一方面,非正规金融借款不需要复杂的程序,资金周转快且较适应农村发展环境,因此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互助资金的联保机制以及其半公开的特性,有效地控制了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农户资金使用成本。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互助资金共同形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生态,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普惠金融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

4.数字金融发展激发了普惠金融潜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激发了居民创新创业热情,刺激了地区经济增长。其次,数字信息技术增强了普惠金融缓解低收入、乡村贫困人群金融排斥的能力,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程度与配置金融资产的比例,优化了农村家庭的投资决策,提高了农村家庭的资产收入水平。最后,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了农户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了半工半农人群比重,增加了农村居民劳动报酬,缩小了贫富差距。

(三)绿色普惠金融与ESG 投资共同推进共同富裕

1.绿色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

绿色发展基于新发展理念,很好地适应了国内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了全生产要素的绿色化转变,挖掘出了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关绿色发展的案例和产品越来越多,金融体系中也逐渐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金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注重缓解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因此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都致力于改善人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一方面,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普惠金融质量得以提高。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绿色金融产品实现了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引导农业走向低碳化,绿色化,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接入了普惠金融发展体系的绿色金融广度得以提升。通过开发多种绿色金融产品,增加了绿色低碳资金的可获得性和共享性,促进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社会生产力,进而缩小城乡、区域内的财富不平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 ESG 投资

ESG 指标是一种对企业非财务指标进行评价的价值体系,反映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价值。引入ESG投资可以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并改善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相关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首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绿色信贷引导资源流向环境友好型企业,抑制对重污染企业的过度投资,实现资源在高污染企业和绿色企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其次,推动乡村基础设施优化。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融通机制,使得主要资金来源由财政出资转向金融市场融资,从而引导金融资源向建设质量优、发展速度快的基础设施项目流动。

四、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和推动绿色发展三方面助力共同富裕。首先,普惠金融带动了乡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了乡村居民的创业热情,并且改善了居民的收入结构。其次,普惠金融有利于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政策引导和数字金融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普惠金融的平等效应,为农村良好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支持。最后,通过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普惠金融并引入ESG 投资,进一步形成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包容性金融体系,助力共同富裕。

(二)展望

1.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

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是否畅通。

(1)健全的金融制度是普惠金融发挥正效应的前提。一个好的金融体制可以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缓解金融排斥和金融抑制、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因此,发展普惠金融需要不断完善金融体制。建设完善的金融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续有关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研究需要把金融体制作为影响路径发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考量。

(2)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普惠金融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是因为在市场体制内,各个金融要素运行的高效率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都是政府难以做到的。市场利用自身的逐利性,极大地促进了财富的创造。二是因为政府在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被边缘化,发挥的作用有限,导致了金融资源的二次错配。因此,在乡村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贯彻金融资源向低收入、贫困人群倾斜的政策取向,推动乡村普惠金融发展。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推进普惠金融,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抑制金融资源的错配,这是市场所办不到的。另一方面,需要尊重市场规律,激发各类金融机构在乡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活力。政府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的同时,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的优势,避免出现金融资源分配“二次排斥”。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一定是政府和市场都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取长补短的高效体系。寻找最优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之后相关研究的一个重点。

2.研究策略

国内有关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关系的文献通过构建模型对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了验证。随着共同富裕的推进,通过收集有时效性的数据并构建合适的模型,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路径的研究体系将逐渐建立,并将从以下三方面不断丰富和深入。

(1)共同富裕指标的构建是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建设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其他变量,共同富裕指数的变化可以直观地显示不同路径条件下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正效应,便于对路径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2)总结和优化普惠金融推动同富裕的路径,并构建实证模型进行有效性和显著性测度。普惠金融通过九条路径来影响共同富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每条机制都可以发挥作用。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构建实证模型来寻找最有效、最显著的影响路径。并集中资源于这条路径,确保传导机制时刻畅通。

(3)需要构建动态路径评价体系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金融发展环境、国内外经济形势等因素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路径评价体系。一方面,有些路径可能会因为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失去有效性,需要及时排除。另一方面,路径的显著性程度会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原来起到主导作用的路径可能被另一条路径所代替,成为次要路径,因此需要转变政策倾向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

猜你喜欢

普惠共同富裕金融
共同富裕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