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实践教学理论下的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
2022-11-08◎刘勇
◎刘 勇
(江苏南通市实验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一、引 言
陶行知先生(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陶文濬,出生于安徽歙县.陶行知先生一生投身于教育之中,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爱国者以及民主主义战士等.陶行知先生更是被人们称为平民教育家,他对待学生不分贵贱高低,积极融入学生之中.陶行知先生以空前的教学思想理念被大家所认知.除此之外,他还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教育主张.这一思想理念需要结合实践教学进行.
二、实践教学理论对中学阶段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理念,提倡每位教师不该死板地进行教学,应结合实际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乐趣.他的主张就是为了杜绝出现死读书、读死书、教死书、死教书的现象.实践教育理念,顾名思义,就是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进而导致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今后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我们结合陶行知先生的实践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把握好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突破自己,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陶行知先生的实践教学理念概述
教师可以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念作为开展教学的核心思想.一个人通过动手做事的方法能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并由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去动力及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得出“教学做合一”是将教、学、做这三个部分统合在一起,进而在生活与教学中展示出来.“教学做合一”所指的就是把“做”作为“教”和“学”的核心,“教”则将“学”作为基础,并在“做”的过程中进行“学”.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这个教学理念把教、学、做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实际应用该思想理念能很好地改变如今存在的一些问题.
四、数学参与式教学的概念及原则
(一)数学参与式教学的概念
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带到学习中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中所进行的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思维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地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进而营造出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将学习效率提高到极致.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以一个有趣生动的数学小知识故事作为“开胃菜”,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上,然后按顺序依次进行教学.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因素会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知识的学习上,进而使学生愉悦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时候,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将思维放到学习上,使学生主动投入教学中去.
(二)数学参与式教学的原则
1.尊重原则
民主平等是学校课堂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也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假如有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打骂、批评,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他们只会直接使许多学生产生反感,进而使他们与教师形成对立.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活动.
2.平等原则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关系是学校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参与式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平等参与.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心理活动,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尽快实现真正心理意义上的平等理性沟通.
五、数学参与式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的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并把参与在其中的学生作为最重要的部分,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创设出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知识情境,且将其作为基础,带动学生进行实践与思考,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很好地吸收数学的基本知识、思想观念及经验等.同时,在将实践理论思想融入教学中时,教师不仅要维护好师生关系,还需要很好地扮演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将学生放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学习中去,投入对问题的思考、探讨、分析及归纳等中去.这一过程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创新意识、分析能力等进行培养.
六、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忽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基础
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然而,一些教师直接忽视了学生的经验,不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已有知识来构建知识体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反思.然而,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经验,不能很好地整合新旧知识,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使其不能灵活学习.
(二)教学活动方式单一
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充分突出数学的实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也可以在独立体验和探索的基础上,充分树立良好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然而,有些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相对单一,这是不可能构建精彩课堂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得到独立实践和动手的机会,他们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三)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然而,一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不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不分析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得学生难以实现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平稳过渡.如果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差,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会感觉困难.
(四)学生对数学概念不感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先教,再解释,最后进行课堂提问.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因此,他们不能真正融入课堂中,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这不仅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
七、陶行知先生实践理论在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作为主体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并把创造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作为核心,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思考与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自主思考及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变与突破.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初中数学的发展要求进行.另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学习特点、思维特征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这些来确定合理的教学活动内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及参与度.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在思维方面也具备很大的潜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不可将死板的教学理念带入其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运用让学生动手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很好地将实践教学理念体现出来.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理论传授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学生都很熟悉的扑克牌进行教学,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点出一名学生进行配合,让该学生随意在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牌(不看),然后让其将这张牌先乘以6再减去3,最后教师通过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猜出该学生抽出的牌.如果这名学生通过运算说出总数是21,教师就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6-3=21,得出=4(到该步骤时不写明给学生看).在教师猜对几轮后,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无疑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教师另眼相看.这时,教师可以趁机为他们讲出其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及原理”.这一过程首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加深对学习的渴望程度.
(二)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学生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好处,教师不仅仅以一个传授知识的身份进行教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一书中指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就是用爱进行教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是对待事业还是对待莘莘学子,教师都必须像陶行知先生一样热衷于其中,充分投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爱与学习并存.如果一名教师对事业以及学生都没有爱,那么这名教师不能传授良好的知识以及价值观.当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的时候,他们就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有很多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对班级中学生的心智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与他们相处的时候不可缺失幽默以及和蔼,这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让学生在开心的同时拉近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风趣幽默的话题,营造出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活跃氛围,使学生很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在乐趣的陪伴下进行知识的获取,使得“教”“学”“做”的实施过程很顺利.例如,当教师提问的时候,无人举手回答或举手的男女比例相差过大,教师可以使用这些幽默的话语来激励他们:“今天怎么大家都不捧场,没事,大胆往前迈,答错不怪你,怪答案”“谁说女子不如男,女生们给大家露两手”.这样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参与式教学中创设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陶行知先生曾发表《创造宣言》一文,他在其中指出创造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针对这一重点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能事半功倍地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强大,从而使其对问题的思考及分析更深入、更细致.因此,教师需要将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发展学生灵活的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线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对在教室及生活中存在的例子进行思考与观察,并为学生提供思考时间和交流空间,让学生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特点.到了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分析指出学生所讲述的内容的正确之处和不足之处.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对平行线的定义进行更深入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行线的特性.课后,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他们在思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其进行整合与分析,再对所制定的教学方案进行改进,以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
发展创造性的必要之处就是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发表他们的想法.实现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应大力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针对性格偏内向的学生采用幽默风趣的方式进行提问,以消除他们在课堂中的胆怯及害羞.同时,教师在生活中也应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大力的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能很好地学生独立思考及喜欢提问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例如,针对圆与圆之间的位置问题,教师可以找到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进行铺设,将一个圆固定,并对另一个圆进行移动,进而设置以下三个问题: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存在哪些关系?哪种情况下两个圆的边缘刚好形成一个交点?什么时候两个圆交叉在一起?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模型,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思考.如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更精确的演示.
八、结语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下,教师进行初中数学参与式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理论知识,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应坚持将学生作为开展教学实践的主体,充分融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