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存在”和“时代价值”:1950 年后的当代工业遗产研究
——第十届无界论坛综述

2022-11-09马志亮吴莎冰

中国名城 2022年5期
关键词:遗产工业价值

李 杰,马志亮,吴莎冰,丁 援

引言

2021年12月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十届无界论坛的主题是“工程·文化·遗产:1950年后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论坛组委会发布的《关于促进保护和利用当代工业遗产的武汉倡议》这样写道:“1950年后的当代工业遗产是一群特殊的存在:它们产生于艰苦的环境,具有复杂的本体,与不同行业存在广泛的关联;它们崛起于二战后,体现了人类新的探索,产生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程实践。1950年后的工业遗产是人类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明证,也是当代人类的精神高地。作为距今不远的父母辈苦难时代的珍贵馈赠,它们塑造了当代生活,给整个社会和世界带来了重大的组织变化,同时具有制度意义上的价值。”

从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2003年7月在下塔吉尔通过《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到2006年6月国家文物局主导的中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的诞生,再到2021年12月第十届无界论坛,工业遗产的研究逐步深入。得益于邀请的专家不仅来自遗产保护领域,还来自水利工程、政府管理、规划景观、历史文化、建筑设计等不同领域,2021年的无界论坛对于当代工业遗产乃至文化遗产整体的研讨,无论是对工业遗产、文化遗产的时间划分、价值认定,还是对于工业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理念,都提供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思考。

1 中国当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期与阶段特征

关于中国当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期70余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当中,中国工业化道路体现了双路并行、交叉融合的特点。一方面是引进吸收学习之路,如“156项工程”“43方案”;另一方面则是独立自主自强之路,如大跃进、三线建设、乡村工业化。

华中科技大学何依教授、谭刚毅教授、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副教授和北京建筑大学孟璠磊老师分别从个体家庭、政府政策、时代发展等不同的视角,描述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道路。

总而言之,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是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2000年,为市场化经济时期;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入第三阶段,是新型工业化时期。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前期是新中国工业遗产的主要形成期,如“两弹一星”工程和一批大型水利工程;而此后至今兴建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重点投资的大型工程,则可被视作潜在的工业遗产,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在对新中国的工业发展进行了三阶段的划分之后,专家们还对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195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工业基础的重要时期。当时,伴随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生产建设。面对西方的贸易禁运,中国一方面继续做好打仗的战略准备,布局城市和乡村;一方面倒向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获得了苏联的工业技术和资金支持,实施了著名的“156项工程”,产业门类集中于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在较短时间内就建成了一批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此期间,新中国一批工业城市初具规模,武汉、成都、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大同成为新中国八大重点城市;在城市规划等方面则借鉴了苏联工业规划模式,对中国城市规划事业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在向苏联学习的同时,中国的自主建设热情也极为高涨,“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实现国家富强的坚定信念。

进入1960年代之后,因国际形势剧变,如越南战争爆发、中苏关系破裂、印度对中国西南边境的侵扰等,中国的建设重心转向战备轨道,从1964年开始了长达16年的三线建设。整个三线建设过程涉及13个省市数百万人口的迁徙,他们为国家建设奉献了青春、影响了子孙后代。1970年代,随着新中国同西方国家逐渐实现邦交正常化,国际贸易逐渐解封,中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投资43亿美元,从美国、日本、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国民经济质量和水平,史称“43方案”。与“156项工程”不同,这次引用的工业技术主要是在民用领域,涉及化纤、化肥、钢铁等26个大型项目。“43方案”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应用引进技术建设的大型项目生产的产品实现了外销,满足了外汇收支平衡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1980年代迎来了工业化的腾飞,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两大特征是城市工业的继续发展和乡村工业化。乡村工业化因地制宜,创造了多种工业模式,费孝通先生将之归纳为以乡村集体企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家庭私营企业为代表的温州模式和以外商合资出口导向为主的珠江模式。其中,苏南模式的代表华西村最早建立了村镇级别的工业园区,率先实现乡村工业化转型,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最有成效且相对成功的试验之一。至19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这极大改变了国际范围内的生产体系。中国再次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承接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推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迅速发展,通过代工和合作等方式快速崛起。

进入新型工业化时期,中国在加入WTO之后,确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建设思路,从2002年开始的组建合资企业潮,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自主探索的步伐并未停歇,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和高铁的异军突起当是其中代表。

2 当代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

2.1 保护体系的理论研究

在当代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Yonca Erkan和Mike Turner重点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体系下的工业遗产国际评估及与旅游业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欧洲遗产奖/欧洲诺斯特拉奖和欧洲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为当代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体系勾勒出了国际研究的轮廓。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徐苏斌教授回顾了她在2012—2019年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城市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谈到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历程时,徐教授以1950年代洛阳涧西区“156项目”为例,探讨了新中国工业城市规划建设问题。徐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方面的成果,正在构建中国工业遗产的历史数据库(1840—1978年)。徐教授指出中国此前工业遗产价值评估的困境在于理论碎片化,通过对工业遗产价值的梳理和再构建,在工业遗产的固有价值之外,新增了创意价值,并关注其外溢效应,认为在原有固有价值基础上进行有创意价值的建筑设计是使固有价值+创意价值达到最高峰的佳作,是工业遗产改造和利用的目标。徐教授介绍了较多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案例,指出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重要出路。

徐教授建议今后中国的工业遗产需要强化评估的四个方面:一是工业遗产的分类评估。目前中国工业遗产的评估还比较粗放,同类型的工业遗产应该分类评估,这取决于技术史研究的深度。二是叙事的完整性。目前国内的研究还处于分散状态,应该按照历史的逻辑完善叙事的完整性,为进一步实现工业遗产旅游线路的规划创造条件。三是关注人的价值研究。遗产评估的核心是人,但迄今为止中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仍多关注物质遗产。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也是工业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须更加关注工业遗产和人的关系,关注去工业化时代的工业遗产社区的集体记忆,进行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综合评估。四是面向未来的保护和发展的系统性评估。目前中国的城市在整合研究、综合考虑工业遗产保护和区域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各研究方向的探讨也较为分散,有必要整合研究,进一步推进老工业区改造、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则和标准的系统化,将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利用融入未来城市的发展之中。徐教授在全面回顾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基础之上,为中国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尤其是1950年后的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指明了一条关注叙事和人文、与城市发展相融的未来发展道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温故知新》)

2.2 时代价值:传统三大价值之外

关于1950年后的当代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是第十届无界论坛的重点之一。参加论坛的部分专家提出了1950年后的当代工业遗产,特别是新中国工业遗产所具有的在传统的历史、科学、艺术之外的价值——时代价值,这也是国内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比较集中地探讨文化遗产时代价值,直接回应了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中关于文物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之外的时代价值的表述。

论坛专家指出,过去十年,文化遗产学者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从工业遗存到工业遗产的评定与评估过程之中,未来的重要工作则在于从已有的工业遗产中进一步遴选出可以代表新中国工业特色的遗产,从而树立中国工业遗产的文明标识,并建立起保护体系。对新中国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框架来评价这些遗产。在对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进行三个阶段的分析和特征总结之后,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回顾近年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不难发现工业遗产的价值阐释必须要清晰反映工业建设对本国工业化的影响及其对世界工业文明的影响和贡献,如英国的铁桥峡谷阐释了工业文明的起源,德国的埃森关税同盟揭示了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的煤矿工业区和欧洲最大的采矿城市的时代特征,日本明治维新工业遗产彰显了日本作为非西方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并成为工业强国的历史,等等。由此可见,世界遗产的评定并非追求遗产价值的面面俱到,关键在于最能代表国家和地区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从遗产类型细分的角度,北京的专家将新中国的工业遗产划分为核心遗产、主体遗产、特色遗产以及未来遗产四种类型。核心遗产以江南造船厂、大连造船厂、青岛四方机车厂为代表,见证了自近代以来到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奋斗史,成为国产航母万吨驱逐舰、中国高铁等国之重器的发源地,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工业遗产中的功勋和重中之重,也是未来探索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力军。主体遗产以大庆油田、长春一汽、洛阳一拖、成都飞机制造厂为代表,它们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是一汽红旗轿车、东方红拖拉机、大飞机C919等国货之光的诞生地,体现了中国人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坚定信念,是新中国工业遗产的突出代表。以小岗村、华西村为代表的乡村工业遗产,以及以816为代表的三线遗产,见证了特殊历史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工业发展之路,是新中国工业遗产当中的特色遗产。而未来遗产即未来可能成为遗产的“遗产”(潜在遗产),需要我们着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刘伯英、孟璠磊总结归纳了新中国工业遗产的6项核心价值:体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坚定信念;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气节;见证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转变;见证亿万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见证中国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见证中国技术引领前沿,为世界贡献力量。(《新中国工业遗产核心价值初探》)

2.3 “火红年代”的三线建设和情感价值

1964—1980年的三线建设去今未远,它是发生在特殊国际形势下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涉及13个省市的400万多人口,建设了1 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构建起中国的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在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历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本届无界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会的多位学者都对此有所阐释,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的谭刚毅教授和何依教授分别从工业考古学和亲身经历者的角度对三线建设进行的主题发言史料清晰、分析细致、角度独特,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特别令人感动。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工业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工业搬迁,实现了国家工业重心由东部沿海向西部的迁移。谭刚毅教授结合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三线建设及其工业遗产置于战略转移的时空语境中进行分析,采用工业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来关注历史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谭刚毅教授指出,三线建设的投资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国民生产投资,湖北是全国三线建设投入资金第二大的省份,在湖北的三线建设项目多集中于宜昌、襄阳等鄂西北地区,大大提升了鄂西北的城镇化水平。得益于三线建设,鄂西北的城镇空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十堰、襄阳为主干线的小城镇和沿线城市的空间格局,并形成了一条由十堰汽车工业基地、襄阳军事工业基地组成的工业走廊。当年以备战导向的三线建设,优先发展铁路和国防科技工业,重点建设了能源原材料机械等重工业和交通枢纽,如建设了著名的成昆铁路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生产基地,使三线铁路建设成为文化线路遗产变得可能。

通过调研大量三线建设时期的相关城镇空间布局,谭教授指出,三线建设相关的系列工程遗产,以及相应的厂地关系、厂城关系,还有城镇化的提升,不同建筑类型的分析,充分证明了三线建设作为新中国重要的规划史和建筑史的组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建筑价值和科学价值,理当是20世纪的文化遗产,而且这一城市建设规划和相应的形态研究,也应该是中国规划史的重要研究部分。三线建设留下的大量的工业遗存、工业景观以及集体宿舍都非常值得研究,同时,三线建设时期也是中国建筑类型走向丰富、风格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的探索和建设时期,为很多偏远山区留下了众多条件简陋但设计水平极高的现代主义建筑。

三线建设是时代的记忆,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呈现出遗产的多个维度,展示了一段时间内在建筑或技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中的一项人类价值的重要转变,是历史上重大时期的建筑物科技组合,三线建设可以作为重要的现代遗产进行研究和申报。(《超越工业遗产的“三线建设”遗产》)

何依教授的主旨发言另辟蹊径,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放到了背景的位置,却从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入手,讲述了自己和家人在20世纪50—80年代那段火红的年代中的沸腾生活。何教授指出,在那段时期,国家意志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一系列的印迹,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的集体记忆和重要文化遗产。何教授童年时期生活在北京的单位大院,那是一个典型的20世纪50年代住区,是由数幢红砖楼房围合成一个大院。而单位大院(单位制空间)正是计划经济在城市空间的具体投射。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所实施的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给城市规划建设留下了深深的烙印。20世纪70年代后期,青年时期的何教授在襄北的人民公社度过了3年知青生活,并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何教授的个人体历也是中国现代社会集体记忆的一个个缩影。

最后,何教授总结道:1950年后的中国工业遗产不仅是社会生产力的时代表征,还被赋予国家命运的特定符号,具有政治与技术的双重保护价值。对于处在时代洪流中的一代人而言,更关乎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我们保护的是“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的见证”(《威尼斯宪章》),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也适用于随时光逝去而获得文化意义的朴实建筑与环境。(《火红的年代——我记忆中的社会主义建设》)

3 新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探索

3.1 建筑设计的熔古铸今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陆晓明的发言首先提到的是,国家大力提升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更加深入的层次,建筑风格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在陆晓明看来,近年来国内许多建筑师掀起了探索当代中国建筑的热潮,各地不断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如国家开发银行、绩溪博物馆、广州气象预警中心、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等项目,这些作品从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进行着当代多元化风格的尝试,探索和创新当代中国的民族特色建筑形式。

在民族建筑宝库中,荆楚建筑的高台巍峨、尚红尚黑和个性飞扬的建筑特点,以及飘逸写意的精神特质又可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在当代荆楚风格的建筑实践探索过程中,陆晓明总建筑师介绍了其主持完成的湖北剧场、琴台文化艺术中心、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神农架机场、武汉光谷国际网球场等系列作品。最后,通过上述丰富的设计实践,陆晓明总结道:“熔古意味着传承,铸今意味着创新,熔古铸今则是基于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熔古铸今——当代荆楚风格建筑实践与探索》)

3.2 水利遗产的保护利用

以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为代表的新中国水利遗产是本届无界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三峡集团葛洲坝电厂党委书记宋宏伟和长江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吴建军分别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工业遗产和三峡水利枢纽潜在工业遗产展开论述。

宋宏伟书记从遗产概述、价值阐释和保护利用三方面论述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业遗产。葛洲坝曾有“万里长江第一坝”之称,是中国在长江干流上新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径流式(无调节水库)水电站。整个工程于1970年开工,1981年蓄水发电,1988年全面投产,1991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确定葛洲坝水利枢纽具有国家级的遗产价值。

葛洲坝枢纽是中国水电工业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记录了国家水电事业的发展足迹,见证了中国水电由弱到强、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已成为中国20世纪水电建设的丰碑。历史价值方面,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是党和人民的正确历史选择,其工程建设彰显了中国人民求是创新的高贵品格和超群智慧。科技价值方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战准备,曾获国家质量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社会价值方面,葛洲坝水利枢纽发挥出了发电、环保、防洪等巨大综合效益,节约减排量惊人,数十次安全下泄长江干流洪水,还极大改善了长江(近1/5的川江航道)航运条件,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同时,葛洲坝水利枢纽管理体制的革新是国资企业改革的成功范例,其工程建设和投产也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艺术价值方面,葛洲坝枢纽坐落于长江西陵峡南津关出口,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西陵峡口,吐纳浩瀚长江,成为长江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其一体两翼的精美布局和“静水通航、动水冲沙”的防淤方案,都堪称中国水电史上的艺术杰作。另外,葛洲坝和三峡梯级水利枢纽还形成了两坝一峡的独特风景,成为了宜昌市著名的旅游景观。

在葛洲坝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上,三峡集团主要实施了多种举措:一是首创性的司法保护实践,2017年湖北省出台《葛洲坝水利枢纽安全保卫规定》,实现了对大坝的全面封闭管理,为其他大型水利工程的安保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二是形式多样的使用保护实践,如坝面翻新、大坝建筑物的装饰、防御堤的美化、船闸维修、日常维护以及构建自动化检测系统等;三是引人入胜的展示型保护利用实践,葛洲坝电厂致力于推动工业遗产走进大众视野,近年已建成葛洲坝枢纽展览厅,开展了以技术转能体为主要展项的水电特色微景观布置,实施了以“水电丰碑谱未来”为主题的灯光渲染照明系统建设,编制了葛洲坝枢纽投产40年系列图书,设置了以《万里长江第一坝》3D形象片为代表的40余部企业文化系列视频。今后,长江电力将紧密围绕建设智慧枢纽和美丽电厂的规划目标,进一步做好葛洲坝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生态环境提档升级,让葛洲坝水利枢纽持续发挥其在航运、发电、防洪、生态补水等方面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清洁能源支撑,为“双碳”目标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葛洲坝工业遗产:价值、保护与利用》)

吴建军副总师认为,中国现已逐步进入“后大坝时代”,并以三峡工程为例,阐释了对后大坝时代的水利工程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的思考。吴建军的研究分为三峡库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三峡工程建设中“潜工业遗产”的保护、关于水利工程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的思考三部分。1950年后,中国规划建设了大批水利水电工程,其中长江流域是主要分布区,相继规划和实施了丹江口、葛洲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具有极高的技术、文化和社会价值,有的项目甚至具有世界代表性,同时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面积大,古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在工程建设之初,通过对三峡地区地毯式的文物调查,针对不同的文物类型,对三峡库区文物实施就地保护(如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和石宝寨)、搬迁保护(如张飞庙、大昌古镇和屈原寺)和对无法搬迁的文物采取收集史料、整理建档或发掘后异地保存等三类不同的保护策略。保护工程建设克服了大量复杂的水文困难,同时也具有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一定的历史价值。

吴建军指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已经关注到了三峡工程建设中“潜工业遗产”的保护,即对那些潜在的工业遗产、工程遗产,具有突出价值但没有文物级别的建筑物、构筑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批崭新的“潜工业遗产”加入到了三峡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当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保护参观区。如建设了位于三峡工程管理区左、右岸的98.7和84工业遗产公园。二者是三峡工程施工期混凝土拌合的大型施工场地,分别采用98.7和84拌合系统,代表了中国水电建设的先进水平。通过建设公园,对现有工业设备及厂房等的保留和利用,突出“工业遗产”的主题,再现当年的施工情形,延续了三峡建设的历史脉络。

最后,吴建军提出了关于水利工程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的三点思考。一是从时代价值角度看待三峡工程。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增加了文物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之外的时代价值的表述,而三峡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其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战略价值。二是关于三峡工程文化遗产的界定。吴建军认为三峡工程的遗产应重新界定,突破以前古迹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发展到涵盖近代、当代工业遗产,体现其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价值,讲好新中国艰苦奋斗、创新创业故事。据此,他将三峡工程文化遗产分为古代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程、大坝本体工程和附属工程遗产四种类型。吴建军提出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水利工程遗产应该考虑系统保护:应以三峡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探索后大坝时代水利工程遗产的整体保护思路与构建保护体系;应以三峡工程为线索和核心,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学术研究、遗产管理等行业学者的跨行业合作,挖潜和展示三峡工程遗产体系的“时代价值”。(《后大坝时代的长江工业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的思考: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3.3 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滨水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从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型研究,是当前中国城市转型中的迫切需求与重要任务。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自然也是本届无界论坛的重要议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副主任章明教授和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志向先生分别以上海杨浦滨江和武汉两江四岸工业遗产的改造再生和保护利用为例,阐述了上海和武汉这两座长江中下游的最重要城市的滨水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章明教授认为,城市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看待过去的态度。上海的城市更新历程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经历了从“拆改留”到“留改拆”、再到“留改拆”并举的转变,即从推土机式的旧城改造模式到城市有机更新模式的转变,已经将城市视作一个有机体,自有新陈代谢的过程。这种城市更新模式转变的前提是人们城市理念的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应以人民为中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强调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业遗产保护即包括在内;城市和建筑都是有机的生命体,要尊重其生长规律,以安全和质量为先。章教授认为,城市因水而生,随着人们城市建设理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滨水空间再造和高质量城市建设的发展,滨水空间的转型与再造已成为城市未来十年转型的重要切入点。

上海杨浦滨江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是从公共空间营造、历史文脉延续、基础设施复合、生态环境修复、场景节点构筑、公共艺术植入6个方面展开的。

公共空间营造要在系统整合、城市链接、场所挖掘、智慧景观等方面下功夫。杨浦滨江的工业遗产活化以工业传承为核心,打造生活化、生态化、智慧型的5.5 km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和全线贯通的后工业原生景观的体验带。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的核心关键词为“锚固”和“游离”。锚固是要通过追溯,剥离出时间的剖断面,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厚度在场所当中的沉淀。游离的核心则在于介入新元素,既赋予旧元素新的意义和功能,又保持对现有元素的尊重,设计的细部既是对过去的眷顾,也是对现代和未来的投射。基于此,章明团队在杨浦滨江的改造实践中提出“有限介入”和“低冲击开发”的设计理念。

历史文脉延续强调循脉潜行,延续场所既存的文脉线索;锚固游离,物质留存与诗意呈现并重;向史而新,眷顾过去且映射当下与未来。

基础设施复合强调叠合生长,整合使用权属与促进复合利用;能级提升,全线布局与更新各类服务设施;美学再造,提升基础设施的建筑学价值。

生态环境修复包括有限介入、生境营造和水城共荣三方面,着眼修复与提升场所既有的原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境保育体系,将滨水空间真正激活,变身为亲水空间。

场景节点构筑注重大小关联,分解性再构场地秩序;大小回应,时间性调试场地记忆;小有所思,构建日常使用的场景。

公共艺术植入包括艺术与日常、艺术与事件、艺术与互动三方面的内容,旨在将5.5 km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以艺术植物空间的方式触发“相遇”的主题,搭建一个探讨“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世界性对话平台。经过章明团队的保护和改造利用,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已于2019年底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共6项)。

经过改造,具有百年工业背景的杨浦滨江,改变了曾经“临江不见江”的城市空间结构,并在抢救性地保留了场地上的工业遗存的同时,挖掘展示了各厂区的历史故事,使其重新融入城市日常生活,真正做到了还江于民,也令工业遗产焕发生机,改善了城市公共服务,修复了城市生态,促进了周边区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杨浦滨江示范段作为滨江公共空间的先行者与示范者,对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的大量转型期的滨水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工程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上海黄浦滨江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武汉旅游体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志向的讲演围绕武汉长江、汉江沿岸核心区工业码头的转型与利用展开。董志向指出武汉两江四岸是工业遗产最丰富的地方,遗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源。时至今日,武汉的长江核心区有76个码头,汉江核心区也有27个码头。作为新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在“一五”“二五”时期,武汉承接了众多的大型工业项目,两江四岸遗留了大量的工业遗存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寻找适合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模式,促进遗产地的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武汉要实现文旅振兴,自然要充分利用两江四岸的工业码头等工业遗存,讲好武汉故事,改造提升旧码头,助力城市发展。

近年来,武汉致力于围绕两江四岸的工业码头,打造旅游目的地,最近刚刚申报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江汉朝宗即为突出代表。武汉依托滨水文旅资源优势,谋划夜游、夜演等夜间经济发展,构筑起了武汉长江夜游经济的核心框架。该项目以汉口江滩一、二期为域,联合两江四岸景点,打造了武汉夜间文化旅游体验一体化产品。江汉朝宗兼有多种旅游项目:(一)百年轮渡的功能转型。武汉轮渡历史始于1900年,至20世纪80年代趋于鼎盛,是武汉市民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但此后随着跨江桥梁、隧道的不断兴建而陷入危机,2005—2017年,武汉旅体集团适当保留轮渡码头和轮渡线路,将轮渡码头转换为旅游码头,实现了武汉轮渡由单一通勤功能向现代文旅功能的转型。(二)码头岸线的提升改造。拟提升改造全域18处码头,打造2 km生态廊道,近期重点打造江汉关码头、粤汉码头和中华路码头,并落实长江大保护的要求,实施江汉碧道改造提升项目。(三)两江游船。全力开发新能源多类型游船,即将建成6艘豪华型游船和3艘普通型“惠民”游船,其中知音号已成为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和中国文旅产业新地标;此外,旅体集团还正在打造连续岸线,形成水上观景廊道。(四)长江灯光秀。2014—2019年,旅体集团依托25 km山水都市岸线上的龟蛇二山、7座桥体、42处趸船码头和900余栋建筑,已构建起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灯光秀,依托长江文明,面向未来,聚焦两江四岸核心区域,打造世界级城市文明景观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标国际一流,坚持世界眼光,高标准规划,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

此外,武汉还致力于打造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两山(龟山、蛇山)文化聚集区,重点打造夜上黄鹤楼和龟山文旅观景平台项目,俯瞰两江四岸夜景,创城市IP,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点。(《工业码头的转型与利用》)

3.4 “两弹一星”核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物质技术基础极为薄弱的条件下,中国在较短时间内相继独立自主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这充分展现了共和国的早期建设者们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伟业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遗存至今的相关工业遗产,也理当得到妥善的保护与利用,以更好地向后辈们展示这段共和国的辉煌历史和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左琰教授从青海原子城核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入手,剖析问题,给出建议,并由此提出了青海核军工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视角。221厂旧址为原子城核军工遗产,位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达1 100多km,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原子城属于国防军工门类文化遗产,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国际形势下被提出的,需要防辐射和抗震、防燃的特殊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具有极为特殊的价值特征。根据国家战略部署的调整,221厂已于1995年完成全面退役,更名“西海镇”,青海当地政府接手后,完成了对它的功能转型,将其打造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公众开放。但原子城自2005年纪念馆建成后至今没有大的更动,旅游开发不足以完整全面地展示当时的生活场景,存在交通不便、景点分散、原厂房车间开放度不足、景点缺乏专人带领讲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左教授给出了如下旅游开发提升策略:

首先,原221厂生活区的六分厂、二分厂、上星站等遗产点应向有组织、有讲解、有重点的入户式参观模式转变,分批开放原生产区的分散厂房,并加强两区的联动,建立针对普通游客、专业游客的爱国教育三条旅游规划线路。其次,可适当提高相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度,并在西海镇增设游客服务中心、西海影剧院、入户参观居住样本等景点,原生产区也应适当增加反映当年核工业建设和职工生活情况的景点。最后,左教授提出了青海核军工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新的视角,建议建立原子城和大通县(在20世纪60年代兴建了一批三线军工企业)联动的青海核军工旅游线路;并建议加强海北州区域联动,根据区域内不同景点的特点按照季节划分,构建不同时长的旅游圈,实施淡旺季差异化旅游主体策略,形成全时、全季、全域联动效应,以弱化季节等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中国核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

4 他山之石——欧洲当代工业遗产研究

除线下论坛外,还有多位国际专家通过直播连线,介绍了1950年后澳门和欧洲诸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案例及理论研究的现状。

来自葡萄牙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委员会主席Maria Jose de Freitas以澳门荔枝碗船厂为例,聚焦大湾区工业遗产保护相关问题(《大湾区工业遗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管理与推广新媒体与社区参与教席持有人Yonca Erkan教授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组织名录、欧洲遗产奖和欧洲工业遗产之路及其评选标准和所面临的挑战(《工业遗产国际评估及与旅游业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欧洲遗产奖/欧洲诺斯特拉奖和欧洲工业遗产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设计与保护研究教席持有人迈克尔·特纳教授梳理了由欧洲起源席卷世界的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历程,并从每个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同表现及由此产生的区域工业的差异,提出了自己对20世纪后半叶工业遗产保护的思考(《对于20世纪后半叶工业遗产保护的思考》)。武汉申报设计之都时的主要专家之一——西班牙建筑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洛伦佐·巴瑞鲁沃(Lorenzo Barrionuevo),通过单体建筑改造、城市区域改造等8个西班牙本土案例,在线分享了1950年以来西班牙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西班牙当代工业遗产保护研究》)。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韩晗借鉴西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成果,将中外两座因矿而兴且同时陷入资源枯竭的城市——中国黄石和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市(以下简称“萨城”)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棕地改造的中国经验。他指出,萨城和黄石目前都迫切需要通过棕地文化景观的修复来实现城市更新,且皆选择了全域旅游的方式。两座因矿而生的城市不约而同地制定了矿区治理和城区建设一体化的总体规划,构建总体矿冶遗产观,均谋求以矿冶文化丰富城市文脉,促使文旅融合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并致力于通过新技术将矿冶文化转化为文旅IP,营造全域旅游文化场景。在二者由“矿冶城市”到“矿冶遗产城市”的转型过程中,政府都对城市功能置换起到了主导作用。不过萨城政府主要是通过鼓励第三产业介入矿冶遗产改造的方式,让政府成为城市改造的资源转换枢纽;而黄石则是将城市更新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并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来推动城市转型,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凸显了中国大政府模式的制度优势。两相比较,韩晗副教授得出了棕地改造的中国经验,即以人民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决不能忽视困难群众,更不能以牺牲困难群众的利益为代价。矿冶城市的更新务必遵循“人民城市”理念。棕地文化景观修复必须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通过棕地文化景观修复实现与“城市双修”建设结合,因地制宜地规划、利用好公共空间,提升游客与市民的满意度,这是遵循人民城市理念的根本。(《棕地改造的中国经验:基于黄石与萨卡特卡斯市的比较研究》)

5 结语

无界论坛开始于2012年,其组织团队之一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团队;2021年12月的第十届无界论坛是十年来无界论坛第一次聚焦工业遗产,也是经过多年的准备后的一次厚积薄发的工业遗产教席研究成果和组织能力的展示。不同于2018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中英“当代工业遗产:价值、保护与利用”高端工作坊(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铁桥文化遗产国际研究院联合举办)等为数不多的当代工业遗产的研讨会,第十届无界论坛集中邀请到了反映“国之重器”的水利工程和“两弹一星”等领域的核心人员与遗产保护学者交流;同时,对于文化遗产的视角和时间界定也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见解,特别突出了建成于1980年代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建成于2000年之后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些有的已经进入了国家工业遗产名录,有的进入了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的进入了小学课本,是不容易回避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的动态。而在保护的同时,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做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也是一个当代工业遗产、文化遗产的难点,而论坛上专家从建筑设计和水利工程、核工业遗产等方面也作了探讨。既然是新课题、新探索,也就意味着不完善、不系统,但是学术视野的开拓和对学术前瞻性的追求一直是无界论坛举办的目标。对于当代工业遗产和文化遗产时代价值的思考,希望可以成为今后无界论坛组织者和学者研究的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遗产工业价值
遗产怎么分
工业人
千万遗产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
“工业4.0”之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