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中『雪』的深厚意蕴
2022-11-11丁宇灵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 丁宇灵(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小说《祝福》中的“雪”出现了多次,是巧合吗?并非如此,每一次的雪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人物塑造较为成功,形象生动,这离不开周围物象的烘托。“雪”贯穿全文,时刻陪伴着鲁镇和祥林嫂,我们应睁开心眼看万物,与文本、作
者展开对话,弄清楚意象,这样才能细细品味20世纪20年代的鲁镇之“雪”,从而进
一步解读文本。
压抑复杂之雪
阴暗的天气,飘舞的朵朵雪花融进了忙碌的年终大典中。鲁镇乱成了一团,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雪白的瓦楞,这时的鲁镇是一片雪的天地。试想一下,如梅花那么大的雪花铺天盖地从天而降,将人笼罩在一片纯白却压抑的雪世界中,不幸者的内心是多么苦楚!这里的雪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烘托了压抑沉闷的环境背景,渲染了小说《祝福》的节日气氛。这时的雪给课文提供了一个暗示,在鲁镇庆祝年终大典前的忙碌活动中,仿佛冥冥之中有了某种宿命的安排。
在这样一个看似热闹和谐的大背景下,祥林嫂这个可怜的人物登场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者鲁迅特意将祥林嫂的出场设置在下雪之后。“雪”作为一个引子,将故事的主人公引了出来。那个头发由花白转变为全白的年仅四十多岁的女人,瘦削的黄黑的脸,呆滞的眼神,全然乞丐一样的姿态。作者先将雪后祥林嫂颓靡的样貌展现出来,再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叙述故事。
雪是压抑且复杂的,从天而降的雪是纯白的,不含一丝杂色。雪的“白”与人心的“黑”形成鲜明对比,虽是洁白无瑕之物,却承载着许多复杂的事件和情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雪默默见证了祥林嫂命运的变化(见表),见证了鲁四老爷、鲁四太太、卫老婆子、柳妈等人的一言一行,雪不再披着单纯的肉眼可见的纯白外衣,而是逐渐被人间染色,就像被踏过的雪一样变得灰黑。
沉寂包容之雪
?
雪安安静静地落满世界,几乎没有发出声响,雪没有积极地与灯影下忙碌的人们应和,而是轻轻地落在雪橱上,听上去有一点轻微的沙沙声,更显寂寥,引起“我”的万千思绪。“我”独坐在灯下,不由得想起死去的祥林嫂——那个被苦难淹没、被不幸吞噬的可怜女人。在雪中,“我”回想起祥林嫂的种种事迹。祥林嫂的离世令人痛心不已,即使她很努力地生活,想尽一切办法弥补自己的“错误”,去努力适应各种环境,去捐门槛,去获得人们的认可,也都是徒劳的。她已经活生生被逼到了生命的死角,再无出路,只能以死谢幕。她这样拼命挽回,却还是身处地狱,不见希望,这种欲哭无泪、欲喊无声的境遇才是最凄惨的,令人无奈又心酸,就像那“听去似乎瑟瑟有声”的雪,也只能使人更感沉寂。
雪是包容的,能够将一切不幸包裹起来。“我”听着窗外的雪花声,想到方才与祥林嫂那磕磕绊绊的对话,本来有些诧异、不安的心慢慢落下来,仿佛得到了雪的慰藉,心情反而舒畅了不少,仿佛听雪能够减少“我”回答祥林嫂问题时含含糊糊、吞吞吐吐的罪恶感。
柳妈在打趣祥林嫂头上的疤痕时,突然盯着她的脸。祥林嫂局促起来,将目光置于雪花上。柳妈神秘的话语和捐门槛的提议充斥了祥林嫂的大脑,祥林嫂先是觉得恐怖,又觉十分苦闷,其他人也常常嘲笑她的疤痕,这不仅是她身体上的痕迹,更是她内心的创伤。即使这是她为争取自由反抗的象征,也还是抵不过众人的冷嘲热讽。
雪虽然没有发出人的声音,但是总陪伴在祥林嫂左右。人会嫌弃、嘲讽不幸之人,但雪不会,即使鲁镇充满了对祥林嫂不友好、冷血的看客,即使祥林嫂仍然堕入深渊,悲凉离世,但是雪仍然一片片地落满人间,继续装点着纯白的世界。逝者很快被遗忘,没有人在意,更没有人为之悲伤,祥林嫂这个被视为“不洁”的女人其实和雪一样纯净。她善良、老实、坚韧,却在所谓的贞洁和封建迷信的戕害下苟延残喘,在热闹的春节前死去,其他人觉得晦气,甚至觉得是“谬种”,只有雪无声地包容着她、接纳她。
无形凶兆之雪
祥林嫂本来在跟“善良”的柳妈聊天,在柳妈质疑她后来自愿跟了新男人时,她没有生气,而是认真地解释。两人在不那么沉闷的氛围下都笑了,但是柳妈突然死死盯住祥林嫂,祥林嫂不由得心虚,转眼看雪。这里的心虚当然不是因为依不依男人,而是怕被找到其他被嘲笑的点,她已经怕了,害怕人们的偏见,害怕自己多出更多笑柄,所以不敢直视柳妈的眼睛,只好看雪。然而这飘零的雪花也无法拯救她,只能带来一种暗示,带来一个无形的警告,这也就预示了柳妈接下来并不轻松的话题和同样不简单的话语。
果然,柳妈诡秘的话语令人毛骨悚然,她将祥林嫂内心深处的伤疤再次揭开,这样的鬼神之说祥林嫂闻所未闻,当贞节观再次被提起,封建迷信思想再次被传播,祥林嫂的内心防线也逐渐崩塌,害怕自己明明安分守己,却还在死后落下个“不贞不洁”的破败名声;害怕自己内心那日益滋生的强烈罪恶感,怕自己赎不了罪,在阴间还要继续受苦;害怕自己罪孽深重,无法被社会认可。
正是对捐门槛就能去掉罪孽这件事深信不疑,所以祥林嫂对这件事寄予的希望也就无限变大,以至于她捐门槛后仍然被鲁四太太介意、拒绝让她碰过年时准备的东西时,她顿感晴天霹雳,万念俱灰下脸一下子变得灰黑。
不经意出现的雪就像一位先知,虽然祥林嫂略感不祥,但是柳妈说出的话还是直戳人心,这预示着无形凶兆的雪见证了祥林嫂新的不幸的开端。
“祝福”之雪
小说名为《祝福》,却充满讽刺意味,作者鲁迅在结尾再一次提到了漫天飞舞“拥抱”着鲁镇的雪花,还有过节喧闹的鞭炮声,忙着祈福的气氛,看似单纯抒发欣慰之情,实际上夹杂着多种复杂的情感,更多体现的是鲁迅对于亡灵沉痛的哀悼,这与家家户户忙于庆祝的喜气毫不相干。在大雪纷飞的时节,群众的愚昧与祥林嫂的可怜被作者刻画出来,虽然鲁迅没有一字一句地描写祥林嫂死时的惨状,但是我们不难想象那个颤巍巍、步履蹒跚、头发花白、佝偻着腰的祥林嫂拄着竹竿,在风雪中缓慢前行的身影,最终无力地倒在冰凉的雪地中,发出一声低低的哀叹。
那些自以为是、以为可以单纯通过所谓的“祝福”抵御寒霜和悲剧的鲁镇看客,那些理所当然、只顾着往自己身上沾喜气,却从未打心底里为他人祈祷、祝福的伪善者,那个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的可怜人祥林嫂,和这好几次雪一起构成了鲁镇这场不可避免的悲剧。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不是偶然的,当时的社会有许许多多的鲁镇,也有许许多多的祥林嫂在受苦受难,鲁迅用祥林嫂的死呼吁人们:不纯净的雪无法迎来真正温暖的春天,被旧思想浸透的愚昧群众无法接近真理,终日浑浑噩噩。
小说结尾处那显眼的“无限的幸福”引人深思,“幸福”与题目《祝福》相对应,但是通篇读下来,我们所感受到的只有群众的冷漠残酷、愚昧无知,祥林嫂的苦苦挣扎,空气中弥漫的封建思想。在鲁镇中,何为幸福?这场“祝福”的雪印证的是一场彻底的悲剧,讽刺意味十足。
解读意象、品味意蕴为我们深入文本、理解内容、挖掘价值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在小说《祝福》中,“雪”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有着多层意蕴,当我们从这一意象下手,逐步分析压抑复杂之雪、沉寂包容之雪、无形凶兆之雪、“祝福”之雪时,就能更加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更进一步地解读文本,进入情节,剖析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真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