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影视中的视听、叙事元素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探析
——以电影《长津湖》为例

2022-11-08李万军

文教资料 2022年7期
关键词:长津湖影视红色

李万军

(烟台大学 建筑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教育中要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主阵地,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尤为重要。在当前做好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胸怀尤其重要,红色影视艺术作为当下图文时代的重要代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解、用好红色资源,也有助于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2021年国内上映的《长津湖》电影以其关键的故事背景、恢宏的叙事手法、精准的视听语言完成了对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用独特的中国式审美元素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目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

一、红色影视的界定与意义

(一)红色影视的定义

红色影视因其呈现的角度和承担的使命,在中国普遍具有意识形态引导的功能。它主要是指具有革命实践、国家符号、人民画像的,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先进性、教育性的,能够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家奋斗历程、党的卓越领导的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

(二)红色影视的阶段性发展

电影艺术传入中国,最初的功能是满足大众精神需求,借鉴传统戏剧表现方式,反映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某种思想观念。而红色影视作品自其发生,便从实用性和服务性出发,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抗战时期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该片主要记录的是革命领袖带领人民斗争生活的革命实践;紧接着便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到明天》等一批具有工农形象、强烈时代气息的作品;随后便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创作的《红旗谱》《杨门女将》《红色娘子军》等体现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国家独立繁荣的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至20世纪70年代“新时期”中国电影创作的《从奴隶到将军》《一个和八个》《小花》《红高粱》等一系列关注个体情感与国家情感探索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至今创作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焦裕禄》《横空出世》《周总理回延安》《金刚川》《长津湖》等突出国家富强、人民团结、历史转折的作品。红色影视始终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宣传和精神指引作用。

二、红色影视作品的创作意义解读

(一)背景阐释和意义解读

影视作品的背景阐释和意义解读是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正确理解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宏大背景,精确阐释作品中的台词及心理、行为产生的深刻意义,是影视艺术在思政教育中产生无穷可能的基本点。从红色影视发展的各个阶段可以窥得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各个阶段人民生活的现状,如《延安与八路军》中体现的抗战时期军民鱼水情,《白毛女》中体现的社会动荡下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横空出世》中表现的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共融,《长津湖》中体现的无畏利他的革命群像。只有在深入了解了“四史”之后,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只有将作品中的关键意义解读出来,才能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长津湖》文本解读

《长津湖》影片表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的故事。这场历时28天的残酷战争,被称为朝鲜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会战之一,它直接导致在美军历史上极其少见的长津湖大撤退,美陆军第7步兵师31团“北极熊团”彻底覆灭。毛泽东主席曾亲自为此战撰文两次全国播发,并创作了“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的诗词。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新中国刚成立的民族骨气、谋求和平的有力宣言、国家团结的直观体现、人民信仰的炽热之心,这场战役也直接激发了民族自信心,为新中国的国际发声打下了基础。“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有些枪必须开,有些枪不可以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台词体现的内容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承诺。和平年代少了硝烟,多了选择,但不能缺失信仰、少了情怀。没有一位战士临阵脱逃,他们选择的是坚守阵地,哪怕只剩最后一名。影片反映的是一段历史,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红色影视视听元素分析

(一)电影中的视听语言

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指的是作品的构图、景别、声音、色彩、场面调度等各方面元素,相似于常规写作中的场景、对话等推进叙事发展和组成空间意境的词语。电影在发展初期就宣称其是继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之后的第八类艺术,电影应当是流动的诗的语言。因此,电影的发展始终在于各个类型的艺术相互交织,也正是这个缘故,电影作为视觉表现的艺术形式,视听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电影的特点,这也直接促成了诸如现实主义、新浪潮、新历史主义等充满各个时期流派特点的产生。红色影视的视听语言更是在塑造英雄人物、表现大好河山、引起观众共情、突出现实生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符号。

(二)各个时期的红色影视作品视听发展与创新

电影经过长时间发展,在表现形式上跟随大众审美亦有所演进,红色影视在传统演变的基础上,根据意识形态和宣传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影视的发展。例如,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蒙太奇的方式进行电影创作,《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赛》均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国家主题。在抗战时期由于政治形势和经济条件需要,主要以纪录片的形式为主,采用长镜头的方式真实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受国家独立自主、经济生活好转和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鼓舞,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关注现实题材和个人情感,在视听语言上运用特写、大全景,声音、色彩方面也开始确立特点,例如《南征北战》中大全景的运用,《小花》《白毛女》中特写以及蒙太奇剪辑的运用,就直接构成了观众亲临现场、直击内心情感的视听特点。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产生了“三突出”原则,从意识形态角度说这是一种政治倾向服务,但从艺术角度讲,这也是继前一时期艺术表达的部分跟进。由于过于形式化的“三突出”原则对电影形式的限制,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作品逐渐回归影视创作基本原则,开始向有“政治艺术片”性质的艺术电影、宣传电影、商业电影、实验性电影演进,在这个时期,作品以内容带动形式,在色彩、声音、场面调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例如《黄土地》《红高粱》着重利用音乐、色彩体现生命本身不屈的精神。《天云山传奇》通过灯光、主观镜头、场面调度等方面,精彩呈现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绪,表现了一个时代的人物群像。

(三)《长津湖》视听语言解读

视听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电影工业的发展,脱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大众审美。在红色影视中若能够合理利用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方法,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长津湖》便具备了这一传播意义。

镜头的特点在于普遍的平视镜头、大全景、特写,平视代表的是一种客观和尊重,大全景传达的是冷静的审视,特写提供的是感情的共鸣。影片没有局限于表现英雄主义,而是冷静、客观地展现了事实,无论是对美军,还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均如实展现了敌我差距,客观的对比自然体现出情怀的可贵和信仰的真诚。在表现战争场面中巧妙地利用散点透视艺术创作方法,将美军装备的优良、战场的惨烈、奋勇杀敌的现场、美军撤退的狼狈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特效的巧妙运用和色调冷暖的交替,呼唤出了一段真实历史,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将历史赋予民族的壮烈徐徐铺陈开来。

四、红色影视叙事方法分析

(一)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叙事脉络

叙事是中国电影形成特色的重要元素。自电影传入中国,中国电影便对戏剧与电影结合进行了探索,并结合中华文化进行了创作。红色影视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部分,在关键时期做出了关键探索。

新中国成立前的红色影视记录性、服务性较强,较为突出的探索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期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真实、朴素,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主要的叙事方式依旧是戏剧式结构,即特别注重矛盾冲突,特别注重故事结局,特别注重人物个体。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红色影视开始融入世界眼光,在叙事上依托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化戏剧性和英雄情结,注重体现出散文性、现实性和主体性,例如《高山下的花环》体现了优缺点并存的人物形象;《天云山传奇》突破线性叙事,体现了个人在时代背景下的悲哀;《红高粱》不再追求戏剧冲突,而表现历史背景下个人的情感。

(二)《长津湖》叙事结构解读

《长津湖》整体采用了线性叙事方法,以连长伍千里作为主线进行串联,故事体现的依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冲突,但只是将这一冲突作为线索,而未做重点突出,在最后通过家国情怀进行了消解。影片的突出点在于不书写单一个体,而是注重多个个体,这与视听表现呼应。影片叙事节奏缓慢,用以刻画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设置重要战斗任务,用以表现精彩视觉和情感感受;设置平衡的两军推进线索,用以表现战斗悬殊对比出赤诚信仰。影片在不露痕迹的叙述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学的语言特点,兼顾了现实性和表现性色彩。和2021年上映的《金刚川》比较,影片去除了过于密集的革命群像,而是将多个个体结合现实环境组成了真实的人物特点,这对于红色影视的叙事发展是一种探索。但过于宏大的表现,将影片作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表现,对于立体的人物和矛盾塑造,仍有所欠缺,例如对伍千里和老班长的刻画,对战斗任务突然的来临,难免有平面化和不连贯之感。

五、红色影视创作融入思政教育策略

(一)引入创作实践,发展个人理想

短视频是当下大学生尤为喜爱的获取知识的媒介形式,但短视频的发展存在博人眼球的个人主义、惹人共情的异类价值、肤浅直白的欲望窥视、断章取义的即时满足四个特点。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沉迷于满足欲望,而得不到个人思想认知的提升。国家鼓励思政教育的提升,在短视频制作方面亦有多种比赛,在引入红色影视过程中,若将专业的视听语言的叙事方法讲授给学生,鼓励学生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参与比赛,一方面可避免学生对于不良内容的沉迷;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专业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个人技术与艺术的价值,从而对创作产生敬畏,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带动一大批学生参与到创作的表演和研究中,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尊重历史,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二)开设红色影视研读班,引入本地红色资源

设立专门的红色影视观影沙龙,结合影视创作原则进行背景和内涵解读,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实际,不生硬、不刻板、不虚构,融入最新时事政策,让学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做出自我判断,鼓励学生针对自我群体进行解读,及时获取学生思想动态,在专业学习中知晓学生的价值观念。带领学生了解身边的红色人物榜样和历史真相,邀请本地区老兵进行专题讲述,让学生参与到事件的采访和创作之中,同时积极和学生深入到红色革命场馆之中,利用历史符号和实物,营造直观的视觉感受。

(三)专业融入思政,讲好红色故事

国家取得民族独立,是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辈浴血奋战、勤勉奉献的结果,在大学的学科体系中,基本上每门课程都有引领性的人物,例如艺术领域的张大千、梅兰芳,物理领域的邓稼先、郭永怀,文学领域的李大钊、陈望道等,不胜枚举,在专业学习中引入红色主题专题片、纪录片,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专业社会实践,前往具有代表意义的革命老区,例如建筑设计类的去山东胶东红色文化展馆,美术类的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让学生在专业的实践中,体会国家发展史、革命奋斗史,在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

红色影视的发展是基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形成了特殊的表达语言和个性符号,但总体是对国家发展的记录和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不能只注重单一发展红色影视,而忽略了对于个体艺术情感的输出。在国家提倡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最终的目的,落脚点依然是以人为本。利用红色影视艺术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专业技能,丰富人生情趣,正向确立价值,树立理想信念,拓展思政教育渠道,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长津湖影视红色
影视展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红色是什么
长津湖归来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