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用美声唱法演绎京歌中的润腔技巧
——以《梨花颂》为例

2022-11-13高冠萍

戏剧之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行腔梅派美声唱法

高冠萍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

美声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十七世纪初期,随着欧洲经济的蓬勃发展,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在其影响下,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应运而生。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歌剧的美声唱法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到19 世纪初期,欧洲出现了“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艺术歌曲演唱风格出现。

美声唱法在历史的变幻之下不断演变、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直至最后形成了科学而自然的唱法,从而取代了当时大众所推崇的其他唱法,并逐渐占据了整个欧洲的歌剧舞台。除此之外,美声唱法受到大批著名作曲家和演唱家的推崇,其传播越来越广泛,最终成为被全世界所接纳并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歌唱方法之一。

(二)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20 世纪初期,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后,其逐渐进入了繁荣时期,一大批欧美学习归来的歌唱家们登上了中国声乐艺术的舞台,他们将欧美的音乐带回国内,极大地促进了美声在中国的发展。在我国美声事业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音乐学院的创建为美声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家周淑安、周小燕、应尚能等进入音乐课堂,默默贡献青春和热血。美声唱法的传入推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廖昌永、戴玉强、张丽萍等一些音乐歌唱家在国际比赛上获奖并活跃于国际声乐舞台。

在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们的不断努力下,美声唱法被大家所接受并广泛传播。他们在对意大利美声唱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我国中文汉字的语言特点,研究出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乐曲相结合的理论体系。郭克俭先生于《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许多有关的声乐问题。

二、美声唱法与京歌《梨花颂》的结合

京歌被公认为是最早的“戏歌”种类。在京歌出现的前期,人们对京剧有了新的审美和追求,京歌应运而生。京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传统民族音乐的演唱特点和方法,形成了新的“戏歌”种类。京歌和京剧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声乐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作曲家们开始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利用多元素融合的方式,打造另外一种可以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形式。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们不断悉心钻研推陈出新,才有了现在的京歌。

本文中的京歌《梨花颂》与现代交响京剧中的《大唐贵妃》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无论是在唱腔还是乐曲风格、情感表现方面二者都有紧密联系。《大唐贵妃》是作者在传统的梅派京剧基础上的新突破。该作品以梅派京剧为基础,在内容和唱段方面汲取了传统梅派的经典著作《太真外传》,以《长恨歌》作为剧本,奠定了全曲的剧情发展方向,作品圆润而饱满,大气而婉约,曲中独特的腔调更是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想要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节,把握好每句歌词的咬字和气息的处理方法,才能精准地表达出这首曲子的深厚情感。

(一)京歌《梨花颂》

1.创作背景

《大唐贵妃》是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梅派经典《太真外传》的内容和唱段为基础,凝聚梅葆玖先生艺术追求的大型交响京剧。《梨花颂》是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是在原有传统梅派京剧的基础之上取得的新突破,该曲由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参考了著名的《长恨歌》的剧情。京歌《梨花颂》这首曲子出现在《大唐贵妃》的完整版曲目中。

2.演唱风格

《梨花颂》在演唱中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技巧,其不仅创新了传统声乐艺术,也对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乐曲的演唱方面借鉴美声唱法,在音乐演唱中,美声唱法是在保持咽喉处于吸气状态的同时,呼出气流吹响声带,使腔体产生共鸣。

《梨花颂》这首曲子具备相对婉约的演唱风格,曲子充分运用了二黄原板,使得整首曲子在对悲凉和凄惨的情绪上渲染得更加到位。另外,在原有二黄腔的基础上加入了梅派圆润细腻的唱腔,旋律宽广有张力。曲子中出现的那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句歌词则充分地表达了杨贵妃为国、为爱牺牲的壮烈情怀,而后出现的“长恨一曲千古思”这句歌词引得后人不由自主地进入深思。

(二)美声唱法与京歌的结合

1.气息运用

呼吸是美声唱法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果没有经过科学训练,就无法产生好的共鸣。在歌唱中,美声唱法在需要饱满的气息支撑的同时,也需要对气息灵活自如控制的能力,美声唱法主张通过科学自然的呼吸方法,通过吸气来压迫内脏,从而推动横膈膜上升,这种通过腹部来控制轻、重、缓、急的气息能够使演唱者对声音的控制更加灵活,在换气上也能更加迅速,并保持气量充足,使唱出来的声音更加嘹亮。本文所阐述的《梨花颂》亦是如此。演唱《梨花颂》时,演唱者需要使用美声唱法的吸气方法,但也要注意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使发音位置靠近京戏唱腔,形成绵延不绝的感觉,这样声音才会更加灵活。要保持胸腔的支点稳定,适当把握力道才能使声音足够柔和,用膈肌和腹肌来控制呼吸,最后将腔体里的声音缓缓送出来。梅兰芳先生曾提出的“内练一口气”和“气沉丹田”正是通过气息的灵活运用而体现出来的。由于《梨花颂》整首曲子的乐句较长,音域较宽,所以对演绎者的气息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演唱曲子《梨花颂》的时候需丹田用气,吸气如嗅花,同时小腹稍收,通过整体的气息向后带动腰部和臀部,气息向后靠,结合鼻咽腔和头腔这些共鸣腔体,使声音更加饱满圆润。

2.咬字处理

无论是表演还是演唱都应该吐字清晰,听众才有继续往下听的欲望。而且每个字的字音必须念准确,这样有利于行腔圆润,给听众带来感官上的美感。这首曲子《梨花颂》的演绎也是如此。

演唱这首曲子要讲究演唱技巧和方式。在咬字处理方面,首先讲究字正腔圆,也就是说咬字要正确、行腔要足够圆润,形成以字行腔的表达方法。这是目前我国戏曲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传统训练方法之一,并被用于国内的声乐教学之中。在咬字行腔方面也应该根据曲子的曲调进行相应变化。其次,要准确把握住每一句歌词所表达的感情,特别是演唱者唱到“梨”“泥”“谜”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声音的位置,与此同时,要保持口型不变。要借鉴唱京剧时常用的唱腔高的位置,在唱到“开”“天”等这类字的时候,口型相对比较大,此时要更加注意归韵,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腔体的通畅和状态的和谐。此外,在演唱的时候,切忌把字咬死,尽量保持整体上的通透性,需对大音程旋律和极高极低、极强极弱的声音进行自由把控,快速音节的转换方面也要变化自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旋律婉转流畅,才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

3.情感表现

《梨花颂》这首京歌以二黄调式为主调式,而且以级进音程为主,因此,其所展现的多是压抑、凄惨的悲剧形象,演唱者要将声音放到鼻咽腔和头腔这些共鸣腔体中,在曲子的节奏逐渐进入高潮,转为强劲的时候,则表现为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凉的情绪,旋律带着厚重感,以字行腔时就会更加饱满圆润,使乐曲更加具有画面感,引起观众共鸣。作者所要表现的正是杨玉环心里最后的期望和憧憬以及凄惨的哀鸣,本曲独特的音调变化凸显出人物的戏剧形象。在演唱时用美声唱法演绎《梨花颂》,不仅使整部作品音色发生变化,而且通过使用润腔技巧,可以使音乐表现更加饱满,富有戏剧性,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三、润腔技巧在《梨花颂》中的运用

对于《梨花颂》“道他君王情也痴”这句歌词,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使用声断气不断的行腔方式。而在类似的作品当中还有一种特别的行腔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颤音”,比如,曲子开头部分“梨花开”或者结尾的“长恨一曲千古思”的尾字中都采用了这一技巧。它在强调字尾的同时会加入甩音,而在其后再次加入颤音,但这种颤音与传统声乐演唱中的颤音的表达方式不同,需要在演唱的时候注意稍显缓慢,气若游丝。不论是“声断气不断”还是“颤音”所有的行腔技巧,在演唱的时候均对演唱者的气息要求非常高,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演唱者才能够正确把握。

《梨花颂》这首曲子的精髓在于梅派唱腔的巧妙运用。梅派的演唱风格大方、婉转、优美。这种唱法不仅借鉴了以往的经验,而且吸收了后世发展的精华,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韵味,进而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它不仅能对整首作品的情感表达产生影响,对乐曲的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体现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梨花颂》吸收和借鉴了传统声乐,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拓宽了中国声乐作品的领域。

这首歌巧妙地运用润腔和行腔,使歌曲的情感表达相当丰富,在装饰音方面使用倚音、波音、颤音等。通过加入这些不同的装饰音,使得全曲的情绪控制更为恰当,歌曲的情感表达能力更为强烈,情感的抒发更为细腻动人,也由此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具个性化,使得整首作品旋律、节奏颇为精彩。例如,曲子中的“质”和“弃”等字均采用了倚音进行修饰。在表演的过程中,演绎者要时刻注意对倚音的控制。同时,要将音律和润腔保持一致,通过润腔可以达到正字的作用,同时也能突出表现曲子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

四、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戏歌的创作和演唱等方面逐渐显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并将其纳入现代民族声乐的舞台演唱和教学领域中。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将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戏曲相结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时代需要我们不断去粗取精,在学习中国声乐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希望更多的音乐理论家和声乐实践者能够成为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我国戏曲传承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行腔梅派美声唱法
古诗词声乐作品演唱中的依字行腔——以《幽兰操》为例
作品欣赏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夏夜喜脱贫
探索女高音在演唱山西民歌作品的咬字行腔
丁晓君——舞台梦 戏剧瘾 梅派青衣丁晓君对京剧沁人心脾的情感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民族唱法中咬字与行腔的辩证关系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