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方滨海城市格局特征的宁波运河利用策略研究

2022-05-13

中国名城 2022年5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宁波

张 延

引言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央政府维持国家政治与经济中心联系的交通命脉。中国大运河自北向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水系,连接了古代多个时期的都城和重要商业城市。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涵盖许多区段河道。每一区段由于特有的区域自然环境和江河水文特性,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宁波运河属浙东运河体系,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价值特征鲜明。首先,与天津、济宁、徐州等城市不同的是,宁波位于河网密布的南方地区,雨量充沛,水运条件极好。区域内除沟通杭绍地区的运河主道外,还有众多与运河沟通的承担水运功能的其他水道,形成区域纵横相连的水运网络系统。其次,与无锡、杭州和绍兴等南方城市也有区别。宁波历史上一直是一座港口城市,滨江达海的区位特色使其成为中国与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门户,宁波运河是连接中国内河与外海的重要纽带。此外,就宁波运河的形成特征而言,运河历来具有航运、防洪、排涝和输水的综合功能,网状格局的水网形态构成了宁波城市的基本形态,如今对城市文化生态景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自2019年7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化公园试点项目以来,国家和浙江省层面陆续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将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修复、文旅融合发展等作为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方向和目标,大运河的保护被上升到了国家文化建设的高度。在国家和浙江省层面《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宁波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北仑区、镇海区、余姚市等5区1市324 km的河段区域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主要包括虞余运河、姚江—甬江、慈江—刹子港—西塘河等潮汐江航道与避潮航道(图1)。

图1 宁波运河河道和重要文化资源分布

宁波运河就延续历史文脉、改善景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等目标开展了截污、清淤、驳坎、绿化、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改造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保护和利用过程中,碎片化问题凸显,整体性思考不足。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应尽快打破碎片化的思维模式,基于宁波滨海格局特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以大运河的文化脉络为线,将市域内与运河相关的各类重要文化遗产点串连为线为面,并站在宁波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做好策略研究,在彰显其独特价值的同时,打造宁波城市全面多层次的文化标识。

1 历史时期宁波运河的主要功能

1.1 灌溉防洪

水利与运河天然相依。“灌溉运河或许是与农业同时开始的,比作为航运运河的发展要早得多”,对于降雨充沛、水网密布的宁波更是如此。宁波城市西南面临山(天台山及支脉四明山),东北面濒海,多山的山地地形,使宁波区域淡水多集中于山地径流区域,旱涝交替,城市所在的平原区域淡水缺乏严重。同时宁波西北和东北面濒临东海,自古受咸水之害,区域内的姚江、甬江和奉化江都是咸水,1958年姚江大闸修建之前,高潮位时咸潮可抵达余姚河姆渡附近。管理山区径流淡水并在城市区域引入和储蓄淡水,以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的灌溉,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改造宁波地区人居环境的重要方面。唐朝时期,宁波开凿了小江湖(古代宁波府城内日月两湖)、广西湖(今东钱湖)、广德湖(北宋时期废湖为田)等一系列湖泊,整治了区域内河河网,完善了以三江六塘河为主的内河体系,并修筑它山堰等一系列堰坝堤塘等水利工程设施,逐渐形成了具有灌溉蓄泄、通航水运综合功能一体发展的水运河网体系。

1.2 水道运输

宁波运河属于浙东运河体系。据记载,从余姚到宁波段的运河,东晋时可以通舟楫,隋唐时期在绍兴和宁波之间可以通航较大型的贸易货船。唐时宁波的贡品如蚶子、淡菜等海鲜,就是取道运河,昼夜兼程,运到唐都长安的。9世纪末10世纪初上林湖的秘色官窑也是取这条水路上贡朝廷。宁波所产的鱼胶利用运河水道远销到湖北等地,本地居民所食的大米,是由苏州从长江中游地区利用运河输入。发达的内河网保证了宁波与周围地区频繁的货物交换。

由于宁波先天滨江达海地理区位特点,海运线路稳定而发达。宁波在从唐至元的多个时期被指定为中日、中韩往来的重要门户。据记载,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日本孝谦朝遣唐使舶4艘船,其中3艘在宁波登岸。公元8世纪下半叶到907年唐朝灭亡期间,仅史书上记载,从宁波港口出发,横渡东海去日本经营贸易的就有30多次。1015至1138年,中国商人从宁波去朝鲜半岛有27次航行的记录,较为频繁。

1.3 经济贸易

宁波港自建立开始,就是以贸易港的姿态展现于世,凭借浙东运河内陆河道与海运的连接,宁波运河成为甬江流域腹地之间、内陆(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和海外发达的贸易线,直接刺激了运河所经过区域的生产专业化和经济发展。宁波甬江地区自古就有广袤的经济腹地,包括甬江流域各县城、余姚大部分区域、上虞、嵊县及新昌3县东部大部分区域、宁海大部分区域和天台山北部区域。腹地间产品如宁波象山港丰富的各类海产品、杭州湾南岸棉花、宁波西部山区黄古林草席、鄞县西南部稻米、蚕丝、毛竹、木材和贝母等,都是通过内河网络转运至宁波,经浙东运河连接大运河运往内陆或出口,完成货物交换,沿线市集、市镇兴起。随着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和运河河网的发达便捷,宁波的商业交换区域进一步扩大,在明朝时期,宁波已经成为南方货物的转运中心,为外国商品和内陆商品交换提供广阔的市场。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南端出口,宁波运河是古代中国与东亚、东南亚、波斯湾沿岸等海外诸国广泛开展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促进了中国与古代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漆器、纸张、文具、书籍和各种土产等通过运河输出海外,东亚的沙金、水银、刀剑、硫磺、药材等物品及东南亚、西亚和波斯湾等地区的名贵药材、宝货、香料、犀角、象牙、矿石等物品输入宁波,并经由运河传遍全国。

1.4 文化交流

宁波运河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与“海丝”文化互为交融,“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运河文化;是深受阳明文化、浙东学术文化浸染,“书藏古今”的运河文化;更是开拓进取、勇立潮头“宁波帮”的运河文化。

宁波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流,它连接起了以宁波为核心的更广阔的空间,对浙东文化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大运河促进了运河沿线城镇手工业的发展,并滋生了许多文艺精品。宁波拥有众多中华老字号和传统手工技艺,造船业、金属制造、草席编织和竹器加工等都是宁波知名传统手工业。宁波古代妈祖文化盛行,位于三江口的宁波庆安会馆和安澜会馆是闽粤妈祖信仰向运河沿线及北方(以天津为代表)传播演变的重要见证。此外,宁波是江浙两地沿运河城镇地方戏曲的产生和传播地之一,有甬剧、越剧、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走书等戏曲艺术,更有余姚犴舞、百年龙舞和越窑青瓷工艺等文化艺术精品。

2 宁波运河的独特价值

2.1 网状格局水运线路

宁波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中国东海岸,自古滨江达海,河网密布。“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底成川,枝津交渠”,正是宁波大地水网纵横交错的真实写照。宁波先民擅长舟楫,古代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无论官运还是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民运都靠水道运输。唐代开始,经过不断的河道疏浚和水利工程建设,宁波的水路交通越来越四通八达,这些水路几乎贯通了整个宁波大地。除姚江和甬江外,古代宁波城四周有向各个方向辐射的三江六塘河和奉化江,宁波西部有西塘河和中塘河,西南和南部有奉化江和南塘河,东部有前塘河、中塘河和后塘河。

密布的河网是宁波商业腹地间货物交换的主要交通通道,是重要的商贸线,宁波山区、平原和滨海区域的商品交换都是通过这些水道完成的(图2)。来自西部平原的产品如黄古林草席、棉花、毛竹、稻米和蔬菜等,来自南部、西南部山区的蚕丝、药材、竹器等,来自东部的货物如稻米、燃料、渔网、刺绣品等,都是通过河道网运输,并在沿河道分布的集镇进行货物交换和交易。

图2 清代宁波水网

除了作为运河主道的河道之外,具有水运功能的遍布在宁波各经济腹地区域间网状的河道都是完整运河体系的一部分。网状格局成为位于南方地区的运河格局的典型特征。宁波运河的网状格局组成是以姚江、奉化江、甬江和慈江为主线,以三江六塘河等内河水网为脉络,并包含连接宁波各区域的货运专线,如贯穿鄞州区东部和北仑区西北部小浃江、平行于潮汐江甬江的内河运输通道——颜公渠、余姚直达上林湖越窑遗址的运瓷专线——快船江等。

2.2 复线运行线路规划

宁波段运河的姚江和奉化江都是自然河道,两条江于宁波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蜿蜒至镇海附近入海。在1959年姚江大闸建成前,三条江均为潮汐江,深受潮汐影响,需要候潮通航,存在许多的困难和制约。为不断完善宁波城市的水运体系,宋宝祐五年(1257年),制使吴潜挖通了慈城南边的太平桥到夹田桥的一段河道,并在刹子浦的南端建小西坝,隔江与鄞县的大西坝对接,形成了慈江—刹子港—西塘河一线。据记载,古代船舶往来,“乘潮多风险,故舟行每由小江”,小江就是疏浚后的慈江,说明走水路往来余姚、慈溪和鄞县、镇海之间的船只,大多不走姚江,而是走已经基本人工化的慈江、刹子港、中大河和西塘河这条线路。

慈江、刹子港、中大河和西塘河这条人工线路的开凿,大大促进了运河水运功能的发挥,宁波运河也因此形成了自然江河和人工塘河并行结合,复线运行、因势取舍的设计、构造理念,是航运技术不断进步和成熟的重要体现。

2.3 中国大运河南端出口

浙东运河最东端宁波境内的姚江、甬江等自然河流,在距今4 000多年前就已经定型,宁波先民可通过这些自然河道在区域内“以舟为车”,自由穿行。春秋至汉再到隋唐时期,在西兴运河、鉴湖工程和梁湖堰埭等水利设施开凿与完备后,浙东运河全线贯通,并在运输业上快速发展,完成了“把陆上主要贸易延伸到了东海岸”的浙东运河体系的建设(图3)。

图3 明代浙东运河水路线路

古代宁波因港建城。自晋代开始,宁波就一直都是连接海外航线的东端港口,在海上防御、海外贸易尤其与朝鲜、日本等通商往来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托浙东运河的陆上航线与海上航线的有效沟通,使宁波运河成为中国内陆运河和海路的连结点,将中国大运河向南延伸并沟通海外,宁波运河具有了“中国大运河南端出口”的重要价值。

3 宁波运河与城市发展的互生关系

3.1 运河交通便利推进古城城址确立

宁波最早的居住聚落都是逐淡水而居,聚居点主要选择在山前台地区域,以解决基本的人和动物饮水及农作物种植问题。这些区域一般规模较小,比较分散。秦汉时期,宁波区域内设置了3个县,除句章为主要的军事港外,鄞、鄮两地都是选择这样的山前区域:依靠天然山脉,旁边有山上溪水流经。虽然解决了引用淡水的基本需求,但这些区域大多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要通过江河体系转入甬江干流再去往各地,不利于区域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此时,三江汇流的宁波三江口一带为地势平坦的平原区域,交通极为便利。虽然在汉代就有了聚落点,但在各湖、堰、闸坝等水利设施大批开发之前,这里土地卤质化程度高,淡水易泄,还遭受洪水、干旱和潮汐的危害,并不具备大型聚居地尤其建设行政建置的有利条件。

随着水利水工设施技术的成熟和地区完备开发,宁波三江口区域的土地性质得到不断的优化。在运河商业良机的驱动下,人口逐渐集聚,区域规模不断扩大,三江口一带逐渐由聚落向城镇演变,终于在 738年,明州(今宁波)州治设立于三江汇流、交通便利的三江口一带,821年,明州州治与原鄮县治互易,并始筑子城。甬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完成了迅速向三江口为中心推进的步伐,三江口作为宁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直延续到现代。

3.2 运河河网发达塑造城市形态格局

距今约4 000年前,海水退出了甬江平原,宁波地区的河流分布、海岸线展布和港湾格局在这个时期基本定型。姚江从浙江东部四明山脉流出,经余姚马渚,在余姚城区一分为三,出余姚城后,三江合一继续东偏南行,至丈亭古镇,与慈江交汇形成丈亭三江口,运河干道分为两支。姚江为干流继续东偏南行,在宁波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成甬江,一路向东入海。另一支向东经慈江至夹田桥又分两处,一处继续向东流经化子闸与中大河交汇至镇海入甬江,另一处向南经刹子港在小西坝处与姚江汇合,过高桥镇与宁波西塘河交汇。两套并行的运河线路构成了宁波城市形态骨架结构。

宁波城市发展史一直伴随着河网、湖泊的疏浚和整治,经唐朝末期至北宋,宁波内河河网的整治工作基本完城。这些内河水网以宁波州治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有来自西部的西塘河和中塘河,来自西南平原的南塘河,来自东部平原的前塘河、后塘河和中塘河。这些河流多源于山区,经引流,解决了平原区域行洪灌溉和航运问题。同时经南塘河和西塘河两个塘河,古时引淡水入甬城后,城内河网几乎通达每个街区并经两条主要干道,兜转后入甬江。这些内河河网就像血管,流遍宁波城市的各个区域,构成了宁波城市网状格局形态。历史上形成的区域纵横河网水系构成了宁波城市形态的基本框架,是城市形态脉络格局的主要特征,对宁波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运河商贸繁荣促进沿线城镇发展

古时宁波运河西去可通杭州、扬州等商业重镇,东去可出海到日本、高丽、东南亚等海外诸国,水路交通极为便捷。便捷的运河水路极大地刺激了运河所经过地区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宁波运河沿线分布了众多的经济重镇,从东往西分别有余姚城、宁波府城、慈城和镇海四大古城,沿宁波运河一字排开:余姚城位于浙东运河东段,设置于秦,东汉建城,直接临姚江而立,为“一城双水”的格局,是姚江西段和曹娥江东岸的航运水利副中心;宁波府城,三江穿城而过,三江汇流之地,自唐代兴起到现在为宁波城的政治经济中心,河海转运的重要枢纽城市;慈城临主要交通水道——慈江而建,是古代交通之要冲,向西与余姚相对,向南可达宁波府城,向东经中大河直达镇海出海;镇海更是直接位于甬江口入海的河口地带,面海而立,自古扼守山海要塞,是甬镇两地的航运要道,素有“郡之咽喉”“两浙门户”之称。

宁波运河流经区域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集聚。如姚江中流的交通枢纽丈亭三江口是因姚江潮汐涨落,人员停靠暂歇形成的江边小镇。海潮进出,船帆不绝,设摊买卖者、候潮观光者,人群摩肩接踵,江边商行酒肆、客栈饭铺不断形成。再如宁波大西坝村,村名以大西坝命名,是基于大西坝的管理需要和经济贸易刺激形成的,且大西坝村村落格局以船为型,极具象征意义,反映了因运河而兴起的相关产业对村落形成和发展的紧密影响。还有如处于姚江交通要冲,集官、商、农于一体的渡口村落半浦村,通西坝、达姚江、南北往来通道上的高桥古镇,处于镇海区域中大河两岸、依托运河商贸繁华兴起的骆驼老街和贵驷老街等。

随着宁波塘河体系开凿并完善,塘河作为连接宁波区域间贸易交换和水路交通通道,大小村落逐渐沿平原分布并呈河网带状延伸。沿西塘河有高桥镇,沿中塘河有凤岙村和新庄村,沿南塘河有前虞村、栎社村,沿后塘河有东吴村、宝幢村,沿前塘河有上街村,沿中塘河有殷湾村,沿东江有走马塘村等。这些村大多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许多已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村落形态和格局得到了保护,历史文化得到传承,成为宁波运河重要的传统文化生活传承和展示区。

4 宁波运河利用策略

4.1 建设河海文化的第一体验地

“中国大运河最南端河海联运、中外交流的枢纽”是宁波运河区别于中国大运河其他河段的主要特征。要突出宁波运河“通江达海、复线运行和文化交融”等地域特点,充分发挥宁波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双廊道”交织的优势,构建展示“河海文化体验地”的标识性项目,形成新时代国际文化交流窗口。

利用“核心展示园”和“集中展示带”的融合,通过“镇海河海联运核心展示园”“甬江运河文化集中展示带”“三江口河海文化核心展示园”,形成独特的河海文化体验地。镇海入海口区域和镇海老城为第一展示园,通过沿线工业企业绿色转型、设置滨江开放带和生态过渡带等手段,采用城市更新理念,保护历史上独特的海防城市防御格局和历史遗存,恢复“连山凭江、控扼海口”的城防体系,构建“河海文化体验地”的第一景象。三江口区域是河海文化体验的核心展示地,是见证宁波古代港埠、行业贸易和其他多元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各类历史资源丰富,结合宁波古代罗城范围内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景观廊道、步行廊道建设,建立河海文化体验主题园。甬江运河文化带是两主题园之间的带状联结,增强河海文化体验,有助形成区域效应。

4.2 完善生态文化景观廊道建设

以运河各线为轴,完善宁波城市沿运河的文化廊道、景观廊道和生态廊道建设,既打造集合运河特殊文化资源的线性景观,又助力宁波城市文化建设。

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推进水环境污染防治。通过有序关闭腾退污染工业企业、开展工业污水集中治理,做好沿线工业污染防治;加快建设运河沿岸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做好生活污水整治;建立船舶港口污染有序管控制度,落实防汛设施;开展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发挥宁波水系河网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全。

开展景观保护和岸线风貌整治,推进大运河绿色廊道建设,加强沿大运河护岸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建设,构筑大运河生态安全空间,打造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整治优化沿运河已建成区域的建筑界面,合理管控沿运河滨江地带住宅开发,重点做好沿运河滨江第一层界面建筑高度和立面形式引导,开放底层空间,逐步形成通透舒缓而富有韵律的天际线,提高滨江的公共活力。建立多模式、多层级的滨江慢行系统,形成集生态景观、文化步道、生态体验、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创造丰富多彩的公共滨水生活。

4.3 建立全面多层次的价值阐释体系

建立运河文化展示亮点,构建“核心展示园”和“集中展示带”,以体现运河价值的代表性文化资源为依托,实施一系列高水准和标志性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精品展示项目。如基于体现宁波运河潮汐复线运行价值的丈亭老街展示点和余姚闸坝科技展示群,体现中国大运河入海口价值的镇海河海联运核心展示园,体现宁波古城港埠、商贸文化的古城展示片区等。利用这些具有鲜明价值特征的资源点,立足宁波运河文化基因解码,结合宁波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在展示体系上,强调分级分类建设大运河文化专题博物馆或分散式展览馆。挖掘宁波运河在数千年历史中逐步积累的文化资源,将沿宁波运河网状铺开的、渗透在沿线水域、岸线、村庄等的文化资源点和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城市更新、乡镇复兴项目,进行充分展示和利用,打造全面、立体多层次的综合展示项目,使人们充分了解运河沿线具有突出地域人文特征和时代特色的漕运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商事文化,让文化的传承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4.4 延续可持续发展的运河传统文化生活区

由于交通的便利性,大运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催生了一批如丈亭镇、马渚镇、慈城镇、半浦村、大西坝村等与运河文化直接相关的镇(村)。这些历史文化名镇(村)不仅是运河沿线的资源点,还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承载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

延续可持续发展的运河传统文化生活区,就是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以大运河相关的“人”为基础,传承振兴大运河沿线的手工技艺、工程技术、戏曲文艺、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餐饮习惯、礼仪规制等,将这些时代岁月沉淀下来的运河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运河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保护传统历史空间的同时,完善现代生活条件,激发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形成运河传统文化的活态展示区。

4.5 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整体利用策略

大运河沿线分布有许多与运河直接相关的文化资源点,数量多且分散。为提高各类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这些运河资源点应采用整体利用思维,强调把传承和发扬资源点的价值与地块发展相结合,以整体性视角将各类资源点的利用纳入城市各地段相关规划(图4)。

图4 宁波运河文化公园建设主题展示结构

在2021年3月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将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控,并实施区域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就是将运河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展示全面纳入相关地块的城市更新规划或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提出文化阐释和展示要求,通过整合、统筹相关资源和发展要素,带动大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既让文化阐释化为无形,创新融合协调发展,又焕发地块新的生机活力。

4.6 打造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运河文化经济产业带

宁波“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强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城市建设目标。宁波运河作为宁波首个也是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发挥其文化特质,继续发挥产业联动优势,打造新时代运河文化经济产业带。

新时代运河文化经济产业带应以宁波运河为轴,以水文化特征为脉,通过阐释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将运河沿线的文化产业加以串联整合,推出新兴产业,建设“珍珠链”式效应的运河文化产业带。宁波运河文化产业带的建设应立足于宁波港城文化特色,通过运河的连接纽带作用,纵贯宁波区域腹地,在带动宁波中心城区提升和副城市中心的联动发展,加强余姚、慈溪、慈城、镇海、奉化等节点城镇组团发展上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继续优化市域城镇发展格局港产城融合,加快完善集约输运体系,打造国际航运服务高地;继续加强以浙东运河为连接的杭州、绍兴等城市组团的拉动作用,通过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深入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基于南方河网密布和滨海城市格局特色下的宁波运河利用策略研究,应紧紧围绕价值特色的指挥棒,既突出特色又强调整体。首先,作为运河沿线的滨海港口城市,宁波由于其枢纽价值而产生的城市形态意象和文化遗产资源特征都较明显,彰显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河海文化价值资源,打造河海文化体验地是突出特色的重要方面;其次,南方河网密布,运河河道与城市灌溉河道天然相依的互生关系,影响并定格了城市格局形态,并形成了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绿化景观廊道建设和文化廊道建设的基础,完善生态文化景观廊道建设在南方运河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以运河为轴,以水为脉,以文化为线,建立全面多层次的展示体系,打造一系列宁波运河文化公园,并将运河文化资源点的利用传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文明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最后,要保护和延续运河传统文化生活区才能做到运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同时利用运河在历史上的产业联动价值,复兴传统产业,打造新产业,打造时代运河文化经济产业带,以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宁波城市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在《三江六岸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空间规划》等规划中,宁波都强调了“江、湖、海”为核心的资源点,以点串轴,以轴带面,形成“市域空间更优、城市核心功能更强、城市特色风貌更美的名城名都发展格局”的构思定位。在大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城市文化建设应以大运河保护为基础,塑造宜居生态环境,打造文化标识,建立全面多层次下的运河文化阐释体系,将运河各类资源点的保护和利用纳入城市区域更新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利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既提升运河文化的传承利用水平,又完善宁波城市文化建设,切实推进宁波文化强市建设。

①自唐代在明州(今宁波)形成了中国至日本的稳定海上贸易航线以来,古代中国通过明州港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至北宋时期,作为被朝廷规定的5 个对外贸易港之一,明州成为对日本、高丽、阇婆(印尼瓜哇)、真里富(柬埔寨)等国家的贸易港和日本、高丽的签证发舶港口,并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至元朝,作为中国三大贸易港之一,贸易范围更是扩大至地中海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贸易货品种类100 多种,极大刺激了庆元港(今宁波)码头、仓场、造船、航海等方面的发展。明代在“海禁”的大背景下,设立市舶提举司。清康熙年间,设立浙海关。

②历史上,宁波运河是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交通贸易的连接点。来自中国东南的远洋大帆船大多在宁波卸货,转驳给能通航运河及其他内陆航道的小轮船或小帆船,再由这些小船转运到杭州、长江沿岸港口以及中国北方沿海地区。

③古代海上航行危险重重,船员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和九月九妈祖升天日,舶商、渔民等聚集在会馆,演戏敬神、祭祀妈祖,举行庄重的崇拜祭祀仪式,举行热闹的民间庙会和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蔚为甬上之大观。

④小浃江为古鄮县海运航道。明代《宁波府简要志》记载:“小浃江,昔海舶由此入鄮山。”

⑤宋淳祐六年(1246 年),制帅颜颐仲役工竣之。其西起鄞桃花渡,与甬江平行,经庄市、临江,出涨鉴碶入甬江。

⑥姚江大闸横跨姚江,距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处西3 km。因 1958 年大旱,利用弯道取直,建此闸,是宁波市最大的阻咸、排涝、蓄水综合碶闸。

⑦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二载:“前江,县南十五里……宋宝祐五年,制使吴潜于县东南五里夹田桥,引流导江,凡十余里,为沾溉之利。一名管山江,合流入鄞县界,亦谓之慈溪江。又有新堰,在县东南十二里,亦宋吴潜所建,堰下之田,不患斥卤,舟楫往来下江者胥利焉。”古时走水路往来余姚、慈溪、鄞县和镇海之间的船只大多要穿行官山河。

⑧宁波运河在工程技术上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就。浙东区域地形平缓,水源充足,线路开凿于平行等高线的山前平原上,主要问题是控制与自然河流平交处的水位和水量,使河道不受相关山区型河流在海潮上溯影响下剧烈、频繁的水位变化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水运条件。因此,自南北朝开始,历史时期一直运用堰坝为主的节制工程体系,并形成了浙东运河体系独特的技术成就。宁波这些闸坝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始建于宋代的压赛堰遗址、大西坝遗址、化子闸,建于1952 年的斗门爱国增产水闸、1964 年的小西坝闸等,这些如今都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⑨现代汉学家和史学家斯波义信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宁波及其腹地》中认为:隋唐时期,宁波与杭州段水路连接后,浙东运河全线贯通,宁波成为大运河的南端终点。浙东运河的全线贯通,使陆上主要商业贸易区与海上贸易联通,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过地区的经济发展。

⑩根据考古资料,汉六朝时期,宁波三江口一带存在一个大型聚落,位于唐朝罗城范围的西北部区域。

11这些水利建设工程包括:636 年小江湖(即后来的日月两湖)开凿,解决了三江口居民的饮水问题;随后东钱湖、白洋湖和广德湖等的开凿和疏浚,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833 年它山堰的修建不仅对改善西部平原的农田水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宁波城市发展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各河道上堰砌闸坝等水利设施的不断修建和完善,城市防洪灌溉和河道航运不断成熟。

12据《甬江志》记载,姚江发源于余姚梁弄上溪夏家岭眠岗山,西北往东南流107.4 km 后,在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成甬江,再向东北蜿蜒伸展25.6 km 至镇海游山外入海。

13慈城周围河系水网与其南侧慈江相通,北有汇集西、北来水的普济湖(慈湖),湖水南下,从城东流入聪马河,汇入慈江。

14旧时慈江内河水都可以通潮汛,并辅以闸门调整。大西坝为古之西渡堰所在地,始建于宋,位于宁波市高桥镇高桥村大西坝河与姚江交汇处。其南北向横跨于大西坝河上,是控制姚江与大西坝河水位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是内河船舶进出姚江的必经之路。

15村落的形状似船形:村中有3 条长弄堂,象征船的3 道桅杆和船的两只眼睛,船尾的炮楼象征船锚。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宁波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一图读懂宁波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放歌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