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及自觉症状的影响

2022-11-08姬正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导氧化应激神经

姬正丽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河南 洛阳 471003)

糖尿病作为一类常见的内分泌性慢性病,治疗周期长,治疗服用的药物种类也多。近年来患病率逐渐增高,患者年龄段广,其中糖尿病老年患者由于饮食较随意、生活随意性较大、服药依从性较差,导致血糖波动较大,而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并发症[1]。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DPN)主要机制是高糖参与外周神经损伤机制,包括通过蛋白激酶C等参与体内应激反应,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及氧化应激,最终损伤了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病变[2]。该并发症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临床致残率较高,患病主要特征为四肢发麻,为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越来越受重视,但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仍有不足[3]。依帕司他与前列地尔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药[4]。依帕司他为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和肌醇减少[5];前列地尔能节腺苷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改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末梢神经所必需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使神经损害得到修复[6]。现本研究将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旨在探讨其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及自觉症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5 月至2020 年12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35~78岁,平均(51.21±13.36)岁;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时间分别为(5.81±2.63)年、(1.34±0.42)年;1 型糖尿病10 例、2 型2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34~79岁,平均(53.11±11.28)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时间、糖尿病病程平均为(4.4±0.44)年、(2.11±2.42)年;糖尿病1、2型各病例数分别为13 例、1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所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符合《2007 年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7],且四肢末梢神经出现感觉及运动神经异常,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腱反射消失。纳入标准:①明确糖尿病病历;②无精神病史;③确诊出现神经病变,具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性并发症或半年内有严重应激状态;②严重肝功能障碍者;③药物过敏者;④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人院后均接受胰岛素与降糖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4)10 μg+25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片(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893)餐前口服,1 片/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5 天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上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操作。②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恒远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测定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以上操作均由神经内科电生理检查室完成。④自觉症状评分。采用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评分(TSS)[8]进行,包括疼痛、烧灼感、麻木,分值高则提示神经病变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水平比较

治疗15 天后,两组患者MDA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SOD、TAC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 水平比较对比(n=3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 水平比较对比(n=3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5 天后,TNF-α、IL-2、IL-6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3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3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15 天后,两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均有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n=31,,m/s)

表3 两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n=31,,m/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自觉症状评分

治疗15 天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烧灼感、麻木自感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31,,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31,,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环境变化、代谢紊乱、自生免疫、遗传等有一定的关系。此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理变化带来的内膜损伤、管腔变窄、神经纤维氧化应激等严重影响临床症状的缓解[9]。所以,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缓解患者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列地尔可以很好地防止血管收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组织、微循环,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是一种可用于治疗神经病变的生物活性血管扩张剂[10]。虽然依帕司他被认证能够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但是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仅靠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尚有不足[11]。依帕司他是一种还原酶,能够减弱醛糖还原酶的酶活性,阻止血流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有效组织神经细胞病变,从而改善神经传导障碍现象[12]。且有研究表明,应用多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5 天后,两组患者MDA、TNF-α、IL-2、IL-6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SOD、TAC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前列地尔、依帕司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情况,减低炎性反应。分析原因为,MDA、SOD、TAC 是临床上常用于反应氧化应激的指标,TNF-α、IL-2、IL-6 是重要的促炎因子,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神经应病变中多不饱和酸含量丰富,当氧摄取量高,葡萄糖氧化频繁,在氧化应激中容易损伤,而炎症反应是参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抗应激反应及减轻炎性反应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过程。前列地尔能够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改善血流内皮功能的作用,从而减轻血管收缩痉挛,达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依帕司他能促进糖原快速分解,糖毒性物质聚积减少,从而使神经细胞得以减轻压力,炎性反应得以降低[14]。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15 天后,观察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烧灼感、麻木自感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行前列地尔、依帕司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后能明显改善受损神经,减轻自觉神经症状疼痛。分析原因为:前列地尔为一种血管扩张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缓解缺氧状态,提高环磷酸腺苷浓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15]。依帕司他能具有髓纤维密度、神经细胞的髓鞘厚度、轴突面积及圆柱率的能力,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能激活系列蛋白激酶,改善微循环,从而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依帕司他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机体微循环状态,还可以调节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而增加血管流量,明显促进了神经营养因子的恢复,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16]。

综上所述,前列地尔、依帕司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能够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临床自觉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传导氧化应激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
乙肝病毒S蛋白对人精子氧化应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