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和实践探析

2022-11-13杨群旺

活力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倡议一带

杨群旺

(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鹤壁 458030)

中华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理论源泉,“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生态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载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继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为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共同繁荣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促进了各地区的政治互信,以及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一带一路”构建的过程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形成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实践和探索。从本质上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以整个人类的福祉和利益为归宿,在合作共赢中推动各种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又蕴含了中华文明中的开放、共赢、共享理念。“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延续,又是中华文化中“和合”思想的当代体现,促使沿线各国和地区摈弃掠夺、竞争的思维模式,取而代之是常态化的合作,逐步形成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大合作。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重要,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沿线各国和地区,可以让其看到中国的智慧和决心,使不同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交流和融合,在实施文化战略进程中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是中华文化中“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在追求天下大同的过程中既要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又要沿线各国和地区的民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既增进了传统贸易伙伴间的关系,又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关系,构建了“西进东出”的重要战略布局,消除了非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为全球经济发展赋予了崭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和部署,既坚定了我们加速发展“一带一路”的信念,又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合作,为全球经济体系优化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一带一路”倡议由理念化为实践行动,在其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解决方案:“共建‘一带一路’需要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中国坚持开放包容、互利互赢,愿同各方一道,积极开展国际法治合作,为建设开放型经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法治支持。”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是抽象意义上跨时空的一种文化符号。古代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其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中的国家和地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是影响其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因素,“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生态思想为反映和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前,国际局势日益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迫使许多国家推动经济结构变革,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转变其发展方式,消除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失业、债务等风险。在解决非传统安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能源等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各国应合作共赢、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增进整个人类的福祉和利益。同时,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价值取向,诠释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建、共享、共担的价值内涵。“一带一路”倡议激活了贯穿人类历史长河的丝路精神,以其包容性和普惠性为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合作共赢是构建“一带一路”的基本原则,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整体思想,具有“有容乃大”“以和为贵”的格局,崇尚“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追求,尊崇“万邦和谐”“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和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通过“一带一路”的构建寻求利益最大化,真正实现利益增值。“一带一路”倡议的平等性、普惠性和开放性等特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共同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彼此相互依存关系,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国间的协作、互补在历史上从未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在同一时空下生产、生活,使历史和现实相交汇。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带一路”的阐述是对中华文化中的仁爱、大同、和平、天下一家等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文化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众多文明中实现其交融与进步;是中华文化中“天下”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和谐相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一带一路”蕴含的经济、生态、文化思想

“一带一路”涉及多方面、多领域,是对文化、生态、经济等的凝练和升华,是中华文化中“知”和“行”的统一。“一带一路”鲜明地体现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中国哲学理念。在中国,“路”是实现“道”的一种方式,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维度的特征。《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特色,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继承和弘扬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的充分显现,尊重各国和地区的发言权,妥善处理其利益关系,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论语·雍也》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的“仁人”思想;《史记·六国年表》云:“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全方位开放原则;《管子·九守》云:“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共赢主义。“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了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彰显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开创了实现共赢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之道就是要探寻中国梦如何融通各国梦,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探寻契合人民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天下大同”。

“一带一路”中的文化思想是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前行动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交流和汇聚,可以发挥沿线各国文化的精髓,使沿线各国文化共生共融,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中文化思想的生成是民心相通的应然结果,促进了沿线各国的交流、沟通、互信、合作,提高了沿线民众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整体文化意识,实现了不同文化属性间的交流与融合。“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过程中要尊重历史文化,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创造性地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使沿线民众共享文化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发展决定其文化和思维的不同,促进沿线各国文化相互交融,探寻文化共性,推动不同文化属性主体达成共识,使沿线成员责任共担、权力平等。同时,“一带一路”中的绿色生态思想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贯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原则,将“一带一路”绿色生态思想融入其建设的全过程,促进绿色共建,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动态过程中共建“一带一路”,将整个人类视作一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让沿线各国和地区彼此间和谐共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彼此间的和解,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不断延续文明,“一带一路”中的绿色生态思想既为中国生态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理念,又为世界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在经济贸易交往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其自身发展,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维护共同利益,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既尊重沿线各国和地区的自身发展,又切实考虑其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发展决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体利益是以共享、公平为标准,沿线各国和地区均享发展成果。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一带一路”蕴含的共同利益为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纽带作用,提升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提升了沿线各国和地区的创造力,注重利益分配,实现彼此间双赢,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全球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提供动能;倡导世界经济新秩序,推动经济多元一体化发展,使世界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维护共同利益,通过信任、尊重和协商解决利益问题,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治理模式。

三、“一带一路”的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构建互联互通的合作关系,在合作共赢中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实践动能,促进创新型发展,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的民众情感,从中华文化中探寻“一带一路”理念源泉,从全方位、多层次、新视角认识“一带一路”的理论和实践,思考其蕴含的连贯性、一体性,在共生、共享中塑造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华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共存于一个整体,在追求中庸之道的过程中,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源于中华文化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人民的愿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一面旗帜。“一带一路”向沿线各国和地区提供中国模式,融入更多资源,释放增长动力,增进文明交流融合,探讨其经验和相通之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类文明得到永续发展,开创发展的新范式,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丰富文化的维度,弘扬和传递“和”文化,汲取中华文化的大同理念,吸收“和”文化的精髓,以“和”文化为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礼记》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天下大同”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人人为公”理想社会的憧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天下大同”思想的批判继承。“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载体,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创新了沿线各国和地区发展模式,使合作由经济方面扩大到生态、文化等领域,激活了发展潜力。实践促进了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促进了实践。由此可见,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一带一路”的“五通”理念、“三共”原则有助于破解世界贫困难题,打破世界旧秩序。实践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增进了政治互信,在发展进程中达成了新的共识。“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问题争端提供了新方法,在构建其发展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不断丰富其内容,扩大其范围,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着将理念转化为实际,在经济“疲软”的当今,深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倡议一带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