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
2022-11-10黄婷婷
□刘 国,黄婷婷
(1.巢湖学院,安徽 合肥 238024;2.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1 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1.1 乡村文化的自身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是村民在社会实践中长期摸索、不断总结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等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大批人群“逃离”村庄,导致“空心村”出现,传统的差序格局日渐被瓦解、乡村文化逐渐被淡化、乡村情感功利化、乡村社会关系日渐冷漠。
1.2 乡村文化的现实价值
乡村文化振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斐迪南·滕尼斯(2019)认为,乡村可以视作是一个共同体(community),而在这个共同体内,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长期互动和相互统一,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并规范着人、自然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结构,维系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这既包括乡村的山水景观等物质层面,也包括传统文艺等行为层面,更具有乡村规范等制度层面和乡村宗亲等精神层面。
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活动空间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这也造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脱离不了乡村文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耕经济被打破,以农民为主体的农耕经济逐渐被遗弃。当前,乡村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外部环境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乡村记忆的丢失、文化的凋敝、价值观念的冲突等不可避免,但从现实层面来说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走向终结。
中国农业社会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了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扬,构建新时代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
2 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耦合性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居民的精神纽带,包含着村民的思想和价值追求,凝聚着乡村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乡村文化发展日渐式微,发展前景面临多重困难。而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等方面要求的黏合剂和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源泉,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2.1 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与产业兴旺之间的耦合性
文化产业区别于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具有市场性,是以追求经济为目的而创造出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相应服务。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被得到重视和认可,通过挖掘文化内生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争相开发的方向和竞争角逐的目标。尤其在当前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文化产业具有无污染、附加值高的优点,被各地所追捧,再加上现代人追求“惬意自然”的休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大势所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乡村数量有54 万个之多。我国乡村数量多,乡村振兴任务重,但在着力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部分人把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托和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搭乘居民对休闲文化旅游需求大的快车,利用本地特色文化和民俗活动,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和促进产业发展两者相融合,以打造文化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例如,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开展乡村爱国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特色文化习俗、传统农业生产等发展民俗文化节日和休闲体验农业活动,赋予农业生产文化意义等。
2.2 农耕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与生态宜居的耦合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起步相对较晚,乡村建设相对较为滞后,要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对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由于我国疆域辽阔、空间跨度大,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人文景观及生活、生产方式。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事文化正是农耕文化的代表。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生态宜居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总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如过度破坏自然环境、攫取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于乡村生态环境恢复,而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
3 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中国历史上首次具有“村”的称呼起源于魏晋南北朝,并由此开始设置村一级的管理机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乡村文化自此也就开始出现。乡村文化是村民情感的寄托、精神的依靠,是唤醒村民集体记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尤其近年来将“三农”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乡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忽视了乡村文化“软件”建设,会对乡村文化振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长期伤害。
3.1 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发展相对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文化建设,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更是不足,认为乡村文化都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性质,戴上“有色眼镜”盲目追崇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中优秀的、在长期集体实践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统统抛弃,从而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乡村文化支撑,乡村发展根基不稳,村民失去精神寄托,导致乡村发展缓慢。
更有甚者,一些基层乡村干部对上层政策理解不够透彻,想当然地认为乡村发展只在于经济发展,忽视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发展也缺乏系统性的规划,毁坏和拆除原本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址、自然景观等,切断了乡村发展的“根”和“魂”。
因此,对乡村文化价值缺乏深刻认识,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这种发展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竭泽而渔式的,带来的必然是乡村发展后劲不足、缺乏生命力。
3.2 乡村文化发展空间缩小,同质性强
传统乡村受时空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人员流动性相对较低,而在这种“熟人社会”里乡村居民较少接受外来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乡村文化得以拥有发展的土壤。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城市文化等开始涌入乡村,严重冲击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逐渐失势,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再加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缺少,一味发展经济,随意破坏乡村文化中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景观和遗址,从而使乡村文化生存空间日渐萎缩。有些村庄由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以及地理位置孤立等原因,未被外来文化侵蚀,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过分强调和追求“城市化”,乡村建设打破原先古色古香的建筑模式,建设清一色的庭院高楼别墅式建筑,照搬城市建筑风格,甚至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文化遗址和人文精神为代价,不顾原先乡村建筑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大建特建。
在乡村发展中,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和创新性思路,单纯地为发展而发展,不重视乡村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等,盲目照抄成功经验而忽视自身文化底色,虽能带来一时的繁荣,但同质化严重的乡村文化产业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3.3 乡村文化发展重“硬件”、轻“软件”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的精神和情感寄托,是丰富村民生活的重要部分,要促进乡村振兴,首先要繁荣乡村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颁布一系列条例为乡村公共文化产业建设保驾护航,乡村公共文化产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乡村一改过去面貌,文化发展得到空前的繁盛。
但不容忽视的是,乡村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问题一直存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如修建村民文化广场、购置健身器材、建设基层综合文化站等,满足了乡村居民对文化的部分需求,但并未深入调研村民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修一个广场、加一个桌子、买一本书和电脑那么简单,更不是做样子、走过场,不加调研盲目购置设施,是对公权的滥用和对私权的侵害。
同时,大部分基层地区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缺少对文化产品的管理和维修,导致公共文化产品成为一种摆设。在中国美丽乡村百佳示范村中,发现乡村虽重视公共文化建设,但阅览室长期不开、无人看管,广场健身器材锈迹斑斑、年久失修,甚至村民不了解乡村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问题仍旧存在,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服务村民的作用,更无法起到振兴乡村文化的作用。
4 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打好基础、筑牢根基,而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的根,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如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让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除了依赖国家政策等外部力量的支持外,还需要为乡村居民赋能,要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增强乡村的发展力量。
4.1 继承乡村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对待乡村传统文化,需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少一些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而是要在当下的发展中辩证地看待乡村文化,挖掘其具备的时代价值。乡村传统文化根植于乡村,是村民在经年累月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体现其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古人“守望相助、仁者爱人、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正是与自然和他人交往相处中形成的,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谋而合。
4.2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塑造乡村地域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较大,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塑造了风格迥异的乡村文化。立足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是实施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着力点。乡村文化振兴不是简单的文化堆砌、照搬照抄,是要立足于自身乡村情况,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凸显本地区域文化特色,将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与居民消费需求相连接,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
目前,各地乡村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乡村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基层工作人员面临的困境。除了要挖掘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外,更需要有创新性思维,敢于突破乡村发展旧方式,探索新思路,打造乡村发展新模式。针对地方特色小镇、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乡村,可以打造文化旅游景区,提升乡村发展软实力;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红色教育意义的乡村,应着力建设“乡村红色文化+爱国教育”旅游路线,带领村民致富。同时,把乡村特色美食、村落文化、自然景观、传统中医文化和人文景观等结合起来,发展乡村休闲文化,共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从而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实现村美、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