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022-11-13刘竞婷
刘竞婷,王 琼
(中北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51)
一、孝义碗碗腔概述
山西省孝义市,有“三晋之宝地、秦晋之要会、吕梁之窗口”之称。孝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片并不广阔的土地上,碗碗腔皮影戏尽情地表达着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美好生活,表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这是深沉与坦荡相结合的艺术文化。
孝义碗碗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流传在孝义市及周围地区。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戏曲最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而得名,属于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因伴奏中一种类似“碗碗”的铜铃乐器而得名“碗碗腔”。
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碗碗腔的优秀剧目有《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其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孝义碗碗腔的源头
碗碗腔是由陕西省地方戏曲发展而来的,最终成为山西代表剧种之一。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已经形成并且很完善。碗碗腔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碗碗腔属于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优美动听,音律严谨细腻,主要盛行于陕西西安、渭南、绥德等地,山西吕梁、孝义,河南,甘肃等地也很流行。
三、孝义碗碗腔的发展
清光绪年间,陕西饥民因旱灾而逃荒来到山西晋南、晋中、孝义地区一带,这些陕西饥民中有皮影艺人,他们把陕西皮影带到了这里,然后就开始在此卖艺谋生。这种艺术很快与地方戏曲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陕西皮影特色同时还具有汾孝地方特色的剧种。
四、孝义碗碗腔戏班子成立
一直到清光绪末年,孝义碗碗腔的皮影戏班子已达六七十个,全晋各个地方都有演出,甚至一些省外地区也有演出,一批艺人不断出现,形成了极为兴盛的“黄金时代”。辛亥革命以后,孝义碗碗腔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前,孝义全县也仅剩搭伙皮影戏班子15 个,大部分戏班子演出质量低下。
五、有关部门扶持组建碗碗腔剧团
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1950 年皮影艺人那鹏飞、冯庭荣等把《白毛女》《血泪仇》等现代戏搬上了皮影舞台。1959 年,孝义的皮影戏班在太原成立了太原市碗碗腔剧团,演出形式改成真人演出,将皮影戏碗碗腔发展为一种舞台剧,这标志着碗碗腔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孝义碗碗腔剧团也由真人演出,从而得到了新的发展,还培养出一大批年轻演员。1960 年,陕北碗碗腔也改成了舞台剧。此后,各个碗碗腔剧团都改编了一批剧目,并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编创。2006 年5月20 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出现的问题
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同时,真人舞台演出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皮影和碗碗腔的联系,这仍是不可分割的连体艺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的冲击,碗碗腔也出现了衰退现象,戏曲团体萎缩,失去了观众。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艺术传播方式太传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和休闲方式变得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年轻人,即使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也不例外。而碗碗腔皮影戏传播方式不仅单一而且传统,在信息化时代中,这类戏曲不再是人们娱乐的唯一选择。流行文化艺术大行其道,传统碗碗腔等地方戏剧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二)戏曲作品本身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碗碗腔皮影戏内容贫乏、表演形式单一,虽然上台演出的都是精品,但是多数剧目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与当代观众有一定的距离感,有些剧目反映的事情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这样就会显得此剧种与时代脱节,演出效果大打折扣。戏剧没有办法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本——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在戏曲中加入现代流行元素,使其增加更多的色彩,紧随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呢?戏是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以及演出时时刻刻都应该为百姓而存在,如果失去了百姓,戏曲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戏曲工作者在创作戏曲的同时应该考虑到百姓的需求。
(三)艺术欣赏的问题。百姓的审美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物欲化、冷漠化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其更为崇尚和喜爱快节奏的表演形式。传统的碗碗腔等戏曲剧种越来越被冷落,现实中用心聆听古老艺术的人越来越少,喜欢传统碗碗腔的人也在逐渐减少。大多数青年耳濡目染的是情歌狂舞,他们对碗碗腔一无所知。不了解就不会知道,不知道就不会喜欢,不喜欢怎么会热爱呢?碗碗腔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艺术魅力无法体现。
(四)外部环境的问题。由于中国人在传统节日聚会的意识逐渐淡薄,碗碗腔演出也逐渐减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看重节日喜庆、热闹的氛围,比如过去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唱碗碗腔皮影戏是孝义人民必不可少的助兴活动,演员表演时,舞台下的群众会不停叫好。有的人还会请戏班子在自家院子里演出。可是如今不再是以前,人们喜欢约三五好友一起逛街,吃西餐、看电影、泡温泉、做美容等,以上的每一项活动都比看戏更洋气更时髦。为什么碗碗腔皮影戏会日渐衰落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七、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发展现状
在无数先人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碗碗腔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可是在信息化时代,因为所处环境的变化,碗碗腔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历时三个月,用街头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碗碗腔皮影戏的熟知以及兴趣程度,每个年龄段随机抽取二十人。调查结果如下:大部分中老年人都知道并且最少会唱或者哼几句碗碗腔唱段,甚至有人每周都会参加公园举办的碗碗腔兴趣团的各种活动,对碗碗腔皮影戏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说明碗碗腔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四分之三的青年人和中年人表示会唱几句,有四分之一的人对碗碗腔没有什么兴趣,单纯听过而已。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是电视以及手机。三分之二的大学生听过碗碗腔,三分之一的人表示知道但是没听过,大学生对碗碗腔皮影戏的兴趣程度和熟知程度开始下降,他们的娱乐方式主要是手机。二分之一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没听说过碗碗腔这个剧种,剩下的人知道但都没听过碗碗腔,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是平板电脑。最后,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全然不知碗碗腔为何物。调查结果触目惊心,这说明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出现的问题极为严重,保护和传承碗碗腔皮影戏艺术刻不容缓。
八、孝义碗碗腔目前状况的解决方法
面对传统碗碗腔皮影戏出现的多种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一)政府加强保护意识、启动扶持基层院团计划,媒体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有关政策,加大拨款力度,并要求款项运作和运用到位;适当增大媒体对碗碗腔的播出和宣传力度,例如音乐频道以及综合频道可以增设更多的碗碗腔戏曲类节目,利用传统节日,适度推广碗碗腔皮影戏艺术。
(二)定期举办剧目演出的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园、中小学校和高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大众对戏曲活动的参与度,促进碗碗腔皮影戏的创作和演出。可以将高雅的碗碗腔皮影戏艺术引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受到碗碗腔皮影戏艺术的熏陶,相关院团可以在校园表演经典之作,现场看戏的那种美感是特别感染人的。学校还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碗碗腔皮影戏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培养其对戏曲的兴趣,拓宽视野,普及戏曲知识。还可以对皮影戏进行拓展创新,将更多的漫画素材融入皮影戏当中,例如,可以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黑猫警长》《喜洋洋与灰太狼》等动画用皮影戏的形式进行演出,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受到皮影戏感染,随之对皮影戏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让皮影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在社会上,有条件的城市每周末可以组织文化公益演出并提前安排戏曲的场次,方便观众提前安排时间,免费领票,保障戏曲文化艺术的发展经费,文化事业建设需要全民踊跃参与。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民族艺术、共同支持碗碗腔皮影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艺术家也要放下身段,适应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
(三)传统戏曲碗碗腔艺术需要自身的创新。戏曲本身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改革。有些人认为,这会破坏戏曲的原汁原味,但事实上,文化和艺术的传承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不断加入新元素、时尚元素,才能使碗碗腔传统戏曲文化不断演进。
(四)借助现代先进的媒体方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碗碗腔皮影戏,使碗碗腔皮影戏增加新的生命力。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主要推动力,广泛运用更多的传媒方式,促进碗碗腔皮影戏文化艺术的繁荣,要把真正的碗碗腔办成“碗碗腔皮影戏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九、结语
碗碗腔地方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承和保护碗碗腔戏曲文化艺术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具有世界意义。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戏曲不仅能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而且能陶冶情操、引人向善,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