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中的信仰观探微
2022-11-08姜敏
姜 敏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可见养成健康坚定信仰观的重要性。信仰观是什么?包括心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内的不同学科对信仰观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所论信仰观含义为:人发自内心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的信奉敬仰,从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和自律行为的心理现象。
一、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形成过程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历经“以宗教换宗教”、提炼宗教核心是“信仰心”和最终“以美育代宗教”可能性三个阶段,这一思想破除了当时西方宗教入侵对中国传统信仰观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剥离了宗教和信仰的假性关联,并尝试以美育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实现美育救国的目的。
(一)初期阶段,“以宗教换宗教”
在“以美育代宗教”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蔡元培反对的仅仅是西方耶稣教。清末民初,蔡元培看到了西方宗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粗暴冲击,因此他渴求借助另一种宗教来挽救中国文化,形成防护层。佛教就成为这样的选择,蔡元培将其命名为“佛教护国论”。他从井上圆了那里得到感悟,认为佛教具有真理性,所以才能够护国。蔡元培认为从佛教的小乘义、权大乘义、实大乘义的内涵来看,它同《论语》《孟子》《庄子》所表示的内涵有一致之处。所以当中国儒学所未表达详尽时,可以借助佛学来言尽。为了使佛学达到护国的目的,蔡元培还对佛教的整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蔡元培)站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背景下,作为拯救亡国危机的思想原理的一个选项而主张振兴光大佛教的。”
这个时期的蔡元培对于宗教的本质是认识不清的,虽然认识到西方宗教入侵的破坏性,但是却采取了“以宗教换宗教”的错误方法。而且从蔡元培的论述来看,他并未将宗教与教育和教化剥离开来。概念上的混乱造成了逻辑上的错误,说明他的宗教观还处在一种朦胧的原初的状态,这便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初级阶段。
(二)发展阶段,提炼宗教核心为“信仰心”
在这一阶段中,蔡元培对于宗教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他看到了人们在反对宗教方面的努力,如对宗教的劣性进行批判。但是蔡元培也同样指出,这样全盘否定宗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宗教入侵的问题。对宗教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剖才能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处理宗教信仰问题。
蔡元培明确指出,中国人向来是不信教的。1902年,他在《说孔氏祖先教》中就指出孔子是不信教的,并无鬼神之说。“然则孔子之以人死而有鬼物与?曰:否。鬼者,已死之人之记号耳,非真有其物也。”但孔子也同样承认人是有灵魂的,这样的灵魂并不寄于神明和宗教,而是在于人的自身。人死后灵魂则由他的子孙和徒党来继承。这就从根源上否定了中国有宗教的可能性。从蔡元培对孔子宗教观的论述上来看,中国传统历史既否定有宗教信仰,又承认灵魂的存在。这里的灵魂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而后,蔡元培认定宗教的核心为信仰心,宗教的存在是依靠人心的信仰而存在的。信仰心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归属,是人精神得以存在的根本。“对这个‘信仰心’,蔡元培认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泛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其精神支柱,并且认为它会随着哲学之进化而改变。”蔡元培希望以哲学上的信仰来代替宗教上的信仰,因为宗教上的信仰是僵化的、静止的,是以外力粗暴入侵人脑的一种行为;而哲学上的信仰则是一种自由的、变化的、是人们对于真理掌握基础之上的自发行为。哲学上的信仰以自由来塑造信仰,从而可以从根本上实现信仰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在这个阶段,蔡元培的思想和冯友兰的思想比较一致,支持“以哲学代宗教说”。
(三)形成阶段,“以美育代宗教”
在这一阶段,在融合康德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蔡元培逐渐形成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也使得其美育思想更具有落地性。蔡元培认为,宗教因人的精神作用而产生。人的精神作用为三种:知识、意志、感情。在人类未开化时期,由于知识的浅薄,人们无法对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这时就由宗教借助神明来勉强回答,这是知识依附于宗教的原因。为了使人们能够安定顺从,宗教设定了亘古不变的道德条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是意志依附于宗教的原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破除了宗教对知识、意志的控制,剩下的唯有感情与宗教牵扯不清。借助美的引诱,宗教可以慰藉人们心灵。但也正因为这样,可以看出美同样是有慰藉心灵的作用的。这就为美育代宗教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宗教由于排他性、虚假性、保守性、不平等性,压制人的信仰和精神自由,这样的宗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被人所抛弃;而美育则不然,美育是超越的、自由的、创造的,它是在陶养人的性灵的基础之上来安抚人的心灵,培育高尚纯粹的精神境界。因此,完全可以让美育代替宗教来起到慰藉人们心灵的作用。
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中信仰观价值探析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之时,是国人因为社会的巨变、西方宗教的强势入侵及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崩塌处于迷茫的阶段,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实际上就是从美育角度实现人格的超越性发展,重塑国人的坚毅信仰。因此,这一思想中具有深刻的信仰观意义。
(一)审美无利害性,实现信仰非功利性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利用美感慰藉人们的心灵。在对宗教作用的看法上,蔡元培认为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第一,宗教存在“不无可利用之点”。比如在历史文物的保存方面,欧洲最灿烂、最宝贵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之所以能保留下来,全赖宗教之功;第二,宗教可以起到慰藉心灵的作用,“人生是不免于忧患的,心有所寄,则忧患消除”。宗教借助美的诱惑,使人感觉一切困苦便可暂时去掉。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以美育代宗教呢?这是因为宗教存在严重的弊端缺陷:第一,侵犯人的信仰自由,在蔡元培看来,信仰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但宗教却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使无知识的人盲从信仰;第二,存在刺激“感情”之弊端,这里的“感情”指的是各个宗教的私见,这种私见具有排他性和专有性。“盖无论何等宗教,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之条件”,这样的宗教在剥离知识与意志后便失去了陶养的作用。因此,“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
蔡元培希望以美育代宗教,这里的美育加了一个强调性前缀“纯粹”。纯粹之美育才能凸显审美之无利害性,从而达到信仰的非功利性。蔡元培认为美育有两个特性:普遍性和超越性。正是这两个特性使人的境界升华,树立坚定信仰。关于美育的普遍性和超越性,蔡元培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美具有普遍性,所以绝对不会有人我之差别掺杂其中,比如北京的西山、千里的明月,无不是纯粹的艺术具象,在赏析的过程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体现了美育的普遍性;因为有美育的普遍性,使得人不再有人我之别,也就不再有利害关系,没有利害关系,人与人之间也就不再有个人的私欲,从而实现人格的超越和信仰的纯粹。宗教的信仰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体现在信徒的膜拜和信仰是为了追求一定的回报,这种回报可以是现世的世俗回报,如金钱、事业、学业等;也可以是来世回报,比如升入天堂、进入好的轮回等。蔡元培认为美育可以代替宗教是美育可以使得人产生超越功利的思维,实现信仰的无功利性,这种信仰的无功利性会使人产生空前的崇高感和信仰力。
(二)实用主义美学,实现信仰落地性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是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他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也有明确的诉求——美育救国。蔡元培希望通过美育重塑中国人的信仰体系,建设果敢刚毅的国格,挽救中国于危亡。因此蔡元培的美育不能像康德美学那样作为一种纯粹的哲学主义而存在(虽然蔡元培美育思想深受康德思想的影响)。康德美学思想是纯理论的,他追求的是审美的超功利性、道德的归元以及人的本质完善。总的来说,他的理论是形而上的,架空了历史维度而仅从审美的判断力去追求道德的反省、发展、成熟以及完善。这样的理论精致、完备、逻辑缜密却并不接地气,而因现实需要,蔡元培的美育需要做最大众的推广,所以他的观念必须使用较为朴素和实用的语言和方式,使他的思想为大众所接受。
美育在蔡元培这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可以落地的现实措施。1930年,蔡元培在编著《教育大辞典》时写下“美育”的条目,并为美育下了定义。蔡元培认为美育需要以美学理论为基础,但是不能将美育圈定为美学理论,美育是一种教育方式,最终要以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养成,从而实现美育救国、思想救国的现实目的。所以在提出美育代宗教思想不久后,蔡元培就写下了《美育实施的方法》。在这篇文章里,蔡元培提出了美育实施的具体措施,针对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不同且全面的审美教育。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中还专门对造型艺术、音乐、文学、演剧、影戏等七个方面建设的具体状况做了总结。在蔡元培的理念中,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中向美靠拢,将手段与目的相统一,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审美活动中,到达无我的审美境界,实现审美的“实用而不功利”的教育目的。将看似精英化的审美教育变成生活化的审美教育,形成一种“超越利害关系的兴趣”“保持一种永久和平的心境”,将生命美育化,从而实现所有人的生命终极意义上的完整,实现信仰的全民性和落地性。
三、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对当代信仰观养成的启示
当下中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外文化日益交融,社会处在急速的变化发展中,各种文化理念的冲击,也会使得现代人的信仰感降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中包含深刻的信仰观价值,对当代信仰观的养成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坚定信仰心利于人格刚健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认为信仰心会使人们的人格刚健。
首先,坚定信仰心令人有敬畏之心。心中有信仰,心里才会有底线。人们在行为处事的过程中才能够掌握住分寸,知道哪些事是可以进行的,哪些事情是万万不可的。拥有坚定的信仰心能够使人拥有较高的道德要求,以自己的理想信念为指向,鄙视苟且之事,从而坚守住道德的底线,保持心灵的宁静,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因为有敬畏,所以有敬重,所以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人格得以刚健的基础。
其次,坚定信仰心令人果敢。拥有了坚定的信仰心,便有了最坚固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是人们不畏困苦,步伐坚定的依靠。抗战时期,即是面临人头落地的危险,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依然面不改色,英勇就义,这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因为有信仰心所以愿意牺牲,因为有信仰心所以敢于牺牲。在信仰心的引领下,人们会觉得以往的艰难困苦都算不了什么,只要能够实现心中的信仰,一切的奉献牺牲都是值得的。正因为如此,在这种信仰心的带领下,人们的行为便会日益果敢,人格亦随之刚健。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不可谓不尽心。人有追求正当个人利益的权利和自由,国家和社会也支持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终日为个人利益打算的人大多是没有理想的,逐利的现实已经将他们的生活填满,若再加上人格上的修为、理想信念的融合,这对于他们来说过于“繁重”。所以这样的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不顾道德和法律上的要求,跨越人格的底线来实现他们的目的。长此以往,这种情形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因此,在现代社会更应该培养坚定的信仰心、信念感,使国人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刚健之人格树立高尚之节操,养成纯粹之品德。而在社会信仰心养成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借助美育实现信仰心融通性养成。美育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因此它可以培育人们的超越牺牲精神、与人为善的博爱气度,在现代信仰心养成过程中更能实现信仰的超脱性发展,更有利于形成高尚人格的养成。
(二)创新路径利于信仰心养成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强调美育是贯穿人生命始终的持久性美育。从时间上来讲,它涵盖了婴稚时期、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从空间上来讲,它涵盖了家庭、学校、社会。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作用下,蔡元培将美育融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实现美育对于人们精神上的洗礼,涤清人们思想上的污浊,以美的纯粹性和纯洁性来美化人们的精神、提升人们的人格纯度,从而实现健全人格的养成。蔡元培认为美育的实行需要整体性的持久进行,正是看到了美育的实现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反复打磨、一以贯之地推行。因为美育是作用于人的感情的教育,人的感情、感受会随着人生时期和境遇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变化,美育自然也需要时时、事事融入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中,以美的陶冶来安抚人的心灵,成就人的精神境界的涵养。蔡元培注重美育的嵌入性和渗入性,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像学生般端端正正地坐在美育课堂中接受教育,而且美育不能也不应当因为脱离了专属课堂就戛然而止,这就需要在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掘取美的因素,以一种隐性且更加包容的方式来进行,使得美育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作用于人的一生,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终身美育。
反观我们的现实,目前,信仰心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就是将信仰心教育的时间局限在青少年时期,将教育的地点局限于学校的专属课堂。诚然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阶段,对于人的一生有深刻的影响作用,但仅仅依靠这一个时期、一个场所是根本不够的。人的一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任务、面临不同的情况、产生不同的疑问,不同人生阶段的人们会对信仰的定位产生新的思考,这就需要相应的信仰心教育来解答。因此信仰心教育应当借鉴蔡元培美育实践路径的思想,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人群有重点地进行人格教育,将人格教育的意义作用于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再将这些阶段彼此关联,形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实现对人生的全面教育。除此之外,在家庭和社会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中的渗透和嵌入的教育方法,借助人际交往、公序良俗、社会环境、网络技术等进行隐性的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朝向独立、正直、纯粹、高尚的信仰心养成方向发展,以一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摸清人格发展规律后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信仰心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