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样幽艳,两般哀怨
——读李贺《苏小小墓》与白居易《真娘墓》

2022-11-08莫砺锋

古典文学知识 2022年4期
关键词:李贺美貌白居易

莫砺锋

苏小小是南齐时杭州名妓,死后葬于嘉兴西南。真娘乃唐代的苏州名妓,死后葬于苏州虎丘。两人生活的时代、地点都不相同,其墓也分处两地,但人们往往把她们相提并论。范摅《云溪友议》卷中载:“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苏小小。”李绅《真娘墓》诗序云:“吴之妓人歌舞有名者,死葬于吴武丘寺前,吴中少年从其志也。墓多花草,以蔽其上。嘉兴县前,亦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唐宪宗元和十年、十一年(815—816)间,李贺南游途经嘉兴,作《苏小小墓》云:“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无独有偶,十年之后,即唐敬宗宝历元年、二年(825—826)间,正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作《真娘墓》云:“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李贺比白居易年轻十八岁,写作《苏小小墓》时年仅二十七岁,不久逝世。但是李贺天纵英才,诗名早著,元和年间深得韩愈之揄扬。白居易虽与李贺没有交往,但不会未闻其名。白居易写《真娘墓》时,多半已读过李贺十年前所写的《苏小小墓》。两首诗题材相似,又皆是短章,且多用三字句,白诗或受到李诗的影响,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那么,如果撇开可能存在的影响不谈,二诗的异同优劣如何?

首先,两诗的题材都是咏名妓之墓,但主旨则差异甚大。《乐府诗集》卷八五《杂歌谣辞》载《苏小小歌》云:“我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解题则引《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苏小小的生平事迹,如此而已。从《苏小小歌》来看,她对爱情怀有热烈的向往,“西陵松柏下”就是她与情郎的相会之地。至于她是否失恋,是否早夭,均不可知。李贺则充分发挥想象,把她描写成独居幽圹、饱受相思之苦的一个女鬼。全诗情调凄苦悱恻,不忍卒读。曾益解曰:“西陵之下,与欢相期之处也。则维风雨之相吹,尚何影响之可见哉!平昔之所为,无复可睹;触目之所睹,靡不增悲。凄凉楚惋之中,寓妖艳幽涩之态,此所以为苏小小墓也。”(《昌谷集》卷一)的确,细长的兰花瓣上缀满露珠,宛如含泪悲啼之美目。墓侧虽有满地烟花,但不能像绸缎般地施以刀剪,又有何物可以绾成同心之结!尽管如此,这位女鬼依然热切地追寻着人间的爱情,她不甘心长眠泉下,而是以风为裳,以水为佩,飘忽往来,寻寻觅觅。她备好了油壁香车,点着了翠烛般的荧荧磷火,只等黄昏降临,便前往西陵去会她的情郎。可是西陵下寂寥无人,只有一片冷风苦雨而已。这虽是一首鬼诗,却充满了对生的留恋、对爱的追求。在一片凄冷阴森的幽冥世界中,闪现出来的身影却不是一个可怖的女鬼,而是那位美丽多情的苏小小!反观白居易的《真娘墓》,则完全是一个不同的主题。真娘是白居易的同时代人,因其早夭,故白氏未及见之。“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既是对真娘早夭的同情,也是对自身迟来的懊恼。于是引发下文的无限感叹:真娘少年早夭,其绝代美貌从此消歇。“霜摧桃李风折莲”句用自然界的风刀霜剑摧残美丽的花卉为喻,当然可能指患病不治等意外的不幸,但也可能指受到社会恶势力的迫害等命运悲剧。诗人感到最悲痛的是,真娘的绝代美貌从此不可得见,其“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却不牢固,世间特异之美女竟难以长久!于是诗人浩然而叹:绝代美貌转瞬即逝,真像塞北的花,江南的雪!

应该承认,就各自的主题而言,《苏小小墓》与《真娘墓》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春兰秋菊,各有千秋。但就诗歌自身的艺术成就来看,两诗仍有细微差别。《苏小小墓》在表面上纯属对墓主的客观描写,对诗人自身则一言未及。但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情愫除了同情之外,也有自抒怀抱的因素。李贺其人,才华横溢,苦心孤诣。他狂热地追求诗美的极境,呕心沥血,至死不懈。所谓上天为白玉楼作记的传说(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正是其追求卓越死犹不已的艺术象征。热烈忠贞,至死不渝,苏小小对爱情的态度如此,李贺对诗美的态度也是如此。唯其如此,当他来到苏小小的墓地,看到草如茵、松如盖的幽洁环境,便恍然如见小小其人。他们追求的对象虽然不同,但都是人间的美好事物,所以存在着移情所需的心理条件。换句话说,当李贺作诗咏苏小小墓时,他心中产生了深切的共鸣,设身处地地展开想象,所以写得如此感人。白居易则不然,他对真娘虽也满怀同情,但真娘只是他欣赏、怜惜的对象。“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云云,真娘是真娘,诗人是诗人,两者互不干涉。白居易对真娘的同情心中并无移情作用,而只是对于客观现象的慨叹。所以就感情的深度而言,《真娘墓》比《苏小小墓》稍逊一筹。

此外,《苏小小墓》的意境浑融自然,全诗句句皆是描写墓主,此外不赘一字,绝不拖泥带水。诗人对苏小小的同情、赞美皆从具体的描写和叙事中自然流露,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真娘墓》则异于是,诗人不特亲自显身,而且大发议论。“脂肤荑手”当然是指真娘的绝代美貌,但“世间尤物”则泛指一切美好事物。从上句到下句,其实是从个别事例过渡到普遍规律的哲学推理过程。“塞北花,江南雪”则是用更多的个别事例来证实“尤物难留”这个普遍规律。如果说《苏小小墓》是艺术家创造的“这一个”典型,那么《真娘墓》像是哲学家用逻辑思维得出的普遍性道理。诗歌属于艺术而非哲学,诗人的主要任务是创造独特的艺术形象而不是揭示普遍的哲学规律。也许白居易在写作新乐府诗时习于“卒章显其志”的议论方式,他写《真娘墓》时虽也注重描写、抒情,但仍然忍不住大发议论。在诗中直接议论对于新乐府诗那种“不为文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的社会批判之作或许可行,但对《真娘墓》这种抒情诗则不很合宜。尽管白居易以过人的才华把《真娘墓》写得文采斐然、有声有色,但与《苏小小墓》那般的悱恻哀感、直击人心的境界仍然未达一间。所以《苏小小墓》与《真娘墓》虽然都是哀悼死去的美貌妓女,但具体的哀怨之情却相差甚远。

猜你喜欢

李贺美貌白居易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龙门里的白居易
美貌催眠
夜雪
论美貌
论美貌
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