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路径探析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Z 村为例

2022-11-10□马

山西农经 2022年14期
关键词:制度经济建设

□马 格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 445000)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关注农业农村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有重大意义。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到2018 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开启了乡村治理和建设新篇章,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乡村发展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因此如何促进相对发展较为缓慢的民族地区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仍然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以迪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人物的经济社会学萌芽于19 世纪中叶,是社会学与经济学两门学科互动的产物,是社会学重要的一门分支学科,将经济现象看作一种社会结构与历史经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并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理论与方法对其加以研究。格兰诺维特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经济社会学中称为“新经济社会学”,许多社会学家在格兰诺维特的基础上把网络分析的方法运用于各个经济现象中。文章对民族地区恩施州Z 村进行田野调查,运用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发展概况,提出解决乡村发展困境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田野点Z 村村貌及发展情况概述

Z 村位于鄂西武陵山民族地区恩施州西南部,距乡集镇17 km,辖13 个村民小组,815 户,3 002 人,国土面积37.6 km,平均海拔1 000 m 左右,耕地面积7.674 km,该村地理位置离市区稍远,但村落依山环水、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环境清幽舒适,富有土家族民族特色。2014 年以来,该村荣获湖北省旅游魅力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湖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湖北省生态村等荣誉,是恩施州乡村振兴首批试点建设村之一。在脱贫攻坚的政策扶持和乡村振兴试点建设的推动下,全村已基本实现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治理顺的目标,经济发展明显,社会发展进步。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下,Z 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利用该村自然条件和资源,在原有的农业产业基础上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优先发展烤烟、茶叶,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随着该村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变迁,绝大多数家庭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变,贫困户顺利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2020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2 865 万元,人均纯收入为9 541 元;产业以烟叶、茶叶、药材、旅游为主。近年来,Z 村累计发展烟叶0.667 km,水稻0.173 km,茶叶1.867 km,药材0.36 km,蜜蜂600 箱,培育市场主体8 家,现有农家乐17 家,房间185 间,床位220 张。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Z 村乡风较好,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与村委会村干部的领导有方密不可分,村干部和一些新乡贤凭借自己的声望和示范在村中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第二,村民群众发挥着极大作用,Z 村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建设新时代的文明实践站,坚持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厚植乡村文化底蕴,激发、增强文化自信,注重物质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精神文化,组织群众开展评选活动,评选村中道德模范,培育村中邻里互助、患难相恤的优良乡风。

Z 村村委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吸引、调动和鼓励大学生、新乡贤等人才积极创业,实现增收。例如当地村民在保留原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上进行了翻新,打造出独特的民宿,同时办好农家乐,向外呈现出特色的饮食文化和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大力宣传,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游玩。以上举措既提高了知名度,又提升了村民的收入,带动了该村特色产业发展。当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该村利用自然条件优势,积极发展养蜜蜂项目,通过运行养蜂项目提高养蜂技术、提升养蜂品质打造品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2 文献回顾

近年来,党和政府尤为重视“三农”工作,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问题,以加快乡村发展。我国近百年的乡村重建经历了“乡村是如何发展的”到“乡村如何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发展的重点转变为“乡村如何更好的发展”的问题阶段。推动乡村发展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王晓娥(2017)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培育内生发展动力。钟海燕和郑长德(2020)认为,新时期要实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更重视绿色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城乡产业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庄晨燕和浦天龙(2021)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认为乡村社区建设注重生态和社会结构维度,忽略了文化、认同和价值维度,提出在“社会团结”理论下用道德激活乡村社区的共同体文化促进乡村治理建设的观点。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研究乡村发展的文献不计其数,但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社会发展问题相对较少。

3 Z 村社会发展存在的困境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要点,可以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乡村地区发展受到诸多因素所限制。Z 村经过多年努力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但该村由于一些客观和内在的原因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是经济滞缓,更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发展瓶颈,如乡村制度设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主动性依赖性强、乡村治理建设缺乏主体等多种阻碍。

3.1 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不完善

由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交通等基础设施资源比较匮乏,政府资金对农村投入有限,制度设置和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乡村发展。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受到不同政策影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差异也更多地表现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例如Z 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然该村“农旅融合”发展方式既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又吸引了外来游客拉动了旅游经济增长。但不足之处在于离市中心相对较为偏远,基础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通往集镇时交通不便;服务体系不健全,旅客往来需靠自驾车,限制了游客群体壮大,阻碍了乡村旅游业发展。

3.2 乡村社会发展缓慢,发展依赖性过高

农村本身发展速度迟缓,与城市相比,农村环境优美,许多村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优势、风景秀丽、美丽宜居。虽然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发展过快,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就业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突出,但仍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如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信息通讯网络发达,以及医疗、教育等资源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比如Z 村距城市发展差异过大,需要依靠城市的辐射带动,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落后,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而收益较低,经济发展缓慢。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国家和政府实施农村建设治理的举措对乡村发展发挥了较大的社会功能,促进了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但Z 村对政府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农村建设缺乏主体

农民以发展农业为主,靠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经济来源单一,收入相对较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面对城市的吸引,许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或是进厂打工。Z 村许多农民进入大城市或小城镇充当农民工的角色,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跟随熟人到福建等地的大城市打工,只剩下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家,造成村庄大部分劳动力流失,乡村“空心化”问题严重,乡村建设缺乏主体。

4 经济社会学视角下Z 村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

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关系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社会学家帕森斯和斯密尔塞在《经济与社会》中,理论分析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领域在整体社会系统中只是部分组成,是其中的子系统。经济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并探索乡村社会发展的路径有利于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协调两者的关系。以运用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对Z 村发展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关实践路径。

4.1 健全乡村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乡村制度体系和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存在较大不足。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进一步落实和优化乡村治理的制度政策。社会学家韦伯、特纳等对制度进行了经济社会学研究和解释,认为制度的研究方向重点在于关注法律规范、国家和企业等市场组织、市场制度对经济绩效和社会发展等的作用。社会网络包含制度要素,制度是其基础。特纳提出制度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他认为稳定的货币制度、合法可信的政权和公正的法律制度等制度资本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制度完善落实和乡村制度设置、基础设施建设深刻影响着乡村发展。一方面,国家需要落实并完善相关政策、健全乡村制度和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下,乡村制度体系应适应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律,需要整合现代经济的契约制度、规范乡村的制度体系,以形成市场利益共享的现代乡村治理结构与制度框架。

4.2 加强乡村文化特色产业发展,厚植文化底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经济社会学中更关注文化的社会属性。经济与文化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培育和发扬文明乡风,在已有的文旅服务产业方面进一步挖掘、融入乡村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用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民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价值观念,缺乏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转型变迁。文化、技术是改造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注重农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通过职业教育、实践途径内化农民的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农民的素质文化。让知识、技术嵌入到农村农业结构中,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养农民的知识与技能提升的同时,为乡村发展提供“造血”的功能,发展内生动力,为村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提升农民素质和引进人才,发展人力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布迪厄、科尔曼和特纳等为代表,把其看作封闭网络中的信任规范、互惠和规范网络,另一种则将其看作开放网络中的信息和影响力,代表人物为伯特和林南。林南追溯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概述,并且在批判辩证地吸收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可以带来回报的资源投资”。

城市化与工业化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使优质劳动力外流,缺乏治理和建设乡村的主体。一方面,农村人员外流严重,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观念传统,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谋生技能,掌握农业技术等人力资本的农民处于劣势。要为村民群众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缺乏人才及关系网络,乡村治理和振兴的主体是人,重点在于人才,为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引进人才等社会资本是关键。招贤纳士可带来较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提供各种信息和知识,有较高的威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建设提供多元化治理的主体,与村干部、村民一起形成多元一体治理的景象。

5 结束语

本研究认为,制度要素、文化要素、社会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共同影响乡村的社会发展,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协调,促进社会和谐均衡和良性运行,面对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对待,用理论视角分析各要素的影响,把握社会运作的规律,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应对困境。

猜你喜欢

制度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某些单位的制度
经济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