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2022-11-10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文化产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图书传统

周 群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图书出版行业的现实需求,亟待通过现代数字化转型丰富图书出版形式,不断优化与提升图书出版的市场竞争力,为图书质量的提高以及图书编辑出版环境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首先阐述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出版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其次分析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创新策略,以期能够推动图书编辑出版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图书编辑的出版质量。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公众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因此,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用户需求的转变推动着传统行业向着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针对图书出版行业而言,在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和便携设备的普及使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读者的阅读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此外,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市场竞争力不断萎缩,图书库存的不断增加与生产需求的不断降低等难以调和的矛盾迫切要求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图书编辑出版形式,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挖掘读者的现实需求,传统图书出版行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优势,分析目前传统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图书编辑出版理念、编辑出版技术、图书出版与销售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以期推动传统图书编辑出版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出版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改变

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智能终端和可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公众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读者更加倾向于“短平快”的图书内容阅读,电子化、沉浸式阅读方式更受广大读者的青睐,公众习惯利用排队、等车等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活动。这导致传统以纸媒为主要载体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模式难以深层次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与此同时,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模式难以实现读者与编辑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以至于编辑人员难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整理与归纳,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选题策划也容易偏离读者的喜好与社会的实际热点。这削弱了图书编辑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图书出版行业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制约了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图书制作模式更加具体化

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模式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制作模式变得更加立体化、具象化,数字化需求分析、图书内容编辑、出版形式的选择以及图书市场的调控等图书编辑出版流程越来越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图书出版的内容质量和制作效率。然而,在图书出版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图书编辑出版理念的影响,许多图书出版企业的图书制作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并不彻底,图书的内容与质量也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进而使得部分图书出版企业被市场淘汰。此外,在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出版人员需要能够利用多样化的媒体渠道,充分了解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以及已出版图书的质量和市场反馈,以促进图书内容的不断优化,实现对图书市场的精准调控。然而现阶段,许多编辑人员主动收集相关信息数据的积极性不高,且图书出版企业缺乏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这导致图书编辑内容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不利于图书编辑出版行业的长期发展。

图书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时代下,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图书市场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作品由传统单一的纸媒形式转变电子图书、网络读物等多媒体形式,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是,目前许多图书出版企业缺乏信息化与图书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储备,导致图书作品的推广与销售模式过于单一,信息化的图书市场占有率过低,难以全方位地对图书进行系统化的推广与销售,使得传统图书出版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制约了传统图书出版企业的发展壮大。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的图书制作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图书内容和图书出版形式,为图书的推广与销售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然而,在现阶段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人员难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图书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推广与销售,缺乏集纸质图书、有声读物以及电子图书为一体的图书阅读平台,图书市场的开发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出版形式过于单一,图书内容质量不高

现阶段,许多图书出版企业对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缺乏深度了解与重视,图书出版,仍以传统的纸质出版为主要形式,难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导致图书内容质量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诉求,进而制约了传统图书出版企业的发展壮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传统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人员深受传统出版理念的影响,不适应新兴的图书编辑出版模式和编辑技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将信息技术高效地融入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使得大数据技术无法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图书出版企业缺乏编辑与读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还缺乏对读者个性化需求和图书质量反馈的实际调研渠道,导致图书编辑出版人员难以全面了解广大读者的思想动态,在选题策划时偏离读者的喜好,制约了传统图书行业的发展。

图书制作效率低下,图书出版缺乏时效性

现阶段,大部分图书出版企业采用的是较为固定的图书编辑出版制作流程,在图书内容的审校过程中,严格遵循“三审三校”制度,甚至某些图书内容或出版社还会“四审四校”。这些标准流程能够充分体现图书编辑出版的严谨性,保障图书质量不断优化与提升,但是,较之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的图书编辑出版模式,传统图书内容的时效性和图书制作的效率都远远不足。大数据时代下,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发布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图书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身份时常会发生变化,读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具有多样性的新媒体平台参与实际的图书编辑出版工作,这提高了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新兴图书编辑出版的效率,且更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相较而言,传统图书编辑出版模式无法让不同层面读者充分参与到图书制作中,导致传统图书难以实现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化发展。

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大数据应用程度不高

现阶段,许多图书出版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与大数据相关的基础建设相对匮乏,大数据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程度不高。首先,目前大部分缺乏图书编辑出版系统化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没有对图书编辑出版的选题策划、内容制作、市场调控等基础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导致大数据技术难以在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发挥出优势,如在选题策划方面无法实现对读者的个性化调研,在内容制作中无法对图书质量进行精准把控以及图书时效性不强,在市场调控中难以实现图书“线上+线下”的多方位销售。其次,目前部分图书编辑出版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不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不足,且人员老龄化严重,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有限。图书出版企业缺乏信息技术与图书编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补充,导致现有的图书编辑出版人员整体职业素养难以达到大数据时代的现实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大数据技术在图书出版企业的良好应用。此外,许多图书出版企业缺乏定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高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团队储备,这也是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创新的主要阻碍。

大数据时代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

创新图书编辑理念,丰富图书出版形式

在大数据时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图书出版企业不断创新图书编辑理念,丰富图书出版形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实现图书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从理论层面来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人员需要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上进行全面创新,加强自身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对图书编辑出版模式信息化转型的认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充分调研了解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读者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与提升图书内容质量,为传统图书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和发展基础。从实践层面来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人员要不断优化选题策划模式,保障图书选题策划和内容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并充分结合大数据技术开发出多样化的图书出版形式,推动图书作品实现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以及有声读物一体化发展,最大程度地提升传统图书的市场竞争力,为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图书制作流程,实现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模式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大数据技术实现广泛和深度应用的基础,因此,图书出版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图书制作流程,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升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首先,在选题策划方面,图书出版企业可以建立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充分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以此来明确图书出版的模式和目的。这种方式不仅具有极高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还能极大地缩短编辑人员选题策划的时间,提高图书编辑出版的效率。其次,在编辑校对方面,编辑出版人员可以利用专业的编辑软件不断优化与完善编辑流程,避免编辑校对工作中出现人为因素造成的校对误差,在提升校对质量的同时可以极大地简化整体的校对流程,提升校对效率。最后,图书出版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自身的读者数据库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并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推送其喜爱的图书内容,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

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打造一体化图书出版平台

图书出版企业需要不断强化对图书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应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图书传播渠道,为传统图书出版的制作、推广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图书出版企业可以定期对现有的图书编辑出版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帮助图书编辑出版人员了解并接受大数据最新的相关知识,以构建系统性的信息化图书编辑出版体系。同时,图书出版企业要转变对图书编辑出版人才的招聘理念,引进具有信息化职业素养的高质量人才,为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图书出版企业可以打造从选题策划到市场调研的一体化图书出版平台,保障图书编辑出版人员能够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进行统筹管理。最后,在图书编辑出版方面,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使图书编辑出版工作高质高效地完成;在图书市场推广方面,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推广销售平台,保障图书市场的推广与评价能够全面反馈给编辑人员,进而推动图书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在大数据时代,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图书制作模式的具体化以及图书市场呈现出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为传统的图书编辑出版行业带来了极大的现实挑战。现阶段,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出版形式过于单一、图书内容质量不高、图书制作效率低下、图书出版缺乏时效性、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大数据应用程度不高等因素制约着图书编辑出版工作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因此,图书出版企业需要创新图书编辑出版理念,丰富图书出版形式,完善图书制作流程,实现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人才队伍,打造一体化图书出版平台,为大数据技术在图书出版行业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图书传统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宋代登科总录》编辑出版杂谈
关于编辑出版的现代化探索
少年力斗传统
五四时期西诗汉译编辑出版之语体特征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