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跨文化对话调查报告》评述及启示

2022-11-11张倩雯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发展

□张倩雯/文

跨文化对话对于世界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缓解暴力冲突和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对全世界跨文化对话的发展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7 年对其199 个成员国开展了一项跨文化对话的调查研究,并于2018 年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 年跨文化对话调查报告》,全面介绍了跨文化对话的内涵和重要性,对各国跨文化对话战略的实施进行了评价,梳理了当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发展机遇,为各国跨文化交流以及各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战略性指导,对我国跨越文化发展障碍,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文化交流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媒体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在相互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然而文化交融和文化冲突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依赖。文化间的日益交融也引发了群体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而威胁到社会内部的团结、和平与安全,极端主义也随之而来。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相互理解包容,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重要。因此,从跨文化对话的视角去反思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对于缓和暴力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和文明共存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跨文化对话对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学者们一直追求对跨文化对话的更好理解,以便促进区域性、国家性和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样致力于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为全球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然而世界范围内跨文化对话领域研究信息与相关数据的不足为问题决策和衡量所取得的进展制造了障碍,不利于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文化和睦国际十年(2013—2022)”等一系列促进全球文化交流发展计划的推进。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对其成员国之间跨文化对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于2018 年正式发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 年跨文化对话调查报告》(UNESCO Survey on Intercultural Dialogue 2017-Analysis of Findings)。该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关注的跨文化发展的热点议题和基本共识,分析了当下各个成员国跨文化对话的形势、面临的挑战、问题以及发展道路,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可以阐明其关切和想法、探讨全球跨文化问题的国际平台。而调查结果将作为今后信息监测的分析点,为以后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参考和解决思路。该调查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内容涉及跨文化对话的内涵和价值、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相应的促进跨文化对话发展的措施。

1 跨文化对话的内涵和价值

跨文化对话的内涵与文化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地理环境、语言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世界上至今没有一个关于跨文化对话通用的正式定义。世界各地文化发展经验表明,有效的政策规划与实施必须参考当地的文化动态,因此也没有一个适用于全世界文化实践的单一的跨文化对话模式,多元文化背景需要我们更加灵活开放地去理解跨文化对话的多重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世界各地区跨文化对话涵盖了多个维度,主要包括跨国、跨文化背景、跨种族和语言、跨宗教以及跨教育背景对话。跨文化对话的参与者主要有国家、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等,涉及范围相当广泛。这表明跨文化对话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该研究报告将各国家地区对跨文化对话的理解进行了有机整合,提取出公众对跨文化对话的两种主流理解。第一种理解将跨文化对话看作是形成和维持社会和平与凝聚的先决条件;第二种则将其看作是对抗激进主义、种族主义的主要方式。无论哪种理解,跨文化对话在促进包容与开放、克服歧视与偏见以及维护人权与平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2 跨文化对话面临的挑战

2.1 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存在

和平安全、平等互尊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是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然而当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因为宗教信仰、肤色、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而互相排斥甚至发生暴力行为和大规模群体冲突时,跨文化对话进程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历经战乱、种族灭绝和殖民伤害的国家和地区,跨文化对话的开展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暴力冲突问题的解决不止关乎跨文化对话,其他政策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如何解决暴力冲突和恐怖主义的问题已经成为了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

2.2 移民数量和人口环境的变化

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人口数量和移民数量的增长使人口环境急剧变化,许多国家的民族结构更加复杂。尽管一些国家大力帮扶外来移民融入本族社会,但是政治制度、语言文化和宗教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外来移民文化适应与融合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为国家的教育体制带来了压力。为了确保本国公民和外来移民都有充足的获得不同文化知识的机会,解决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带来的问题,国家必须发展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制度,然而这一计划的推进却因必要基础设施与资源的缺乏而受到阻碍。

2.3 社交媒体和宣传手段的误用

社交媒体具有用户体量大、传播速度快、更具及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特别是在事态发展不明确,官方媒体暂时失声的情况下,社交媒体极易成为误导公众,激起仇恨言论和暴力的工具。加之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国外敌对势力的干预,相关事件的报道就会失去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新闻工作者责任感和专业性的缺失也给跨文化对话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4 文化歧视和种族主义的障碍

世界是由一个个交织着互动的不同层级的社会所构成,只有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时,真正的对话才可能出现。换言之,对话需要一种互相平等的精神。然而每个社会都有其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公众会对其他的非主流文化有着固有的观念和偏见。从国家政策、政治制度到宗教教义与价值观,其中有许多无法逾越的鸿沟。在一些高度传统和保守的社会中,外来文化会被质疑甚至排斥。复杂交织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和种族主义带来的不平等是造成跨文化隔阂与分歧的重要因素。

3 促进跨文化对话的措施

3.1 政策与立法

各个国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文化政策,以回应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关切;在国家和地方两级建立促进和管理跨文化和宗教对话的权责明确的体制和机构,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政府要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充分调动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资源,根据国家跨文化对话发展进程制定或改革相关的法律制度。

3.2 监测与评价

政府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价机制,确立明确的定量和定性指标对跨文化对话的积极影响和开展进程进行衡量。因为跨文化对话在解决全球暴力和冲突方面的作用被广泛认可,所以暴力犯罪和仇恨言论的减少可以被用作衡量跨文化对话是否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他的定性指标包括对文化的包容、理解和尊重程度、极端主义和激进思想的变化趋势、对不同族裔背景的群体的舆论等。定量指标包括立法、政策、文化活动和决策制定的参与度等。

3.3 合作与参与

国家需要建立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内外文化的合作与交流;组织跨宗教文化交流,特别是为不同信仰的年轻人创造一个跨文化对话的平台,同时以高校等机构作为依托,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大力支持在跨文化活动中声音较弱的群体,比如少数族裔和女性群体跨文化对话的参与;支持文化和艺术活动的交流,充分发挥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创造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合理开发利用艺术文化遗产;发挥跨国企业的载体优势,吸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促进这些员工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3.4 教育与传播

强调教育政策中的跨文化对话原则,修订课程大纲,将跨文化教育列入正式的基础教育课程,发挥教育传播科学思想和理性价值观的积极作用;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父母将学校作为平台进行跨文化对话与交流;利用网络和数字化媒体来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谐主义以及多元主义的宣传;通过分享跨文化对话的成功范例,促进国家之间的互学互鉴和跨文化知识的传播。

4 对我国跨文化对话发展的启示

4.1 建立国内跨文化研究数据库

此次调查研究展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 个成员国跨文化对话发展过程中达成的共识以及共有的热点议题,但是每个国家同时也有其文化特性。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联合国的此次研究表明了数据的全面开发获取对开展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我国也可以此为借鉴,建立属于中国的跨文化发展数据库,作为衡量国内跨文化实践发展形式的重要工具和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和载体。借助统一的数据平台,建立相关的大数据处理中心,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4.2 培养具有跨文化素养的世界公民

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指出:“世界公民教育是一种通过多元文化教学,让学习者对世界上的各种文明、民族、多元宗教、社会边缘团体有所了解和认知,并能够对它们抱有尊重和理解心情的教育活动,世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世界意识等观念。”换言之,培养跨文化素养、拓展全球视野是成为世界公民的内在要求之一。学习者应该学会在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文化,以批判的精神,从全球的视角理解和接纳外来文化,汲取借鉴其中的精华,成为具有跨文化素养的新型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各种跨文化挑战,有效避免文化冲突。

4.3 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和全球跨文化交往的双向趋势略有不同,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实践应将重点放在如何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因为国家发展程度和社会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底蕴相比,相去甚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主导国际舆论,对中国实施打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未能在国际上享有与其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存在“话语赤字”。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全球化进程陷入停滞,西方反华暗流借机污名化中国,使中国一度陷于国际舆论漩涡当中。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必须提升国际话语力,才能更好地跨越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5 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 年跨文化对话调查报告》剖析了各国家地区跨文化对话的发展状况,明确了跨文化对话的多层维度,剖析了跨文化对话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系统梳理,该调查报告提出了促进跨文化对话发展的行动框架,对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个参与方如何在跨文化实践中发挥作用给予了清晰的建议和全方位的战略性指导。调查结果也再次证明了跨文化对话对于维持社会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该研究结果对我国跨文化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地球村”的预言已经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也悄然到来。因此,从跨文化的视角去思考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以及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引用

[1] 邵彤,隋鑫.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社会科学辑刊,2013(3):51-55.

[2] 黄谋琛.冲突与融合: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境遇[J].学习论坛,2013,29(3):66-70.

[3] Ganesh S,Holmes P.Position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Theories,Pragmatics, and an Agenda[J].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ommunication,2011,4(2):81-86.

[4] 杨志开.恐怖主义背景下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J].新闻传播,2016(4):4+6.

[5] Cargile,A Castelán.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A root of resistance to intercultural dialogu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7(61):40-53.

[6] Nussbaum,M.C.Patriotism and Cosmopolitanism[A].Joshua Cohen(eds.).For Love of Country: 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C].Boston:Beacon Press,1996:2-20.

[7] 赵启正.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力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20 (5):1-6.

[8] 张生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对策分析[J].对外传播,2020(10):17-19.

[9] 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EB/OL].(2018-08-23)[2020-06-01].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23/c129938245.htm.

猜你喜欢

跨文化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区域发展篇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