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思考
2022-11-08任志远
任志远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既明确了高校各类课程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明确了课程思政探索的方向。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发布更为统一思想、发挥每门课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协同效应,以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如何认识和参与这场盛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统一认识、厘清形势
2021年12月2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的高质量建设,杜绝“表面化”“硬融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也多次谈到: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它强调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这是推进课程思政所希望的。这一信号强烈表明,国家对于课程思政已经由做不做转变成怎么做才能做好;迫切要求从真正育人的高度和视角,为全面提升提供根本遵循。高校教育工作者既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兼顾地方和学校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需求;又要实现价值塑造的引导作用,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强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为此,课程思政建构者可以通过统筹各学科、各专业与各类课程,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实现改变重智育轻德育、不够重视思政工作的现状。
一方面,相较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特指“思政课”。它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主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一般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五门必修课程和其他相关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之上,各高校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实际情况,构建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发挥起思政育人的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它将价值观培育与塑造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让专业课程和其他公共课程能够上出“思政味”,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其核心就是解决“育人”不力:思想重视不够、引导教育乏力、尚未形成合力、缺乏责任担当等现实问题。鉴于这类问题的客观存在,思政课教师应当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完全解决问题。这就必须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方能入耳、入脑、入心,力促育人见成效。
二、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2021年6月10日,教育部在江西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研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这一信号,实际上就已经对“形成协同效应”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一)坚守主阵地、加强新研究
《矛盾论》一文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每一矛盾中,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反之,就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因此,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要统筹兼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必须牢牢坚守思政课理论主阵地。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理论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被时刻赋予时代性、先进性。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当以此为契机,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理论认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教育相结合,牢牢坚守在思政课主阵地上;另一方面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关注国内外、党内外、身边的一切重大热点事件,全面客观地进行研读分析,且旗帜鲜明地宣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大学生在认识上的螺旋式上升,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才能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硕成果。
(二)立足实效性、拓展新边界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育人长效机制。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教育体系。它既有分离也有重叠,涉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高度融合,更涉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从本质上来看,这正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出发,着力解决思政课程意识形态教育单一化的问题,即显性教学无法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学习发展的需求。
然而,课程思政要真正起到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既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切实增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亲和力;又必须充分考虑到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将丰富的历史事实与激昂的奋斗现实相结合,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相结合,以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拉近思政与专业的距离,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长此以往,重实干求实效、重实效轻形式,如盐入水、润物无声,方能在更多的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中,激发各类课程教师不断摸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拓展新边界。
心理学家默里(Henry Murray)曾说过,成就需要指的是个体对重要成就、技能掌握、控制或者高标准的渴望,成就需要高的人往往会为了实现高远的目标而下定必胜的决心,尽力施展才能,进行长久不懈的努力,克服一切障碍来完成困难的事情。从思政课整体发展过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统编教材不断修订更新、教学手法不断突破陈规、教学对象不断发生变化、教学创新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学目标却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只要立足这一教学实效性,思政课教师就能因应情势、不断摸索分析问题的新边界,就能统筹全局、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发挥能动性、对接“一公里”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因此,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初衷,必须打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而这“一公里”的对接,一定是建立在“破圈”、彼此融合的创新基础之上的。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提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共同发挥协调育人的功效力度。与此同时,相应地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科研课题等重要项目中,增设或加大了课程思政的占比权重,以实际行动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巨大作用。当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系统工程。两者在育人上“同向”,即育人方向具有一致性;“同行”,即育人步调同样具有一致性。两者“同向同行”更加突出方向与步调的统一性。一方面,要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需集思广益,从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等方面,全方位斟酌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全过程无死角的梳理与融合;另一方面,毕竟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既要谋好“一域”,又要谋好“全局”。在充分尊重专业教育和其他公共教育主体性的基础之上,思政课教师因需而动,于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提供更多建设性参考意见或建议。
(四)注重示范性、推进强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均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加以完成。榜样,即模范。榜样的力量无穷,选好一个典型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会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去尽力学习模仿先进人物。因此,榜样示范教育作用也可以呈现在课程思政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
要成为先进、成为模范、成为人才,就要坚持在实践中成才。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然而,实践作为一切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课程思政人才,即榜样示范,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成长。为此,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课程思政实施的不同阶段,积极帮助或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榜样示范中,推动强实践的发展进程。
在课程思政早期阶段,广大思政课教师实现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提炼挖掘出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群,并拟订整体课程思政的实施建议,以供参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统一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中。前者是思政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后者是实施战略迂回的生力军;前者显性立旗,后者隐性伏击,两者同向而行,实现协同育人。尽管非思政课教师长期从事专业课程或其他公共课程的育人工作,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育人规律,但仍难以区分和辨识具体课程思政元素范畴。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细节性的教学摸索与解读。
在课程思政中期阶段,学校通过较高价值且必要的课程思政观摩培训,大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逐步实现和强化过程性认知。从实施经验来看,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一要破除跨界之惑,即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思政化≠去专业知识化≠口号说教等,而是要充分实现融会贯通;二要依靠学科、专业、课程为本体,以课程思政成功范例为突破口,立足学校专业特色,融入科学精神、爱国报国精神、匠人精神、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元素,推动实现和而不同;三要立足学生客观现实、国内外时事及各类重大建设实践,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现实中实现突破与融合。
在课程思政评估阶段,职能部门根据课程思政的建设评价指标,立足具体课程,实事求是地提供建设性的示范发展建议;以育人之知识、能力、素质,提出自检之参照,即初阶偏重外显于素质,中阶偏重内生于能力,高阶完善内化于知识,从而实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课程思政全面升华。这一切都需要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辨识与经验学习,需要专题研究以形成推动课程思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成学校课程思政现实转化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只有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贯彻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系列讲话精神,认真领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统一认识、参与研究,才能真正形成与课程思政高度协同,切实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实效性,助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