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餐后2h血糖水平影响观察
2022-11-12杨明荣
杨明荣
(莒县碁山镇卫生院 山东 日照 276529)
老年2型糖尿病指的是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多与肥胖有关,表现为进食、饮水量较大、经常有饥饿感[1]。发病后出现手脚麻木、头晕、手足疼痛、体重减轻、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发病率、致死率均比较高[2]。目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为二甲双胍,它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保护心血管[3-4]。本文就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餐后2h血糖水平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例数为120例,其中最早就诊于我院的时间为2018年6月,最晚就诊于我院的时间为2020年6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包含60例患者,其中一组以对照组命名,另外一组命名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的信息: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24例;最小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63岁,最大年龄为83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2.62±4.61)岁;对照组患者病程为13~22年,平均病程为(16.96±2.53)年。
观察组患者的信息: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61岁,最大年龄为82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73.35±4.39)岁;观察组患者病程为14~23年,平均病程为(17.24±2.45)年。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②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此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有晚期恶性肿瘤;②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③对医护人员依从性较差,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进行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法。据此治疗方案为:皮下注射原有计量预混胰岛素,进行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3日检测一次清晨空腹及晚餐前血糖,如>7.0mmol/L,增加早餐前或晚餐前皮下注射的胰岛素2U;1周后测患者早餐后2h血糖水平。清晨空腹血糖或晚餐前血糖≤4.4mmol/L,则减少早餐前或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2U,并要增加萱堂监测点及次数,比如每日三餐后2h及睡前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候可以加测晚上2点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指导,共观察1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500mg,3次/d。
1.3 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及胰岛素用量情况。
1.3.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进行对比。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
1.3.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WHOQOL-100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及一般健康状况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将统计学24.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类型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均数±标准)的形式表示,验算方式分别为卡方检验和t检验,并以p<0.05为数据间差异显著的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优,胰岛素用量较少(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优(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差距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高(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分,
3 讨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对低血糖的反向调节能力也较差,因此容易导致严重后果[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特别需要考虑安全性问题:提前预防老年人潜在肝肾功能下降可能出现的药物蓄积的后果;提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6]。二甲双胍作用机制为:①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②抑制肝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降低空腹血糖;③抑制脂肪组织分解,降低患者体内优质脂肪酸水平,较少对β细胞的脂毒性;④改善患者肝脏及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大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程度,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服用二甲双胍后,二甲双胍可以有效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患者的FPG、2hPG及HbA1c控制效果较好,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优,胰岛素用量较少;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患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使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上调,对脂肪的合成与代谢进行调节,使患者空腹及餐后非酯化脂肪酸下降,从而减少脂质氧化,因此二甲双胍可以降低TG、TC及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所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较优;二甲双胍通过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而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了患者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及其他疾病的发生,保护了患者的心血管,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总死亡率,因此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高。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缓解患者的病情,起到保护患者心血管、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作用,因此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推广及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