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之“青海实践”的历史性成就及重要意义

2022-11-10王肖肖

山西农经 2022年14期
关键词:青海贫困地区攻坚

□王肖肖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役中,青海脱贫取得全面胜利,为全国脱贫攻坚战交上完满的“青海答卷”。青海脱贫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对于青海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青海致贫主要原因

自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青海一直是国家扶贫重点及难点开发地区。多年来,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青海贫困地区的人民。青海主要贫困人口集中于干旱贫瘠的东部山区及青南带高原高寒牧区,且具有贫困范围广、程度深,贫困人口分布集中,返贫率高等明显特点。青海贫困问题突出,致贫因素错综复杂,是我国脱贫攻坚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分析致贫因素对于青海脱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区,脱贫攻坚难在攻克深度贫困片区。深度贫困片区多数位于青海藏区,自然气候条件恶劣,海拔高、空气稀薄、极度缺氧、全年低温,农作物生长期短,荒山秃岭景象遍布,旱灾、雪灾、低温冷害、地震、山体滑坡以及地下渗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给青海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挑战,导致青海扶贫难度大,整体脱贫困难。

其次,贫困地区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困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思想贫困是青海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青海贫困地区主要集中于民族地区,农牧民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水平低,自身学习接受能力较弱且对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在创新发展方面缺少足够动力。个别贫困人口知识水平低及能力低下,主观脱贫意愿弱,缺少内生动力,过分依赖贫困补助作为生活唯一来源,这种典型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影响贫困地区脱贫工作进展。

再次,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有限。受独特的高原地理位置及恶劣的气候条件限制,青海农作物品种单一、产量有限。青海贫困地区尤其农村地区多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少,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群众收入受限。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多数贫困群众从事于传统的种植畜牧业,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增收渠道有限,可持续增收的产业选择培育和转型升级难,多数依赖于政府政策性收入。

最后,政府财政困难,基础设施薄弱。青海政府财政拨款困难,扶贫支持资金缺乏,扶贫脱贫效果欠佳。基础设施及社会扶持等服务的主要经济来源依赖于地方财政。同时,青海财政自足率低,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及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扶持服务。基础设施既是贫困的表现,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同时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呈正相关关系,落后的基础设施阻碍正常生产进程,进一步影响人力资源水平,进而制约经济社会进步。

2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青海实践”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青海实践”,有效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青海社会发展的贫困问题。青海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省情,探索出具有青海特色的脱贫攻坚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全面推进青海接续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健全领导机制。自脱贫工作全面开展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党的领导放在脱贫攻坚的首要位置,落实责任,严格执行,为青海脱贫攻坚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证。不断健全青海省级领导机关单位联点及督导机制体制,落实个人责任,层层把关。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员同志始终走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线。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服务广大贫困群众,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青海战役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始终坚持立足生态,带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基,是提升扶贫效果可持续的重要支撑。青海依据自身实际,遵循宜农则农、连片推出、生态共赢的原则,依托丰富的光照和土地资源,打造了具有“青海典范”的光伏扶贫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共赢的发展局面。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不断丰富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如“青品汇”网络销售平台的创建,标志着青海产业扶贫模式升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青字号”产品销售渠道,让优质的扶贫产品走出高原,走上绿色可持续的产业扶贫发展道路,使青海的产业扶贫道路更加宽广。

再次,重视贫困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是青海取得脱贫胜利的根本之基。在全面脱贫攻坚实践中,青海始终重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主体作用,进而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思想观念变化,再到掌握知识与技能后“我能脱贫”主观意识上的巨大转变。自打响脱贫攻坚战役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不断通过塑造良好乡风,增强外部环境影响,塑造脱贫致富良好氛围;始终坚持教育扶贫、教育脱贫,从而阻断“代际贫困”,加快扶贫脱贫事业进展;不断强化精神脱贫,让贫困群众明白脱贫致富不能只单纯依靠国家依靠政府,而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进一步实现全面发展。

3 青海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脱贫攻坚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我国反贫困斗争的彻底完成,仅代表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低底线任务和指标。青海脱贫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书写了中国反贫困“青海实践”的伟大传奇。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饮水、用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青海脱贫攻坚战役顺利完成的同时,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指标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使长期困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充分解决,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底色。

首先,历史性地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区域整体脱贫。青海始终坚持以贫困群众为中心,把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及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不懈追求的目标。历经脱贫艰苦卓绝的奋战,青海农牧贫困区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产业带动扶贫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图卷正在青海展开。青海贫困群众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得到极大满足,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截至2019 年底,全省42 个贫困县、1 622 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实际减贫人口为53.9 万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千年小康梦在青海大地绽放异彩。

其次,历史性地摆脱“穷山恶水、靠天吃饭”的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立足省情、以绿为进”的经济发展与绿色文明生态发展携手共进的扶贫发展策略,生态保护带动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快速增长的易地扶贫搬迁点,进一步帮助青海贫困人民脱贫。2015—2019 年,青海创建各类扶贫公益性岗位8.13 万个,年人均收入增加最高达到2.16 万元,打造了光伏产业扶贫的“青海典范”,光伏扶贫让贫困户的收入日益增长。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青海立足省情,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打造专属地方特色,使昔日的“穷山恶水”变为青海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真正摆脱了“穷山恶水、靠天吃饭”的历史困境。

再次,历史性地破解饮水难题,实现饮水安全。青海素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之称,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限制及水源情况复杂,农牧区饮水难、用水难问题成为青海脱贫攻坚亟待解决的历史性难题。因此,确保农牧区贫困群众饮水用水安全是青海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硬性指标之一。水与生命并重,与贫困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关联。青海始终践行新时代扶贫脱贫治水方针,以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饮水用水安全为目标。2016 年至今,经过青海省委、省政府的不懈努力,全省农牧区饮水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累计投资27.7 亿元,234.67 万亿农牧民从中受益,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饮水用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全面完成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清零”指标,成功破解青海贫困地区饮水用水难题,历史性地实现了青海饮水安全目标。

4 青海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意义

首先,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在青海各级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阻碍人民幸福生活、社会发展的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青海奇迹”。青海脱贫攻坚过程中进一步推进青海地区民族团结,生态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实践素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团结是实现我国各族人民和谐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促进民族大团结。在脱贫攻坚战役和推动与民族团结的创建中,青海汇聚了大量的心血。推动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凝聚人心,增强青海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形成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自脱贫攻坚以来,从生态环境恶劣变成如今的“金山银山”宜居新型地区,离不开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视,青海政府始终把生态治理放在首要位置,坚持走生态扶贫可持续发展产业,同时依据省情,深入推进生态扶贫可持续发展产业,圆满完成脱贫任务同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再次,促进全国脱贫攻坚战役如期圆满完成。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青海自然环境复杂,气候恶劣,相比其他贫困省份具有扶贫难度大、成本高、战线长等突出问题。青海是国家脱贫攻坚集重点及难点的主要地区之一,脱贫攻坚战役任务之艰巨难度之高,可谓是“万道河、千重山”。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上必须要确保每个贫困地区都能顺利脱贫。自1986 年国家实施开发式扶贫以来,各级政府为青海脱贫攻坚实践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倾注大量心血。因此,青海脱贫攻坚顺利完成,促进全国脱贫攻坚战役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如期圆满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最后,丰富马克思主义脱贫理论中国化实践素材。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青海始终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形成政府、社会联动的大扶贫格局。不断带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走出具有青海特色的扶贫创新之路,使广大贫困群众摆脱贫穷,走向小康。青海脱贫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国脱贫攻坚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扶贫方略在青海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基础,丰富其理论内涵,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提供实践理论素材,为全球减贫事业的后续发展贡献了脱贫攻坚实践的“中国智慧”。

5 “后小康”时代青海反贫困事业展望

青海历经艰难困苦、不懈奋战后,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青海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并不意味着青海反贫困事业就此结束。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意味着“后小康”时代,青海反贫困治理重点应转向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相对贫困治理。距离实现“共同富裕”,摆脱相对贫困,青海反贫困事业仍任重道远。

首先,在治理对象上,设定相对贫困标准。全国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意味着我国现阶段已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在青海区域范围内,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多维贫困标准,同时设定相对贫困标准范围,更好精准识别相对贫困对象。

其次,在治理主体上,青海省委、省政府在接续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凝心聚力,形成巨大脱贫合力。

再次,在治理方式上,青海省委、省政府应转变扶贫方式。摒弃以往单一开发式扶贫,在后脱贫时代更要注重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开发式扶贫仍是后小康时代反贫困重要指导方针,但除经济开发之外,个人能力的开发也是“后脱贫”时代的重点之一,应提供公平、充足的基本社会服务功能即医疗与教育从而实现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普及义务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后续发展中,青海应坚持普惠性扶贫、遵循制度性常态化治理模式。

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摆脱贫困的最低目标。“后小康”时代,乡村振兴是针对反贫困治理的全面提质。征途漫漫,唯有奋斗。青海省委、省政府要以青海脱贫所取得的伟大胜利为基点,接续发展,统筹推进巩固青海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青海贫困地区攻坚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比亚迪集团扶贫
大美青海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攻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