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法治助力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法治乡村建设刍议
2022-11-13段陈言段自强
段陈言 段自强
(1.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重庆 401320;2.四川智群律师事务所,四川 6386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川渝协作突破的新进展抵达的新成效持续不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的根脉在乡村,发展的难点也在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关乎国计民生。成渝两地各有其区域特色及专攻之处,加强协同合作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的趋势,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法治乡村建设也在这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中迎来契机。
一、成渝地区法治乡村建设焦点归纳
(一)着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
法治的内核系依法而治。乡村法治系在法治思维与法治意识双重立义下,通过设立规则和行之有效的程序,依托预见可能性、程序合理化等方面规定乡村主体的权利、义务并调整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通过实施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一部综合性法律。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年,《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旨在解决一系列涉农问题,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的利剑。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宣传主体应集中于成渝地区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将工作重心放在致力于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法律确立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上,这是《乡村振兴促进法》有效贯彻实施与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在宣传渠道上,首先,应充分动员两地基层组织积极学习和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召开专题会议,开展集体学习;其次,通过发放材料、接受现场咨询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讲解;再次,组织专家组召开座谈会,在深入研讨中提升认识水平,形成学法律、促振兴的良好氛围。在宣传宗旨上,应紧紧把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建设主旨。《乡村振兴促进法》着眼点在于促进两地乡村的法治普及,同时也针对乡村普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乡村振兴促进法》为规范指引和法律保障予以克服。为巩固和拓展两地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齐聚更强有力的武器,以法治这一顶梁柱托举起两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未来。
(二)因地制宜地方配套法规
支持和帮助成渝两地所辖乡村制定配套法规。每个乡村都有自身独特之处,其经济、社会、文化、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也不尽相同,应针对本土实际情况,在合乎国家统一的法治安排框架内,因地制宜地方配套法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新出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规范都是乡村振兴法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在《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起草阶段,成渝地区便十分关注其立法过程,广大群众也期盼法律及早出台。当下,成渝两地具备地方立法权限的人民代表大会应结合客观实际,及时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法规,使《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有关规定更为有效地落实落地为地方具体制度措施。配套法规的制定既要反映乡村又要改变乡村,让法律法规、公序良俗、村规民约和道德伦理互相制约协同助力,在成渝地区建设出权利有保障、纠纷易解决、融洽有秩序、人民皆幸福的法治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安定和谐的社会软环境。在回应乡村差异性的同时也必须坚持法治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牢记其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达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景象。
(三)建立法治文化阵地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好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文化不仅在文化墙上,文化长廊中,普法宣传册里,还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融入现实生活以案说法,帮助村民有效提升对法律实际作用的认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契合时代发展大势,成渝两地应日臻完善互联网支持法治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系。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互联网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运用科技来切实有效地打造指尖上的法治文化阵地。建立规范、特质的法治文化资源精品库,烙印本土文化形象并将其注入法治文化名片,塑好乡村法治文化的形,铸牢乡村法治文化的魂,不断提高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详细记录从第一代村民迁来发生的好人好事、重大事迹等,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法治文化记忆,将孝道、礼节和合精神发扬光大,不断弘扬乡村社会正气,摆好村民法治乡风主角地位,形成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最大公约数。
二、成渝地区法治乡村建设困境
(一)科技不足的困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的进步归根结底得从经济角度,从根源上、物质上去挖掘。科技的进步能切实影响到每个人,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便能够看出科技改变人的力量。但由于历史背景、人员构成及地理区位等原因,导致乡村分享科技资源的时间始终慢于城市居民,在各种法律资源融入科技的信息接收、参与及共享中也居于相较被动的位置。科学技术大众性不高等原因使得农户难以参与科技项目,难以及时分享科技带来的效益。从整体来看,相较于成渝中心城市,大数据时代下媒体从“网、端、微”等平台公益普法、网络法治教育中心以及“互联网+法治”等乡村前沿性法治公共设施相对滞后。农村年轻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失,年长的农村居民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相对较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治乡村建设缺少信息化、智能化支撑。
(二)乡村空心化困境
经济发展使得乡村物质资料日新月异、幸福指数日益增加的同时,也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形成老人、妇女和儿童多滞留在乡村的事势。“三留守”人员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便是老年人,就使得乡村人口空心化问题显现的同时人口老龄化也随之而来。成渝地区总体山峦较多,乡村户与户之间居住较为星散,年轻劳动力的流失易造成“三留守”人员的权益被忽视。老人的养老问题、儿童由于父母缺位造成的心理问题、妇女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易在乡村滋生。乡村人口空心化问题致使在进行法治服务时缺乏青年人这一主力军。如果法治活动疏于组织和开展,乡村法治建设将失去活力和生机。
(三)人才阙如化困境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人才力量供给不足是当前成渝地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首要问题。空心化趋势下乡村人口流失问题严重,青壮年减少、乡村能人出走,后劲力不足,人才支撑乏力。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对法律资源挖掘整合度不够等问题。法律作为专业性极高的学科,需要专业化人才来为村民进行普法教育。法律的建设规律不同于其他,其紧贴村民的现实生活、关乎村民的切实利益,在专业法律人才作引导的同时也需要唤起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力,确凿发挥出村民的自觉性,做到人才带领和自我警惕的联合防范。
三、成渝地区法治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一)发挥经济对法治乡村建设的奠基石作用
经济是法律发展的根基,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无法脱离经济基础的。城乡收入、生活水平等方面差距的明显化引发大量农村居民涌向成渝中心城市。然而,乡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也居于重要位置,成渝两地广大乡村同样拥有壮阔的劳动力市场和发展机遇。致力于成渝地区乡村经济建设,应考虑到两地各乡村在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现代化程度上的不同。为此,兴盛经济的步调要合乎当地实际,充分考量一切关联因素,有针对性地统筹协调,脚踏实地建设法治乡村,寻其规律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必能随之解决一序列民生难题,从而散发出乡村的吸引力。这种成功的即视感能感召部分农村青年法律人归乡,成渝两地政府应趁势给予部分条件的倾斜和优化环境来显露支持,用充分的行动留住青年人,并让他们看到乡村也有供其施展才华的无限潜力和无边舞台。减少乡村人口的流出便能有效止住法治乡村建设中主体薄弱化困境,夯实主体基础,让乡村开满法律人文之花,持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走深走实法治乡村建设道路。
(二)发挥文化对法治乡村建设作用
乡村法治文化墙、文化长廊、普法宣传册等因地制宜的特色乡村法治宣传媒介可谓之为乡村法治振兴的文化建设阵地,助力成渝地区法治乡村建设切实走进各家各户走向有形。但乡村法治文化的塑造与宣传应避免表面化、雷同化与不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同时注重群众的真实参与率和利用率。乡村法治文化阵地本就是为村民服务的,必须做到关注成渝地区发展中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确凿瓶颈,关心两地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当地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做到真懂真信法律。除了侧重群众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影响,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也应积极主动、热忱高效地发挥其在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直接面对基层面向群众,应当统筹建立公共法律文化服务基础平台和一线窗口,将法律文化覆盖从有形发展到有效,提升成渝地区乡村居民多元解决纠纷的意识,矛盾就地化解的意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新时代意蕴。
(三)发挥人才对法治乡村建设导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长远看,无论怎么加强外部人才支持,派去的人总是有限的,关键还是要靠本地干部队伍和人才”。拥有特殊的社区情感浓厚的乡土意识,从成渝两地乡村社区推选产生的法律人才有更强的责任心和进取精神来带动村民,又更了解适应乡村各方面的情况与环境。法治乡村建设需要人来推动,基石更是在人才。充分调动基层党委党员、村干部、本籍法律人才、返乡大学生等多元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其定期举办培训,建立奖惩制度,造就一支对振兴乡村法治充满期冀,站在利于乡村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心扎根乡村服务乡亲的法治建设队伍来提供智力支持和发挥带头人作用,为法治乡村建设建言献策。针对法治乡村建设人才,首先应着眼于引得进。给予允诺留在乡村的人以展示舞台,通过持续回引本土人才等措施,扩宽畅通乡村人才来源渠道,多途径吸引法律能人的造访。其次是留得住。让愿意建设乡村的人有盼头看得见乡村的美好未来。成渝两地政府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激励各类法律人才立足乡村土地并一同加速成长,引领各类法律精英深入乡村大展身手。再次是要用得好。让热爱理解服务乡村的人能大有作为,以高素质法治建设队伍为人才库,以振兴乡村法治为孵化器,并有效地将村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开展,让领头人队伍在法治乡村建设中施展其向导作用。
(四)发挥教育对法治乡村建设的润物性作用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农村人口意识的法治化是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支撑,因此,要加大成渝地区乡村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换言之,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人民的合法权益也依靠法律的权威来保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综上,成渝地区法治乡村建设离不开教育来对其居民做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不揣浅薄,建议具体措施可包含如下内容:一是为基层干部开展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教育。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基层干部的行为往往是村民的风向标,其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依法办事,都是对法治的良好宣传,对村民意识法治化的良好推动;二是加大对全体村民的法治教育,助其形成维权意识。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应充分考虑村民的日常生活作息,尤其避免在农忙季节开展教育工作,选择农闲时节或晚间休憩时间安排一些大班短课程提供系统的法治教育,为村民初步建立起整体的法治意识。法律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抽象性,为了便于村民的理解与运用,应以防单纯的灌输,而是通过有吸引力、丰富多彩的方式再结合身边的实际案例来保持村民的注意力和上课热情,让村民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并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建设一个人人尊法守法事事找法用法的法治乡村,促进成渝地区乡村民众意识法治化。
四、结语
《民法典》颁布实施是规范基本民事关系、保护平等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基本遵循,更是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法治振兴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成渝地区法治乡村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谋划、对接与落实,转变治理方式、执法措施、普法观念,探索内外共振、新旧更替的政策创新、宣传创新、措施创新的法治乡村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