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对山地特征的响应探析
——以重庆市为例
2022-05-13向泠霓
刘 骏,向泠霓
引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特色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特殊类型城市,如何通过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耦合城市空间特征,展现城市地域特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基于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以“绿地系统规划”“地域性”“城市特色空间”等为关键词展开检索,获得372篇文献,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对探索结果进行科学图谱分析发现,近年来针对特殊类型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明显增多(图1)。学者们从城市整体系统出发,提出基于地域性特色提升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原则与方法;从对城市特色以及其组成要素的准确把握与辨识出发,挖掘城市特色内在特征因素,阐述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征方面的具体实践策略。由此可见绿地系统规划是塑造特殊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然而,针对特殊类型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具体方法研究尚显不足,在规划实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也有缺失。
图1 CNKI特殊类型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聚类时间轴
山地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特殊城市类型,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城市建设呈组团式布局等特征,导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展现山地城市风貌特征成为研究突破点。在山地城市空间布局模式方面,现有文献主要采用演绎论证法、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调研、空间分析法等方法提炼山地绿色空间形态生成机制,归纳影响因子并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功能协同布局模式。功能上多为探讨城市公共绿地网络构建、灾时公园功能转换、管控路径等方面。主要成果与城市特征展现方面契合度较低,部分学者通过研究总结国内外实践,提出基于空间管控视角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体系;编制内容上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布局、绿地指标、评价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对于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针对城市特征响应的共时性研究较多,历时性研究整体偏向于历史脉络的直接梳理,缺乏对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措施落地情况的实际追溯,特殊性的总结尚显缺失。本研究以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方法解读70余年来13版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版本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山地特征呈现脉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山地特征的演变对实际城市特色化建设的引导;通过响应模式讨论规划指导下山地特征在建设中实现的策略与路径,推进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特色塑造的深入参与,以期在特色化城市发展的导向下为其他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提供思路。
1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历史与对山地特征关注的脉络梳理
从陪都时期至2021年,重庆共编制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14版绿地系统规划文本——《重庆市主城区绿色空间规划(2018—2035)》编制完成,尚处于审批阶段),不同时期的规划对于山地特征的关注落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与城市规划要点将整体时间线分为3个阶段:(1)城市复兴发展期(1946—1983年),即城市快速建设以来重庆不断调整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状态的阶段;(2)人居环境营造期(1984—2001年),即在区域与生态视角的规划思想影响下城市关注点逐步从“量”的建设转向“质”的营建的阶段;(3)山水风貌提升期(2002—2021年),即自“山水园林城市”创建以来更加深化对重庆本土山水特色挖掘的时期。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不同时期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山地特征关注要点并总结山地特征呈现的脉络。
1.1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历史中山地特征演变历程
1.1.1 发轫之始:城市复兴发展期(1946—1983年)
1946年3月,被认为是近代重庆第一部完整、系统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编制完成,其详实分析了重庆基于特殊山地条件形成的坡陡屋密、建设空间局促、交通设施不足等突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式。同时,借鉴西方有机疏散及苏联绿地系统等先进理论,提出要依据重庆本土特色利用原有道路依山就势灵活布局,首次提出构建水陆空通道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从1956年至1976年,在政策不断调整的影响下,重庆先后进行了7次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为响应“绿化祖国”这一口号,在1956年的《重庆市1956—1962年绿化规划》(草案)中首次表现出对重庆市中区荒坡、空坝的关注,并提出在此进行植树造林以绿化山城。其后随着《重庆城市初步规划(1960年)》对山城特征与绿化、交通结合性的重视和“垂直绿化结合生产”“立体交叉交通网络”等措施的提出,规划编制中对山城特征的考虑逐渐深入,关注细化到陡壁、堡坎、街坊墙体、丘陵陡坡、防空设施、隧道洞口等区域的垂直绿化建设。直到1978年,第三次城市绿化和园林工作会议为园林绿化正本清源,绿地建设自此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在“城市特征结合人文景观”“地势轮廓保护”“景观视线关注”的上位规划要点管控下,城市开始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地域特征。由此1983版重庆城市总规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体现山城特征的垂直绿化体系这一概念(图2),深入推进整个重庆立体绿化彼此相连,争取实现普遍绿化。
图2 重庆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1983版绿地系统结构
1.1.2 奠定基础:人居环境营造期(1984—2001年)
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开始进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和创建,基于“山水城市”概念的提出,重庆进一步深化对山地城市空间营建的探索,通过形态、构形、涵构三方面与城市形象关系的具体分析,期望建立起关于山地城市形象设计概念和方法的体系。同期在国家方针的影响之下,重庆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提出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对山城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将地面上下的空间有机组合并使其成为具有山城特色与现代风貌的立体交通体系,强调要推行全城立体绿化,采用见缝插绿的手法建立起完整的绿化体系。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更多考虑重庆在地性特征,通过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区内山水自然空间的深入融合,使其与重庆旅游规划紧密结合。
到2000年时,打造美丽山水城市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强,重庆市政府希望更好地注重地方特色,突出山水特色,呈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街街有园、山水相依、绿带相连”的美丽城市风貌,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总目标,推进建设山水相融、自然天成的美丽重庆。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山水资源特征,以网络建设为重点,打造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绿化环,提出要建立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的主城区绿地系统,将立体绿化与山脉的规划融入整体绿地结构中。
1.1.3 日臻完善:城市山水风貌提升期(2002—2021年)
随着规划的愈加成熟,对于山地生态环境绿化的思考也更为深入,在逐步成熟的上位规划与城市政策的指导下,针对山地生态环境、山地城市规划、山地城市具体形态与空间特色的关注度逐渐提高。2007版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从自然和生态的角度提出了对山、城、林、江多维度自然生态格局综合利用,并且首次细化地形的具体建构方式,针对地形分坡度进行特色建设,初步形成山水格局特征突出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图3)。在政府对于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的进一步重视下,基于山地城市更新与演变特征的研究和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导,规划内容更加详细、规范,并增加一项体系结构要点,致力形成“山、水、林、路、园”相互交织的绿色网络布局。
图3 重庆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7版绿地系统结构
随着“美丽山水城市规划”的正式提出与重庆主城区地形地貌塑造政策的贯彻落实,规划更加体系化,通过对主城区的“山系”“水系”“绿系”全面的地形基础结构进行综合梳理与整体格局划分,分级分层、定量定界地划定对主要“山、水、绿”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界域及方式,依此对重庆的整体格局划定进行变更,更具有规范性与在地性。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开启了对绿化空间格局的一体化考虑与模式化管控,在山水格局优化方面取得巨大进展,并提出“控规与设计双控”“山体生态修复”,进入城建一体化新时期(表1)。
表1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山地特征内容演变
1.2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对山地特征关注重点脉络梳理
1.2.1 立体绿化散点相连渐成体系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由于时代限制,加之对山地特征认识不足,涉及立体绿化的规划内容较少。而后由于社会正处变革时期,国家在不断摸索中向前发展,方针政策调整频繁。由此绿地系统规划也在不断调整,20年内重庆编撰了7次绿地系统规划。同样因为社会震荡,1960年的《重庆城市初步规划》中有关山地特征绿化具体营建方式的强调并没有落实到之后几版的绿地系统规划当中,各版规划仅从单点方面提及“荒坡”“墙体”“丘陵”的垂直绿化,山地要点落位片面且单一,涉及坡坎类型而未细化具体措施。直到后面数版绿地系统规划逐渐重视垂直绿化的体系化构建,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对山地特色也由散点提及转变为全面关注,采用与生态相结合和具体关注垂直绿化类型的方式,加强指导性并构建城市垂直绿化体系。
1.2.2 山地特征融入绿地系统结构
由于重庆逐步重视打造美丽山水城市,学界对山地城镇空间规划层面的相关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为引导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不同绿化模式的适应性探索。该时期对于绿地建设的重视度上升,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也愈加成熟,在重庆市总体城市规划的指导下,绿地系统规划首次附属于总规进行独立编制,深化对城市特色绿地规划的思考,重庆本身的山地特征逐步成为绿地系统规划考虑的一部分。例如1996版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绿地系统+城内自然山水资源的方式提升特色景观风貌展示,深化绿地系统规划的在地性特色。总体而言,山地特征由“单点呈现”转向“网络化共融”,前置于绿地系统规划的整体考虑,对山地特征的关注由分散转向系统。
1.2.3 建设多维立体的自然生态格局
随着规划的愈加成熟,对于山地绿化的思考也更为深入,2014版绿地系统规划详细研究了重庆本身立体绿化的建构方式,将重庆的特殊地貌特征完全融入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脉络当中。后期的绿地系统规划不再片面进行绿色空间规划,而是对城市本土特色风貌进行整体考虑,充分研究重庆的三维地形特征与价值,从城市资源方面对绿地系统规划方式进行重构,致力于建设多维立体自然生态格局,将重庆的自然空间与规划和谐地融为一体。
2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实施与山地特征建设的效果分析
2.1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的山地特征建设发展
2.1.1 美好图景与现实落差:依托基础设施建设的山地绿化片段呈现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建筑用地与道路占比最高达71.16%,东部边远地区则最高达99.99%,城市绿地覆盖量极少,公用与交通设施严重不足。该阶段的规划起点较高,运用了大量先进理念,对当时城市急迫问题提出了概念性的解决方案,但由于建设成本与难度等因素实际落实度较差。战后4年间,政府首先对民生领域和当时最迫切的建设项目进行投入,为市民的基础生活谋求资源,主要进行城市的交通系统完善、卫生环境改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等。随着计划的实施,城市对于建筑改善、道路修缮、绿地空间的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同期城市完成了对道路路面以及边坡的整理,对坡陡路弯区段进行降坡与截弯取直处理,也针对部分村落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建设。例如根据地形灵活处理北区示范新村内的街道,将建筑垂直于街道布置,建筑后方设有花园,其他大量空地和山体设为公共绿地。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的细致规划与管理强化了山地特色的表现,同时为了改善沿江滩涂地带大量居民集聚搭建棚屋状况,规划提出为居民修建住宅,拆除棚屋,恢复江滩风貌的计划。然而规划忽视了大量违建房屋拆除后的民生问题,以及市区对居住在棚屋内劳动力的需求,导致规划与实际建设间传导失灵,实际收效甚微。
重庆绿化建设初期针对规划提出对坡岭区域进行地形设计,对城市街道进行了灵活处理,将大量空地与山体设为公共绿地,将有限的力量投入城市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但总体而言,该阶段的建设由于城市发展状态的限制与规划细节的不全,以及对于重庆在地性与特殊性考虑不足,导致规划与实际建设间存在较大差异。
2.1.2 全面绿化思想与行动统一:基于普遍荒坡绿化的重庆绿色基底塑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绿化运动”的兴起,全国各省市纷纷开始注重城市和乡村立体绿化建设,以点到线深抓山城绿化建设,规划也趋于全面,整体考虑对城市山水格局的打造。重庆市集中资源建设城市范围内的荒山荒地,召集群众在城区陡壁与堡坎间广布绿色植物,并进行护坡与江岸的绿化行动,根据区域特色推行垂直绿化,建成嘉陵江两岸防护林带21.5 hm。城区绿色空间由平面逐步扩展到立体层面,逐步形成山城立体绿化特色。此时的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对立体绿化的考虑,将绿化细节纳入规划条例当中,对不同类型立体绿化采取差异化措施。
20世纪50年代后期重庆开始大力推广道路、堡坎绿化和护坡绿化;60年代古城墙与滨江护岸绿地的兴起、屋顶景观与绿化相结合等设想的提出使重庆城市绿地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促进了全国植树造林的浪潮,在2 600 m电车干线沿线及牛角沱地区的护坡、堡坎、旧城墙栽植绿色植株4万株,城市立体绿化逐渐渗入每一处的建设当中;80年代初开始因地制宜利用城市陡岩、荒地、河滨、堡坎等空间进行绿化;90年代初主城区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的绿化体系。在这一发展阶段重庆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绿化工程的建设,全面绿化危岩滑坡、荒丘、江岸,进一步推广墙面绿化和屋顶绿化,城市绿地面积达到3 398 hm,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升至2 m,同时注重“山、水、绿、城”的整体融合,致力于塑造重庆特色的垂直绿化系统并加强组团隔离绿带建设。但是由于规划变动较快,城市难以短时间内形成有效响应,快速建设后未得到有力管控等情况使得城市山地特征在规划快速的变动中受到破坏。总而言之,在前7次重庆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绿化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已经逐步凸显,并在具体建设中得到初步展现,城市依山修建,堡坎、陡坡、城墙间广布绿色植物,攀岩植物散布于建筑上,城市绿地向垂直方向生长,重庆绿色基底逐渐形成。
2.1.3 系统性规划引导下的逐步落实:三维立体绿色网络的建构与呈现
随着系统性和整体性思考的加强,对重庆原有山城立体地貌特征的认识更加明晰,绿地系统规划明确表现出山地建设布局的引导性,并能够基于不同的用地条件对山地特色景观进行打造,利用山体、崖壁等对公园进行建设。在更全面、系统的绿地系统规划指引下,山城特征的网络化构建进一步得到落实,重庆山水风貌特色日益凸显。
据统计,2008年重庆主城区拥有立体绿化面积仅27.22 hm,占主城区绿化面积的0.2%。随后提出的绿地系统规划均着力于城市总体绿色格局的优化,重庆市主城区基本构成了以山体绿化为依托,以道路河岸带状绿化为轴,以山坡谷底成片绿化和城市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骨架。重庆城市绿地结构性建设愈加完善。同时在细节方面,立体绿化手段逐渐丰富,植物资源配置与工程方式都得到了优化,规划与建设间的传导机制与管理模式更加顺畅地运行。到2013年,重庆主城区立体绿化面积达到223 hm,山城绿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019年重庆市颁布《主城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实施方案》,提出加强绿地精细化管理、挖掘,充分利用重庆山地绿化特点,集中资源提升坡地、崖壁和堡坎的绿化美化程度。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中心城区已完成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309个,面积1 400多万m;中心城区以外区县累计完成项目1 043个,面积超1 600万m,并在万州区、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等建立示范点。在该阶段重庆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城市对山地特征的重视程度与建构模式持续升级。同时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满足绿色空间规划需求,重庆进一步加强城市垂直绿地精细化管理并完善城市属地化特色绿色网络建构,山地特征关注要素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各类规划与政策当中,开启了重庆山地特征结构化建设与系统性规划全面融合的新时期。
2.2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的山地特征建设现状评价
基于对重庆13个版本的绿地系统规划、相关政策文件的深入解读,并结合对重庆山地实际建设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不同版本绿地系统规划与山城绿地建设彼此之间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且实际建设的影响因素逐渐多元化,整体呈现出从“要素化编制”到“结构性建构”的发展模式。初期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动态式”的长短期相结合的规划方式,对于山地特征的建构方式有系统性的思考,但由于抗日战争后国家资源有限,工程投入按照“民生优先”原则,实际建设情况散乱,同时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也加剧重庆经济衰退,山地风貌建设进一步减缓。此后由于城市快速现代化发展导致政策变动过快,重庆绿地系统规划未经过系统性的深入研究,短时间经历了7版不完善的版本,规划对于山地特征仅散点化提及,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同时存在山地旧城开发强度过大、新区建设力度不足、建设落实度较差,以及建设过于重视平面形态导致山城风貌特色减弱等问题。此时的规划统筹多有欠缺,建设模式多通过各个项目的散点式推动,分布零散或自发形成,亟需从单个项目向系统化规划指引方向发展。后期对于山地特征建构方式的思考愈加深入,绿地系统规划系统性思维逐步形成。
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侧的核心,与成都共同推进“公园城市”理念在城市的施行。我国借鉴国外相关城市体检和联合国人居署的专题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围绕人、城、境、业四大方面初步形成4大类91小类的公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借鉴刘滨谊等提出的包含5项评价基准、15项评价标准、45项评价指标的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并选取其中与重庆绿地建设相关度较高的指标对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后发现:重庆绿化程度与绿色基础设施覆盖度不足,园林城市建设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且受到起伏地形的影响生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修复。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的思考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从初期借鉴各种平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到逐步认识到山地城市的特点决定其具有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特殊性,从“垂直绿化体系”出发进行规划编制。虽然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于山地特征的重视程度和在其指导下城市绿地山地特征日益增加和凸显,但规划建设的结果并不完全理想。由于复杂的地形条件增加了建设的困难性,限制了山地特征的整体性呈现,且建设响应与规划间信息传导不畅,部分立体风貌受到损毁,山地绿地空间受到挤压,绿地规划被迫向城市开发让步,造成了绿地规划的滞后性。一方面,需要规划的科学化与细节化更好地指引城市中山地特色风貌的保留与建构,对整体山城的山地特征进行整合与梳理,对于实际空间建设模式提出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提高建设的可操作性并减少空间的均质化现象。另一方面,山地特征深化建设是城市的二次形貌塑造,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也为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借鉴意义,但由于建设过程中同时会受到社会经济制约、区域直属政策、分区不同审核制度、居民需求情况等城市实际现状多方面要素影响(图4),要实现规划与建设间的顺畅衔接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图4 重庆规划建设关系解析
3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关系解析与山地特征响应的途径探索
通过分析重庆山地特征在绿地系统规划多版本中的调整情况与多年的建设响应,发现重庆城市规划对于山地特征的认识逐渐明晰,建设程度也逐渐深入,但依旧存在更新难度较高、与规划衔接不畅的情况。同时由于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城市建设要求的变化,规划面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风貌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等背景下的多方需求,需要探寻新的适应性路径,优化城市体检与规划评估模式。针对文中提出的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多方面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 加强规划与管控思维间的传导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是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的上位指导,同时也需要对城市实际建设起到良好的管控、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从规划到管控思维间的传导效能。原始的规划与政策间由于施行阶段不同可能造成信息不对等,没有对不同空间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输出,造成了信息传导失灵,形成“一刀切”的问题。由于山地城市的生态敏感性与空间特殊性,不应从单一绿色空间平面入手进行把控,而应建立动态更新的“规划—政策—管控”传导机制,区分不同地形要素与现状建设程度进行分类别管控,推进政策多元化与针对性。借助由3S技术建立的城市智慧管理系统,把握城市区域施行程度并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性地推行政策施行,对每一个阶段建立反馈调整制度,对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迅速调控。通过参数化手段,科学地认知现场环境,细化城市山地空间落点与结构,完成规划与实施间点、线、面多方面的管控对位,分级分点构建从规划到管控的结构性衔接。
3.2 加强山地城市空间精细化管理
为使重庆绿地系统规划得到较好的落实,需要提高城市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加强山地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以期能构建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的特色山城。由于重庆绿地空间从属复杂、用地破碎、现状更新难度较高,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亟需优化城市共建方式、完备管理制度。应从加强智慧化手段、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网络化布局、规范制度体系等方面入手,多元施策,注重管理对象的异质性。同时为应对山地城市特殊的多维需求,运用绿色城市设计中数字化技术方法,进行山水格局数字化分析,进一步把握城市山水骨架、提炼城市空间特色,通过垂直空间、生境网络、绿地性质3个方面进行空间落实,完善城市园林绿化智慧化管理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加上可达性验证与立体数据空间数据的采集,形成城市三维空间数据图库,进一步认知山地绿色空间的差异化并对其进行细分管理。
3.3 构建山地特殊空间建设评价体系并建立反馈机制
为了对城市特殊山地空间进行有效管控,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进行效能反馈,指出规划、建设与实际实施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分析不同规划执行力与执行效率来使相关措施得到更精确的改善。而目前较为常见的反馈研究方式首先要识别并选取影响效益的关键变量,并对项目建设前后或不同建成项目的效益结果进行纵向或横向对比分析,继而验证某种设计策略在实现某种效益方面的效能大小或不同设计策略的效能差异。因此需要针对山地空间的特殊性建立景观绩效评估机制,多元素、多层次、多维度地去对建设施行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不仅需要考虑平面的绿地量等评估指标,更需要基于城市的三维特征进行立体绿色空间评价,在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引入绿视率、绕路系数、生态效应等评估指标,多元素共同推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分层分级对不同山地空间进行划级评价,并划定不同评价标准,以期对规划要点及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科学反馈(图5)。
图5 山地特征响应途径
4 结语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已愈加丰富,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的经验,但针对不同地区的绿地系统规划适地性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重庆作为特殊的山地城市,其城市形态与发展方式都与普通城镇有很大差别,如何实现其山地特征的打造,切实体现城市地域特色成为难题。本文从山地特征在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体现形式入手,深入梳理与解析重庆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中的山地特征脉络,探索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空间特征间的耦合关系。同时提出需要通过强化规划与管控思维间的传导、加强城市空间精细化管理,并在构建山地空间特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反馈机制等优化措施。然而,由于对重庆绿地建设掌握的资料不够细化,仍需结合实地调研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城市特征的有效响应实践提供参考。
① 重庆市前后13 版绿地系统规划包含:1.《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五·绿地系统);2.《重庆市1956—1962年绿化规划》(草案);3.《重庆市1958—1962 年城市绿化规划》(初稿);4.《1958 年重庆地区城市初步规划说明》(草案)中《五·绿化》;5.《重庆市园林建设八年规划》(草案);6.《重庆市(1963—1967 年)城市绿化》;7.《重庆市园林绿化十年规划》;8.《重庆市1976—1985年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送审稿);9.《重庆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中《园林绿化、文物保护、旅游规划》;10.《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中《园林绿地与风景旅游》;11.《重庆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12.《重庆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13.《重庆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201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