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2022-11-10胡亚琦李国燕
□胡亚琦,李国燕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后“三农”领域的又一重大战略。
2021 年4 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部门要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等实施监督。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把农村工作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中之重。审计机关必须认识到农村审计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审计职能,以党的领导和国家政策为导向,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监督农村资金使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
1 文献综述
目前,农村审计与乡村振兴的相关文献已不鲜见,但是农村审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落实政策实施和监督资金运用的文章并不多见。农村审计是农村发展的见证者和监督者。
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原有的农村审计方式可能并不适合新的政策。传统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在满足农村审计定位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农村审计进行完善。农村审计在乡村治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农村审计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农村审计模式可能对政策落实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文献指出,要想助力乡村振兴,就要更新和完善农村审计。我国农村审计目前尚不成熟,存在审计力量薄弱、信息反馈落后、独立性较差等问题,农村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需要及时优化。农村审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监督者,但是目前农村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审计模式仍旧沿用传统未及时改进。要想充分发挥审计作用,监督农村发展,就要对目前的农村审计进行完善。强化审计的监督职能,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开展审计,利用大数据,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审计的角色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农村审计检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监督相应资金使用情况,对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原有的农村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应对农村审计本身进行完善,助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实现。
2 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2.1 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农村审计配套政策不健全。农村审计具有其独有的复杂性,各级政府对农村审计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及标准。例如,海南省结合当地情况发布《创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管理流程》、青岛市审计局发布《创新开展BIM+政府投资审计标准化流程研究》、土地开发项目有《土地开发项目审计关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流程》,而农村审计的流程、标准及其他配套政策并不完善。尤其是审计工作程序和审计标准不清晰,给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审计工作造成困难。
其次,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缺乏且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审计一般会由县级政府下派到乡镇的审计站完成。据了解,每个审计站的常驻工作人员通常只有两三名,而每个乡镇所管辖的村庄大概有十几到二十几个不等,如若开展审计,一个乡镇的工作量以审计站所配备的工作人员数量远远不够。如若在市、县进行抽调审查,面临的问题是市、县机关审计人员是否充足,以及被抽调人员对于农村情况是否了解、能否结合农村情况进行专业的审计并提出高质量有效的审计意见。
再次,调查取证难度较大。农村现金收支、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等原始凭证并不符合规范。农村现金收支业务数量庞大但是每笔业务金额较小,且收支单据多为自制。由我国国情决定,农村大部分资产为公有或集体所有,而集体资产承包合同付款期限较长,而且多数村未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台账,审计风险较高。合同付款金额标准是否达到同期平均市场水平难以进行估计,有的采用现款现付的形式给坐收坐支提供了空间。工程发包建设较为随意,村集体对工程建设标准与监理缺乏了解,容易出现钱已付但工程质量不过关等情况,给寻租留下了空间。
2.2 农村审计的改革措施
首先,国家机关可以参照审计现有的法律法规,例如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法或内部审计规范等,制定一套农村审计的重点内容或者审计流程的全国性法规,把农村审计关键点列入该法规供各级省市县审计部门参考,给农村审计精确定位,规定农村的审计宗旨及目标、审计计划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再由省级审计部门牵头,市、县审计部门协助以国家机关发布的法规为依据,结合当地农村实情出台适合地方实施的地方性法规。这样可以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更权威的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减少审计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规范农村审计工作、规避审计风险。
其次,提高农村审计工作人员数量和专业性。制定相关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各类审计人才到农村基层开展审计,推进政策倾斜及工资补贴,例如评职称优先、把有无农村审计经历纳入考核内容、提高农村基层审计人员工资津贴等,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组织现有的审计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培训,提升现有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和政治性。县级政府组织,由农村财务人员、农村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县级财务人员、县级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参加,制定培训后的考核制度,检验学习成果。在高校设置农村审计专业课程,使学生们了解农村、了解农村审计内容、改变高校学生对农村及农村审计固有印象,培养专业且愿意深入农村工作的农村审计人才。
再次,针对调查取证难度较大问题,可以在村内选举村民代表,协助审计人员取证,保障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对收支凭据不正规或缺乏票证的经济事项真实性、合理性难以判断时,可以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表决并将表决结果作为收支依据。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对承包建设的公司开展延伸审计,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农村审计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
3.1 秉承传统农村审计,坚持国家审计为主导
首先,国家机关更容易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审计,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乡村关键问题之所在,例如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国家审计具有独有的优势,因此由国家审计进行主导开展农村审计,应确保乡村振兴资金的依法、合规、有效使用,会大大增加群众的信任度和配合度。而且国家审计有其独有的权威性和各部门协作的便捷性,有助于统筹各种审计资源,可以有效防止资金挪用、冒领、违规使用以及违法使用等问题,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为乡村振兴而努力。
其次,2018 年3 月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加强了党对国家审计的统一领导。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所以由国家审计进行主导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由国家审计主导可以弥补乡村审计制度政策不完善的薄弱点,在实施审计之前可以根据当地实情制订统一的审计流程,明确审计重点和审计标准开展审计。农村审计助力乡村振兴应继续坚持以国家审计为主导。
3.2 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的审计人才支撑
首先,乡村振兴作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有一系列的政策、制度、资金来保障实施,农村审计作为监督国家“三农”政策实施的一把“利剑”,可以贯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过程。要求农村审计改变事后监督评价的方式,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资金实施事前预防、事中提醒、事后监督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这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性、独立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单一的审计专业人员逐渐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应融入复合型人才或其他领域专家,例如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熟悉当地自然资产资源的专家等。
其次,农村审计有其特殊的复杂性,而且农村审计业务量庞大,对审计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较大。如果在对乡村振兴实施农村审计时未能实现审计的全覆盖,会对政策实施的效果造成影响。加强农村审计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审计人员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
3.3 加强农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审计方式,对约束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监督领导干部责任履行具有重要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领导干部掌握着农村大量的公共资源,还要负责公共资金的管理、拨付和使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需要农村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应依法有效监督领导干部的行为,防止政策执行变形及滥用资金。一直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农村干部优亲厚友、贪污腐败等情况较为常见,且法治环境较为落后。因此,对农村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防止领导干部腐败,杜绝领导干部不合规行为,规范领导干部权力使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3.4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一项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也是一项经济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大部分自然资源分布在乡村,因此对自然资源资产开展审计也一直是农村审计的一部分。由于审计评价标准不完善、各个地区的自然资产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自然资产资源审计一直未真正落实到位。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的农村审计应充分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落实“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的原则。
近年来,由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农村吸引了不少企业投资,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监督不到位、惩罚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水流、湖泊、空气等自然资源遭到了工业废水、废气的污染。农村审计应改变以往侧重资金和政策的方式,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纳入审计重点内容,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重点审计,二次审计整改情况,改善农村环境。
3.5 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是整个审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不但是审计内容和上一阶段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也是后续进行整改的依据。现阶段,由于我国农村审计体系并不完善、农村审计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也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审计结果未能充分利用,不合理行为没有及时追责,相关资金不合理运用且没有及时调整,政策不完善的部分没有及时补充修正。同时,上一阶段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在下一阶段中得到充分利用,久而久之,群众和审计工作人员会逐渐降低对农村审计的重视性和信任度,从而失去审计本身的监督职能,失去审计的意义,不仅不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甚至会造成阻碍。对被审计项目没有及时进行二次审计也是审计结果应用不充分的一个体现,放任了审计结果利用不到位的行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中央对农村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农村审计应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对资金进行有效、科学的监督。利用审计结果可以监督政策的落实及资金使用情况,完善相关制度,杜绝为了整改而整改的情况发生,使审计结果的使用落到实处,不仅可以提高政策落实及资金使用效率,也可以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审计结果可以适当告知群众,由群众监督审计结果的应用情况、相应整改的落实情况。审计的内容和结果都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将审计结果告知群众会大大加深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信任度,也有利于监督村干部的工作履责情况,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领域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对国家发展、民生保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意味着对农村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村审计存在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取证困难等问题。因此,完善农村审计制度、提高农村审计人员素质等是审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审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应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农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辅助,强化农村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高质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