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村经济管理瓶颈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措施分析
——以山东莱西地区为例
2022-11-10□刘萌
□刘 萌
(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青岛 266600)
农业生产建设的重点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山东莱西农业发展日益迅速,确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要完善粮油、果品、蔬菜、畜牧四大主导产业的建设内容,通过明确农村经济管理的方向,确定农业经济建设、市场衔接管理的实践要点,在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控制整体生产成本支出,加快农业经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
1 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年轻群体流入城市。现阶段农村主要生产力为中老年群体,但这些群体的劳动能力差,特别是年轻力量较少,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从综合的角度讲,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通过改革所有制方面的内容,确定“流转—整理—再流转”的建设模式,将农业发展列入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完成农村经济管理后,要利用集体力量,明确当前农村现有的技术、人力、物力投入情况,在吸引相关企业投资的基础上促进乡村发展,同时提高农业的抵御风险能力。
1.2 有利于实现共同致富的理念
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多为集体经济,这一理念会推动项目的发展,为更多的农民带来便利。由此可见,要了解乡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凸显丰富物质资源的优势,建立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推动人们共同富裕。完成集体经济建设后,要做好工农商旅游产业的融合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解决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中农户经济实力不足的问题。
1.3 有利于提高农村治理水平
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进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凸显出不同技术、规定、制度的管理功能,可以体现出整体经济的发展优势。在此过程中,要意识到当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通过提高农村的基本生产力,利用可靠的管理技术优化执行,提升科学治理工作的能力,在优化生产力的过程中展现出农村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村的治理水平,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2.1 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
相关工作人员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知度以及重视度不足,影响了整体经济管理的质量。例如相关人员对自身工作的热情度不高,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建设。
另外,农民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配合度较差,也会降低整体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工作人员要充分认知农村经济管理的潜在问题,通过提升经济管理的可靠性,及时向农民普及经济管理的方向、重点和要求,促使农户愿意配合、认可经济管理工作,消除管理方面的问题。
2.2 农村经济管理团队工作能力不足
为了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质量,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阶段性工作中凸显自身的实力。但是,现阶段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经济管理的质量较差,不利于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另外,农村经济管理一线工作者的年龄偏高,即使工作人员的经验丰富、资历较深,但其不接受新媒体、信息化技术,或是工作思想没有及时转变,也会限制整体工作进展。因此,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意识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要点。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消除工作脱节、管理不科学方面的问题。要在培训中呈现专业的培训资料,开发工作人员与时俱进的思想,使其正确意识到经济管理中农业、旅游业、商业的发展趋势,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提升整体经济管理工作的可靠性。
2.3 农村人力资源不足
农村人口多为儿童和老人,很多有劳动力的年轻人已经流向城市,这一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很多农民无法掌握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要点,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工作人员总结农业经济、农业建设方向,通过优化农村劳动力水平,从系统、全面的角度确定农村经济的建设方向,在改变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农村经济的管理重点和方向,解决农村人力资源不足造成的经济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3 突破农村经济管理瓶颈、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3.1 确定科学的服务体系模式,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方法
为解决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充分意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定符合要求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将农村经济活动、经济建设以及管理方案融入到经济服务体系当中,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结合以下方案进行优化。
第一,确定符合要求的经济活动模式,通过不断提高整体项目的品质、质量和综合水平,再结合山东莱西的农业建设要求构建适应于乡村振兴的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要结合精准扶贫,对当地农民生活问题给予必要的帮扶,确定系统、科学、可行的方案。
第二,要利用科学的方法普及、培训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方法,借助线下讲座、线上培训的方式进行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内容。完成信息管理、信息拓展、信息存储、信息交互管理后,工作人员要不断扩大管理体系的影响力及覆盖面,侧重利用社会资源,吸收高质量的管理团队、技术人员,确定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在系统、全面的监控处理中完成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以期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影响力和合理性。
3.2 完善管理体系规划,确立经济发展保障制度
为了提升管理体系规划的科学性,需要工作人员了解到山东莱西地区农村经济现状,利用规范的制度、体系模式确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处理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经济管理中,要遵循绿色、环保、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管理体系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理念,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可行性。例如,明确山东莱西地区农村经营的主体方向,并针对当前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生产活动建设情况收集特色的农业技术成果、农产品营销计划,针对地区特色农业的建设情况建立科学的生产基地。
第二,完成农业生态保护处理后,工作人员应当融合农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要求及管理规定,通过分析地区经济、资源的开发情况,明确整体工作体系中社会组织服务的运营要点和农业生产体系经营需求,打造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第三,建立符合要求的经济管理制度,探讨农产品产量、质量与增效制度应用的关系,通过传播符合要求的增效管理制度,引入科学的制度规范,再对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模式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传播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模式,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思路。
3.3 借助多元化农村组织模式,促进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为提升多元化农村组织模式的影响力,工作人员要积极引入符合规定的组织计划和控制方案,针对农村经济环境类型、建设情况确定资源的整合、使用方案,再结合有效的实践方案凸显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农村组织管理重点,分析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相关企业的本质需求,探讨农村经济合作管理模式与农村经济主体管理、配置、优化的需求及方向。同时,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提高农业经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规范的管理支持下确定组织合作方案,凸显出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影响力及市场效益,提升农村组织管理的水平。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及经营模式,确定多元化组织体系的构成逻辑,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环境构造,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创收渠道,避免农民无业、收益不足的问题,构建更为全面、系统的农业生产计划,实现高质量的农业建设和农业发展。
第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确定符合标准的实践方案及管理体系,探讨当前管理内容、管理方案、管理技术、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是否符合应用标准,再结合经济管理工作过程所使用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高整体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例如可利用MAP 经济管理模式,构建一套现代化、规模化、集成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并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分类,构建起“线上+线下”农产品产业链。总之,通过构建个性化农业产品生产、运营、销售模式,让农民自发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也能在统一的管理、协调、分工中解决农业经济模式运行方面的问题。为了推动经济模式的树立和运行,需要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定时、定期举行业务培训,向农民说明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应用要点,鼓励有想法的农民自主创业,可运用抖音或快手直播形式推广当地农产品,方便更多群众认识到山东莱西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影响力,凸显出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第三,不断更新市场管理机制,通过在现代化生产管理中融入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凸显出生态、绿色、无人生产种植作业的优势,不仅能够让农民掌握市场的需求,还能让农产品销售更符合应用需求,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及附加价值。例如在区域特色农业项目打造中,可利用直播的形式展现出初、精、深加工3 个生产线的作业模式,在标准化管理中生产高标准的加工产品,提升产品本身的品牌效应。在此过程中,要挖掘第三产业的价值及影响力,通过促进第一产业向文旅产业的过渡和发展,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从农产品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讲,要利用市场化的管理思想,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不利影响,侧重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从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3.4 重视农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
为了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本身的价值和效益,需要充分意识到当前农产品生产、使用的市场价值,通过思考农产品的市场定位、要求,不断获取更高水平、更高影响力的经济收益。产业化建设中,要理清山东莱西地区农村组织体系的建设方向,在改变农村经济环境、创收渠道、管理方案的过程中为农户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提升农业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因此,要明确核心品牌特征,如深化佳乐牌花生、店埠胡萝卜、绿行者蔬菜、万福牌鲜冻分割猪肉、宝泉牌裹衣花生等,明确“三品一标”的管理模式,将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畜牧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经济建设重心,并使用大数据分析、调整,得到最为优质的降本路径。完成集体资金管理实践后,工作人员要保障农村环境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构建符合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结构及经济结构模式,使当地农业经济结构更成熟。
3.5 重视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农村经济产业的建设、管理过程当中,重视技术、经济建设的融合创新,灵活、和谐地使用先进技术模式,从农村经济管理活动优化出发,提升整体管理的效益和质量。农村经济活动过程,应通过提高经济活动的质量及影响力,及时融入符合要求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的信息系统模式,实现信息的高效流动和高效交互。具体要注意以下3 点。
第一,要求技术部门、合作社思考主体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构建集生产、加工、运营、销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再使用自动化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替代传统农业作业模式,提升生产的可靠性。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引入符合要求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在规范展示、技术创新中实现栽培、生态管理方面的内容,促使农民意识到新型农业技术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以提升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要建立特定的数据库,利用“云计算”模式收集当地农业、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基础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总结和评估,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第三,农业资源共享中,要意识到资源的整合要点,在必要的信息分类、整合、反馈中制订符合要求的经济发展策略。可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向农民分享当地的农业发展趋势,使农民及时了解到农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可利用技术讲座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展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法,让农民掌握农业辅助工具、生产工具的应用要点。同时,要让农民明白区域农村经济建设与智能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在获取经验、经验分享、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目标,让农民在验证思考、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感受到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点,确保信息化系统建设能够更加成熟和完善,提高技术的影响力。
4 结束语
要不断突破传统农村经济管理方面的瓶颈,借助严格、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确定符合要求的实践体系及控制思路,促使农民意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能在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符合要求的管理体系,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