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程与孔孟君子文化融合研究
——以《思修》课为例

2022-11-11金琼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孔孟君子思政

□金琼/文

高职思政课程的价值发挥,离不开“文化化人”和“立德树人”。孔孟的君子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拓展了高职思政课程的内容。本文旨在立德树人前提下,将孔孟的君子文化与高职思政课程进行融合,探索孔孟君子文化中对高职思政课程有利成分,融入教育过程,包括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内容,使孔孟君子文化适应时代和课程的发展要求。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旧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通过孔孟君子文化与高职思政课程“古为今用”的融合,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动力。

1 孔孟君子文化与高职思政课程融合的依据

1.1 价值传承: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先秦典籍“君子”初始含义是“君之子”,后引申为“贵族男子”和“统治者”。到孔子时期发生了重要改变,孔子站在人性哲学高度,将周代以来的“尚德、德治”思想注入君子位格中,大大丰富了君子人格内涵,使君子成为中国人的理想追求。孟子在其基础上,将孔子的“谦谦君子”构建出另一个具有为仁由己、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浩然正气的大丈夫”。

关于君子文化的形成,需从《论语》的视域进行探究。《论语·泰伯篇》中孔子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今学者对此内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本文采用的是王齐洲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指示了君子人格养成的途径与方法。元史伯璇(1299-1354)也曾解说:“‘兴’虽在‘诗’,而所兴者则是‘志道’;‘立’虽在‘礼’,而所立者则是‘据德’;‘成’虽在‘乐’,而所成者则是‘依仁’”。

上述表达中,不难发现,孔孟的君子文化虽从“数术”文学教育入手,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立德树人”,使统治者、学生、老百姓都能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价值的君子,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仁”为本的“仁、义、礼、智、信”等诸德性构筑的君子品德,“内省外王”的君子修养和实践的方式,“中庸和合”的君子处事态度,“重义轻利、舍身而取义”的君子利义观,“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社会使命感等。

1.2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这就意味着人需要在自由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自由人”“完整人”和“全面发展的人”。其中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才能赋予人在积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中了解生命的真谛,从而达到马克思所描述的“真正的自由王国”。

孔孟的君子文化实现的以“仁”为本不仅在于使人了解“人之为人”的生物主体和社会分工,更是在于深华出了“人之为仁”的价值主体和精神追求。在天地人三才中,人,也就是君子发挥着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之为人”需要君子将做人之理融于日常,于是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仁妇顺、朋友有信这五种双向互动的人际,由个体到社会,由小家到国家,构筑大同社会。“人之为仁”使得君子在不断突破中追求更高尚的精神境界并践行生命的意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在“修己安人”的过程中实现“舍我其谁”的家国担当。因此,孔孟君子文化的以“仁”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在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上达到了一致的目标。

1.3 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了解文化传承,再谈文化自信:“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孔孟君子文化作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从而增加文化自信的底气。孔孟君子文化中的义利观、政治观、道德观等在新时代依旧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引导中华民族走向欣欣向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因此,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更是每一代中华儿女的义不容辞责任和使命。

2 孔孟君子文化与高职思政课程融合的内容——以《思修》课为例

2.1 孔孟君子文化与人生观的融合

2.1.1 青春之问

孔孟君子文化关于人生目的的思考有助大学生深化对人生目的的认识,融合的内容包括:(1)人之为人,“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人与其他物种的“异”,在于拥有“四端”的情感和行为取向,形成了君子“人之为人”的价值。(2)君子志气,“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孔孟君子文化讲求个人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完成志向,达到完美人格。(3)外王内圣,外网主要指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内圣将的就是个人的自律修养的方式规律,这两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孔孟君子文化中,人应当努力,发愤图强,建功立业。(4)“义利”和“公私”,在孔孟君子文化中,个人需要寻求“仁者爱人”家国、民族大义,但同时也追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个人情操。

2.1.2 理想信念

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梦”同国家发展“中国梦”紧密结合,通过不懈坚定信念,努力实现个人理想。可融合的内容:“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同样也是孔孟君子文化的主旨,符合当下大学生的人生进取追求,个人的修养成长最终目的是为了将个人的理想信念投入到国家的伟大复兴之中。

2.1.3 中国精神

此处可以融合的内容是君子精神,即“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主要方面。“自强不息”,既是一种一往无前的执著信念,更是孔孟君子文化中一种坚定刚强的独立人格的体现。通过“自强不息”教导学生要自尊自爱,奋力拼搏,使个人有限的时间过得有意义。“厚德载物”包括以下及格方面:谦逊诚实、遵礼守信;胸怀坦荡、豁达包容;勇于改过自新;知命达观,无所为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始终是中国精神中历久而弥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勇立潮头的“自强不息”;一个是以兼并包容、博爱宽和、求同存异的“厚德载物”。

2.2 孔孟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2.2.1 个人层面:修身

可以融合的内容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些内容全面地涵盖了个人在日常中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九思”的思,是思考的意思,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对自我的三省和反思。当然,修身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我的提升,更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达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2 社会层面:处世

可融合的内容主要有“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是简简单单孑然一身,孔子认为想要成为君子就必须具备人与人相处的品性,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儒家看来主要是五伦关系,例如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有信朋友等。不仅仅只是为了构建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师长等人的感恩肺腑之行,由血亲等推及到社会其他关系,那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回报社会等将会是每个人应该奉行的道德原则,从而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

2.2.3 国家层面:爱国

在国家层面,可融合的内容包括:(1)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在中国人的理念中,家—家乡—国这是紧密相连,直接贯通的。《论语·子路》中提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需要每个人携手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2)爱国情怀。在孔孟君子文化中,较为重视培养爱国情怀,形成了强烈的家国意识和民族尊严,如《礼记·大学》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阶段目标,正是源于爱国情感。

2.3 孔孟君子文化与道德观和法治观的融合

2.3.1 道德层面

“思修”课要达到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道德教育: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是要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体系下展开,根据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原则,个体道德修养的规律和方式方法来展开。因此,在这一方面,可以和孔孟君子文化融合的内容有:(1)道德条目,主要是以仁为核心,同时又包含着仁、义、礼、智、信这五种最基础、最稳定的道德条目,同业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之一。(2)君子内省修身之道,包括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心理,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约束。(3)为人处世之道,包括君子要诚实守信、以诚为本,君子要谨言慎行、小心谨慎等。

2.3.2 法治层面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们,大学生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治素养,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律体系的精髓,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可融合的内容如:(1)中国特色法治的概念,今日中国法治必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的道路。这就需要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下来挖掘中国特色,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以德治国”“以礼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联系,“以德治国”和其中的“德”在周朝时提出,目的是使社会和国家能够安定,之后由孔子整理成为了儒家的理论经典。至于“以礼治国”,从西周开始,“德”就入礼,以礼治国也就是以德治国。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融合,主要让学生能够了解今日的“依法治国”有着悠久的中华法治思想和法治实践。

3 结语

除了内容的融合,高职思政课程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教学计划、课程、专业等的顶层设计,把有关孔孟君子文化融入教学过程,向大学生系统讲授孔孟君子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使学生获得正向引导。至于高职教师就需要自身要加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通过一堂堂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来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促使大学生不断将孔孟君子文化中跨越时空和国家的精神人文价值转换为自我的行为习惯,真正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和价值。除此之外,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环节中,培养高职学生加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敢于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引用

[1] 林贵长.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变[J].天府新论,2008(2):35-39.

[2] 刘亚明.从《论语》管窥孔子的君子人格管理哲学[J].文教资料,2013(17):81-82.

[3] 王齐洲.“成于乐”:儒家君子人格养成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向度——孔子文学教育思想探论之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05):87-9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6] 新华社.习近平: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 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J].法音,2021(04):4.

[7] 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8]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孔孟君子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论孔孟思想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