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的角色担当分析

2022-11-13张自晔

戏剧之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间奏伴奏者钢琴伴奏

张自晔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1)

一、钢琴作为伴奏乐器的必然原因

(一)钢琴本身所包含的音域宽广

钢琴是当前所有乐器中除管风琴外音域最为宽广的乐器,能够满足不同的声乐作品所需要的音域。声乐作品中所需要呈现的不论是最高音,还是最低音,都能在钢琴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进行演奏,宽广的音域为钢琴带来了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钢琴伴奏中具有很强的和声性

乐器的分类有许多,其中应用较多的管乐器在演奏中几乎是无法进行和声演奏的,而弦乐器尽管比管乐器的自由性更大,但在演奏中最多也只能同时演奏出两个音,在演奏中的灵活性较低。而钢琴属于指弹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演奏几个甚至多达十几个音,因此,其和声性是所有乐器中最强的,其最终呈现出的和声效果也是最好的,更加适合为声乐作品伴奏。

(三)钢琴的音色兼容性强

钢琴具有十分丰富的多变性,它对演奏中出现的所有音色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会随着演奏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扮演好各种不同的角色。在歌剧类作品中可演奏出与乐队相媲美的音色及效果,在其他声乐作品的演奏中也可以根据作品的主体来调整和平衡音乐的强度和音色,达到效果的统一,作为声乐作品的伴奏当之无愧。

二、钢琴伴奏与声乐作品的联系

(一)钢琴伴奏是声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同于钢琴独奏,钢琴伴奏是为声乐作品服务,扮演着多重角色的存在。虽然在舞台上,钢琴伴奏经常会被观众忽视,但钢琴伴奏是声乐作品得到完美演绎的重要前提,钢琴伴奏始终是声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人声演唱在声乐作品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钢琴伴奏能够丰富声乐作品的表现形式

声乐作品本身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声乐作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抒情类、进行曲类、歌舞风格类,这些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都有着特有的表现形式。若是想在同类型的声乐作品中脱颖而出,便需要丰富其表现形式。钢琴伴奏的加入能够丰富声乐作品的表现形式,让声乐作品的呈现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具有层次感,从而加深听众对作品的印象。

(三)钢琴伴奏能够协调声乐作品的节奏

声乐作品的整体风格受一定的音乐节奏影响,在实际呈现中,伴奏乐器的选择至关重要。一首声乐作品可能存在多种节奏类型,需要多个伴奏乐器的协调配合,对于演唱者来说,若是没有一个主要的伴奏节奏,那么对歌曲的掌握可能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而钢琴可以为演唱者对整体音乐节奏的把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钢琴本身音色分明,音域宽广,是除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几乎适用于一切声乐作品的音乐节奏。不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抑或是快慢节奏交融的声乐作品,钢琴伴奏都能发挥其良好的适应性,为演唱者演绎声乐作品提供帮助。

三、钢琴伴奏的角色功能

(一)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能够帮助突出主题

钢琴伴奏在大部分情况下,即便是独立使用,也充满着非常强大的表现力与情绪张力。在声乐作品中能够在发挥自身表现力的同时帮助演唱者传达作品中的情绪,而且还能快速、便捷地渲染出情绪的变化,使声乐作品的艺术表达更加丰富,并有效烘托出声乐作品的中心主旨。

(二)钢琴伴奏有助于提升意境的刻画

钢琴伴奏在演奏时总是需要根据作品的旋律来进行调整,将自身的旋律结构进行重组,以此达到深化作品意境质感、渲染作品情绪、强调作品性格变化的目的。而且钢琴伴奏还能配合声乐作品本身的内涵,通过对背景的渲染,加强作品中情感的冲突,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并提升刻画作品意境的效果。在不少声乐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钢琴伴奏有时候作为独立的和弦,能够同步表现出作品中的情绪变化,这种形式下,声乐作品中的意境将得到最大程度地刻画。

(三)钢琴伴奏形成独立化的思想递进说明

无论是在哪种艺术作品中,其思想表达都是重中之重。而声乐作品中的思想表达则可以借由钢琴伴奏传达出来。通过钢琴伴奏对作品中心思想的传达,能够进一步增强钢琴伴奏与作品之间的连接性。

(四)钢琴伴奏能够实现声乐表演的和谐发展

在声乐作品的实际演唱中,钢琴伴奏能够帮助演唱者激发自身的演唱水平,发挥自己的嗓音优势,提升自己的演唱自信。而且钢琴伴奏本身就与声乐作品有较高的契合度,能够为演唱增添色彩,烘托演唱气氛,通过演唱者与伴奏者的互动,能够实现声乐表演的和谐发展。

钢琴伴奏是角色十分复杂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需要表现出钢琴伴奏的复合型功能,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始终都是为作品锦上添花的存在,有许多作品本身不具有丰富的情感与层次,这种时候便需要钢琴伴奏来对作品进行补充,让其呈现得更加完整。

四、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的角色担当

(一)衬托者角色

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首先起到的是衬托作用。钢琴伴奏的衬托者角色,意味着钢琴伴奏是为声乐作品服务的,在表演时始终要以演唱者为中心,为声乐作品的呈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钢琴伴奏者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弹奏技巧,还要拥有丰富的情感,能够深刻领悟歌曲中的感情,再将这一感情投入伴奏中,为整部作品增添色彩。但是,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虽然是担当衬托的角色,但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在声乐作品的演绎中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他们在声乐作品中各司其职,共同塑造声乐作品的完美形象。

(二)合作者角色

1.作品准备阶段的合作

在准备阶段,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需要先进行深入沟通,就作品的内涵、情感展开探讨,在奠定了情感基调之后,进而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确定作品的整体风格。这一过程需要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二者缺一不可。伴奏者在这一过程要深入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并且积极练习伴奏技术,主要是对前奏、间奏、尾声的处理。

2.作品配合阶段的合作

经过了准备阶段,便来到了伴奏者与演唱者的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伴奏者与演唱者需要就声乐作品的呼吸、情感、表演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探讨,力求创作出一个最适合声乐作品的演绎方式,将演唱与伴奏相融合。由于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不同,所以,这一阶段主要是演唱者与伴奏者进行磨合。因此,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对作品的二次创作阶段。二者对各自在作品理解上的分歧进行梳理,进行友好地讨论,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后,伴奏者便可将之前练习的前奏、间奏、尾声与演唱者进行一个初步的配合,来确定伴奏的大致走向是否能烘托作品中的情感,呈现作品的意境,经过反复多次的磨合,最终选择一个最具有音乐表现力的演出方案。

3.作品演出阶段的合作

演出阶段是整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前所有的准备、磨合工作都是为了最后的演出。在演出时,钢琴伴奏的前奏是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因为前奏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迅速进入观看演出的状态。在弹奏间奏时,钢琴伴奏既要适当勾起观众的情绪,又要将歌曲前后的音乐情绪进行紧密衔接。演唱者在间奏部分通常会有一段停顿,钢琴伴奏在这时就要担当起衔接音乐情绪的重任,要延续观众的情绪,激起观众的共鸣,并为之后的高潮做好铺垫。尾声则是伴奏者随着演唱者情绪的爆发将整首作品推向最高潮的最后阶段。伴奏者在整个演出阶段都要随着作品的情绪以及演唱者的音量变化而进行变化,观察演唱者的状态,灵活地调整伴奏的节奏。伴奏者只有始终与演唱者进行完美的配合,才能呈现出最完美的作品。

五、钢琴伴奏的角色把握要点

(一)对作品和演唱的风格进行深度把握

作为伴奏者,首先应从全局来对作品进行把握,根据作品的风格为自己的演奏定下一个基调,保证对作品情感与意蕴的传达。要想深度把握作品的风格,首先,需要了解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历史背景会催生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把握,达到对声乐作品深入了解的目的;其次,在考虑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后还要考虑到当前的时代变化,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大众对于声乐作品的审美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声乐作品需要符合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那么伴奏者就应该在最终原作的基础上,对声乐作品的整体演绎进行把握,在清晰地营造伴奏效果的同时,引导演唱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声乐作品,达到最终完美的演绎效果。

(二)注意与演唱者呼吸节奏的配合

在声乐作品的演绎中,钢琴伴奏始终要与演唱者进行呼吸与情感的配合。音乐是充满生命力的,在演奏中需要有呼吸的节奏。伴奏者与演唱者要始终处于同一种呼吸节奏,在呈现作品时,要对对方有充分了解,才能使作品流畅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无论是歌曲的前奏、间奏还是尾声,伴奏者都要做到与演唱者同呼吸,控制好自己的力度与节奏,切忌一味演奏而不顾演唱者的情况发生。伴奏者要提前熟悉演唱者的气息运用,在乐谱上做好标记,和演唱者一起寻找伴奏的规律,为呈现完美的演奏效果而努力。

(三)根据演唱者的音色对音调进行调整

声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需要按照演唱者的音色来进行调整,避免出现伴奏与人声不协调的情况。无论伴奏的音调是高于人声还是低于人声,最终都会使整个作品变得十分不协调。所以,钢琴伴奏的声音要随着演唱者的音色进行适当调整,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能锦上添花。

(四)根据作品的风格对弹琴的力度进行控制

伴奏者在日常练习中需要注意对琴键的控制力度,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对伴奏力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抒情风格的作品,观众更想听到的是舒缓的伴奏,那么伴奏者就要适当减轻自己的力度,轻柔地进行演奏。而针对进行曲风格的作品,伴奏者必须变换风格,加重弹琴的力度,让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作品中激昂的情绪。伴奏者力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声乐作品整体给人的情绪体验,所以伴奏者要根据作品的风格来调整自己的力度。

(五)适度展现表演性与表演技巧

钢琴伴奏始终都是为整个声乐作品、整个舞台服务的,不能像钢琴独奏一样过度表现,从而喧宾夺主,致使舞台表演失衡。尽管声乐作品中的前奏与间奏都属于钢琴伴奏的独立表现阶段,但这两个阶段是演唱者调整呼吸、酝酿情绪的过渡阶段,因此,伴奏者仍要在适度的基础上进行表演,避免出现让观众觉得主次不分的情况。不过,伴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前奏和间奏中加入一些表演技巧,但加入表演技巧的过程始终要以衬托声乐作品为主,因为过度炫技会让观众觉得反感且影响演唱者的发挥。

(六)注重营造声乐作品的整体氛围

钢琴伴奏在烘托声乐作品的整体氛围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者若想要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首先要抓住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基调,并将其融入声乐作品中。伴奏者的个人感情与声乐作品的充分融合是营造声乐作品氛围感的重要前提条件。有一些声乐作品的现场演绎中可能会用到其他乐器,那么伴奏者这时候也要注意与其他伴奏乐器的配合,充分营造出符合声乐作品内涵的环境与氛围。并且,钢琴伴奏不仅能在音乐上营造氛围,还可以在现场演出时,通过对钢琴外观进行装饰,来营造一种较为真实的氛围感。

(七)积极地进行日常训练

钢琴伴奏者综合实力的高低影响着声乐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好坏。只有钢琴伴奏者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伴奏对声乐作品的整体帮助才会更大,钢琴伴奏在声乐作品中的辅助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对于作品整体艺术性的提高也能发挥出积极的影响。所以,伴奏者日常要多加训练,不论是乐理知识,还是弹奏训练,伴奏者都要给自己设置相应的目标,制定明确的训练计划。只有日复一日地训练,才能掌握作品的弹奏技巧,为作品的最终呈现、为后期的完美表演奠定坚实的基础,使钢琴伴奏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钢琴是深受当代人喜欢的乐器,不论是在独奏中,还是在重奏中,都是十分闪耀的存在。钢琴伴奏是一门独特的、综合的艺术,它在表达声乐作品内涵上拥有与演唱者同样重要的作用。钢琴伴奏不单单是一种音乐背景,还是声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演唱者与伴奏者的共同努力是声乐作品能够得到听众喜爱、唤起听众共鸣的重要前提条件。

钢琴伴奏者除了需要有扎实的演奏技巧、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共鸣能力之外,还需要对自己在声乐作品中的角色担当进行把握,明白自己在声乐作品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者,领悟伴奏艺术的真谛。

猜你喜欢

间奏伴奏者钢琴伴奏
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关于敦煌琵琶谱的深入探析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钢琴伴奏应具备的能力及表演中的注意事项
钢琴在流行歌曲前奏和间奏中的编配探索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生态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