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剧表演中的角色塑造
2022-11-12李佳益王月阳
李佳益,王月阳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1)
塑造人物分为三个维度,人物的生理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只有三个维度把握得当,才能将人物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通过演员表现出来,掌握角色在情境中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方法,将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从文本转移到舞台,帮助作者传达自己的思想,揭示社会问题和时代特征。
一、角色塑造的三个维度
角色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复合体。戏剧表演以演员自身为载体,注入角色的生命力,感受力,性格特征等,这是人物的生理和心理范畴,另外,人始终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生命体,应该具备其所属时代的社会属性,这便是人物的三个维度。
(一)角色的生理层面
生理特征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受精卵在母体里孕育的过程中,人的基因会形成一个源头,先天形成的源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变化,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皮肤颜色眼睛大小,就会逐步显露在表面,这便是人的生理特征。
扮演角色首先想到的是角色的生理层面,生理层面决定着部分人物的生活习惯乃至思维模式。在《雷雨》中,四凤的年轻貌美就是她的生理层面,即使身为下人,她依旧被两大少爷追求,貌美多少会给予她一定的自信心与自信所属的人格魅力。
除了先天的外在特征,生理层面还包括部分后天的缺陷,一个残疾的人他的身体上与心理上都遭受过不为人知的伤害,这也对人物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或自卑懦弱,或报复心强,比如在《霸王别姬》中,猥亵童年程蝶衣的太监,正是由于后天的生理缺陷,才试图通过猥亵一个完整的身体来弥补心理上的不足。
角色的生理层面是我们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最先了解到的讯息,通过对生理层面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把握角色大概的性格框架。
(二)角色的社会层面
在生活中,生活在乡村的孩子相对调皮捣蛋,因为爬树上墙的乡村生活会唤出人类潜藏在体内的原始情感。同理,人物处在不同的社会,所作所为会被社会常识所束缚和影响,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这些因素的注入可能影响角色的生活习惯,决定人物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在贵族家庭的人物比如哈姆雷特,潘月亭等,必然有自己习以为常的姿态,生活在没落家族又会有不一样的境遇,《北京人》里吸鸦片的曾文清,家族的颓败,贵族式的教育,强悍的妻子,造成一个有才之人被时代淘汰。
角色的社会层面是角色塑造的主干道,只有通过角色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受教育程度,以及宗教信仰,才能理解角色思维的潜在原因。《雷雨》中的周萍,侍萍,繁漪等人,正是有着封建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与道德标准,有着对千百年来因果报应、天命天谴的儒家思想的深信不疑,才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周朴园,正是德国留学的经历才让他在封建家庭中流露出那种不得不的态度去压迫着所有的人;繁漪,如果不是大户人家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不会在闷人的周公馆里陷入新旧思想的挣扎,去挖掘人性的本原,大胆地追求爱的权利;至于周冲,如果不是自小便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便不会处处为底层人民着想,企图化解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三)角色的心理层面
心理层面的渗入决定了每个人物的一颦一笑乃至一个呼吸。心理层面包括很多,比如对性生活的认知,对道德前提的认可度,对是非的判断标准等。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相似的生理层面,雷同的社会层面,会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究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心理认知。《雷雨》里的周冲与周萍,两个人同样生长在周公馆,都是周家的少爷,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也基本相似,周冲天真热情,周萍却懦弱内向,这个差别源于不同的童年经历和对自己出身境遇的认知。周冲自幼有父母关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周萍却生活在没有母亲的阴影里,对父亲还充满了恐惧,继母繁漪更是与他发生不伦之恋,这便决定了两个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心理。
另外还有天性使然造成的不同心理,人性的善恶有很多的定论,有儒家的人性本善,有荀子的“性恶论”,还有西方的“原罪说”,这一系列的说法告诉我们,在人物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天性也占据着一部分因素,这也决定了很多人物的不同心理,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现象。
我们在塑造角色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角色的生理层面,还要熟悉角色的社会层面,最后要感受角色的心理层面。
二、塑造角色的过程
在了解了人物的三个维度之后,我们需要开始排练,进行角色塑造,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人物形象从角色在心中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需要演员不断地琢磨,实验,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完成。
(一)形象种子的生根
初读剧本,我们可以熟悉作者在写作之时对人物形象的构思,这是我们对角色的第一印象,即角色胚胎。剧本人物的胚胎是客观的生活特征和作家的情感特征在作家的想象中化合而成的一种假定的形态结构,这其中包括作家的生活背景、生存时代,以及作家的所见所闻,我们要掌握这一人物,需要进入作家的世界,去研究调查,感受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的作家不同的生活状态,正是源于不同的生命体验,每个人物身上才有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时代意识和社会属性。这时候角色的种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埋在了我们心中,随着我们对作家的不断了解,对人物属性的不断深入,人物的形象就会在心里生根,初具雏形,比如,在曹禺的剧目中,当我们足够了解曹禺特殊的时代背景,不幸的童年遭遇,压抑的家庭气氛,不可控的战争,以及戏剧的发展环境等,我们便明白他剧中人物正是这一系列的复合体,他想要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控诉,对封建势力的鞭挞,演员会明白自己所要扮演的人物在剧中的存在价值与使命。任何一个形象种子都是从导演和编剧的立意中生发出来的,都是对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反思,作者将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独特情感凝聚在角色身上,演员则要将这一系列情感通过对人物的了解转嫁到自己身上。
(二)角色藤蔓的发芽
角色种子在内心生根以后,我们便要给他“浇水、施肥”,辅助其在我们心中茁壮地成长。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角色在剧中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决定了角色对不同人物的态度,周朴园对儿子们命令的语气,对繁漪喝药的逼迫,正是源于他们的人物关系,周冲在母亲面前的撒娇,在四凤面前天真的幻想,在父亲面前热情的收敛,也是源于已经建立的人物关系;其次,我们要对剧本语言有充分的了解,了解角色的台词,了解其他角色的台词,还要了解角色的潜台词等,通过对这一系列台词的了解,我们可以了解到角色在剧目中如何去行动,在哪里行动,为什么行动,还可以掌握角色的部分性格,周冲那段“有时,我就忘了现在,忘了家……”把他那种表面的热情,表面热情下内在的热枕,披露无遗,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以及那个时代下有志青年对未来的憧憬都融入其中;我们还要熟悉剧目的规定情景,人物动作展开的特定时间、空间、自然状况等,通过对情境的了解我们可以把握角色的不同反应,包括生理上的反应或者心理上的反应,比如在雷雨天气,繁漪的心情如何;最后,我们必须熟知剧目中的主要事件与矛盾冲突,事件是人物行动产生的结果,是人物行动的刺激与诱因,在你来我往中牵出情感;理清事件之后需要了解矛盾,一桩桩事件像链条一样发生以后,会引起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冲突,冲突的处理,能够彰显典型人物最鲜明的性格,在对抗与抵触中才能感受其潜在的性格成分,从人的冲突转为意志的冲突,只有面对激变,才能唤起性格中最原来的样子,在《雷雨》中,当周朴园将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公布于众之后,先前的冲突瞬间得以化解而转为另一个冲突,才有了繁漪的“萍,我不知道是这样……”,那一刻繁漪的善良彰显出来。
当以上这一切都在演员的身上开始生发的时候,角色的藤蔓就开始发芽生长,逐步鲜明。
(三)人物形象开花结果
当角色藤蔓发芽生长之后,想要迎来人物形象的开花结果,情感的注入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戏剧中角色的情感更为集中与精炼,我们必须掌握在每一个单位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能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对于人物的生活遭遇我们必须真听真看真感受,追溯每一个情绪的本源。比如周冲看见父亲对母亲的压迫感到难受,源于封建的家庭关系对于人性的剥削与控制所体现的残酷性,为此他同情父亲,同情母亲,同情他们对内在人性情欲的不认知。当演员没有办法体验与角色同样的经历时,我们可以采用“情绪记忆”法,发挥联想和想象,唤起人类情感中的共性,激起与人物经历相似的情感。比如扮演周冲的时候,幻想一下青春期时对于父母传统观念的叛逆,对于唠叨的家庭环境的厌烦,便能感知到周冲向往自由的心境。
通过真情实感的注入,我们的角色就会开花,情感注入得越丰富,开的花朵就会越艳丽,塑造的人物就会越鲜明、越典型。舞台呈现的时候,导演、舞美、灯光、音效的加入,便会使人物结果,走向成熟,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舞美去构造相应的舞台氛围,辅助人物进入角色,辅助观众烘托气氛,当观众的情感被演员引领,沉浸在剧场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人物形象就开花结果了。
三、结语
塑造人物需要了解人物的三维度,再掌握科学的方法,由表及里,由内到外,才能完成灵魂的替换,呈现出作家笔下的生命体,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话剧又或者戏曲,塑造角色的理念都是如此,这也是戏剧艺术独具魅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