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2020-10-12叶玲敏
叶玲敏
【摘 要】目的:研究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餐前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析餐后血糖对心血管病发生率造成的影响。结果:餐后高血糖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很可能有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对患者餐后高血糖给予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
【关键词】餐后;高血糖;心血管疾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0298-01
对于餐后高血糖患者来说,导致血糖高的原因非常复杂,患者在进餐后,食物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吸收后,经过肝脏进入到体循环,正常人体内通常会60%~90%的抑制肝糖输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体餐后循环血糖升高的情况,而且肌肉的摄糖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帮助机体快速消耗掉大量的葡萄糖,而对于心血管疾病潜伏人群来说,这部分人群在进餐后,血糖水平会快速提升,但是却无法及时消耗。餐后高血糖可使蛋白质等非酶糖基化过程加快,山梨醇途径活跃,自由基生成增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明显加快,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为此,选择我院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43例和37,年龄在35~70岁之间,均值为(56.3±2.4)岁。
1.2方法
采用生化指标检测法对8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别在患者空腹和餐后两小时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测,采用酶法检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和血脂指标,并采用设比浊法检测患者的CRP值。
1.3观察指标
心血管疾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1)脑卒中:经MRI检查或头部CT检查确诊;2)冠心病:参照WHO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3)高血压:参照WHO高血压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进行确诊;4)周围血管病:经周围静脉和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确诊。
1.4统计学意义
采用 SPSS 23. 0 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80例患者中脑卒中16例、冠心病26例、高血壓28例,周围血管病变10例。其中有24例合并空腹血糖受损,占比为30%,糖耐量异常患者56人,占比为30%。这也就说明,餐后血糖水平升高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餐后血糖升高对心血管疾病潜伏人群的影响与作用更加明显。有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心血管疾病潜伏人群餐后两小时血糖对心血管死亡的预测能力远优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快速升高,往往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则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所以人们必须要重点关注餐后血糖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
由于血糖升高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也已经突破了人体是否正常的界限,经过多项临床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以及高血压等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当一个个体自身所携带的危险因素越多,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就越高,在这其中当糖耐量发生异常时,心血管疾病则多呈现危险因素聚集的情况,其具体程度与糖尿病基本相当。
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8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餐后血糖升高而合并心血管疾病,在这其中脑卒中患者有11例、冠心病患者有17例、高血压疾病患者有24例,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有4例,总共占据所有患者的70%;有24例患者为空腹空腹血糖受损合并心血管疾病,占比为30%,餐后血糖水平升高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这也就说明,餐后血糖水平上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空腹血糖受损。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对餐后血糖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有效预防高血糖对患者心血管系统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范丽英;有序运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
[2] 常玉倩;浅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与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9
[3] 于新蕊,汤青;心血管疾病将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炸弹[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