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2022-11-09潘威谢颖彭彤
潘威,谢颖,彭彤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从20世纪以来,智库就备受国内外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我国引入智库研究的历史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现如今,智库研究的发展已经入快速道,无论是从学术角度还是理论实践角度都对运行机制创新有了众多的总结和成果。但是,目前在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机制的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需要加大对此领域的科研投入和研究力度,这不但是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研究阵地,也成为国家和地方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的发展研究历程出发,对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文献、研究成果、运行机制进行创新,运用动态思维来理清思路,为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研究
纵观世界全局,我国目前面临较多的外部势力挑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也引起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智库发展无论为国家还是地方都能够提供重要的决策分析依据。
加强职业院校智库建设,更是以知识武装高水平职业院校师生的重要武器,能够为我国高水平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能够提高我国整体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从科学和公共治理双重层面来看,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各类文献依据和政策制定依据,为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提供有力服务。从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体系建设都是按照国家对高校智库管理体制改革来做的,无论是创新形式还是资源整合上,都符合新型智库的研究类型。
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发展也存在瓶颈和局限性,从政府层面来说在快速应对复杂环境方面,智库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国家层面上看,新背景下我国对智库研究更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智库建设的政策性文件,促进智库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地确保我国国内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和社会的稳定性。由此可见,与国家层面对智库建设重视程度相比,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建设发展仍显滞后。需要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高水平职业院校作为时代发展的前端,还应借助当前强大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动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的发展建设。为当今时代下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发展提供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快速发展创新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还应重视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及变革,要合理地通过有效治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设开展研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利用区块链思维结合职业院校智库的运行机制不断深入,为我国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我国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现状
我国院校智库建设发展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在改革开放后,这是我国高等院校智库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能,政府部门与院校进行了有机的联合,成立多个以智库运行为核心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进入21世纪初以后,国家针对各类智库的形式开始推进地方智库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建设开始蓬勃发展。我国高水平职业院校主要设立了组织、项目、人事三大管理体制。这三类管理体制涵盖了高水平职业院校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管理和要素结合、绩效考核和项目路线改进、人事管理体制和人事行为准则等。这几方面为科研评价、人才培养、产能互相转化提供了灵活高效的管理保证,是高水平职业院校良性运行的重要方式,也为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生机。目前,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发展在机构设立、职权管理、组织结构划分等相关制度方面的存在问题,需有效调整,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我国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的评价机制不合理
职业院校智库发展依赖于对智库成果的客观评价,在我国高水平职业院校中,智库评价机制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对智库成果的客观评价,这些不合理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在学术上的评价导向不合理。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是将其成果纳入科研管理考评体系的,在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过程中,学术导向特征往往表现明显,例如在职称评定上,在考核奖励上都具有明显的特性,而占有较大权重的则是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研究论文和论著。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能够提供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咨询建议,主要以应用研究和成果研究报告形式呈现,在现有的科研成果中,评价体系仍处于劣势,这严重打击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发展。其次是高水平职业院校的评价标准单一。对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应用评价往往过于客观化,这就给智库成果认定和评价带来了阻力和困难。如何有效避免成果价值的评价,目前大多数高水平职业院校只认定智库成果,使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成果评价根深蒂固,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社交媒体平台上,学术性的文章和言论通过论坛方式运用学术观点引导的成果,都会被排斥在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成果之外,获得认可的难度较大,这种单一的高水平职业院校成果评价不符合智库运行的发展规律,对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有较大的伤害。
(二)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机制不畅通
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运行机制不畅通主要表现为各自为政、信息不互通。智库研究的成果质量,主要取决于各方针对各自优势,能否有效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很多部门或机构并没有建立健全的交流沟通机制,主要表现在高水平职业院校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不通畅,这是因为院校与政府的关系不紧密,造成了院校智库信息与政府部门的信息无法进行互通和集中,不能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更不可能获得政府部门最新的信息资料,因而无法针对性地为政府部门提供智库成果。其次,在院校与院校之间的智库也无法实现互通和信息共享,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状态。目前社会快速发展,无论想对哪个行业进行深入研究,都需要足够的信息和依据,需要多个机构和部门的协同。
对高水平职业院校来说,单打独斗犹如自我封闭,很多同行间的创新因缺少信息互通,造成了院校间智库研究成果的流失,在智库项目的研究上存在壁垒,无论从成果数量上还是资源信息上都造成了资源浪费。最后是在官方智库的信息与民间智库的信息存在脱节的情况,上层数据与底层数据不同步,更无法形成优势互补。在底层智库的研究领域多数较符合实际,官方智库的研究领域多数理论基础较强,双方都通过各自的领域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不互通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成果的转化。因此,针对智库研究上的信息不互通、信息壁垒、机制不畅通等众多问题,需要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以项目研究为核心,调整运行机制,进而保证最终的质量。
(三)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
如今,大部分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研究都来自各大院校的专业院系,对外人才引进不多,而智库研究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单纯从各大院校抽调的教师组成的智库研究团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智库项目推进得更好,需要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管理机制才能够为智库管理与研究保驾护航。这其中的症结主要在于人才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容易导致循规蹈矩、僵化循环的局面出现。
首先,具体主要表现为人事管辖权受限。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建设往往都隶属于院校中的研究所或者研究中心。这种机构往往不单独设立人事方面的管理组织。这也就是院校智库管理通常被纳入院校中的某个机构或部门集中管理的原因。而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建设中,会涉及较多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多半用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和教学研究,强化相关人事管理是有必要的,由于院校各自内的自行研究,对于外来科研人员和教育人员引入不够,无法对岗位编制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导致各个院校的智库建设和研究多以兼职的形式存在,这无论是对智库建设的研究或是研究都存在较大的影响,无法保障研究成果。尤其在选派机制上的表现最为突出。
从成果机制的认定上看,研究人员对项目的积极性往往也不是很高,长此以往很难再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将精力投入到智库建设上,选聘机制也就形同虚设,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最后就是不重视信息化管理。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建设的信息化非常重要,包含平台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等,如果这几方面无法保障,那么研究人员无论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后期的成果应用上都会存在困难,维护人员也无法精准地对智库进行维护,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四、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建设运行机制的创新办法
(一)建立以科研评价成果为导向的指标评价体系
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建设与院校中较多院系的科研教学重点是密不可分的,但在院系中各自的研究路径上与院校中的智库体系建设路径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如果想激励高水平职业院校研究人员对智库建设提高政策研究的重视程度,就必须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科研绩效来进行指标评价,具体的指标评价内容可以将科研教师的各类研究报告、学术成果、政策咨询、舆情分析等纳入智库,通过成果纳入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情况建立评价标准,建议多以政策建议和咨询报告类的科研教学成果为核心,作为具有院校影响力指标的标准来建立评价体系,应与院校中科研人员、教研人员等的职称晋级标准、内部奖励挂钩,创建高水平职业院校科研的整体指标评价体系。
(二)重视高端人才队伍体系的培养与建设
一切以人为本,注重高端人才队伍的建设有助于开拓多维度的建设思路。具体可首先通过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的人才选拔为主,建立有效的遴选机制,选拔可以通过学术经验、学术背景、科研成果几个维度进行,要求精益求精。其次,可以在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研究人员中进行内部选拔,对智库建设的内部人员采取激励机制,鼓励其到党政部门挂职锻炼,加强党政、校企的高质量咨询业务融合,丰富其实践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积极返聘有经验和阅历的党政已退休人员作为政策的直接方向把控人,将其列入智库建设的专家顾问团队,建立以政策为导向的专家团队,打开党政与院校信息互通的专家政策引领通道,让政府部门与院校的信息有序合理流通,以此打破相关政策不互通的信息壁垒。最后,应重视在高水平职业院校、其他高等院校中的信息互通,将各个院校中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人才引入智库,使智库应有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在各项专家的选用过程中,要重视以实际为导向,合理、规范地设计引入程序,保障研究团队的合理诉求和切身利益。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打通政府部门与院校间智库信息桥梁
建立政府部门与院校间智库沟通信息桥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可以征求政府部门的意见,将政府要发布的政策咨询信息,建立制度化的推送审批流程,通过具体的审批流程确定政策问题的推送类别,在流程中纳入专家评审环节,由专家确定智库信息接收的政府决策咨询信息。其次,可以建立政府与院校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双方信息库,通过平台共享的方式,按照一定的审批流程和审批范围将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整体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成果推送到共享平台中,用于向政府发布,实现成果应用。再次,可通过高水平职业院校的智库将信息上传至平台,提高平台的使用率和共享率,在平台中开发在线会议功能,将双方存在分歧的部分以内部会议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最终形成解决办法。最后,有条件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可将院校内部的智库与有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外联机构进行联通,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应用,有效处理政企等服务组织的信息获取机制与沟通机制。
(四)加强智库科研成果的转化机制
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研究人员应对智库建设的共同语言进行重点研究,这里主要指的是政府、社会大众、企业、同业等形成的简明扼要的共同语言,建立共同的沟通框架体系,一方面能将智库科研成果提供给政府和社会群体,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政府和社会群体能充分理解研究内容。在政府发布的各大网络平台、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上,应宣传高水平职业院校或高端科研机构的政策咨询研究成果,在规范的流程中将政策咨询与智库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作为高水平职业院校,应结合同业媒介,在期刊、报纸、公众号、小程序、广播、电视等诸多媒介上进行宣传和评论。利用市场的主导作用,在政府相关政策的监管下将科研成果充分应用。最后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策与思想分析市场,市场主体可以包含党政组织、校企组织,在市场分析中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作为核心提供给市场主体,通过积极主动的政策咨询和分析报告供应给各方,各方通过市场形式给付相关费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建设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都占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地位,而其在院校中占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其学术研究成果往往都通过院校等知名专家学者的多年理论实践而形成,可逐步应用于党政机关等各行各业中,在高水平职业院校中,建立的核心智库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其发展也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从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方面阐述了高水平职业院校智库建设的现状与创新研究办法,希望能够完善智库的功能建设并探索未来的发展创新机会,以新模式打破传统研究模式,打破各方信息壁垒,形成智库大数据,为国家、政府、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