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中炎症指标与衰弱及衰弱前期的关系
2022-11-12王婷婷马慧珍邓小岚朱欢欢
王婷婷, 马慧珍, 邓小岚, 朱欢欢
(南京鼓楼医院 老年医学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衰弱是功能独立和功能丧失的中间状态,也被称为失能前期,表现为个体出现生理功能减退和适应能力下降,衰弱作为一种重要的老年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水平[1-2]。目前,临床多依靠评估量表对衰弱进行评价[3], Fried衰弱表型(FP)和Rockwood 衰弱指数(FI)是最常用的 2 种工具,然而量评估工具对于衰弱的早期识别和精准识别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部分研究[4-7]从病理和生理角度评估衰弱,探索“生理型”衰弱阶段。2000年,意大利FRANCESCHI C[8]首先提出炎性衰老概念,炎性衰老是受内源性衰老相关机制驱动的生理反应,是衰弱发生、发展和功能下降的促进因素,有望成为衰弱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4]显示,炎症反应是促进年龄相关慢性病和衰弱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免疫系统的老化以慢性低水平的系统性炎症为特征,与老化相关的炎症状态被称为“炎性衰老”,以炎症细胞因子升高为标志[9]。衰弱的炎症生物学标记物包括细胞因子、白细胞、氧化应激标记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高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等[10]。刘蓉等[11-13]研究了衰弱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一项系统回顾分析和Meta分析[14]纳入32项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受试者相比,衰弱者和衰弱前期者的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升高。然而,目前研究中缺乏对多种常见临床炎症因子与衰弱关系的探讨,尽管也有研究[15-16]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炎症因子与衰弱的相关性,但研究缺乏衰弱前期与炎症因子相关性的设计。本研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在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194例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临床炎症指标与衰弱及衰弱前期的关系,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早期和精准识别衰弱及衰弱前期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1年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194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纳入研究对象年龄≥60周岁、入院时进行了血常规检查、完成 Fried 量表的评估、资料完整且知情同意。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样本量按照研究因素的10倍以上计算,本研究应调查患者90例,实际纳入患者194例。
1.2 方法
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主要病史等人口资料,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CRP等常见炎症标志物。诊断标准: 根据Fride衰弱量表[3]评估标准诊断患者的衰弱情况,量表包括5个评价条目,符合0项为无衰弱,符合1~2项为衰弱前期,符合3项及以上为衰弱。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衰弱状态患者基本资料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194例患者中,无衰弱患者(正常组)70例(36.08%), 衰弱前期患者(衰弱前期组)45例(23.20%), 衰弱患者(衰弱组)79例(40.72%)。无衰弱患者、衰弱前期患者和衰弱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无衰弱患者、衰弱前期患者与衰弱患者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炎症因子与衰弱前期及衰弱的关联性
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衰弱前期组为参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CRP与衰弱相关; 以正常组为参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与衰弱相关,见表2。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炎症因子与衰弱前期及衰弱的关联性
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3个炎症标志物与衰弱存在关联性,本研究将7个炎症标志物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避免遗漏具有临床意义的其他标志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正常组为参照组, CRP与衰弱存在关联性,见表3。
3 讨 论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住院老年衰弱患者的总体发病率为40.72%(79/194), 高于国内赖小星等[17](31.30%)、卫尹等[18](34.40%)及国外研究[19](35.4%)的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率,与靳秋露等[20]研究的高龄老年患者(≥80 岁)衰弱发生率(41.60%)结果近似。造成患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及年龄、评估工具等不同。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医学科衰弱患病率不容乐观,鉴于衰弱可继发多种不良后果,需要引起广泛重视,早期筛查、预防和早期干预可大大降低老年衰弱患病率及住院率。本研究发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RP与衰弱存在关联性。都海燕等[21]研究显示,衰弱前期组、衰弱组CRP水平高于非衰弱组, CRP水平升高不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加速衰弱的发生和进展。范亚坤等[22]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衰弱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CRP水平增高,老年衰弱患者体内存在低水平的慢性炎症反应。
表1 不同衰弱状态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表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 CRP水平升高且与蛋白质合成减少和分解代谢增加有关,这将影响肌肉质量和力量,从而进一步导致功能减退[23]。此外, CRP、白细胞等炎症因子还可通过间接降低机体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减少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肌少症,加快老年患者衰弱进程[24]。研究[25-26]报道,高水平的CRP可以更好地预测女性衰弱的发生,但血清CRP也是机体急性期的反应产物,国外部分学者[27]认为,这种非特异性的炎症生物标志物不一定与衰弱相关,因此需要进一步设计高质量的研究来探讨这一结论。
衰弱最初表现为一系列的非特异性症状,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机体易损性增加和抗应激事件潜力衰退等表现,是老年人失能的最主要原因[28], 因此对于衰弱的筛查尤为重要。研究[29-30]显示,目前医院老年患者衰弱管理方案中衰弱的筛查主要推荐使用各类衰弱量表以及一些简单、快速、无需特殊设备和耗时的步速、起立-行走试验等衰弱测量工具,结合常见炎症标志物综合判断衰弱发生的方法目前临床并不多见。血常规是临床医生开具最多的检验,也是医护日常工作中最常参考的化验指标,但临床对于化验指标的查看往往用于血常规的判断,很少与衰弱的评估联系起来。本研究为临床衰弱的筛查拓宽了思路,为临床综合评判衰弱提供一定借鉴,尤其对于衰弱前期的筛查具有临床意义。衰弱前期是可逆的多维度、多因素综合征[31], 如能早期识别并干预可以阻止衰弱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未来在衰弱的筛查管理中可参考血常规中常见的炎症标志物及CRP水平以客观评估衰弱情况。
本研究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 ① 本研究仅纳入常见的7种炎症标志物,因此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80岁以上老年患者,年龄段涵盖不全,得出的最终结论存在一定偏倚。③ 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CRP与衰弱及前期存在关联性,其他炎症标志物与衰弱及其前期的关系未得出有意义结论,可能与样本量不够大、研究人群特殊有一定的关系。
研究[10, 21, 32-33]得出, IL-6、D-二聚体、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性标志物与衰弱存在一定关联性,有望成为衰弱的理想生物标志物。未来衰弱的理想炎症标志物可继续从衰弱的生理机制出发,可使用性价比合理、可靠的测量方法,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炎症标志物最好能够在衰弱进展早期被检测出来; 单个分子标志物的预测价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综合多个生物标志物以提高对衰弱的预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炎症标志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与衰弱存在关联性, CRP与衰弱及其前期均存在关联性, CRP有望成为识别衰弱的炎症标志物。在临床衰弱管理的过程中,衰弱量表的评估结合客观衰弱标志物可更精确地筛选出衰弱的高危人群,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以逆转、延缓或减少衰弱的发生,对提高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衰弱造成的社会负担与经济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