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重要,还是真诚重要
2022-11-08朱青菁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绍兴311800
◎ 朱青菁(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绍兴 311800)
一、问题的提出
当教师的“权威”被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在七年级一次心理课上,我曾与一位男生小巍(化名)发生短暂的冲突,那次冲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情境片段:
上一环节结束后,有两三位学生仍在讨论,而正当我提醒同学们静下来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的小巍突然说了一句:“别烦了,赶紧进入下一个环节吧!”他的语气带着烦躁与催促,当下那个瞬间,我内心的愤怒一下子直线上升。
“他这是在教训我吗?”我心想。当时我的感受是:我的教师“权威”正在被挑战。
“这么着急,那这个环节要不你来上?”我的语气明显带着愤怒。
“为什么让我来上?”小巍的语气听起来似乎变得更差了,但当时的我忽略了其中的疑惑。
“上来!”我的神色严肃起来,不见了以往的微笑和温和。
“凭什么!”小巍皱着眉头倔强地看着我,整个班级安静极了,这好像是我最初想达到的效果,但我知道这不是。空气中弥漫着沉默,此刻,我们两个谁都没说话,望着对方,好像在为各自的尊严而斗争。
出乎我意料的是,小巍的眼眶突然红了,他嚷了一句:“他们在说话,我让他们安静下来!我做错了吗?”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是我误会了他。但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我犹豫了,我该放下我作为老师的“尊严”与“权威”,向他道歉吗?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在之前的课堂中,我也出过一些错误,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错我都能一笑了之,用幽默来化解尴尬,有时还会因此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但这次,我和小巍的交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我犹豫了,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完美地解决这次冲突。
二、原因分析
回想当时的冲突情境,可以从小巍和我自身两方面来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特别时期,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时期。七年级的小巍正处于高自我意识水平时期,此时的他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自我中心的特点,非常在意同伴群体的眼光,甚至常常会感觉周围的人在看自己。这次冲突在班级同学的“见证”下发生,对小巍来说,这种被斥责的情境同时也是自我被公开压制的情境。
第二,“逆反”的萌芽期。在自我意识飞跃发展的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自主性与独立需求同步发展,而这些外化在行为上往往会被看作“逆反”。抽离自身角色来看,小巍在课堂中对我的反驳是极具独立意识与自主性的“维权”,他不愿意在教师的“权威”下委屈自己的意愿,不愿意在同伴的眼光中被误解,所以他带着“逆反”的力量鼓起勇气发声。
第三,情绪的两极化特征。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具有丰富、深刻,波动强、两极化的特征。小巍在“反抗”中看起来能量满满,但他还带着一定的幼稚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这点可以从他愤怒地“回嘴”到瞬间眼眶变红、无声落泪可以看出。
(二)教师角色
第一,教师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权威的内在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往往会在有意或无意间树立自己的教学权威,当学生当众驳斥自己观点的时候,很难做到平静地接受。在针对学生展开的教师教学风格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在明知自己出错的情况下,由于学生承认错误,会“将错就错”。这个背后往往是教师个体的“权威”意识在作怪。很明显,我在这次冲突中也因为害怕破坏这种“权威感”,无意识中激化了冲突。
第二,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影响。我在平时的心理辅导中发现,当一个学生“讨厌”一个老师时,对这门学科也会带着同样的情绪,还会逐渐发展成讨厌这门学科,直接影响成绩。这种影响甚至会持续好几年。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学科中都存在,而心理学科是非常重视关系的学科,如果我只是想要维护“权威”,在这次冲突中或许不会犹豫,但当时的我考虑到了“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本着对学生心理特点的认知,我的内心在矛盾中犹豫了。
从小巍的角度出发,这个冲突事件若是没有解决好,可能会对其自我意识发展、情绪状态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从我作为教师的角度出发,处理不当,不仅仅是对小巍,还会破坏我与其他学生间的师生关系,对于“关系为首位”的心理教师来说,这个消极影响无疑更大。
三、实践反思
这件冲突事件中,从学生不合时宜的插话开始,因为我的误会激化了冲突,那么,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
结合当时情境中我的行为,可以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创造时间与空间,平复个人情绪。当时的我先播放了一个跟课堂相关的视频,在其他同学看视频的时候,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心中思考接下来需要该如何去修复与小巍的关系。
第二步:一对一拉近距离,真诚道歉与关怀。情绪平复下来之后,我走到了小巍的课桌边,蹲下身来,我看到他的眼眶红红的,真诚地跟他说了声,“对不起,我误解了你。”他的眼泪流了下来,但没有看向我,而是侧过身抹了抹眼泪。我用温和轻柔的语调,继续向他道歉并表达对他的关怀。
第三步:表达导致误解的关键,陪伴学生一起改变。在感受到小巍的情绪缓和下来之后,我在道歉的同时,表达了误解的具体内容及原因:“我听到你说的那些话,以为是对我说的,没有想到你是好意在帮我,对不起……可能是说话的时机让我误解了,如果下次你还愿意帮助我管理纪律的话,我会非常感谢你,希望下次选择适当的时机……”
第四步:回归群体情境,真诚表达感受。考虑到应消除事件在群体中的影响,我选择了在课堂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因为我的误解向小巍道歉,同时也将“说话时机”作为教育的小点引发学生思考:很多时候,把握好“时机”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懂得觉察并理解对方也很重要。
下课之后,班级中的学生主动来跟我表达,他们第一次见到有老师愿意当面承担自己的错误,愿意向学生道歉,似乎跟我的距离更近了。而小巍,在下一次上课前,似乎忘记了我跟他的冲突,路过我身边的时候,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跑开了。
这次事件,给我的教育生涯带来了深刻的触动:有时候放下“权威”,才能获得“真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