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探讨
2022-11-12王建红
王建红
(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产科 山东 临沂 2777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妊娠期特有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糖代谢异常。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3%~5%),且近年来呈现了逐渐上升趋势,对孕妇健康产生了较大威胁。妊娠期糖尿病初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诱发羊水过多、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等症状,并增加早产概率[1]。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造成子宫内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目前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多采取外源性胰岛素,以此来改善并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然而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外源性胰岛素实际效果受限,血糖控制并不理想[2]。相关研究表明[3],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关联,通过补充维生素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胰岛素抵抗。我院对2019年9月~2021年3月间接收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了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治疗,整体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9月~2021年3月间接收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所选患者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4],空腹血糖(FPG)超过5.1mmol/L或口服75g葡萄糖后1h血糖超过10.0mmol/L或餐后2h血糖(2hPG)水平超过8.5mmol/L,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自愿配合。排除药物过敏者;心、肾等器官功能缺陷者;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者;资料不全者。联合组年龄23~34岁,平均(27.33±4.21)岁,孕周24~33周,平均(26.98±3.22)周,包括初产妇48例,经产妇17例。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7.68±4.36)岁,孕周23~33周,平均(27.29±3.39)周,包括初产妇47例,经产妇18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以及孕产史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饮食方面严格控制糖、脂肪摄入量,让患者坚持规律性运动,注意控制体重。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J20050097,生产厂家:丹麦Novo Nordisk A/S,规格:3ml:300IU)治疗,脐周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2~0.3U/(kg·d),1周后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适当增加剂量,不超过2 U/(kg·d),连续治疗4周。
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滴剂(国药准字H35021450,生产厂家: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规格:400U/粒)治疗,口服,400U/次,2次/d,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4周,对比两组患者FPG、2hPG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愈高说明患者胰岛素抵抗愈强[5]。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情况(羊水过多、巨大儿、低血糖)。比较两组患者血磷及血钙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通过Epidata3.1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以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FPG、2hPG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12周,两组FPG、2hP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联合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FPG、2hPG以及HbA1c水平对比
2.2 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HOMA-I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水平明显下降,但联合组水平更低(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HOMA-IR水平比较
2.3 两组血磷及血钙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血磷水平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两组血钙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血磷及血钙水平比较
2.4 两组母婴并发症情况
联合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9.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4:
表4 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为孕妇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血糖异常。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并发症,若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威胁[6]。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处于特殊生理期,血糖波动较大,需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稳定血糖,其中门冬胰岛素首选药物。门冬胰岛素为人工合成胰岛素,其作用与人胰岛素相似,但相较于传统胰岛素具有更好的用药安全性以及适用性,夜间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下降[7]。门冬胰岛素分子可与肌肉及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吸收,并抑制肝糖元释放,以此来稳定机体血糖水平。但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较强,要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则需要增加门冬胰岛素剂量,这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程度,会对实际血糖控制效果产生影响[8]。
本次研究中,联合组采取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12周,两组FPG、2hP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联合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与其他报道结果一致[9],说明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进一步稳定患者血糖水平。事实上维生素D与妊娠期糖尿病存在密切联系。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物质,同时对胰岛具有保护作用。机体在糖代谢以及胰岛素分泌过程中,维生素D均参与其中[10]。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要明显对于正常群体,25-(OH)D3水平下降意味着胰岛素分泌将受到限制,使得胰岛素抵抗加重[11]。维生素D与相关受体结合,能够调节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并对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分泌进行调节,同时维生素D可刺激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表达,可进一步提升葡萄糖转运效率,让血糖保持相对稳定状态[12]。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中联合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即可说明这一点。通常情况下,甲状旁腺激素在36~40孕周达到高峰期,会出现生理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产妇往往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腰腿痛、腓肠肌痉挛等症状[13]。研究组结果表明经过治疗,两组血磷水平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P<0.05),与其他报道结果一致[14],从侧面反映出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能够有效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能够预防生理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另外,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 D 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安全性及适用性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门冬胰岛素联合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进一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维生素D能够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当然,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研究样本数量偏少,在之后的研究当中还需要多收集相似病例,补充样本量,对研究结论进一步验证,并深入探究药物机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