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2-11-11王燕丽
王燕丽
(峨眉山佛光医院内科 四川 峨眉山 614200)
甲状腺是机体较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其可以有效地控制能量消耗,制造蛋白质,调节荷尔蒙与机体的敏感性。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例如降钙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以及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可有效调节机体代谢功能与生长速率,而降钙素可调节机体钙的平衡。如果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合成不足,就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减退。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一种轻微型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研究表明,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是指促甲状腺激素连续性上升,而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以及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处于正常水平,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出现,其发病主要由于非感染性自身的免疫性病变所致以及甲状腺手术、颈部的放射治疗等由于医源性的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损伤。相关报道显示,成年人为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好发群体,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约为2%~8%,若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较容易转化为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每年约有2%~3%的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转化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研究显示,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与存在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以及碘的过量摄入密切相关。Fazaeli 等研究发现,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同代谢综合征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当多种代谢异常出现在同一个人体内时,就称为代谢综合征,既往称之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和X 综合征,其中代谢异常包括血压异常、血糖异常以及血脂异常,而代谢综合征为机体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物质出现的代谢障碍,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理状态。本文通过查阅、分析文献的方式,对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甲状腺激素对人体代谢的调控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之一,其分泌不足或分泌过多都可引起疾病,甲状腺激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以及组织分化等密切相关,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受体以及其他相关的蛋白质互相影响后,对靶基因的转录与蛋白质的表达予以调控而实现的。甲状腺激素可对人体代谢的不同环节产生作用,可对糖、脂肪、HO、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以及电解质等代谢起到调控作用。在糖代谢方面,据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糖代谢速率,使机体对糖的吸收、利用以及糖原的生成、分解加快。此外,大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在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身体对糖的吸收的同时,还可促进血糖的上升。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吸收和利用,使轻型甲亢患者的血糖、糖耐量处于正常水平,使重型甲亢患者的血糖上升以及糖耐量减低。在脂肪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在促进脂肪代谢的同时,还可引起胆固醇的合成以及分解加速,但合成远低于分解。在蛋白质代谢方面,正常生理量的甲状腺激素在推动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 mRNA)转录方面无显著特异性,仅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使人体呈氮的正平衡。在能量代谢方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可促进解偶联蛋白基因的翻译和编码,并使其作用在β受体的脂肪细胞上。当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可引起生物氧化进程中P/O 比值的降低,致使多数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散。
2.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是与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有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且可直接导致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此外,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轻度的机体炎性反应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往往伴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薛建强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与体重、血压、血糖以及血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促甲状腺激素的轻度增高和多种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存在相关性。但目前关于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是否高于正常人群,不同学者试验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相关研究指出,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可提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的风险性,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及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且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但校正基线资料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无明显区别。Zihni 等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为31.84%,而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可达29.32%。研究指出,代谢综合征患者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明显较非代谢综合征者高。Zhou等研究显示,促甲状腺激素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但游离甲状腺素与代谢综合征无关。黄杰等通过对成都地区绝经后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及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关系进行研究,证实血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而Rodríguez通过对老年男性群体调查发现,血清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体重超重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正比。
2.1 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研究表明,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腺功能组织水平降低,常引起患者脂质代谢障碍,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且具有隐蔽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是否需要介入代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已成为临床实践中需要关注的新课题。相关研究表明,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脂水平之间有着一定联系,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发的血脂代谢紊乱是因甲状腺激素在促使肝脏的胆固醇生成同时推动胆固醇以及其代谢物从胆汁排出。当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缺乏的时候,虽然合成胆固醇的速度会减慢,但排出的速率也会降低,致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上升。此外,当甲状腺激素功能减低的时候,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及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表达下降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颗粒的氧化相关,致使肝脏流入的游离脂肪酸增多,促进了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生成,继而导致了高甘油三酯血症。由此可见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 及甘油三酯水平存在显著的关联。
2.2 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糖代谢的关系
近年来,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研究发现,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可经由下丘脑-垂体-细胞上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受体等方面对甲状腺的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胰岛素的分泌缺乏能导致脱碘酶活性的降低,从而引起甲状腺激素活性的降低,继而减少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分泌。代谢紊乱还能让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能量利用遭受抑制,从而引发碘泵功能的失常,甲状腺对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使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转化的进程受到影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在外周组织中的水平降低,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以促使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继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非正常。此外,甲状腺激素会影响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当甲状腺出现功能减退的时候,则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下降,导致胰岛素降解减慢、敏感度增加、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以及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降。
3.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所诱发的机体的炎性反应是导致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则属于机体炎性反应导致的一种结果。此外,相关研究指出,心血管系统对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甲状腺激素不足所引发的血脂异常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类危险因素。据相关研究显示,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中C 反应蛋白水平的分泌显著增加,且机体存在轻微的炎症反应,但关于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是否与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炎症反应有关,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除此之外,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中C 反应蛋白水平的上升是引起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然而,尚不清楚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综合征和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是否会成为心血管系统的一种混合性相关危险因素。与非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比较,合并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然而,多变量分析并未进一步对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予以证实,因此,血压、血脂异常和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结语
综上所述,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可造成血脂、血糖代谢的紊乱,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程。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同代谢综合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两者相互影响。但关于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压的异常以及炎症反应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需后续予以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