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古筝二重奏演奏中的配合

2022-11-10巢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0期
关键词:琴弦古筝琵琶

巢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琵琶和古筝这两种乐器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长期以来,由于两种乐器的音色能够完美配合,通常会在一场完整的演奏中同时出现,或者相互衬托。琵琶与古筝进行配合,演奏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和文化内涵,总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共鸣。对两种乐器进行研究和搭配,展现中国传统乐器的文化魅力。本文研究琵琶与古筝的演奏方式,以及常见的配合方式,并分析了这两种乐器的发展方向。

古筝与琵琶一起演奏同一首曲目的表演方式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二者都是拨弦乐器,在外观和材质方面都具有相似的地方,认真观察和研究之后又能了解到两种乐器的不同之处。演奏人员用两种乐器共同演绎同一首曲谱,发挥两种乐器的音色和节奏优点,弥补其中一种乐器在独奏时表达效果相对薄弱的部分,往往能够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两种乐器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承,每当我们在欣赏琵琶和古筝音乐时,两种不同演奏方式和音色表达传出的混和声响,往往可以将我们带到特定的场景之中。这种特定的场景来源于我们的文化属性,伴随着音乐的缓缓响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场景如同发生在眼前一般,让聆听者产生情感共鸣。但这种独特的文化属性,既给这种乐器带来了丰富的画面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观众留下刻板的印象,影响乐器的发展宽度和高度。

一、琵琶和古筝的介绍和联系

(一)琵琶古筝的各种区别

(1)古筝和琵琶具有发音盒的数目不同。发音盒就像音响一样。常见的古筝一般具有两个发音盒,而琵琶仅具有一个发音盒。拨弦乐器主要依靠琴弦的振动,来发出不同音阶的声音,具有不同数目和形状的发音盒,意味着乐器的制动后声音的传播途径发生改变。

(2)对两种乐器的琴弦进行比较,会发现古筝的琴弦比琵琶的琴弦短一点,并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古筝所配置的琴弦比琵琶的琴弦更细。两种乐器之间存在各式各样的差异,即便差异的大小不同,也导致了两种乐器所能发出的声音不同。

(3)针对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在表演同样的演奏曲目和运用相同的表演方式的情况下,古筝能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是大于琵琶的。但是即便是古筝的声音大于琵琶,但是古筝的音色更为柔美、甚至流畅温柔。琵琶的音色就相对清脆、干净、利落一点。

(4)针对两种乐器的余音进行比较,对乐器表演的评价内容中,通常会出现“余音绕耳”这种评价的内容,不仅能够表达乐器的音色的连绵不绝,还能表达出听众对音乐的留恋和不舍。两种乐器进行对比以后,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古筝的余音停留的时间更长。古筝和琵琶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异,造成了两种乐器具有不同的特色。

(二)两者适配度高的原因

即使两种乐器之间存在较多的差异,但是他们不同的音色特点和其他相似的特点,共同造成了这两种乐器一同演奏时的完美配合,使他们之间具有较高的配适度。

(1)琵琶和古筝均采用木材或者竹子搭配琴弦的方式制作而成的。但是由于制作工艺、外观和演奏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音色之间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两种声音的差异恰好可以相互映衬和烘托,将音乐完美地呈现出来,丰富音乐音域的宽度。

(2)两种乐器都是采用用手拨弄琴弦的方式进行演奏,通过手指对琴弦发出不同的动作,如挑拨、按动、揉捻等方式进行声音的表达。由于都是采用相似的弹奏技巧,两种乐器进行现场的演奏时,具有协调画面的作用,使整个演奏现场变得和谐。

(3)两种乐器的历史底蕴较为相似,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通过传统乐器的演奏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奇妙音乐感觉。其激发人们对传统乐器的喜爱,起到弘扬中华特色乐器的作用,增加乐器的传播范围。

二、琵琶和古筝进行二重奏的发展限制

(一)传统的表演形式,缺乏两种乐器的创新

两种乐器一同以二重奏的方式进行表演的历史悠久,在不断的发展和不停地演奏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演奏经验。多数的乐器演奏者将自己的演奏经验向下一代人传承,随着这些演奏家的传承,我们能够学习当今时代精华的演奏方式,能够迅速领略曲目的表演形式。两种乐器进行二重奏时,由于传统的表达曲目有限,每首曲目的分段和演奏形式,甚至是思想感情的递进都具有明确的规划和规定。具有娴熟的乐器弹奏能力的表演者根据前辈的经验和教学,均能呈现出几乎完美的表演。但是这样的表演过于刻板和结构化,观众不能够听到属于演奏者独有的气质和情感的处理方式,每首曲目呈现的仅仅是曲目的思想内涵,一旦缺少了演奏者自己的思想态度,每场表演就显得生硬和刻板,难以激起观众再次聆听的欲望,因为一模一样的表演就如同收听电台节目一般,缺乏新颖的部分。尤其在表演者演奏著名曲目时,这种刻板的演奏模式更为明显。乐器都是一件很有灵气的物品,他们的表演形式不应该被定义,他们和不同的人员契合在一起会有不同的艺术色彩。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存在的艺术表达形式,要在每次演奏中加入属于自己和乐器独有的感情色彩,以及针对不同的段落加入自己的情感理解。传统的乐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不能过于拘束在演奏模板中。探索出乐器的其他演奏方法,赋予琵琶和古筝新时代的新生命,能够附和时代的潮流,稳步发展到未来。

(二)强烈的文化属性,限制乐器的情感表达

琵琶和古筝都具有强烈又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并不从事音乐行业的普通观众,对这两种乐器具有特别的感情色彩。音乐的演奏在于情感态度的表达。情感态度的表达具有多种类型,有的细腻,有的婉转,有的磅礴,有的激烈。由于人们对这两种乐器的刻板印象较为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乐器的发展。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一提到古筝和琵琶,便能出现女子轻抚琴弦的场景,琴音袅袅,婉转悠扬。但是运用琵琶和古筝并不是只能弹奏舒缓的音乐,他们具有比较宽泛的音域,对于激荡磅礴的曲目也能较好地完成。观众的思想和喜爱已经严重限制了古筝和琵琶的发展,针对观众喜好而创作的曲谱,更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聆听。但是,传统乐器的发展不能被禁锢,需要及时进行创新和结合,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不被时代淘汰和放弃。观众的刻板印象造成的行业形式,必须得到全面的改善。这两种乐器的表达情感和表演的模式不应该被限制,不应该故步自封。但是,目前的曲目创作中,很难出现新颖的创作形式。表演者在选择表演曲目时,范围较为狭窄,不仅要考虑曲目的传唱程度,还要针对两种乐器的已有条件进行选择,这样一来,能够选择的曲目范围更加狭窄。为了现场的表演能够完美进行,不得不选择常见的婉约派曲目进行表演。

(三)演奏段落的分配,难以表现乐器异同点

这两种乐器的音色对于普通音乐聆听者而言,聆听一场完整的二重奏表演后,很难分清两种乐器的声音。乐器的表演从古至今都不是专门给专业人士听的,而是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让更多的人一起聆听音乐的魅力,能够随着表演者的表演方式和音乐的跌宕起伏达到情感的共鸣,一起领悟曲目表达的艺术情境。但是,现存的常见段落分配比较平缓,难以将两种乐器的特色表现出来。乐器的合奏不仅要注重两种乐器的匹配程度,声音的表达形式。也要注重各自特色的凸显,能够让大众听出两种乐器的不同,从而领略到琵琶和古筝的不同之处,以及他们各自所具有的魅力。能够根据表演者的优美表演,对学习乐器产生兴趣,从而加入到古筝和琵琶的学习生活中。但是,现阶段两个乐器继续配合表演的时候,过于重视两种乐器的配合度,但是忽视乐器各自的特点。要改变段落的分配方式,创造意想不到的反转效果,既能够在乐器的原有基础上,又能迸发出合作以后的音乐能量。其采用新的艺术形式对表演曲目进行独特的诠释。

三、琵琶和古筝进行二重奏的发展方向

(一)进行表演曲目创新,突出乐器特点

古筝和琵琶不仅要在演奏时进行配合,也要重视音乐的创作。一是创作新的表演曲目,二是对原有的曲目进行节奏的改变。根据古筝和琵琶的特点进行表演曲目的创作,能够针对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进行专门的曲目创作,设计出专属于琵琶和古筝的曲目。在传统的民乐曲库中,《十面埋伏》是最为著名并且传唱度最高的曲子,属于琵琶表演的代表组。而专门属于古筝的无名则是《离弦》。两种乐器在演奏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地突显出演奏乐器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而两种乐器进行二重奏的表演时,通常选择偏向某一个乐器的曲目。这样就会造成一种乐器发挥正常,而另一种乐器的特色被掩盖。这样的表演形式,在现场来看不仅难以区分两种乐器的表演片段,还容易造成表演质量不稳定,即质量忽高忽低的情况发生,导致观众容易对两种乐器产生对比的心理活动,因为表演曲目无法完美公平的呈现两种乐器的优点,对于两种乐器的传承和推广不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产生消极作用。为两种乐器的二重奏表演进行专门的创作曲目,合理设计片段的分配,和合奏部分的配合,提升曲目的完整度,加深观众对演奏的记忆程度,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一首内容丰富、故事完整的曲目,具有极大的传承意义。

除了进行最新的曲目创作,还可以对传统的曲目进行合理改编。进行曲目的重新唱作花费的时间周期长,对创作者的能力要求过高。最新的创作很难超越流传数千年的千古名作。可以对传统曲目进行适当改变和二次创作,发挥出乐器的最大能量。对曲目的编排、曲调、节奏进行细微的改变,使曲目更加贴合乐器的声音表达形式。对于细节的处理能够更加到位并且准确。例如,在演奏一首琵琶专业的曲谱时,琵琶的声音更加清脆,古筝的声音更加柔美,可以将古筝的表演段落进行改编,让曲谱更加接近古筝的表演形式。此外,由于两种琴弦的余音长度不同,对于合奏的部分要重点进行把控,保证两种声音的协调和配合,能够同时响起声音,又同时将声音停止。保证两种乐器的整齐程度。独奏部分更应该重视突显出两种乐器的区别,而合奏部分的重点在于另种乐器声音的整齐程度,能够同起同灭,让人难以分辨,却又蕴含各自的玄机。对曲目进行改编创作并不是对前辈心血的不尊重,正是因为感受到前辈在演奏时的魅力,致使我们想要创作出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曲目。无论是新曲目的创作还是旧曲目的改变,核心目的是将古筝和琵琶的独特之处展现给更多的人,加速文化的传承。

(二)重视表演者的配合,提升默契程度

琵琶和古筝分别在单独演奏时,都具有各自的独特魅力。但是进行合奏时,就需要学会配合。这种配合包括舞台肢体配合和情感表达的配合。两个乐器的演奏者熟悉对方的演奏方式,能够预知对方思想感情的表达。无论是进行衬托式演奏,还是对比式演奏,都能巧妙地化解琵琶和古筝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于乐器的欣赏,更加推荐人们去现场去聆听,在现场更加能够沉醉在音乐的世界,更加具有音乐的震撼力和情感的渲染力,但是现场表演相对于录音表演,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现场表演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保证演奏的顺利完成,表演的完美呈现。两种乐器的演奏家能够熟悉对方的演奏模式和情感表达,在演奏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巧妙拯救的可能性变得更大。因此,在表演排练的时间阶段,需要双方进行肢体语言的了解。由于两种乐器的弹奏方法和技巧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需要向演奏家简要地介绍对方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或者视频观看的方式进行了解。当双方具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再进行舞台肢体表达的设计。其可以设计出两个乐器演奏的舞台效果,现场的演奏画面更加协调和美丽。例如,可以设计相同的提腕姿势和时间,在表演的开始两个演奏家进行整齐的提腕,可以在表演开始的初期起到吸引人心的效果,将观众的思绪迅速拉入到表演之中。

除了统一两种乐器的肢体表达以外,更重要的是统一两种乐器演奏者的思想表达。音乐的艺术色彩的渲染主要在于思想感情的递进,通过两种乐器的演奏者气息节奏的配合,共同对表演曲目进行分析和商榷。琵琶和古筝这种弹拨乐器,注重运用手指间上的力量进行表演。由于,手指间的力量较小一点,那么对演奏者气息的控制的要求就更加严苛,演奏者应该保持像相似的呼吸频率进行表演,时刻控制自己的气息,保证能够与同伴进行默契的配合,保持气息的一致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帮助演奏者感受对方的情绪宣泄。完整的表演不能单纯依赖气息的控制,还要进行关于曲谱的情感态度递进的研讨,保证两个表演者的情感具有足够的契合。商量何时是感情的低沉部分,何时进行情感的递进,何时将情感推送到表演的高潮、何时将表演结束,以及商量情感的表达方式和递进方式,并且共同设计以什么样的情感处理方式作为曲目的结束方式。两个演奏者能够具有肢体表达的切合和情感态度的相同表达,使整场表演的节奏紧凑但又顺滑。

(三)合理分配表演段落,突出乐器特点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人认为琵琶和古筝这两种乐器只能表演温柔、舒缓的音乐。殊不知,乐器的表演形式是不受限制的,他们具有无尽的可能性。二重奏表演不仅是供给人们欣赏,还要起到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在选择表演曲目时,可以大胆一点,选择气势浩荡磅礴的音乐进行表演,打破观众的传统印象,形成一定的震撼力和反差感。人们印象中,古筝和琵琶的著名演奏曲目,到多数和自然景观、鸟语花香、高山流水或者描写细腻的情感变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加深,更应该不断地挖掘乐器的潜在实力,不能将乐器的表演形式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模式或者大众的普遍认知之中,要进行不断的突破和转变。例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这类型的乐曲的情感表达,他们的气势磅礴,用声音勾勒出的场景宽广、开阔,具有气势。每次进行表演都能震慑到全场的观众。让观众体会理解到琵琶和古筝不仅能够表达细微的感情,也可以用于磅礴场面的描写,悲壮感情的烘托。琵琶和古筝在二重奏表演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段落分配、默契的配合,为彼此的声音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将演奏烘托到另一个高度。

在进行表演段落的分配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能够衬托出两种乐器的独特声线。二重奏之中以两种乐器的合奏为主要的表演形式,但也可以在表演之中加入其中一个乐器的单独演奏,将这种乐器的特点完整地表达出来。或者采用情感的紧急转变,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情感转变,迅速的情感转变,观众来不及进行思考,等待到正常的表演结束以后,能够激起观众的回味,使观众所能体会到的情感久久无法消散,长时间处于情感的震撼之中。制造反差的方式,还可以根据琵琶和古筝的独有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古筝的声音更加柔美,但是也可以演奏出清脆的声音,进行舞台设计的时候,将段落的分配打破常规的思维,进行小段落的乐器演奏互换,可以给琵琶和古筝这两种乐器的爱好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另外,不是所有的曲子都能够完美地突显出各自的特点,进行二重奏要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一切以最好的状态进行音乐的表达,当作为辅音的时候,就对主音进行铺垫,不能因为自己的表演特色影响到整体效果。二重奏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合的默契,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进行音乐的设计和改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特殊设计的表演。

四、结语

琵琶和古筝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两种乐器进行共同演奏时,还能迸发出不一样的音乐魅力。在新的发展时期,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乐器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谋求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琴弦古筝琵琶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第一次弹古筝
“琵琶”和“枇杷”
我爱古筝
额头上的琴弦
绿色的琴弦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