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从化南平村审美适应性特征

2022-05-13唐孝祥

中国名城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平适应性景观

唐孝祥,袁 月,白 颖

引言

乡村建设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点,审美文化正是乡村文化传承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审美文化中的审美适应性理论从人的生存和情感需要的角度呈现出建筑对人的生存、生活和情感需要表现出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3个层面(图1)。审美适应性最初用于论证岭南民居建筑的审美属性,后逐步渗透到园林景观、乡村风貌等领域。乡村景观的审美适应性研究是在特定历史人文环境中,综合揭示乡村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在表现到文化内涵的自然、社会、人文的适应性特征。自然适应性是乡村景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适应性是其演变的动力和机制;人文适应性是乡村传统文化精神层面追求的目标和结果。通过对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村落审美适应性景观特征的阐述,挖掘其人文艺术品格和审美文化精神,更能理解村落的意蕴和价值,唤醒乡愁。

图1 审美适应性理论框架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南平村,百年来不断与环境相适应,乡村景观格局完整,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村内大部分民居保留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色,能够反映特定历史阶段之下乡村的风情风貌。对南平村现有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发展导向的乡村振兴模式、乡村景观营造策略和乡村建筑改造,在审美学视角下的相关论证较为缺乏。融合了岭南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广州南平村,其新时代的客家文化焕发着强大的审美活力,具有建设成乡村优秀案例的代表性,对于探索乡村建设的活态保护路径、规避乡村审美适应过程中消极的同质化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性

自然适应性总体呈现为地域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审美适应性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条件下,在空间选址、平面布局、交通组织、景观构成、建材工艺、细部处理等方面所表现因地制宜的特征。南平村鲜明的地域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和材料运用3个方面的适应性。

1.1 理想聚居的地理环境

地形和地貌的变化是形成传统村落形态的重要因素。南平先民基于对自然的尊崇和趋吉避凶的心理需要(图2—3),面对连绵的山脉和复杂的地形,8个聚落组团均选址于凤凰山怀抱之中(图4),顺应山形水势,形成山地型村落景观。从聚落高程看,建筑布局随等高线的起伏变化和整体走向自由散布,契合南高北低的地势形态,8个聚落组团各自以祠堂为核心,在山的阳坡,具有避风向阳的自然优势。水是传统聚落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于佛山松塘村、东莞南社村等河流水网密集的广府村落,南平村仅有凤凰溪一脉从凤凰山南流向山北。先民基于选址对风水环境的重视,村落踞于山地,引溪水挖村前风水塘(图5),以追求“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的中国传统聚落风水模式。

图2 负阴抱阳的聚落选址

图3 传统聚落理想环境模式

图4 自然村散落其中

图5 村前挖塘蓄水(八斗社)

1.2 应对气候的空间组织

南平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暖且湿热多雨,《从化县志》载:“其地少阴而多阳……兼以四时恒燠,绝无霜雪”。为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形成了梳式的布局特征,点、线、面的景观要素形成相互结合、开合灵活的景观序列。

1.2.1 空间肌理自然多变

南平村的建筑、水体、景观、田地融汇为有机整体,交通是聚落内部和聚落之间联络的主要途径,其分布、格局关系着乡村聚落的形成。南平村的空间肌理主要由交通道路进行组织,一条由南向北的主干道贯通整个村落,8条联系自然村的次干道顺势相接(图6),次干道尽端通常连接位于自然村组团核心位置的祠堂,由此形成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脉络清晰、辨识度高、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满足景观可达性要求。

图6 交通道路组织

1.2.2 平面布局疏密有致

南平村作为典型的岭南广府地区客家村落,民居建筑背靠青山,顺坡而建,面水而居,前低后高,以类似梳子的形状排列成行,形成梳式的布局特征(图7)。平日凉风在风压作用下直接从水塘吹入室内,而当岭南酷暑时节,烈日炎炎的正午处于无风或静风的状态,民居便可充分利用热压原理通过街巷或天井将热气散去,借助空气的对流实现通风防热的效果。在各自然村组团中,中心区域建筑密集,从属空间相对疏朗,整体呈现疏密有致的布局,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自然气候。

图7 木棉社的梳式布局形态

1.2.3 景观构成多样丰富

南平村的景观类型多样,点、线、面景观要素共同形成层次丰富、分布自由的乡村景观(图8)。“点状”景观主要由凤凰广场、进士亭、祠堂建筑等散落构成,星罗棋布;“线状”景观由村落主次干道、环山绿道、街巷、凤溪水等交织相连,连贯而清晰;“面状”景观则由建筑群、连绵起伏的山林、广袤无垠的农田组成,各类景观穿插渗透,构成丰富多样又灵活有序的景观风貌。

图8 景观要素空间

1.3 质朴丰富的材料运用

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平村景观的乡土特色鲜明,在众多因素中,地方材料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这些材料往往决定着结构方法,直接表现为建筑形式、内部空间划分以及外观造型,再通过传统的技术手段,实现地域性的还原是地域特征表达的过程。南平村土壤肥沃,山林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7%,盛产木材、竹子,亦有丰富的砂石、黏土、卵石、麻石等建材。当地人世辈善用大自然的馈赠,秉持生态、持续的思想,就地取材的建造方式,减少开采搬运的人力消耗,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建造传统民居的墙体多采用三合土夯土墙(图9),由黄泥、石灰、沙、石屑、小卵石掺少量糯米或红糖浆砌成,抗压防潮,可以调节、平衡空气中的水分,形成舒适的室内环境。在民居的外观上,建筑的外墙表皮粉刷石灰粉,防止墙体被雨水冲刷破坏,墙角多用麻条石进行勒脚加固(图10),分担厚重土墙的荷压,兼具阻隔黄泥土的防水、防潮功能。南平村雨水充沛,景观铺地常采用凤溪原产天然卵石,可增大摩擦力,达到防滑的效果,其色彩和建筑呼应,整体村落风貌呈现天然质朴的审美特征(图11)。

图9 三合土夯土墙

图10 麻条石勒脚

图11 天然卵石铺地

2 与时俱进的社会适应性

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存在,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等密切相关,就乡村景观的审美适应性角度而言,主要表现在历史发展、民系特征、社会变迁、社会治理、政治形势、经济体制等要素所呈现的与时俱进的社会适应性。

2.1 闽粤交融的民系特征

南平村先民从福建发源,传播了闽南文化并与岭南文化交相融合。在宗族观念的影响下,村民迁入后形成了较小的聚落形式,即自然村。从明代末年到清代中后期木棉社张氏族人、大窝社林氏族人、八斗社林氏族人、三山社邱氏族人等陆续迁入(表1),不同文化的交融在祠堂建筑布局方面表现突出。

表1 南平村自然村建村历史信息

南平村民迁入之始沿袭了合院式传统民居的形式特征,在四合院式建筑的左右再配以“辅弼护屋”的布局方式,主要呈现为客家堂横屋祠庙建筑。堂横屋通常被当作一种沿袭了中原府邸建筑的基本类型加以引介,由中间称为“厅”或“厅厦”的堂屋与两侧的横屋(又称排屋)共同组成,堂屋以祭祀功能为主,横屋以居住功能为主,这种形式组织起建筑的内外空间,既保证住宅内部的私密安静,又借建筑物及围墙界定出井然有序的街巷空间,便于组织气流通风散热,亦体现宗法礼制“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观念。其布局特点之一是能够适应大家族因人口繁衍而引起扩展住房的需求。随着南平村家族聚居人口增加,居住空间需求增大,堂横屋建筑空间的拓展与之适应,增建排屋的数量、长度均可调整,十分灵活(表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祠堂建筑整体呈现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特征,前低后高,主体建筑堂屋高于两侧横屋,满足当地崇宗敬祖的家祠祭祀习俗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是自然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的双重体现形式。

表2 南平村堂横式祠堂建筑

2.2 应时而为的社会治理

明清以来,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战火连年,各族群间为了争夺土地与资源械斗频繁,客家地区盗匪猖獗,民居建筑更加注重防御功能。南平村居民为了自身安全与家族延续,建筑外墙高大严密,构造坚固,内设观察洞口,能有效防御盗匪、流寇的侵扰(图12)。内部交通体系贯通,食物的储存与污物排放系统完善,屋内设有粮仓、水井等,以保证特殊封闭情况下屋内仍能供给,构成了较完善的防卫体系,适应险峻的社会环境,也折射出南平村客家先民未雨绸缪的生活态度。

图12 南平村的防御体系

近年来南平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南平人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的治理观念。党中央提出“美丽乡村”的重大发展战略,既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亦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南平村民通过完整保留凤凰溪风貌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乡村旅游。采用连点成线的对策(图13),将沿途散落分布的亭、桥、树等景观节点通过卵石路、木栈道等步行系统相联系。着重整理沿岸界面,增设岸边休闲设施,优化岸边植物配置,丰富沿岸景观层次,形成独特的“静修小镇风光”。这种与时俱进、因势利导的适应性策略,使得南平环境改善、风貌提升、产业发展、文脉传承。

图13 凤凰溪景观节点

2.3 农旅结合的经济产业

良好的自然气候环境是南平村农业发展的条件,顺势而为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南平村形成独具田园风光之美的乡村风貌景观。保护优秀的传统民居和特色村落其实是保护其文化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尽可能与经济发展结合才能满足造福村民的需求。乡村本身就是重要的经济地域单元,乡村形态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乡村资源的利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南平村民迁入之始,以种植水稻为主,属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经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趋势,逐渐降低水稻种植比例,将果木种植作为主要产业。荔枝、柿子、青梅等果木在当地长势极佳,还发展出双壳槐枝荔枝、大红桂味荔枝等南平特色农产品。近年,南平村立足天然温泉的优势基础,以“美荔定制”为主题,从荔枝产品、荔枝景观到荔枝文化,依托农业种植带动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村落规划、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全面提升景观环境质量,着力将“南平静修小镇”打造成为集康复医疗、养老休闲、国医养生为一体的健康产业的小镇,兼顾休闲娱乐、社会交往以及增强地域归属感等精神需求,营造出身心一体、整体和合的舒适氛围(图14)。

图14 南平村景观环境意向

3 饮水思源的人文适应性

人文艺术品格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的精神反映,往往通过宗教信仰、艺术品格、文化特色、审美心理等表征要素体现人文适应性。南平村饮水思源的人文适应性特征主要在酬神信仰、教化理念和审美趣味3个方面得以体现,反映着南平村居民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

3.1 多神并立、兼容世俗的酬神信仰

南平村先民敬畏自然,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融汇神仙与信仰,敬拜多神。凡天尊星宿、庇佑居家、护法避祸的各路尊神,有益皆被崇拜,具有一定的世俗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村民出于对祈求庇佑、无灾无难的需求,不分教派敬奉佛教观音、道教财神、儒家孔圣,还有未入庙堂的山神等,亦作为祈求风调雨顺、家和兴旺、健康长寿的崇拜对象。南平村民的信仰和习俗,对聚落景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南平村的大妙庙殿内就同时供奉道教与佛教诸神仙,庙外古树参天,与广场、祭坛一起构成居民生活和祭拜的空间。庙宇的色彩和形制标志鲜明、识别性强,带有宗教独特的神秘气氛。这种多神信仰具有典型的岭南俗信特征,体现了南平村民兼容、世俗的文化传统。

3.2 崇文重教、明理养德的教化理念

南平村世代注重以德育人,崇尚耕读传家的生活,读书考取功名是光耀门楣之大事。位于大窝社入口旁的重檐六角攒尖式进士亭,是为表彰县里第一位状元进士黎贯及其家族所建,标志着村落景观序列的起始,以此宣扬诗书传家的风气。在建筑功能组织中,民居建筑多将厅堂置于布局中心位置,宽敞明亮、视野开阔,在此教育后辈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其对教育的重视亦可窥见一斑。在建筑装饰方面,楹联匾额如八斗社祠堂对联“双桂绵长家声远,九龙拓振世泽长”,大窝社祠堂中的“祖德宏深昭万世,宗功远庆炳千秋”,鼓励子孙秉承忠厚品格、传承先辈智慧,开创家业;木棉社祠堂中的“鼓瑟鼓琴光祖德,宜家宜事报宗功”和“今朝良缘承祖德,世代儿孙敬宗堂”描述的是家族历史,教诲后人继承祖德、孝亲敬长、光耀门楣;木棉社祠堂外门的对联“庭前鼓乐迎宾客,门外吹箫引凤凰”充满人文气息,体现了自给自足小农社会的审美意趣。南平村诗词楹联的内容暗合孝道伦理,驰骋审美想象,提升了景观的审美文化意境,反映了南平先民崇文重教、明理养德的价值取向。

3.3 闲适雅静、朴实自然的审美趣味

南平村建设过程中,对于乡村人居环境坚持充分保持、适度调整和有效完善的态度。青砖、鹅卵石、麻石、木头皆构成景,二十四节气养生、四季农谚以传统书法的形式镌刻于奇石林,整体景观风貌体现出尊重自然、质朴纯真、富有野趣的特点。传统民居有独特的建筑文化基因传承,在南平村的建筑装饰上表现为追求精美又朴实淡雅。村中的几座百年古祠,采取三进式,规格统一,气势恢宏,装饰以素色雕饰为主,古色古香。祠堂脊尾呈龙舟形,造型轻巧简朴,是屋面装饰的核心(图15)。梁架作为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为主题,雕工精细、色彩丰富、形态多样。排列整齐的滴水呈叶片状,角叶禾叶形,与瓦当图案相呼应,梅花鹿、蝙蝠、喜鹊等谐音元素交融,日月云涛、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艺术题材均有涉及,富有岭南生活气息,贯穿祈祷美好生活的寓意(图16)。建筑形制简约朴实,整体色调以白黄为主,清新雅丽;装饰用料陶泥居多,朴素简洁;艺术题材积极进取,推崇雅趣,具有诗情画意,彰显了南平先民雅致实用的审美趣味。

图15 南平村祠堂屋脊装饰

图16 南平村祠堂梁柱装饰

4. 结语

广州南平村乡村景观与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3个基本维度层层递进、有机结合,共同搭建南平村审美适应性框架体系,构成其独特而鲜明的审美适应性特征。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南平先民秉持风水术的选址理念,以梳式为布局原型呈现组团性、灵活性特点,在物质层面彰显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山地型村落景观地域技术特征;在闽粤交融的社会文化影响之下,伴随宗族文化和宗族制度相应地形成家祠祭祀习俗和堂横式祠庙建筑,复杂的社会背景促成宗族防御意识的增强和建筑防御性功能的提升,表现为规整性、防御性特色,同时新时代发展背景的经济产业转型,农旅结合,揭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村落文化空间则蕴含人神共居的精神信仰,展示了宗族性、教化性特征,题名题对、景观营造、装饰题材承载着南平崇文重教、尚简尚朴、务实致用、饮水思源的人文艺术品格。针对长期以来乡村景观局限于物质形态研究的现状以及“同质化”规划模式导致的乡村景观地域性特征丧失的问题,以广州南平村为经典案例进行审美适应性的探讨为切入,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视野的广泛性,推动乡村审美特征延续的当代价值,是美学领域向实证领域的拓展,更是当前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课题研究的时代需要。

猜你喜欢

南平适应性景观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南平:妇联干部当好“五员”助力妇女脱贫增收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基于CBERS数据的福建南平地质灾害动态遥感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