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路径新探
2022-11-09王迎杰
王迎杰
(唐山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化和信息爆炸的复杂形势,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需站在时代前沿,以创新为引领,推动两者合作与协同;发挥好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相互促进作用,推动“两手抓”“两手硬”,减少“片面化”“形式化”,真正实现“双提高,共进步”,凸显高校基层党组织力量,促进“高”“精”“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职能的贯彻落实。高校要以党的领导为引领,努力将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联动,并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全过程,真正拉进彼此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良性互动和并行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是彰显党支部力量的具体表现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应服务于以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为核心的业务工作,并与具体业务工作相融合,以拓展党建工作内容。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基层党支部主要由职能部门或各系室组建,其中支部成员包括一线教育工作者及辅导员,党支部工作人员主要为专任教育工作者兼职,由此可见,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息息相关。高校应当以政治引领为业务工作指引前进方向,促使工作质量的实质性提升以及党建工作的高效发展,为实现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打造强劲引擎。
(二)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高校各项工作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发展素质教育,努力为国家发展培养综合型的优秀人才。新时代的到来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面对新兴理念的不断涌现,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为重要。
践行立德树人,理应提高对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重视;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各个阶段,以推动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共同进步,不断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在潜力和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做到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道德素养相匹配,为学生发展注入新时代元素。
二、正确认识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在职能上不同、性质上不同、方式上不同,但是两者在根本目标上高度一致。基层党建工作若脱离业务工作的轨道开展,极易陷入纯理论之中,业务工作一旦与党建工作相割裂则很容易出现“迷路”“不知所措”的困境。高校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一)基层党建工作为业务工作提供强力保障
思想建设是任何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高校承担着开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根本任务,基层党建为业务工作提供了强力保障。实践表明,党建工作在业务工作的引领、保障、促进等方面有着积极助推作用,若无法确保党建工作的稳定开展,很容易导致党建工作迷失方向。可见,党建工作的扎实是凝聚力、生产力和战斗力的保证。
(二)业务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依托和载体
将基层党建工作渗入业务工作中方能发挥出其重要力量;党建工作理应服务于业务工作,一旦脱离业务工作很容易失去其指向性与目的性。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媒介,是检验其工作成效的“试纸”,而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推动业务工作发展和进步,并且业务工作会直接影响党建工作效果。所以,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依托与载体,基层党建工作要为其提供保障,做到业务工作“到哪里”,党建工作“跟到哪”。
三、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的成因分析
“形式化”“片面化”“两张皮”问题是由多元因素相互影响导致,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首先,思想认识层面原因。现阶段部分人对党建工作依旧存在以下几点错误认识:其一,忽视党建工作的作用与地位,甚至将党建与业务混为一谈,以短浅、片面的眼光规划党建工作范围;其二,党建“业务化”,对业务工作的认识与党建工作的认识模糊;其三,重“显绩”、轻“潜绩”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党建应为业务“让路”。
由此可见,高校部分工作者缺少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以及思维短视是“两张皮”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具体做法层面原因。在具体做法上存在问题的原因为以下几点:其一,党建载体有待优化且缺少创新,信息时代传统载体俨然已无法满足党建工作的开展需求;其二,未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开多角度分析和研究,仅仅局限于宣传,造成理论难以指导实践,直接出现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脱节的现象;其三,党建考核中忽视了其对业务工作的积极影响,并且在考核业务工作中也忽视了党建的内容;其四,找不准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契合点。
四、高校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新表现
(一)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低
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难以有效把握两者之间的切合点;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以及高校改革发展要求,缺少改革创新的勇气与魄力,且工作理念、体系依旧很难突破传统观念的隐形壁垒;党建工作仅限于党建,业务工作也仅局限于业务工作,两者宛如两条平行线,党建的促进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服务效能流于形式和表面
现阶段高校党支部数量持续增多,业务工作涵盖范围日益广泛。党建活动部分时间里无法结合学科特点或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部分党建活动的开展易产生内容滞后、效果低下、形式传统等现象;也存在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的问题;还存在没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对教师和学生的诉求了解不及时等问题,阻碍了服务效能的凸显与发挥。
(三)组织设置存在“盲区”
部分高校党支部建设目标模棱两可,尚未破除以专业为基础的传统设置方式,很难真正适应办学形式的“新诉求”“新改变”。
譬如,学生党支部建设上由于低年级学生党员人数偏少且党支部主要由相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使得学习实践活动缺少特色和针对性。
五、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分析
(一)思想层面要“破”——突破传统观念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立足点。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政治功能,自觉遵循党建工作要求和标准,以统筹全局的眼光看待党建工作。其一,积极转变传统观念。依托中心工作部署党建工作,努力为中心工作的完成构建优良氛围,为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双提高”提供政治保障和思想支撑。以业务工作为重要媒介,从中汲取养分,使重难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是解决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一方良药。其效果在于党务工作人员改变固化理念、创新方式,也在于每一个党员干部团结协作、共同发力、同行工作。其二,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内容以及增加支部活动形式,借助创设志愿服务岗、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引导党员奉献社会,并在实践中受教育。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建设一支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拥有无私奉献精神、永葆初心的干部团队,进一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其三,提高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重视。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高校应从思想上意识到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引导党员干部将党建工作视为本职工作,并将其融入业务工作的全过程;现实中,需要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信念坚定不移才能更好地为业务工作指明方向,才能培养出一批为国家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实践层面要“解”——解决老问题
如何使党建质量得以提升,需要厘清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内在联系,除了立足于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外,还应立足于问题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实践层面应从“组织设置同步”“政治业务同行”“完善责任落实”三方面入手。其一,组织设置同步。党支部主要依托基层单位单独组建,从组织设置上突出党支部的最大价值。高校可探索借助重点课题组等设置教工党支部的方式,依托学生社团、实训实习基地等设置学生党支部,助力党建工作朝着创新、发展的方向拓展,逐渐拓宽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以及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其二,政治业务同行。党组织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需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和政策业务学习等有效融合,以本职工作为基础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多元化平台载体,切实解决形式传统、内容滞后等问题,实现党员、教师和学生愿意学、喜欢学、学得懂、有收获的目标,有效提升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使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与目的性。其三,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基层党建干部与行政干部对高校多项工作理应肩负起主要责任,可以更好地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进一步解决两者相分离的现象。在组织设置上,高校须重视提高党员干部和党员的领头作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彰显党员在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
(三)制度层面要“立”——建立新机制
制度建设与党的路线的规划、巩固和发展以及党的决策、党员的主动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有着直接关联。高校可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机制为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其一,构建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连接的考评机制,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内部联系,结合实际情况与时代发展诉求适当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可以设置详细的工作准则并适度调整其占比,切实增强考评标准的管理监督,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公平。其二,多角度考核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表现。重视、培养工作中有能力、有担当、负责任的党员干部。其三,重视对党支部和党务干部的选拔和考核。党支部是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关键。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党支部和党务干部的管理力度,以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其四,创建长效奖惩机制,引领基层党务干部主动积极地加入党建工作全过程,真正做到务实肯干、无私奉献、积极向上,从而更好地筑牢基层党建工作的根基。对于综合能力强且工作表现优异、业绩显著的党员干部给予适当奖励,并优先补充到相关岗位中,使其价值得以有效发挥,从而带领更多的党员攀登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高峰。
(四)队伍建设要“高”——高质量工作
业务能力突出、综合能力优异的党建队伍是确保工作质量和推动高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升高校基层党务人员工作专业能力俨然已经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一,加大队伍建设投资力度,如财力投入、物力投入、精力投入等,努力创设一支专业化队伍。高校应以适度增加行政成本为前提,逐步为基层党组织配备相应的党务工作者,确保党务干部可以积极投入工作中。当然,高校须设计并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和考察要求,多角度、立体化选拔和考察党务干部,确保所聘用的工作者具备较高责任感、很强的政治意识以及较高职业道德素养,还应对党务工作时刻保持激情和热情,发扬奉献精神。其二,高校应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依托培训活动最大程度提高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拓宽其理论知识的高度、宽度和深度,进一步明确党务工作的前进路线,时刻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兴工作方法,为党务工作能力的实质性提高筑牢基础。其三,高校应合理管理党务工作干部的流动。高校师资流动性相对较大,稳定的党务工作队伍是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要前提,多对党务工作者给予正向肯定,确保他们的职级待遇,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发放兼职党务工作者岗位津贴,不断调动党务工作者的自觉能动性。
(五)工作形式要“新”——创新为引领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得传统的党建活动内容和单一的党建活动形式已无法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诉求。所以,党建过程中,基层党支部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全方位统整资源,拓宽活动方式,并以具体的业务工作内容为主题开展多样化的党建活动,展现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创设党员服务站,以教育和服务为两大主题进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服务意识。高校可借助抖音、快手、微博、哔哩哔哩等多样的新媒体工具开展形式各异的党建主题活动,如利用学习强国App 开展有奖学习大赛等,将以往的被动灌输式向主动摄取转换,有效加强党建活动的积极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其一,优化目标责任制度,积极革新党建治理机制。高校可从战略布局角度将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总体推进,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相关活动。其二,对工作方式加以改革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的建立、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做到时刻秉持发展准则、因势而新、因地制宜。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各种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智能移动设备的不断丰富为高校基层党建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须合理借助大数据分析研判,利用钉钉视频、QQ 群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促使基层党建工作朝着科学化、系统化、智能化、信息化前进。
六、结语
深度融合是当前时代下常做常新的重要课堂,需要立足于制度建设、专业课堂和思想认识等多方面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并非从属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但是二者的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理应将两者密切融合,做好深入融合工作。高校应擅于将党建工作作为内驱力,推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通力协作、融合发展,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解决新问题中积小胜为大胜,脚踏实地向前走,在实现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中促进每一项工作顺利运行和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