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布的单组率Meta分析

2022-11-11刘蕊洁杨先照张嘉鑫叶永安

世界中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肝郁脾虚证候

刘蕊洁 杨先照 张嘉鑫 曹 旭 叶永安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北京,100730;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北京,100700)

乙型肝炎肝硬化(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是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也是终末期肝病、肝癌发生的病理基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对乙肝肝硬化进行有效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其病情进展。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大优势,其优势之一体现为准确的辨证论治,乙肝肝硬化具有独特的中医证候特征,目前并没有针对本病的中医辨证规范[2]。乙肝表面抗原由Blumberg于1963年首次发现[3]。已有多篇文献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候分布,但由于单个研究样本量较少以及研究方法的局限,妨碍了对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候在普遍人群中分布特征的认识。本文将采用单组率合并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探讨乙肝肝硬化中医常见证候的分布特点,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采用计算机检索1963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文献,以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atabase,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正式发表的中文文献为主要来源;以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作为英文文献主要来源。中文检索词:肝硬化(或肝硬变)、中医、证(或证候);英文检索词:liver or hepatic、cirrhosis、syndrome、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herbal medicine、Chinese herbal drug、Chinese plant drug、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herbal medicine、TCM。以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进行检索。

1.2 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4];2)具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病例30例以上的临床研究文献;3)对于同一作者发表的临床资料相同的文章,按出版日期,纳入最新1篇。

1.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以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横断面研究量表进行质量评价[5]。以上工作由2名研究者进行采集,交叉核对,如有分歧求教第三方专家。对于文献中缺乏的资料,确有需要则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作者联系补充。

1.2.3 质量评价标准 为减少偏倚,本研究尽量遵循MOOSE指南[6]。

1.3 排除标准 1)未涉及证候分类及具体例数的研究;2)个人经验介绍;3)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肝硬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4)仅纳入1种证候的文献。

1.4 诊断标准 参照各版肝硬化中医证候共识(及方案、标准)[7-9],结合专家咨询,对汇总的证候名称进行相似证候合并,如将湿热蕴结、脾胃湿热、湿热困脾及肝胆湿热归为湿热内蕴证;将含有兼夹证的证候归纳到相应的主要证候,如将肝郁脾虚兼血瘀证归纳为肝郁脾虚证,将瘀血阻络兼肝郁脾虚则归纳为瘀血阻络证。

1.5 资料提取 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做基本信息采集,包括:作者、发表日期、地域(南方或北方)、病例总数、证候名称及各证候病例数。

1.6 统计分析 以Review Manager 5进行ARHQ(中文版)横断面调查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数≥3篇的中医证候采用Stata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Homogeneity test(Q检验)进行一致性检验,并结合I2定量判断一致性的大小,若P>0.1且I2<50%,则各研究间存在的异质性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单组率合并的Meta分析;若P≤0.1或I2≥50%,则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以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单组率合并的Meta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按检索条件进行检索,排除标题重复及不涉及中医证候分类者,共获得中文文献4 592篇,英文文献77篇。以NoteExpress2导出摘要,依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初筛,得到中文文献4 077篇,英文文献5篇;对初筛后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入选文献35篇,包括中文文献33篇,英文文献2篇。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与AHRQ质量评价 共纳入35篇文献,时间跨度为1999—2020年,涉及乙肝肝硬化患者4 805例,包含主要证候11种[10-44]。其中5篇文献以Child-Pugh进行分级,1篇文献仅纳入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余29篇文献未提及纳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所处疾病的分期或分级。所有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所纳入的35篇文献为横断面研究,应用ARHQ横断面研究量表进行质量评价。见图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图1 35篇文献ARHQ横断面调查质量评价

2.3 中医证候分布Meta分析 对纳入研究的35篇乙肝肝硬化文献进行Meta分析,其中脾气虚证出现在2篇文献中,气滞血瘀证、其他证候均出现在3篇文献中,无法应用Meta分析合并单组率,其余8种证候单组率分布情况如下。

2.3.1 湿热蕴结证 共有32篇文献报告湿热蕴结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湿热蕴结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22,95%CI为0.19~0.25,P=0.000。见图2。

图2 湿热蕴结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2 肝肾阴虚证 共有30篇文献报告肝肾阴虚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肾阴虚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19,95%CI为0.19~0.24,P=0.000。见图3。

图3 肝肾阴虚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3 瘀血阻络证 共有20篇文献报告瘀血阻络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瘀血阻络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16,95%CI为0.12~0.21,P=0.000。见图4。

图4 瘀血阻络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4 脾肾阳虚证 共有20篇文献报告脾肾阳虚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脾肾阳虚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11,95%CI为0.09~0.14,P=0.000。见图5。

图5 脾肾阳虚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5 肝气郁结证 共有19篇文献报告肝气郁结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气郁结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22,95%CI为0.18~0.26,P=0.000。见图6。

图6 19篇文献肝气郁结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6 脾虚湿盛证 共有14篇文献报告脾虚湿盛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脾虚湿盛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16,95%CI为0.13~0.19,P=0.000。见图7。

图7 14篇文脾虚湿盛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7 水湿内阻证 共有11篇文献报告水湿内阻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湿内阻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19,95%CI为0.14~0.24,P=0.000。见图8。

图8 11篇文献水湿内阻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8 肝郁脾虚证 共有11篇文献报告肝郁脾虚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根据P及I2值,各组研究差异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郁脾虚证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分布比例为0.32,95%CI为0.14~0.50,P=0.000。见图9。

图9 11篇文献肝郁脾虚证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

2.3.9 基于地区的8种常见证候分布频率的亚组分析 由于8种常见证候不同文献研究存在较大特异性,考虑与地域分布有关,为进一步观察不同研究地区对证候分布频率的异质性是否有影响,将文献研究地区按照地域分为北方和南方,对纳入文献>3篇的各种中医证型进行分布频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与水湿内阻证南、北地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仍是引起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乙肝肝硬化具有独特发病机制,其病理特征与预后均有别于其他原因(如饮酒、血吸虫感染等)引起的肝硬化[45]。其中医证候特点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也有所不同,然而目前尚无乙肝肝硬化中医辨证的共识与指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2]。本研究所纳入的35篇文献参考的辨证标准包括:《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方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共涉及主要中医证候11种(包含“其他证候”)[5-7]。

表2 不同地区8种常见证候分布频率

由于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有3篇(包括3篇)以上文献中的8个证候应用Meta分析进行单一证候分布率研究,各证候分布依次为:肝郁脾虚证0.32,肝气郁结证0.22,湿热蕴结证0.22,水湿内阻证0.19,肝肾阴虚证0.19,瘀血阻络证0.16,脾虚湿盛证0.16,脾肾阳虚证0.11。提示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候以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比例最高,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病性涉及气虚、气滞、湿、热、阴虚及瘀血,反映出乙肝肝硬化以脾虚为发病基础,外感湿热为发病诱因。湿热之邪首先犯脾,脾虚不运,则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日久则气滞血瘀,与湿热相结聚;另一方面,肝脾同居中焦,肝失疏泄,又会影响脾之健运,加重脾气之亏虚,脾虚湿滞,则形成恶性循环,故诸因相加,导致本病缠绵难愈。

由于8个常见证候均I2>50%,提示存在较大异质性。我们按照不同研究地区分为北方或南方,对其中可以进行证候分布单组率Meta分析的7个证候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南方地区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及水湿内阻证分布频率I2<75%,提示按照地区进行证候亚组分类可降低异质性,但并不一定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上述7个证候中,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及水湿内阻证在南北两地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能与不同地域气候、遗传、体质等因素对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有一定关系,然而7个证候的分布并非都与地域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探讨。

根据ARHQ(中文版)中关于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条目对35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0~3分为低质量,4~7分为中等质量,8~11分为高质量文献,所纳入的文献均为4~7分,属于中等质量的研究。首先,由于中医辨证研究的特殊性,所以在ARHQ量表中涉及客观指标的验证及随访等项目失分明显,因此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偏倚风险。再者,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研究未考虑乙肝肝硬化病情分期[2]。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乙肝肝硬化在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差异,而多数文献未将不同时期(级别)的病例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统计,无法对这8个证候进行亚组分析,这也是在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8个主要证候存在异质性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乙肝肝硬化病情进展时间长,形成的证候复杂,单一的辨证也不能全面概括其证候特征,如张铮铮等[16]提出湿热蕴结兼血瘀证,吴嘉庚和张立煌[17]提出瘀血阻络兼热郁证,为便于统计,分别并入湿热蕴结与瘀血阻络证;而将仅有1~2篇文献提到的证候,如滕立春等[23]提出的气滞湿阻证、正虚邪恋证,胡翀蔚[33]提出的肝肾阳虚证、瘀热内蕴证,归为“其他证候”中,这些辨证方面的局限,也可能是引起异质性的另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单组率Meta分析的方法,总结了乙肝肝硬化患者4 805例的中医证候发生率,以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湿热蕴结证比例最高,在一定程度上为阐明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提供了参考。本研究存在的不足:1)大部分文献未对疾病进行分期,因而不能进行分期辨证,导致无法进行亚组分析;2)受研究数量的限制,使部分证候的发生数较少而发生率相对偏高;3)仅检索了期刊类型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文献,未检索灰色文献,检索语言为中、英文,未检索其他语种。今后应更加全面地收集文献,扩大样本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肝郁脾虚证候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