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东莞音乐剧创作特征的多元研究

2022-11-13谢丽莎

戏剧之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族化东莞音乐剧

谢丽莎

(东莞理工学院 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

针对上述特征,本课题以十年东莞音乐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六个章节阐述其多元特征:

一、中国音乐剧及东莞音乐剧创作概述:本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中国音乐剧创作以及东莞音乐剧创作历史进程进行梳理。1.对黎锦晖儿童歌舞剧至21世纪以来的歌剧作品进行梳理。2.对东莞音乐剧创作萌发期、尝试期、质变期三个阶段进行总结。

二、东莞音乐剧创作民族化特征。东莞音乐剧创作过程中,立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从题材、表演、舞美等方面进行民族化尝试。题材方面主要是以东莞重大历史事实,以及以表现东莞人民实际生活为主。音乐表演民族化、音乐结构民族化、音乐旋律民族化、舞美民族化等方面都吸收借鉴戏曲、民歌等民族音乐精华。

三、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创新性。传承与创新并行造就了东莞音乐剧的持续发展之路。这其中,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对传统音调的重新演绎,例如对其进行摇滚化、时尚化新编,或者是将国内外多种音乐元素进行混合搭配。创新性特征表现还指表演形式的创新、古典剧本的今日新解以及其他形式创新等方面。这些创新追求打破了我国音乐剧原本的传统发展模式,成为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原动力。

四、东莞音乐剧的产业化特征。东莞音乐剧创作自开始就实行“五合一”模式的产业发展目标,即“政府扶持、企业承办、项目办团、原先运作、指标监管”,与市场接轨、自负盈亏等措施与音乐剧创作相关的剧本、团队建构、运营机制等都体现着产业化特征。

五、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国际化特征。主要包括创作团队的国际化、音乐剧内容制作的国际化,以及通过参加各个国际大奖、国内外巡演、驻演等形式,举办东莞国际音乐剧节等国际化的会议,扩大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国际化影响。

东莞音乐剧创作建议及展望。本课题对东莞音乐剧创作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学习以往经验的同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以期为东莞音乐剧的繁荣发展略尽绵薄之力。(一)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及其成长周期。(二)加强市场营销策略,准确定位受众。(三)联合企业赞助宣传,邀请学者专家共献策。(四)培养本土创作表演团队、学习国外创作经验。

一、中国音乐剧及东莞音乐剧创作概述

(一)中国音乐剧创作概述

中国音乐剧萌芽于20 世纪初期,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索、沉寂以及初步探索,21 世纪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本土化、现代化、世界化的发展方面都有着新的突破。与此同时,音乐剧创作的区域性特征尤为突出,这也是音乐剧在中国发展所体现的新特征。

(二)东莞音乐剧创作概述

东莞音乐剧在2007 年-2017 年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元、由贴牌到原创、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特征。因此,本文按照东莞音乐剧创作的时间、数量、影响、经验积累以及成熟创新程度等要素,将其分为初创期、起步期以及质变期三个阶段。

二、东莞音乐剧创作民族化特征

(一)题材民族化

1.本土题材

东莞音乐剧本土题材选择上,一方面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内容,一方面是以表现本土人民实际生活为内容。前者以《虎门销烟》为代表,后者以《钢的琴》为代表。除了将东莞本土的历史题材搬上舞台,还以东莞打工人群为主体,创作了表现工人们美好追求的《钢的琴》,这部剧题材不仅具备接地气、群众化、时代化等特点,还弘扬了为东莞制造业作出贡献工人们的可贵精神,得到了观众们的好评,巡演百余场,还获得了政府文化最高奖项“文华奖”优秀剧目奖。

2.现代题材

现代题材作品是东莞音乐剧创作数量最多的题材。这类题材大都具有时代意义,符合观众们的审美需求。因此,此类作品主要是根据大家所熟悉的人物或事件进行创作。

3.梦幻题材

梦幻题材音乐剧主要是指对经典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进行改编的作品,如《聂小倩与宁采臣》《海的女儿》《蝶》等都属于此类题材范围。

(二)音乐表演民族化

1.音乐结构民族化

音乐剧是来自西方的音乐形式,20 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生根发芽,于90 年代以后走向蓬勃发展之路。在中国音乐剧创作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学习借鉴西方音乐剧的整体结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借鉴中国千百年来音乐戏曲、说唱等综合艺术的结构精髓。而从整体的安排来看,采用中国人熟悉的散慢中快散结构,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因此,这部作品既通俗易懂,在结构安排上又借鉴戏曲程式手法,中西融合相得益彰。

2.音乐旋律民族化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其中包括了能够概括剧目主旨、人物性格的主题式的音乐以及大量预示剧情、连接故事情节、烘托气氛的场景音乐。前者多配以歌词,由各个角色进行演唱,后者多以片段式的旋律为其特点。这些旋律可以是主题曲旋律,也可以是新创编的其他旋律。在东莞市音乐剧的创作过程中,主创们十分注重音乐的民族身份。

3.表演动作的民族化

音乐剧中的表演动作主要指舞蹈动作以及演唱、表现剧情所需要的其他动作。动作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民族舞蹈动作的运用、改编上。如音乐剧《钢的琴》中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动作,以胶州秧歌以及东北风格民间舞蹈动作为核心,伴随特色的民间歌舞鼓点,凸显了人物的幽默性格特征。秧歌舞蹈动作并不是原样地运用于音乐剧中,而是进行了重新编创,与剧中所要塑造的工人们性格以及剧情起伏发展相贴合。

三、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创新性

(一)传统音调新演绎、多种元素混合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中共演唱了邓丽君生前二十几首经典歌曲,如《小路》《月亮代表我的心》《初恋的地方》《我只在乎你》《甜蜜蜜》等,这些歌曲在音乐剧中的重现演绎,主要是通过改编来配合剧情的跌宕起伏以及人物的喜怒哀乐需求完成的。而与注重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不同的是,在舞蹈的编配方面,音乐剧更多的是将多种元素运用在一起,加入拉丁舞蹈和国标舞蹈的元素,形式更丰富、更时尚,为音乐的重新编曲和配器等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表演形式的创新

音乐剧与戏曲艺术不同,没有固定的程式要求。尤其在追求艺术创新的创作前提下,表演形式与音乐元素运用、古典文学脚本采用等方面相比,更具有创新性。如音乐剧《王二的长征》讲述的是一个人在长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帮助其逐渐成熟、成长,与以往表现长征历史事件以及红军群体的音乐艺术不同,这部作品打破了纯粹的“歌颂”体表现形式,将视角集中在一个小人物身上,通过这个人物表现长征不仅改变了中国命运和世界格局,还转变了人们的信念、人生目标。

(三)古典剧本的今日新解

东莞所创作的音乐剧中,很多是运用古典文学作品、传奇故事为脚本进行创作。然而,作曲家对这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剧目并没有照搬照用,而为了迎合创新及现代审美口味,对其进行重新建构。如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具有传统风格特色的世界级音乐剧巨作《蝶》,其剧本是来自被誉为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故事“梁祝”。之所以取材于这部作品,是因为中国观众对这个故事十分熟悉,而爱情也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然而,编剧关山在改编过程中又创造了丰富大胆的情节,增添了更多传统剧情所没有的新奇想法。

四、东莞音乐剧的产业化特征

“音乐剧艺术是朝阳艺术,音乐剧产业是朝阳产业,这是以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百年辉煌为代表的世界音乐剧产业界业已充分证明的事实,同时也是我国音乐剧界最近30 年来,经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反复验证才得出的一个普遍共识。”东莞音乐剧创作在十年发展过程中,自开始便意识到音乐剧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产业化发展。通过一部部优秀作品的问世,逐渐摸索经验,向着成熟的产业化发展做出诸多有益尝试。然而,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音乐剧产业发展也是由多环节、多指标、多领域、多因素组成的,它们之间靠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

五、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国际化特征

(一)东莞音乐剧团队国际化

1.国际音乐剧创作团队初次引进

东莞音乐剧立足于本土发展,汇集国内外优秀资源,开创具有地方运营特色的中国音乐剧发展之路。音乐剧是西方后工业时代的文化产物,以美国百老汇为代表的音乐剧已经成为世界音乐剧发展的风向标。他们成功的创作及运营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在发展之初,东莞音乐剧创作便开始向国际学习、借鉴,引进国外的创作团队发展我们本土的音乐剧艺术。而中国第一个全部引进国际化音乐剧创作团队的正是东莞。

2.音乐剧的国际团队引进常态化

有了音乐剧《蝶》的国际化团队引进的成功案例,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东莞音乐剧创作团队的国际化慢慢变成了常态。如音乐剧《王牌游戏》是一个将魔术引入音乐剧剧情表演的创新作品,为了有更好的舞台效果,请来荷兰魔术大师海尔·库伯担任指导。作为世界顶级的手彩魔术师,他不仅在魔术表演上独树一帜,而且在魔术手法上不断创新,如开创“黑色魔术艺术”等。

音乐剧发展过程中,国际化团队运用在中国音乐剧乃至亚洲音乐剧创作都是走在前列的。

(二)东莞音乐剧制作内容的国际化

1.音画设计的国际化

音乐剧艺术是一种注重视觉和听觉美感的艺术形式。从视觉角度而言,舞美造型以及服装、灯光,包括道具和舞蹈等所有能够给人们视觉带来美感享受的元素都包括在内。从听觉角度上来说,主要指的音乐剧中的主题曲、插曲、背景音乐以及所有为了烘托气氛的声音。东莞音乐剧创作国际化特征,包括了视觉与听觉的国际化打造。

2.创作机制国际化

国际化的音乐剧创作团队的引进,同时为东莞音乐剧创作带来国际化的新制作机制,这是东莞音乐剧乃至中国音乐剧能够快速发展、成长的重要经验。音乐剧《蝶》作为第一个引进国际化团队的作品,也是最先在中国音乐剧中引进专业的剧本医生参与创作的作品。

(三)东莞音乐剧创作的国际化影响

1.多奖项与好口碑

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在香港首演,先后获得第五届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DIMF 特别大奖、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特别奖。2011 年7 月16 日,《三毛流浪记》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目前已巡演超百场,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特别奖、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东莞音乐剧的第五部佳作《钢的琴》作为东莞音乐剧创作的成功典范之作,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等联合打造。获得了政府文化最高奖项“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并同时获得“文化音乐奖”“舞台美术奖”等4 个奖项,成为广东省获奖最多的剧目。此后,《妈妈再爱我一次》《王二的长征》《聂小倩与宁采臣》《下一个出口,望牛墩》《蔬菜总动员》《海的女儿》《啊!鼓岭》《青蛙远征队》(中国首部原创儿童主演音乐剧)、《虎门销烟》等也都获得良好口碑。

2.巡演与音乐剧节

东莞音乐剧获得各种奖项,其在国内外慢慢占据一定的位置,然而,每当一部精良佳作创作后,还要通过国内外的百余次巡演让各地观众都能领略到东莞原创音乐剧的艺术魅力。这是其拓展国际影响的主要途径。尤其一些国际化制作的作品以及获得国内外大奖的作品都会进行国外巡演活动,以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力。

东莞音乐剧不仅仅在创作国际化上下功夫,建设了配备国际一流设备的玉兰剧院,形成了几个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文化产业基地。此外,还将国内外音乐剧专家、表演家等请到东莞来,作为东莞音乐剧创作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民族化东莞音乐剧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