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守岛人》看现实题材的改编艺术

2022-11-13左红霞

电影文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守岛王继才开山

方 姝 左红霞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守岛人》是由陈力编剧、执导,刘烨、宫哲领衔主演的现实题材电影,2021年6月18日于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开山岛守岛人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真实事迹。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在地理位置上对于海防、国防十分重要。自1986年起,王继才和王仕花夫妻二人克服了岛上无电、无淡水的困难,守卫开山岛32年。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8年,王继才在执勤时因病去世。王继才获得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守岛人》便是聚焦于王继才夫妇的真实故事,选取了他们守岛生涯的经典片段和闪光瞬间,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王继才夫妇坚定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守岛就是守国”的家国情怀。影片在还原了王继才夫妇32年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抗争经历的基础上,更将主人公爱国奉献的价值追求贯穿影片始终,将王继才这一真实人物内化为一种精神符号,他的选择与坚守同无数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们形成情感共鸣。在跨度长达32年的时间维度上,影片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真实,从环境场景到人物造型,注重细节上呈现。在现实人物/事件到影视人物/事件的改编过程中,《守岛人》从多维度人物性格的刻画,实现了对现实题材的影视化改编。

一、多维度人物性格刻画及价值认同

“现实题材电影先天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关照,是现实题材电影的艺术表达和社会价值所在”。在这种希冀与诉求下,现实题材影片的叙事模式与人物塑造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题材的限制,《守岛人》也是如此。作为一部取材自现实社会沃土的现实改编影片,《守岛人》几乎可以用“你守岛,我守你”这六个字概括其主要表达内容。主人公王继才26岁上岛,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荒岛之上度过了自己的整个人生,最终倒在了岗位上。他的妻子王仕花辞去了教师的工作,选择追随丈夫上岛。二人不仅要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为荒岛之上的生计发愁,同时还要承担着无法赡养老人、养育子女的自责与愧疚。这样甘愿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物形象非常符合红色经典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但影片最大限度上摒弃了刻板化的表达模式和红色影视作品中人物模式化、叙事程式化的固定范式,更为关注个体生命的真实生活体验,在一对平凡夫妇守岛的32年中选取出更富戏剧性、易于影视化呈现的片段加以整合,以此去呈现荡气回肠的“平凡人的史诗”。

美国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认为,“人物塑造是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人的素质的综合,一切通过仔细观察便可获知的东西”,其中包括人物外在形象、人物现实困境、人物自身心理状况的转变、人物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情感诉求等。《守岛人》便试图从多维度去塑造王继才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开山岛上没有居民、没有淡水、没有电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是靠渔船捎带。夏日蚊虫叮咬,台风时常来袭,冬季大雪封路,气候恶劣。王继才的扮演者刘烨和王仕花的扮演者宫哲真实地模拟了在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下个体的生存状态——黝黑皴裂的皮肤,布满伤痕的臂膀,首先从人物外在形象上最大限度地还原日常生活经历带给人物外貌上的改变,这种直观的呈现也更利于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人物。同时,对于人物的现实困境,影片用了许多生活上的细节加以描述。王继才夫妇最日常的食物是泡面,他们的美味佳肴是偶尔送上岛的、家人们包的饺子,他们的娱乐是和狗“斗地主”、捡贝壳串成项链,他们对外界的了解只凭一台收音机。而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在岛上巡逻——黑夜里无灯时常摔倒,守护灯塔,冒着狂风暴雨引导渔船——以防其触礁或误入禁区,保护航标,气象测绘,记录数据……日复一日,对这些细节的刻画真实地还原了岛上的生活点滴。正如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观众也会如同婴儿一样向影片中的角色寻求认同,把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中的人物身上,然后反过来再与人物所体现的动机和价值认同”。在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下,观众自然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我,能坚持下来吗?在这样的价值选择的碰撞下,王继才超人的意志力与爱国精神愈加深刻,人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他到底坚守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从而成就了什么。

其次,影片对于人物自身心理状况的转变也处理得细腻自然。王继才一开始守岛只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他也曾数着日子盼望着结束这样的生活,在一个个“正”字中,王继才经历了种种困难,“守岛就是守国”的使命感与荣誉感逐渐烙印在了他的身上。影片前半部分的重要转折点是王继才主动决定一生守岛,不再等继任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国青年的成长。而在影片的后半段,王继才在唯一一次下岛时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茫然地站在街头,眼神望向的仿佛是自己与时代的距离。他原本是要向王部长请辞的,可终究没有说出口,而是做出了此生与开山岛共存亡的承诺。纵观王继才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影片并没有一味生硬地夸大他的奉献精神,反而呈现了他身为一个普通人的犹豫与彷徨,他也曾想过要放弃,但最终为开山岛奉献了一生。对于王仕花的形象塑造亦是如此。起初对于丈夫守岛,王仕花是不理解的。为了陪伴丈夫她还是毅然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上岛“守他”。在上岛前后,王仕花的人物性格经历了从家境殷实的娇俏女孩,到心疼丈夫追随他上岛的妻子,再到认同丈夫的信仰、共同守岛战友的转变,最终王仕花接过了丈夫守岛的大旗,继续在开山岛上坚守着。

个体的家庭与社会关系始终是衡量个体深层情感诉求的重要标尺。王继才夫妇上岛32年,与世隔绝,仿佛活成了独立于社会环境的个体。但在上岛之前,他们也是父母的子女、孩子的父母。影片通过对王继才夫妇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刻画,侧面描述了他们所经历的除了客观环境外,在家庭伦理上的抉择与煎熬。因为守岛,女儿小宝只能交给父母去带,而在岛上生下儿子志国后,小宝只能辍学去市场打工赚钱供志国读书。因为打击走私商贩,家人的性命受到威胁,孩子不敢去学校读书……影片充分提炼出了在传统家庭伦理结构下,人物的选择与伦理观念的冲突,以及人物身上所背负的痛苦与矛盾。正如王继才在鱼市看到女儿辛苦的身影时内心的不舍、无法上岸为父亲送终时心中巨大的痛苦,这些对于传统伦理而言具有撕裂性的现实冲突形成了强大的情感张力,进一步完整了王继才的人物形象。在“忠孝难两全”的现实困境面前,人物在情感上的缺口使其从一个符号式的人物转变为一个具有烟火之气的平民英雄。“王继才”对于观众而言,也不再只是列于书上的劳模名字,而是真实可感的、在平凡的生活中诞生的人民英雄。

二、单线叙事下的细节改编与呈现

《守岛人》采用的是单线叙事的传统叙事模式。随着“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中斩获奖项,单线叙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叙事模式,而“第六代”导演更喜欢采用复线叙事的方式,以实现影片在结构上的创新。单线叙事具有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等优点,更利于观众理解,却也难有新意。而在将王继才改编为影视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性格特点是直线化的,同时,影片的主要叙述空间局限在开山岛内。这就使得影片在改编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封闭的空间与直线化的人物形象中,避免叙事的单调性,使影片更具可看性,调动观众的观影情绪,在细节之处实现影视化改编与呈现。

首先,影片所采取的叙事模式是以时间的延伸突破空间的限制。影片选取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深描,呈现人物现实处境,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并在年代的勾画中形成一个动态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洞悉事件走向的同时,对人物的行为动机与所思所想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影片的第一个叙事高潮发生在王继才首次上岛时。时逢台风登陆,狂风暴雨将王继才的容身之所彻底淹没。能坚持几天?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王继才心里,也萦绕在观众的心头。从而自然地带出了影片前半段的表达重点:王继才为何不下岛?在影片所建构的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大量的生活细节呈现在观众眼前,不仅包括每日升旗、修理设备、记录数据等工作场景,也包括抓鱼捕蟹、种菜抢收等生活场景,其中贯穿了王继才与王部长之间的矛盾。组织的信任、王部长的激励、渔民的尊重,逐渐的,王继才在守岛这份事业中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满足。随之,影片再次叙述了几个关键性事件:勇救落水青年小豆子、和走私船起冲突,在岛上接生第二个孩子:志国。

我们可以把小豆子看作另一个视角的叙事,尽管影片并没有采用多视点叙事,但小豆子这个虚构人物形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另一个无关伦理羁绊的他者视角。小豆子落水被王继才所救,他在“去”与“留”间犹豫过,由于耐不住岛上的寂寞,很快离开了开山岛。创业成功后,小豆子时常来岛上给王继才送补给,带着孩子来看他。小豆子更像是平凡的我们,“我成为不了他,但我敬佩他”,他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心中装着开山岛,装着守岛人。小豆子的每一次上岛,都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小豆子的境遇逐渐好转,做起了老板,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王继才夫妇如长明的灯塔一样守护在岛上,不曾离开。在一虚一实的人物视角下,更凸显出守岛人甘于清贫、为国奉献的信念。他们在苦中作乐,用收音机收听2008年北京奥运的开幕式,王仕花在心情好的时候会给丈夫表演节目,这些生活细节的融入弱化了戏剧冲突的必要性,而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就在我们身边的守岛人。在岛上出生的志国象征着红色血脉的延续,志国成年后参军入伍,在军舰上向父亲敬礼的片段,代表着两代人之间的精神脉络的传承,更构建了一种家国叙事的精神谱系。正如开山岛已经成为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时代符号和精神坐标,影片通过无数细节的铺垫与架构,让其具备了真实而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

《守岛人》是一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将“人民楷模”王继才的故事搬上银幕,他那“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儿”的执着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368面国旗的升起,折射着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新时代的巨大社会变迁。王继才不仅是开山岛的灯塔,同时也是中国精神的灯塔。《守岛人》在对王继才英雄形象的表达上,做到了“去神圣化”的真实塑造,以细节刻画将平凡而伟大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呈现在观众眼前。在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的面积内,他们在守与走、得与失、苦与乐的矛盾纠结中守岛38年,而影片从王继才初登岛的彷徨、救下小豆子、打跑走私商贩、台风天接生志国、战友临终送别、岛上家庭春晚等情节中,截取了这38年的闪光片段,在红色现实题材的影视化改编中,做到了真实而有力量的情感传递。

猜你喜欢

守岛王继才开山
开山号子喊山歌
守岛就是守国——女儿眼中的父亲王继才
话剧小岛往事
王继才 瞭哨抛家赤胆琦
守岛的士兵
少林功夫拳(二)
车欲开山辟路 新概念必先行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
开山利器 岩石一次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