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国际文化交流的几点思考

2022-11-11吴月蓉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民族交流

□吴月蓉/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核和精神纽带。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又为文化交流的传播提供媒介,但各国之间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渊源,这又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造成阻碍。如何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做好国际文化的交流传播,本文对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做好国际文化交流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之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和世界各国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与各国进行经济贸易交往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技术和通讯工具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也为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更加便捷的传播途径。良好的文化交流可以拉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反向推动国家间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早已认识到文化交流在经济交往中的重要性,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我国应该努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国际化的交流模式成功推广出国门。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文化交流的方式。发挥好大众传媒在文化交往中的积极作用。

1 国际文化交流的时代内涵和必要性

1.1 国际文化交流的内涵

国际文化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在文化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行为,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文化冲突,同时也给双方的交流带来困难。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全球化冲击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世界各国都注重自身文化软实力的培养,通过提升文化的影响力来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传播文化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利用好文化传播的途径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1.2 国际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卷入世界市场之中,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世界市场之中,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立、矛盾、冲突也在各国之间的交流中日益显现出来。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给予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迅速发展,时间和空间已经无法制约各国之间的交流。便利的交通方式,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手段使国家间的交往更加便捷,国际交流是国际市场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国家间的交流不仅仅是贸易往来,更多的是文化和思想体系的碰撞,这就给各国之间的交往带来挑战。思想上缺乏认同感就可能会导致出现贸易壁垒,这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各国文化的交流,只有建立良好的沟通,才能促进经济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影响国际文化交流的因素

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地理环境、人口差异、历史文化的影响。而在国际文化交往中,对文化交往过程产生制约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国家的民族性格,这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如提到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谦和包容;提到英国则是绅士有礼;提到意大利则是浪漫奔放。(2)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这也是文化产生差异和冲突的原因。(3)价值观念的不同,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血脉里的文化认知。

2.1 民族性格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

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习性。包括在人际交往中的礼节礼仪、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价值取向、日常的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发展特色,不同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都会对民族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通常人们会认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浪漫,从历史原因来分析是因为文艺复兴最先席卷这两个国家;认为美国人开放,这是因为美国的多联邦体制以及复杂的人种结构,构成了开放包容的社会体系;认为英国人高贵典雅,是因为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延续至今,从华贵的服饰到优雅的礼仪都给人一种雍容华贵之感。西方国家比较注重逻辑,而中国则注重感觉。在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的人在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如果用自己国家的社会交往规则和礼仪去要求其他国家的人,就会在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分歧和矛盾。比如在有些国家,点头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但是在有的国家,点头则表示否定。

2.2 地理环境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源、空气、自然资源等。而社会环境包括,市场、交通、政策、政治环境、人口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中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小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气候,基本上要靠天生存,因此,我国古代道家比较讲究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注重伦理纲常、讲究自然有序,思想上比较封闭保守。而西方国家是海洋国家,恶劣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们好战勇猛,敢于开拓的征服精神。航海贸易的发展推动了西方近代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使人本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就造成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化差异。

2.3 价值观念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念的不同是不同国家之间产生文化差异最主要的原因。当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相左时,国际文化交流就一定会受到阻碍,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我们行为实践的具体准则,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了不同的处事标准和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以和为贵的国家,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更加注重合作关系的建立,比较注重集体意识。西方国家崇尚人文、自由,在与人交往中,比较注重个人发展。而价值观念的不同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也能体现,中国在国际中一向以和为贵,主张共同发展,因为价值观念的差异也产生了与之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是因为各自的文化导向作用。

3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途径

3.1 发展电子书籍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凝结了先辈的心血,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一个国家具有历史特色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的纸质版书籍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体积大、数量多、印刷慢等多方面的特点造成文化传播的速度较慢,而如果将纸质书籍进行电子复刻,这不仅节省了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还加快了传播速度。读者只要通过读书软件进行下载就可以拥有一本书,不用去书店选购,节省了时间成本,阅读起来也十分方便,而且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见解,互动性更强。

3.2 打造国际旅游品牌推动文化交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工具得到广泛应用,飞机的航线也越来越全面。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花费的时间在古代可能要以年为计算单位,但是在现如今,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绕地球一圈。便捷的交通方式也促进了跨国旅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旅行,通过旅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国际旅行也成了促进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中国地大物博,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汇集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在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时,我们可以根据时代发展特色将国际旅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旅行品牌和线路。根据不同的特色建立不同的国际文化旅行路线。比如在西藏、敦煌就可以向外国游客展示中国的佛教文化;在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展示妈祖文化;在北京、安徽、苏州可以展示中国传统曲艺。此种类型的主题旅行可以开辟出很多条独具特色的旅行路线。除此之外,包括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和特产,都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3.3 加强传统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

早在2006 年我国就认识到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并开设了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随后各地云集响应,也纷纷在本地区建立起符合民族特色和地方风俗文化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心,这些艺术中心始终秉持一个宗旨,就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出去。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中心的扶持力度,努力建设富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搭建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各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也可以与当地的高校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研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推动文化的传播。

3.4 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

新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外国的“油管”中国的抖音都是文化传播的新兴平台。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以短视频为依托,形成了一种全新传播方式。新兴的传播方式给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抖音国内外粉丝量的激增,抖音针对外国受众推出了抖音国际版,这对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抖音为不少优秀的中国手工艺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在抖音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查看你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比如,戏曲、传统武术、手工艺、茶文化、民乐、书画等。抖音利用简短的视频碎片,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传播。这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关键有效的信息。同时还有评论互动的功能,增强了交流感和体验感。

4 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策略

4.1 了解和尊重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要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为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就难以生存和立足。因此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前首先要足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更好的掌握了本国文化,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才能更好地将文化传播发扬出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才形成的,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4.2 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求同存异

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时,在宣扬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具有差异性,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不同的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秉持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学习外来文化中先进优秀的地方。因为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合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4.3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我们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满信心。尊重、理解、珍惜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时,要时刻保持清醒,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在面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时,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5 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仅促进我国与各国进行经济交往,同时也促进我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巩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在进行国际交流的过程中,我国要努力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采取积极主动的文化交流方式。同时也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良好的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国与国之间的了解,拉近彼此的关系,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友好合作,打破贸易壁垒,减少冲突与矛盾,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引用

[1] 郭亚楠.探讨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意义[J].科学与财富,2021,13(5):236.

[2] 唐丽,马迅红.文明交流互鉴,价值继承发展,在国际理解中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爱是永恒 电影《寻梦环游记》有感[J].海外英语,2020(4):209-210.

[3] 李彤.跨文化交流研究在国际广告中的应用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21(3):173-178.

[4] 施长旺,施长立,郑泽演.探究国际经济贸易趋势下如何加强跨文化交流[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9):16.

[5] 黄寂然.“跨文化交流”命题的新时代诠释与实践特色析论[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21(2):108-115+152.

[6] 郑佳佳.文明多样性的显现与文化交流的实现:聚焦孔子学院[J].长白学刊,2021(6):138-144.

[7] 徐利杰,李莹波.国际中文教育助力中美人文交流的作用及思考[J].大众文艺,2021(22):212-213.

[8] 朱俊霞.多元主体协同传播提升江南文化品牌全球影响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11):108-110.

[9] 方黎,姚宏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双重境遇与路径选择[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39(1):15-20+66.

[10] 戚晋宁.如何做国际文化交流的一条亮丽的纽带:国际视野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思考[J].中外交流,2020,27(3):47.

[11] 赵德润.建设国际文明交流互鉴平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关于建设深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议[J].中国民族博览,2021(17):9-11.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民族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如此交流,太暖!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MINORITY REPORT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