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2-11-11

医药前沿 2022年22期
关键词:血竭气滞腰痛

陆 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 广西 梧州 54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患者腰椎间盘各组织在产生退行性变后,在日常生活中再次因外力而使该部位纤维环、髓核等组织损坏,从而引起周围组织压迫,最终出现腰臀部不良症状。当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目前发现的可能诱因较多,如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年龄大、工作环境、外界损伤、遗传等方面。既往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于久坐患者或重体力患者,有逐年升高及年轻化的趋势。中医学上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定义,根据其临床表征将其归为“腰痛”“腰腿痛”“痹证”等病症范围。《素问·蒋论篇》《景岳全书·腰痛》等著作中提出,腰痛主要由风邪、寒邪、湿邪、肾虚、外伤等内外损伤所致。其一为风痹,喜暖恶寒或因风寒腰痛,其二为少阴,其三为肾虚,其四为卧湿地或阴雨久坐,其五为坠伤或劳作而痛。现代中医骨伤科学对腰痛证的证型进行细分,主要有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痹阻型等,临床需要根据不同证型针对性治疗。《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千金翼方》记载:“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可见各种疾病发生与进展与机体气血失调有紧密关系。相关研究表明,腰椎过度前屈活动及负重过重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长期劳损、跌仆闪挫易导致腰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展为腰痛。薛香菊等指出,因跌仆损伤导致腰部牵及下肢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辨证为气滞血瘀型。

1.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式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临床常见西医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升,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术后易影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且存在手术后遗症、术后复发等问题。中医疗法包括针灸、整脊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理疗等。人体软组织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针灸、电针等可治疗人体腰椎周边软性组织粘连、突变及炎症性疼痛,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王景新等、唐春阳和闫恩利通过针灸、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治愈率。推拿和手法治疗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通过人体穴位刺激与针对性的关节活动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能够活血化瘀,止痛效果较好。董湖波利用推拿手法治疗气滞血瘀证腰痛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中药内服外敷因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肯定且经济、无副作用不良反应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目前以中药内服外敷的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层出不穷。王岩等利用医院自制中药内服治疗气滞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薛保才等应用医院自制活血中药治疗气滞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取得高达90%以上的治愈率,有效改善了患者中后期生活质量。范少华给予气滞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联合中药泥疗,通过加用中药泥外敷,取得了更显著的疗效,卢乙磊对气滞血瘀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内服加外敷中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高达90%。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药方和中药材的选择尚未统一,朱咏梅、宋丹平等综述了大量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是研究中列举的中药内服、中药外用的药物达数十种,未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探寻更为有效、简便、特色鲜明的治疗方案。

2.龙血竭用药机理及临床应用

20 世纪的70 年代,研究植物学的专家学者于我国广西地区找到了剑叶科龙血树植物资源,经广西地区药材公司联合研发出的中药一类新药,定名为“龙血竭”,并作为国产血竭。自古以来,龙血竭主要应用于跌打损伤、金疮出血、心腹卒痛、疮疡不敛等外损伤中,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敛疮、去腐生肌的效果。目前对于龙血竭的研究均为其对血肿、关节红肿、痔疮、皮肤溃疡的研究,尚未见其在气滞血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龙血竭很早便记载于古代药学文中,并广受医学家们推崇。《本草便读》记载“血竭亦树脂也,色纯赤,味甘咸,性平无毒,入心肝血分,行瘀活血,是其所长,至若止痛生肌者,以血活则痛止,瘀去则新生也,故外科药每用之,但性急却能引脓。”《海药本草》记载血竭宜作酒服,可聚血气补肾虚,可用于所有跌打损伤疼痛。《本草经疏》记载血竭可散淤生血,可破金疮、积血而止痛,亦可去邪散湿热。诸多文献均指出龙血竭具有化瘀止血止痛、活血化瘀、生肌敛疮之功效。万莹通过电压门控钠通道和TRPV1 通道将龙血竭(含龙血素B、龙血歇总黄酮等)应用于小鼠上,以探讨药物镇痛机理,发现龙血竭可以延长小鼠热辐射甩尾反应,对小鼠中枢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沈洲在龙血竭的镇痛机理研究中发现,龙血竭总黄酮可调控痛觉通道,具备高镇痛活性,且在毒性试验中表现出低毒性特征。刘芳等通过虚拟软件对龙血竭各成分进行筛选,发现5 种高抑制凝血酶活性的成分,这些成分都是龙血竭发挥活血化瘀功效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

3.龙血竭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龙血竭具有镇痛、抗炎、活血化瘀等作用,在非手术治疗中疗效较好。曾令榜等研究表明,为控制药物成本,血蝎作为替代三七的首选药物,不仅具有三七的活血化瘀、止血补强的药效,还具有止痛生肌之疗效,多被用于外伤康复治疗中。但也有部分研究对龙血歇在气滞血瘀辨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陈福锋等对慢性血瘀证兔模型进行龙血竭治疗,发现龙血竭对慢性血瘀证兔模型的各项血流指标具有显著改善。李具宝等对10 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治疗文献进行meta 分析发现,血竭是治疗该疾病的特殊药物前20 位。梅中军等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按摩手法与三七血竭药物治疗,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三七与血竭联合使用可促进治疗过程中镇痛、抗炎功效叠加,疗效更好。可见龙血竭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另外,笔者认为中医学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注重机体气血同调,以活血化瘀,止痛通气为基本准则,而龙血歇中的总黄酮类及其他活性部分的成分在镇痛抗炎、活血祛瘀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中医药发展,中药粉剂因其制剂先进、有效摄入浓度、服用方便等特点,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陈雪莹等将中药原粉与颗粒分别外敷甲状腺肿大的大鼠进行研究,通过对甲状腺组织的形态与细胞增殖表达来观察两种药剂形式对甲状腺消肿的效果,结果发现中药原粉效果要显著优于颗粒效果。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龙血竭的制备剂型包括微胶囊、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剂、缓释滴丸、中药细粉、龙血竭乙醇液、软膏、固体分散体胶囊等。作为中草药的龙血歇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及细胞核内,细胞在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其有效成分只能通过细胞壁释放出来,但经过超微粉碎之后,粒度变得均匀致密,可破碎细胞壁,增加了药材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加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度,既保留了传统饮片的优点,又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性。赵自明等将三七、血蝎等20 余种中药按粗粉剂、超微粉剂与超微颗粒用于小鼠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粗粉剂、超微颗粒等,超微粉剂在小鼠体内未检测到任何毒性药物,无不良反应,更加安全。分析原因为粉剂类中药具有高效的溶解性、分散性,因此,粉剂用药安全性更高,龙血竭细粉的临床疗效可能优于其他剂型。

4.小结

综上所述,龙血竭极细粉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为新治疗方案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血竭气滞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职业腰痛早防治
血竭三七接骨膏超微粉碎工艺的优化及其粉体学性质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正交试验优化麒麟血竭中血竭素的超声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