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子宫全切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有效性
2022-11-12王淑君
王淑君
(菏泽市立医院妇科一区 山东 菏泽 274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主要是因为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流速变慢,且在血管内出现凝结,进而引发血栓。该病好发于重病卧床或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是因为术中使用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致使患者静脉出现扩张,导致静脉血流流速变慢,同时由于长期卧床,缺少运动,也会造成血流流速变慢,加快血液凝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临床表现为静脉曲张、水肿及色素沉着等症,随着病情的增重,会引发瘀滞性溃疡,致使致残,较重者会出现肺栓塞,乃至死亡,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鉴于此,针对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方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1-2]。为探析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我院特选取子宫病变就诊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80例进行分组研究,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1月到2021年11月期间由于子宫病变就诊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的样本,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实验组为40例,对照组年龄43-67岁,平均(45.71±5.16)岁,实验组年龄43-69岁,平均(45.72±6.03)岁,选入标准:①均签署知情确认书,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临床资料均完整;③患者年龄均在43周岁以上;剔除标准:①同时参与其余研究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依从性不高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④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患者;⑤患有心、脑、肾等重大器官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术后2到3天,80例患者均使用止血药物进行止血,术后24小时,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并对患者的饮食、用药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使用速避抗凝与尿激酶溶栓联合治疗,选用0.4mg预速避凝进行皮下注射,每日2次,1个疗程为10到20天。再选用预尿激酶(10-30万单位)与生理盐水100ml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1个疗程7到14天。并使用500ml右旋糖酐与16万单位的复方丹参混合后静脉滴注,引导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模式护理。主要有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静脉血栓形成危险性评估、患肢护理及肢体锻炼等。常规护理为术前禁食、禁水,术前清晨,对患者实行灌肠清理,同时予以补充审议所需的水解质。在围术期,完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及血常规等相关数据;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术后下肢皮肤颜色及温度的改变,若有肿胀、下肢疼痛及皮肤苍白等表现,需马上告知医生处理,同时配合治疗,患者住院后,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既往病史等资料,对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度进行评估。针对出现不良情绪的患者,应马上进行有效交流与引导,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下床活动,定期对患者下肢部位进行测量,进而判定是否出现肿胀。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下肢DVT抗凝加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检查各项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指标对比差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液反常凝结在静脉内,出现堵塞血管、血栓的状况,继而导致静脉回流遭受阻碍,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3-5]。术后高凝状态及气腹术后腹腔内压力上升,是子宫全切术后并发下肢DVT的主要因素。患者若出现下肢DVT,需马上进行有效治疗,治疗中,选取适宜的护理干预,则对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健康教育模式是近些年临床上新兴起的一种护理干预方式,此护理方式不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显著[6-8]。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后的实验室各项指标值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数据均较优,由此说明,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总之,在子宫全切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治疗中,采取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值得被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