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对学龄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内镜手术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2-11-10苏洁芳刘朝辉曹玉林
苏洁芳 刘朝辉 曹玉林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长沙 410000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儿童常见的鼻部慢性炎症疾病,患儿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给患儿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困扰〔1〕。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CRS常用的手段,但鼻内镜手术术后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不畅、头痛、失眠等症状,加重患儿躯体症状〔2〕。加之学龄儿童心智发育不完善,患儿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患儿围手术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患儿围手术期生活质量〔3〕。研究指出〔4〕,围手术期对患儿加强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知,减轻患儿不良情绪。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是基于患儿实际需求展开的护理模式,通过强化患儿间的互动互助关系,以改善患儿个人认知和增加社会资源来解决疾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患儿干预效果〔5〕。研究指出〔6〕,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的消极情绪,使患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将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窥镜患儿实施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并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学龄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手术患儿200例,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对CRS的诊断标准〔7〕;②符合鼻内镜手术指征;③患儿无手术禁忌证;④患儿神志清醒、无智力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萎缩性鼻炎;②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13岁,平均(8.96±1.25)岁;病程1~6年,平均(3.22±0.75)年;其中单侧病变58例,双侧病变42例;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6~13岁,平均(9.02±1.35)岁;病程1~6年,平均(3.32±0.69)年;其中单侧病变56例,双侧病变44例;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围手术期行常规健康指导,包括术前健康宣教、术前准备、病情评估、麻醉配合指导、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日常生活指导、出院时健康宣教、出院后随访等。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共开展五次干预活动。①第一次干预:以加强社会支持为干预目标。患儿入院当天在本科室健康宣教室开展干预活动,由护士长、心理医生、耳鼻喉专科护士共同参与干预活动,时间为1 h左右,在活动上,护士先向患儿进行自我介绍,然而让患儿逐一介绍自己的情况。鼓励患儿说出自己对于治疗的期望及对本次活动的建议,通过交流让患儿间相互熟悉,强化患儿间支持,并带领患儿进行冥想和放松训练,告诉患儿当感到情绪波动时可进行冥想和深呼吸。②第二次干预:于术前1 d开展,以解决患儿的心理困扰,以及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为干预目标。护士要与患儿每天都进行沟通,评估患儿的情绪状态,当发现患儿情绪失控时,邀请心理医生对患儿进行情绪管理,地点在本科室的健康教育室,时间为60 min。在活动时,先邀请性格外向、善于沟通交流的患儿谈一谈患病后,疾病症状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患儿的表述可以让其他患儿产生共情,调动患儿们表述自己情绪的积极性,让整个活动气氛更加活跃,患儿在分享自己的感受时,一些表述存在相似性,如很多患儿表示“鼻窦炎让我呼吸困难”“鼻窦炎影响睡眠”等等。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展示出的负面情绪表示出理解,与患儿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后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多媒体,展示患儿常见的负面情绪,并通思维导图和图片等形式展示解决心理问题的技巧。③第三次干预:于术前1 h开展,以解决症状困扰和提升社会支持为干预目标。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负责组织活动,地点为科室健康教育室,时间为30 min。主治医生先进行自我介绍,之后成员介绍自己的疾病症状和治疗经历,并描述这些症状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影响,医生使用PPT为患儿讲解鼻内镜手术治疗原理、麻醉配合的重要性,术后不良反应等知识,使患儿全面的认知鼻内镜治疗过程,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开展同伴支持,引导患儿反思分享面对症状困扰自己的应对经验。鼓励患儿家属参与本次活动,让家属学习鼻腔护理的专业知识,让家属和患儿一起参与到日常管理过程中,强化家属对患儿的家庭支持,并监督患儿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儿健康行为意识。④第四次干预:术后第3天开展,以提高患儿对症状的应对能力为干预目标。耳鼻喉科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地点为科室健康教育室内,时间控制在60 min。首先责任护士带领患儿共同回顾上次活动所学习的内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患儿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患儿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疾病治疗及相关症状应对的方法,探讨自我护理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由耳鼻喉科医生和护士为患儿解答应对术后不良症状的方法,提高患儿对疾病症状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使患儿的自我效能不断提升,从而对疾病治疗提高配合度,提升治疗信心。鼓励患儿间相互交流,让患儿在表达和分享的过程中发现社会支持的益处,促进其主动表达压抑的情绪,寻求相关帮助,提高疾病应对能力。⑤第五次干预:于出院前1 d对患儿实施干预,以加强患儿的社会支持为干预目标。由心理学专家和责任护士负责开展本次活动,地点为科室健康教育室内,时间控制在60 min。引导患儿分享自己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分析自己在寻求社会支持过程中存在问题,引导患儿从家庭层面、同伴层面、医护层面感知社会支持的力量,从而激发患儿内在动机。
1.3 观察指标
由两名经统一培训的责任护士在两组患儿入组当天及出院前1 d评估其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①不良情绪:应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8〕评分、儿童抑郁量表(CDI)〔9〕进行评价,SCARED量表适合于7~16岁儿童青少年,由41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0~2级计分,总评分0~82分,分值越高说明患儿焦虑情绪越明显;CDI量表适合于6~13岁儿童,包含2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2级评分,总评分27~54分,分值越高说明患儿抑郁情绪越明显。②治疗依从性:应用自拟的《鼻内镜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术前准备、麻醉配合、术后饮食、术后日常生活、术后鼻腔护理等方面依从,合计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4级评分,总评分25~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儿治疗依从性水平越高。该问卷经3位耳鼻喉专家进行评估,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921,信度系数为0.841,提示问卷信效度理想。③临床症状:采用Lund-kennedy量表评分〔10〕,主要对鼻腔内水肿、息肉、鼻漏、瘢痕、结痂等5个症状进行评价,根据症状轻重进行0~2分评估,总评分0~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临床症状越明显。④生活质量:应用鼻腔鼻窦结局测量(SNOT-20)量表〔11〕进行评价,包括功能状况、睡眠质量、情绪状况、耳头面部状况等4大维度,合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总评分20~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儿症状越明显,生活质量越差。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52~0.901,信度系数为0.831,提示量表信效度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两组干预前SCARED评分、C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CARED评分、C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分,
2.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Lund-Kennedy总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und-Kennedy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NOT-20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NOT-20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支持-表达团体干预可减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儿不良情绪
学龄儿童由于心智不成熟,患儿面对外科手术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儿治疗配合度〔12〕。支持-表达团体干预理论认为,支持性互动环境可为个体增加社会资源,提升个体应对问题的能力〔13〕。本研究对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儿实施支持-表达团体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CARED评分、CDI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支持-表达团体干预可减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儿不良情绪。分析可能原因在于支持-表达团体干预为患儿营造了一个支持互动的环境,患儿能够在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下更放松的去描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缓解了未知问题所带来的精神压力,缓解了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14〕。
3.2 支持-表达团体干预可提高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
良好的依从性是确保患儿预后的前提,提高学龄儿童遵医行为对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说明支持-表达团体干预能有效提高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儿治疗依从性。分析可能由于支持-表达团体干预能帮助患儿察觉到周围的人对自己关心及支持,强化患儿康复信心,让患儿认识到自己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提高了患儿主观能动性〔16〕。另外,支持-表达团体干预将具有同种疾病和类似经历的患儿团结一起,为他们创造一个交流信息、学习疾病应对能力的平台,使患儿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强化了患儿的自我效能,提高患儿参与疾病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患儿遵医行为〔17〕。
3.3 支持-表达团体干预可改善鼻窦炎鼻内镜患儿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NOT-20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支持-表达团体干预能有效提高鼻窦炎鼻内镜患儿生活质量。分析可能由于支持-表达团体干预通过组织病友交流经验,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指导,提高了患儿对病症的认知及控制能力,使患儿掌握疾病管理的要点,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患儿术后康复,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18〕。另外,支持-表达团体干预可提高患儿的社会支持水平,社会支持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9〕。在研究中患儿能够进一步感知来自家属、病友以及医护人员情感和信息支持,使患儿获得更充分的积极体验,并引导患儿反思自己在疾病应对过程中的想法和行为,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不断改变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从而提升心理调节能力,提升患儿生活质量〔20〕。
4 小结
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可减轻学龄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鼻内镜手术围手术期不良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然而,本研究仅在患儿住院期间对其开展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并没有对患儿进行远期随访,关于支持-表达性团体干预是否对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儿远期预后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日后研究中还需要深入探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